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开合抓住两大要点
2015-10-30 19:20:39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开合抓住两大要点

  练习太极拳对开合都不陌生,开合是练习太极拳的特点,开一般是指向外舒展,合指的是向内收。太极拳教程对开合有详细的讲解描述,练好开合一定要抓住其核心思想。下面我们先跟着太极拳预告片一起学习一下吧!

  习练开合的两个方法

  太极先辈们总结出:“开合是意气循经络而动”的结论,自然会有人提出练习太极拳时如何实现开合的问题,下面我们看一下太极拳开合的概念。

  首先,太极拳的“势”与“动”有区别,“开合”是在“动”中实现的。动就是对每一势运动过程的分解。如: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共有74势,而这74势则是由354个动作组成。

  前者为势,后者为动,我们在习练太极拳中体会“开合”的经络运行是按“动”体会而不是“势”。

  练习太极拳的开合要在动中不断的领悟,练好开合对今后学习技击和推手都有很大的帮助。

  其次,“开合是意气循经络而动”的结论与太极拳内劲运行规律是一致的,只不过大师们没有明言罢了,如:武氏太极拳创始人武禹襄的名言:“力从脚起,行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讲的就是太极内劲起于足,循足三阴经上行交督脉后,沿手三阴经达手指。再如恩师陈正雷先生在介绍懒扎衣势的内劲时写到:“懒扎衣势,劲由左腿上缠至腰,下行于右腿;上行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手”。

  那么,这个左腿的劲又是从哪来的呢?是由上一动送下来的。讲的也是太极内劲起于左足指,循足三阴经上行交于丹田,丹田内转,兵分两路,一路走的是足三阴经至右足;另一路走督脉交手三阴经,按照肩、肘、手的顺序达指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练的都是半截拳,只见上半身运动,而下盘却站不稳,原因就在于他们练的只是三阴三阳与丹田的交接和循环,却忽视了足三阴与三阳的循环,练好太极拳要综合多家拳法与哲学。

  把握开合关系,要注意四点

把握开合关系,要注意四点

  ①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即逢开必合,逢合必开;

  ②开合相寓,即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白鹤亮翅”定势)双臂展开而两足相合、足合而膝档开,两臂开而两手相合。而且先是两手虎口相合,最后又变作两手掌根相合。

  又如“初收”动作一,两手相合(上搓劲),而两肘却要掤开(为加大搓合劲)。“懒扎衣”动作三,则是上合下开,总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③掌握处处都有一个开合,例如,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就是一只手中也有开合,如大小鱼际合,拇指与小指合等等;④要讲求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相配合,动作开合与内呼吸开合相配合,从而做到内气鼓荡,外形饱满。

  陈照奎老师讲:“推手时谁能合谁能赢。”他不仅要求手与手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等等,而且要求有时左肘与右膝合,右肘与左膝合等等、要求把周身的劲合到一个着力点上,合到对方的,重心线上。

  开也是为了合,欲发劲,必先求劲合。“引进落空合即出”,就是强调一个合字。

  太极拳的收放与开合

  一个关连着前后两个节,关就是节的中心和两节的内,不论前节的向关来还是后节的向关去的节都为内收,离关而去的前节或后节都为放。因此,节的收与放是依关而论的,不论上肢与下肢都是如此。

  如小臂的根节向肘来或大臂的梢节向肘去都为收。这个肘在势上就为阴,就应该内收下沉:在劲上就为阳,就应该收的一节用刚劲。切忌大小臂同时用力或同时内收。

  再如小腿的根节向膝关来或大腿的梢节向膝关去都为收,膝就应该内收上提为阴势,所收之节用阳刚之劲。小臂与手组成的腕,小腿与脚组成的踝,胯与大腿的裆,大臂与胸的肩以及脚掌与脚趾、手掌与手指均应该如此。

  在收的节向关来的时候,另一节必须离关而去,这就为放,这一收一放就是一阴一阳的配合,就称为合,太极拳全身都永远是合。周身无处不太极就是周身无处不合,否则便是双重,或散乱的丢,或死滞的顶。有人称练太极拳为合太极是很有道理的。

  在节向关收的时候,这个关必须向腰这个总关而收,为什么说腰为一身之总关?因除了腰之外的任何与关相连的前后节都是既为根又为梢,例如小臂既是手的根又是大臂的梢,大臂既是小臂的根又是胸的梢,这些既为根又为梢的节组成的关都有两重性。

  臀是下肢的总根,背为上肢的总根,它们都不为其他节做梢,这两个总根组成的关就是腰,自然就为全身的总关。就关与关而言。踝关、腕关为梢,膝、肘关为根;膝、肘关为梢、裆、肩关为根;裆、肩关为梢,腰为根。

  腰只为根不做梢,也自然为总关,就为全身诸关之总内。其他关向腰而来的都为内收,离腰而去的都为外放。下肢关的放是向外向下,收是向内向上提:上肢的关的放是向外向上走。收是向内向下沉,这也是上下有别的表现。

  我们常说的男左女右,就是因为男阳女阴所以表现不同。身体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他的收放自然有别。腕关可在腰上也可在腰下。因此腕的使用,在腰之上内收时要下沉,在腰之下内收时则上提。

  内位与外位的体现形式主要是靠相对应的关的对比来完成的,如左边膝要收。左肘就必须向身外上走,把膝衬托为内位,再配合向腰关上提就完成了膝的收,肘外开上浮就为离腰而去的放。

  如果肘要在膝之内位的下沉完成收的动作,膝则外开下放完成离腰而去的放的动作。这膝与肘的一收一放就是一阴一阳的配,就是太极拳的关合。上肘与下膝,左肘与右肘,肘与前腕,肘与后肩都应是一阴一阳的合的状态。

  这为两合。前节、中节与后节,前关、中关与后关三方面的配合为三合。两合、三合在交手中特别重要,稍有差错便不能我顺人背或得心应手地应对。

延伸阅读:

  •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的开合抓住两大要点
  •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对内脏竟有这么多益处
  • 太极拳教程 简述如何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促进消化系统功能
  • 杨氏24式太极拳 做这运动能治疗肩周炎
  • 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太极拳预告片 练习太极拳对内脏竟有这么多益处

  太极拳的特点是柔和缓慢,一动则无不动,这个特点对内脏的作用非常大。能够提高新陈代谢,排出体

太极拳预告片 简述如何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现代人很少能做到静坐,静坐非常的有意义。太极拳的好处在静坐中有领悟,静坐能恢复我们的生命能

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如何在静坐中修复生命能量

  现代人很少能做到静坐,静坐非常的有意义。太极拳的好处在静坐中有领

杨氏24式太极拳 做这运动能治疗肩周炎


  肩周炎是种常见的肩关节炎症,其症状是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制

太极拳预告片 浅谈练太极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太极拳的主要作用就是养生和防身,因为太极拳是武术,因此很多人认为练习太极拳可以打人,这是错

太极拳预告片 论修炼太极拳体会松的两个含义

  生活节奏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变大,工作压力那是不用说的,很多人的神经长期都处于紧绷状态,也

四十二式太极拳教学 太极拳治疗神经衰弱


  生活节奏的变化,经常加班熬夜,许多人已经出现了神经衰弱的现象。

太极拳预告片 太极拳呼吸“出肾入肾是真诀”

  修炼太极拳的好处有很多,且不说能强身健体,对肾也是非常好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许多人的身

太极拳预告片 简析练太极拳莫轻视这三要领

  很多人会觉得学习太极拳太复杂很难学,因为太极拳经过时间的变迁,已经有了很多的改编,但是其核

太极拳预告片 论太极拳转腰功练习的核心要领

  腰功在练习太极拳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腰是太极拳的枢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转腰功,太极拳的好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