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睡眠是大脑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美好时光」
2016-02-16 16:15:18 | 来源:玩转帮会 | 投稿:佚名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简单地说,睡眠是大脑自己给自己的一个「美好时光」

「休息」在这里指的是 power nap,也就是小憩或是咱们中国人的习惯「午睡」。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来完成一个完整的睡眠循环。但因为白天时间比较紧张,一般的小憩大概只有半小时左右。

首先,我想说的是,从神经科学角度来看,我们对睡眠的了解是非常少的。真的很少。虽然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理论,对它有各种各样的研究的动力,但要彻底地研究睡眠在现在还是个难啃的骨头。更别说,夜晚睡眠和白天的小憩之间的神经科学区别到底是什么了。

虽然非常跑题,我这里想先捋一捋(现在已经知道的)「睡眠的机制」是什么。

研究睡眠最常用的技术是脑电图(EEG)。神经细胞靠传递电流来传递信息,即使在睡眠中,大脑也是如不夜城一般热闹。被试者头上要带一个帽子,帽子上有很多感应器(电极),电极贴在头皮上,就能收集到这个区域头颅下方百万千万个神经细胞的电流活动。打一个比方,大脑就像是一个体育场。体育场里在进行一场球赛,而每一个神经细胞就好像是一个时不时呐喊的观众。而你呢,就拿着一根录音笔,站在体育场外,通过听着千万个球迷的呐喊声来了解球赛的状况。 (哇我觉得自己的这个比喻好棒……)

与此类似的还有脑磁图(MEG),机理是差不多的。

通过这样的技术,我们就可以不用让被试者自己告诉我们「啊,我睡着了」「我开始做梦了」就研究他们的状况。

每天,我们有两种状态,醒着或睡着。当你在熟睡着的时候,大脑的会进入一个叫 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一整个晚上,可能能进入这个状态好几次。这个状态非常有趣,因为,这个状态下的大脑脑电波看起来更像是醒着。在这个状态下,你的全身都不能活动 (除了眼球和呼吸系统的肌肉),大脑中又会出现各种各样非常精细的幻象,也就是「梦」。除了这个状态,剩余的睡眠时间你都处于 non-REM 睡眠,也叫 slow-wave sleep,因为脑电波变成又大,又慢的波。整个睡眠时间中,REM 占大概 25%,non-REM 占 75%。与 non-REM 相比,REM 状态下,眼球运动加快、心跳加快(大概每分钟多 10 次)、呼吸加快,男性还会出现阴茎勃起的状态。(友情提示:喂喂,不希望看完这个回答,有些求知的女青年大半夜不睡觉,拿着小探灯通过观察男友 / 老公的 XX 来记录他的 REM 睡眠状态哦……睡眠中 BQ 并不等于进入 REM 状态了……)

从 non-REM 到 REM 再回到 non-REM,这就算是一个完整的睡眠循环,大概需要 90 分钟。

废话这么多,我是想强调,无论「休息」是怎么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又怎样的改变。从我们现在的神经科学知识来看,关键点可能主要在有没有进入 REM 这个状态中。而现在我还没有看到专门比较小憩的 REM 和夜晚睡眠的 REM 之间的区别。

至此,你的问题『「休息」会影响大脑是一种怎样的「原理」?』变成了『睡眠的脑科学机制』,到这里变成了『REM 睡眠怎样对大脑产生影响』。然而我们现在也不知道真正的原理 / 机制是什么(知道原理的请举手出来……诺奖颁给你),我这里只能提一下已知的「REM 睡眠对大脑的影响」。

很多神经科学家认为 REM 睡眠,或有可能「梦」本身,在记忆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现在还没有绝对的结论,但有很多研究提供了发现 REM 睡眠

  1. 能够帮助 记忆的巩固。这里是两篇极佳的 review,不用谢。
    Born, J., Wilhelm, I., 2012. System consolidation of memory during sleep. Psychol Res 76, 192–203. doi:10.1007/s00426-011-0335-6
    Diekelmann, S., Born, J., 2010. The memory function of sleep. Nat. Rev. Neurosci. 11, 114–126. doi:10.1038/nrn2762
  2. 会使人在做一些视觉、听觉任务时表现(包括反应速度、准确率)明显更好。经典案例:以色列神经科学 Avi Karni 的一项研究中,被试者被要求去识别屏幕上闪现的一条短线的方向。这个视觉任务很难,因为短线出现的速度非常短。每人需要做两次测试,分为四组
    (A)第一次和第二次测试之间没有睡眠:第二次测试结果比第一次好
    (B)头天晚上做一次测试,睡觉之后,早晨再做一次测试: 早晨测试结果明显比(A)组的第二次测试好 (说明睡眠对测试有帮助)
    (C)头天晚上做一次测试,睡觉之后,早晨再做一次测试, 但 REM 睡眠状态会被打断: 早晨测试结果没有任何进步(也就是说比中间不睡觉还糟糕)
    (D)头天晚上做一次测试,睡觉之后,早晨再做一次测试, 但 non-REM 睡眠状态会被打断:早晨测试结果最好,比不打断的睡眠还好。

这个结果实在是有趣。也就是说,(1)睡眠能帮助任务表现 (2)千万不要打断 REM 睡眠 (3)但为了更好的表现,能打断 non-REM 任务表现更好。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睡眠中学习」。在上世纪美苏冷战期间,有非常多的这方面的研究,但后来都被证实是无效的。实际上神经科学的各类权威教科书也是这样强调的。但实际上在大概 3 年前,有篇 Nature 的研究发现了反例。最近也出了些的新的研究证明有些声音人在睡梦中是可以学习的。这个比较复杂,有机会需要另辟一篇细讲,暂且不谈。

好了,咱们来到最无聊的部分。睡眠的神经机制。

直到上世纪 40 年代,我们都一直以为睡眠是一个被动状态,或说「如果打断正常的大脑感知活动,就会睡着」。这是个误区。

现在我们知道,睡眠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过程,需要很多大脑区域共同合作来完成睡眠的循环。详细过程我们现在并不了解,但我这里总结一下我们略知一二的四大关键点:(不耐烦看中英杂糅的请自行跳过)

  1. 掌控「睡还是不睡」的最关键的细胞位于 diffuse modulatory 系统
  2. 脑干的有些神经细胞 在醒着的状态下 用 norepinephrine 和 serotonin 激活自己,并用来保持清醒的状态;而有些细胞用 acetylcholine 来加强 REM 状态。
  3. diffuse modulatory neurotransmitter systems 控制 thalamus 的 节律行为。就是我之前说睡着了会有很长很慢的脑电波,产生那种波是一种很特殊的行为。你想想大脑有 8 千万个神经细胞,脑电波进入一种有节奏的波,相当于在看球赛时所有观众突然开始低声合唱一样,可能有人指挥,也可能是观众与观众之间的相互合拍。这里也是一个道理的,需要有个部位来控制这个有节奏的合唱。已经发现,thalamus 的所产生的这种又慢又长的节律,阻碍了感知(譬如说视觉、触觉、听觉)的信息流。(当然不是说就听不见了,就是指变得不是像正常那样很主动的大量吸取感知信息。)

抱歉,看到这里我终于要正面回答你的问题了。

你问这个问题,休息到底怎样影响了大脑,主要应该想知道 为什么睡个好觉之后,会觉得神清气爽;相对的,如果没有睡觉,就觉得身不如死?

据我所知,现在是没有一个清楚的答案的。

大脑真是个有趣的玩意儿。它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睡觉重要到爆,但你要问到底怎么重要了,它又给你留下一个神秘莫测的微笑。

之前有谣言说什么 11 点是肝脏的清洁时间、早上 4 点是皮肤的什么的,不知是谁写的,但那是错的。

当然,有很多研究能证明睡眠和内分泌很有关系。我最讨厌内分泌了,激素那些这些的我扯不清楚,你们自行搜索。我这里就跳过了(不负责任,鬼脸)。

睡眠和免疫系统也有直接关系。最好的例子就是,很多传染性疾病,譬如说流感,的症状就是头沉犯困。这也是和血液和大脑里的那个 cerebrospinal fluid 中混着的各种「玩意儿」有关,「玩意儿」指 adenosine、NO、interleukin-1 这些鬼东西。(不要问我,我最讨厌找这些的翻译、解释这些了 chemical 了)

有一点常常被人忽视:睡眠和某些基因表现也很有关系。有很多针对小鼠的数千种基因在醒着和睡眠状态下的比较。发现 0.5% 的基因在睡眠状态下表现的更多。这些基因反正有些和 cellular stress、心血管细胞的调节神马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不懂。不要看我。)

但这些基因表现的区别都在大脑里,所以睡眠被认为是大脑给大脑自己设置的一个「美好时光」。

为什么有些时候小憩会让大脑有好的感觉?因为 REM 状态睡眠过程中,大脑的不同层次、部位会发生一些醒着时不会干的事情、或是干的少的事情。这些事情染指了内分泌、调节心血管等等与日常健康息息相关的系统。

总的来说睡觉就像方孔兄,没有它不行,有它却不能太多(太多了也有问题,譬如说所谓「每天要保证 8 小时睡眠」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传出来的,没有科学证据 8 小时最好),最好也不要在错误的时候有它(譬如你本来晚上就有些失眠,你还巴巴地白天去睡觉,那你就等着晚上看着天花板思考人生吧)。

哎呀,又跑题了呢……

【八卦时间】

siesta 说白了就是西班牙意大利他们那儿夏天太热了,人也有些懒惰,所以约定俗成中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大家都别做工,顺便补个觉,晚上太阳下山了再集体出去过夜生活。

真正把午睡起着「工作间的充电时间」的主要还是我们东亚和苏联(怀疑是不是冷战时期苏联的什么关于睡眠的研究要求军队实行午睡)。我的亲亲导师和我,作为在两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和中国)受过教育的好同志,曾经严肃讨论过,要在实验室弄一个可以平躺的按摩椅,然后我们俩轮流去午睡… 可惜找不到位置放,最后只买了个脚底按摩器,顺便福利了被试者们。

我的一个关系最好的学长,恰好博士毕业去了巴黎研究睡眠。大多数时候,他们找被试者来睡上 1 个钟头,然后研究人员要站在记录仪前,一直监视脑电波状态,要记录下 REM 状态开始和结束的精准时间。我所知的大多数睡眠的研究都是以这样的短时间「休息」为研究对象的。偶尔,当需要比较短时间睡眠和研究长时间睡眠的结果时,他们会做一两个被试者让他们睡上一晚。这时,研究人员需要通宵站在电脑前,慢慢等待 REM,记录,等待,记录。非常非常辛苦。这也是算是为什么睡眠是个很难研究的话题。

所以啊,如果你遇到了正儿八经的研究睡眠的神经科学家,请一定要尊敬他们的工作。无论对你来说,他们的研究是香还是臭,人家日子过着很不容易。

北京时间的各位早上好,格林威治时间的我要去睡觉了。

客官,这篇文章有意思吗?

好玩!预告 App 接着看 (????) ?

再逛逛吧 ˊ_>ˋ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不用跳芭蕾,就能练出那种气质的脖子、肩、背

我下面要写的,是如何从“驼背圆肩”开始……话说,驼背探头的人难道从来没遇到过被人提醒你“抬起头”,“

去香港别光买买买,有时间看看这些有趣的博物馆

来源于微信公众号“行走的光音胶囊”,未经授权禁止转载。香港不仅能吃吃吃、买买买,还有很多有趣的博物馆

App架构设计经验谈:业务层的设计

业务层其实并不复杂,但是大部分开发人员对其职责并没有理解清楚,从而使其沦落为一个数据中转站。我之前分

译文精选|1500万的用户增长故事—来自Ru邮箱的教训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我们需要经常和用户打交道:跟他们沟通,尝试理解他们的需求,向他们展示产品想法并获得

还价时可取和不可取的方式

先说说什么样的方式最有效:1.根据宏观市场行情:比如说美国房产的交易,这个很多在美国生活的人都用的上。

台电持续推帐单无纸化 新款APP可超商缴费

记者彭梦竺/台北报导为了响应环保,台湾电力公司持续推动缴电费无纸化,新款APP扩大手机到超商缴电费的用户

到超商缴电费 预告这个APP就对了

台电今天宣布推出“e管家Plus”APP,未来用户只要使用智慧型手机预告该款APP,免带纸本帐单,就可以到超商缴

玩具这么多,为什么橡皮泥这种老产品还卖得很好?

对于孩之宝这个公司,人们的关注点总是漫威、星球大战的授权玩具,或是公司拥有的变形金刚、我们之前报道过

晒腊肉的时候,两头重中间轻能挂得更多

PS:一切条件看作理想状态下的模型方案一:重量大的挂两段接近支座的位置,中间挂重量小的。对称挂。方案二

给蜡烛和香水找个好气氛,看看纽约这家店

Joya 是纽约布鲁克林一家香水设计工作室,成立于 2006 年。他们后来发展了蜡烛、香皂、熏香等多个项目,擅长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