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走出太极拳的两大误区
2015-11-03 15:05:53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走出太极拳的两大误区

  力在太极拳中运用非常广泛,提到力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太极拳的特点不是用意不用力吗?是的,太极拳是不用力,这个力指的是蛮力,在太极拳教学时对力有详细的讲解,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预告片学习一下吧!

  走出太极拳的两大误区

  一、力的误区

  任何拳术在实战中都必须以“力”作为根本,太极拳也是如此,没有力就成一盘散沙,只能作为强身健体的功法,因此,完全不用力技击也是无法存在的。

  太极拳讲究“放松”、“柔软”、“用意不用力”以及“四两拨千斤”等,并不是完全否认力的存在,而是要求每位初学者换掉天生的笨力,具备太极拳所要求的“松柔弹性内力”,这是个换力过程。

  学拳之初,必须严格做到无须用力。过了这个阶段,则非要有较大的“本力”才行,只是所用的力不能是僵力、蛮力、犟力,而是通过许多年的松柔不用力练习之后,练就的一种刚中寓柔(也即刚柔相济)之力。

  太极拳常有这样的流传,四两拨千斤的说法,这里就是讲用的是巧力,力在太极拳中是不能忽视的。

  没有力量就如将军手中无兵,纵有孔明之能,也只能纸上谈兵。没有力量,在实战时就无法如意发挥,甚至反被对方所制。

  过去太极拳是用来技击的,不是用来健身的,因此不适合年龄偏大者学习。如今人们练太极拳的日的与过去大不相同,虽知道太极拳讲究刚柔,但却只知道柔不用力,不知道刚要用力和用多大力,所以目前太极拳在广泛普及中过多地注重“柔”。

  而忽视了“刚”。要想成为真正的太极拳高手(能实战技击的),首先必须明白刚柔的真正内含,只有达到了刚柔相济,方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太极拳技击高手,而不是理论高手。

  太极拳中刚体现的就是力,虽然强调的不是僵力、蛮力,但是必须是以强大力量为基础,才能用到巧力、内力,刚柔相济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的“外家拳”虽体现的是以刚为主,但(得其真传者)也从未离开过柔,也讲究刚柔相济,只不过从开始就将“刚”摆在首位,与太极拳恰好相反,但最终还是争取达到刚不离柔、柔不离刚、刚柔相济的目的。

  二、慢的误区

没有哪一种拳术在实战中能以慢取胜的

  没有哪一种拳术在实战中能以慢取胜的,太极拳也不例外。那为什么太极拳在练习时要追求慢呢?和“力”一样,在初学阶段是为了换劲的需要和追求理法、技法的熟练、规矩(即守规矩阶段),力求达到动作协调,劲力顺畅,内力充足,技法熟练灵活。

  因此太极拳所要求的慢仅仅体现在学拳的熟悉和提高阶段上,当具备了以上条件后,就必须追求速度,由慢转快,每个式子都要越快越好。 

  太极拳要求的“以静制动”也是一种避其锋芒的应战技巧,“静”是等待最好的机,“动”则是快速反击,慢了则错过良机。“静”最终要过渡到快速的“动”。“后发先至”、“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都说明了“快”的重要性。

  陈氏太极十四世陈长兴所著的《用武要言》是太极拳技击的高层次理论。“起手如闪电、电闪不及合眸。击敌如迅雷,雷发不及掩耳”、“发手要快,不快则迟误”,从这些话中也可看出没有速度、不讲究快”的太极拳是不可能用于技击的。

  练习陈式太极拳时,只有认识错误,不断地改正,功夫才会越练越好,如果错误日积月累,那么到最后可能不仅无利,反而有害。

  太极拳入门阶段的练习

  1、弓步后脚微曲或伸直不用劲时为虚,后脚由微曲变伸直用劲时为实。

  2、半马步和虚步的实脚要三尖相对,就是实腿的胯骨尖、膝盖尖、脚尖上下对应;拳势变化时,在膝盖承载正常和松腰、松胯、松膝的前提之下,虚步、半马步的实脚膝盖适量的超过脚尖一点是没有问题的。

  太极拳桩功中马步是初学太极拳的重要架式,练习太极拳就要扎扎实实的练习,基础打好后才能更深入的学习。

  大约为1至3厘米,定势时越小越好,尽量控制膝盖超过脚尖在1厘米以内;转换动作过渡时适当超多一点,尽量控制膝盖超过脚尖在3厘米以内。注意的是如果腰胯不松,即使膝盖不超过脚尖也不行,因为内在还是别着拙力或僵劲。

  3、气沉丹田的内气和劲道经过胯根往大腿外面、膝盖前面、脚踝松沉与脚底的,是劲走阳面的练法,有相对僵滞和膝盖受力较大的问题,所以尽量少用;气沉丹田的内气和劲道经过会阴穴往裆部、膝盖后面、脚跟松沉与脚底的,是劲走阴面的练法,可以多用。

  4、扣胯是往外侧转动的胯根内收;咬胯也是往外侧转动的胯根内收,咬胯与扣胯的差别是兼有气沉丹田,使腹股沟的腹腿相咬。

  胯是身体运动的枢纽,如果不能将胯打开,将无法做到旋转等舒展运动,身体也不能保持平衡。

  5、落胯也称沉胯,是弓步前实腿松开胯根往内收,往下落,兼有气沉丹田的咬胯。

延伸阅读:

  • 太极拳自学教程 这运动让你风流潇洒
  •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与阴阳五行皆为阴阳调和
  •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能增加体内的血流量
  •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能治疗脑萎缩
  •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巧治腰间盘突出
  • 太极拳教程 这运动让你勇敢挑战骨质疏松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太极拳自学教程 这运动让你风流潇洒


  自从新研究发现太极拳的好处后,很多人就练起了太极拳。有些人较为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能增加体内的血流量


  气血是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近期有研究表明,练习太极拳对气血的益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能治疗脑萎缩


  新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对脑萎缩的治疗效果很好,脑萎缩患者长期练

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巧治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一直是医学上难以治愈的疾病,严重者昏迷不醒,对人体的

太极拳教程 这运动让你勇敢挑战骨质疏松


  古话常说:人老腿先老。我国每年因为骨质疏松屡屡出现摔伤现象,女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开合抓住两大要点

  练习太极拳对开合都不陌生,开合是练习太极拳的特点,开一般是指向外舒展,合指的是向内收。太极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对内脏竟有这么多益处

  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一动则无不动,这个特点对内脏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新陈代谢,排出体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如何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现代人很少能做到静坐,静坐非常的有意义。太极拳的好处在静坐中有领悟,静坐能恢复我们的生命能

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如何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现代人很少能做到静坐,静坐非常的有意义。太极拳的好处在静坐中有领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太极拳的主要作用就是养生和防身,因为太极拳是武术,因此很多人认为练习太极拳可以打人,这是错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