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命海拔】说好的珠峰爱爱呢?
2015-11-23 08:20:21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越野野越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绝命海拔】说好的珠峰爱爱呢?

——如何从登山的角度,正确地谈论《绝命海拔》


十一郎 文


最近,好莱坞登山大片《绝命海拔》正在内地热映,10月28号受环球影业的邀请,有幸提前内部简介了这部3D Imax巨制。11月3日,在正式公映的第一天,受山友之邀,再一次走进影院简介了该片。接下来,对比原着、两部改编电影,聊聊影片、96年山难和珠峰登山。


一、谈论《绝命海拔》需要的正确“三观”


首先要说的是,《绝命海拔》讲述的真实故事,属于珠峰“商业登山”的范畴。


人类从1921年开始尝试攀登珠峰,一直到1992年之前,全部都是真正探险意义上的“自主攀登”。而自主攀登的事迹,要比《绝命海拔》的故事,更加惊险和传奇,只是大多在登山圈子里流传、无法成为大众化的“文化产品”而已。


1992年才出现了珠峰的商业登山,这事儿的始作俑者,正是影片《绝命海拔》中的主角,新西兰登山家罗伯·霍尔(Rob Hall)。也就是说,人类至今攀登珠峰的94年历史中,前71年的历史舞台上,根本没有“商业登山”什幺事儿


1992年之后,“商业登山”与“自主攀登”两种形式,在珠峰上并存。“商业登山”送上去的人占大多数,逐渐使得“自主攀登”在珠峰的比例大大下降。


诸位国内观众,此前听说过的中国人登珠峰的“壮举”,除了国家队/西藏队的少数几次国家任务和这几年的藏族商业高山向导之外,所有上过珠峰的国内“登山名人”,都是通过“商业登山”被向导服务上去的


特别要强调的是,以《绝命海拔》讲述的96年珠峰山难为分水岭,92年-96年珠峰商业登山,要比96年之后的艰难得多。其中一个重大原因就是:96年山难的教训,促使从事珠峰商业登山的服务机构,大大提高了服务水平,也就大大降低了96年以后珠峰商业登山的困难程度和危险程度。具体细节,我们随后就着分享电影故事再展开。


国内的珠峰商业登山,肇始于笔者参加过的2003年珠峰攀登。那一年,我们参照着对职业登山者的要求,设立了登山服务标准。


2003年的国内第一次珠峰商业登山,比国内最近十年的珠峰商业登山,要艰难很多;但我们2003年的服务,却比《绝命海拔》的96年好多了。


简而言之,近10年以来,国内因登珠峰而出名的“登山客户”们,不论是从中国一侧攀登、还是从尼泊尔一侧攀登,他们得到的服务,都要远远好于《绝命海拔》的时代,其难度也远远低于《绝命海拔》。所以,如果哪位国内“登山客户名人”借着《绝命海拔》一片,告诉大家“我就是这幺登上珠峰的”,您听了笑笑就好


关于珠峰登山的精彩故事、完整历史,请查阅我之前发表的《珠峰扫盲:登山就像谈恋爱,珠峰是面照妖镜》长微博。


接下来,咱们尽量在不剧透的前提下,好好聊聊电影。



二、《绝命海拔》的牛逼之处


《绝命海拔》的故事,主要来自着名的纪实着作《Into Thin Air》(走入空气稀薄地带)。这部书的作者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亲历了96年珠峰山难,他是着名登山探险杂志《Outside》(《户外》)的专栏作家,也是一位相当专业的探险作者。他根据亲身经历和大量采访,写就了这本纪实类的《Into Thin Air》,成为登山史上最广为人知的一本畅销书。读者朋友如果有兴趣的话,推荐大家延伸阅读。


《Into Thin Air》原着


其实,《绝命海拔》并不是第一部改编自《Into Thin Air》的好莱坞大片,早在96年珠峰山难的次年,1997年好莱坞就拍了同名的电影《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译名《挑战巅峰》)。这两天,我又重温了一遍这部90分钟的影片,当年简介时的感动,依然还在。


1997年拍摄的电影《Into Thin Air: Death on Everest》


2-1、这个故事不寻常啊——入门级


由于96年珠峰山难太有名了,也由于《Into Thin Air》一书的热销,做为电影导演或编剧,若想从这幺一个着名事件中、从一本翔实的纪实类书籍中,整理创作出一部好莱坞大片的故事,简直是难上加难——毕竟,虚构的故事片更容易加入吸引观众的元素。


几乎所有把名着小说搬上银幕的企图,都是自找麻烦。更何况,这一次是纪实故事。这一点,《绝命海拔》做得相当好:在忠实于史实的基础上,挑选线索、整理编织,几乎没有增加任何虚构成分,拍出这部扣人心弦的“故事片”,实为难得!此处,应该点个赞


《绝命海拔》导演巴塔萨·科马库


至于有专业电影人认为该片的情节推进节奏不够张弛有度、人物塑造过于面面俱到,那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导演也是个户外发烧友,面对如此令登山爱好者“着迷”的题材,讲故事的时候,想尽量多表达一些内容,完全可以理解。


2-2、忠实于登山细节——进阶级


登山探险类电影,在登山的准确性方面,大多处理得不够严谨。虽然一般观众轻易感觉不到,但做为登山爱好者观影,经常会因此出戏,就好像古典音乐发烧友在很多国产片里面看到英俊男主“捧”着一把小提琴、运弓划圆弧一样——做为小时候夹过两个月小提琴的笔者,就经常因此汗毛竦立。


比如,2000年的另一部好莱坞大片《垂直极限》。这部电影是第一部完全以登山为主题的引进大片,当年在国内引起了相当轰动。然而,这部讲述乔戈里峰(世界第二高峰)攀登的电影,却处处“露马脚”:

几乎没有人穿羽绒裤——这是8000米以上的必要装备,否则早冻死了;

几乎没有人戴氧气——顶级登山高手在珠峰无氧攀登,全世界或许还有几十位,乔戈里峰的无氧攀登大概也就十来个人。更何况紧急救援需要快速攀登,不戴氧气,基本没戏;

几乎所有人都佩戴浅色的风雪镜,还经常顶在脑门上,以便让演员充分呈现面部表情——问题在于,影片中那种风雪镜和配戴习惯,不用半天就基本上雪盲了;

该片角色们在雪山上更是健步如飞、还有助跑跳跃山谷的镜头——真实环境里,像影片中那样助跑、跳出去,基本上是自由落体、一直到底的节奏;

《垂直极限》中最搞怪的是为了从雪崩下面找人,竟然带了高爆炸药——爆炸只能引起更大的雪崩,这简直就是集体找死嘛!


《垂直极限》中非常虚假的高海奔跑和“不8000米”的穿戴


《绝命海拔》在上述方面,就非常严谨(当然,也压缩了面部表情的表达作用,从而使得人物塑造起来更有难度)。不仅如此,可以说在登山的所有细节方面,《绝命海拔》都处理得很到位:人在高山上的气喘吁吁、走路的缓慢节奏、背包的大小、对登山器材的佩戴和使用…


《绝命海拔》中的穿戴和人的状态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主创团队对于涉及到登山知识和理念的部分,也竟然有教科书的水平,如此敬业,值得点N个赞


片中涉及的登山知识和理念部分计有:

a、客户登顶的关键条件之一是吸氧,更重要的是在冲顶之前做40天来回拉练、以获得身体对高山缺氧的适应。

b、即使在如此高寒地区,阳光照射在冰面上,也会使冰况不稳定,所以要尽早快速通过。

c、珠峰商业登山中,修路线的主要是夏尔巴(中国一侧是藏族向导)。即使架设了梯子或路线绳,对于登山客户而言,也依然存在危险。

d、“我们是一个团队,要彼此照看”——这一点,继承自“自主攀登”的传统,但在以后的商业登山中,客户之间越来越缺少相互协作了。

e、在8000米,即使吸氧,人也会处于智力低下的状态。严重缺氧会产生幻觉,并可能作出致命举动。

f、严重缺氧的致命病症,主要是脑水肿和肺水肿,一经发生必须尽快下撤——下撤的意义在于降低海拔、空气中的含氧量随之提高——当然,就地给氧也是个好办法。

g、高海拔拉练适应过程中,任何人发生严重咳嗽,都要立刻检查,以确认是否有肺水肿迹象。

h、冲顶必须特别严格执行关门时间,因为大部分雪山在下午开始变天——96年珠峰山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严格执行关门时间,然后在超高海拔遭遇“意外”的罕见暴风雪。

i、做过眼部手术没多久的人,上高海拔确实有潜在危险。


如果通过电影掌握了上述这些登山知识,那幺恭喜你!你对登山的了解已经达到“进阶级”了。


2-3、绝佳的场景还原——震撼级


《绝命海拔》的精彩之处,还在于对珠峰现场场景的逼真还原!通过尼泊尔一侧对珠峰的航拍等实地拍摄手段,结合高超的数字影像技术,加之3D的特殊效果,以及极佳的音效,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跟着电影“登了”一次珠峰。震撼的3D IMAX,非常为本片加分。


场景还原方面,18年前好莱坞拍摄的《挑战巅峰》,就大大不如了。下面看两部影片、相同场景的画面对比,上为《绝命海拔》、下为《挑战巅峰》——


《绝》片开场是尼泊尔一侧南坳仰望珠峰;《挑》片开场却是中国一侧大本营仰望珠峰,完全搞错了故事地点。


孔布冰川


前往4号营地和4号营地


冲顶同一个路段,《挑》片的空间尺度,明显不对,是一座五千米山峰的感脚。


着名的希拉里台阶,《挑》片的落差也实在太小了。


珠峰顶峰俯瞰。《挑》片的地形和尺度,都明显不对。


三、电影中的登山彩蛋——八卦级:说好的珠峰爱爱”呢?


同样是改编自《Into Thin Air》的影片,今年的《绝命海拔》和97年的《挑战巅峰》,关于登山方面,都有一些不易为观众察觉的“彩蛋”,下面让我们一一展开:


3-1、彩蛋一:调侃台湾队和印度队


那一年,同时在珠峰的还有这两支队伍。影片中对他们的“小白”状态,留了两个彩蛋。


台湾的高铭和、陈玉男等与几名夏尔巴组成了一支队伍。97年的《挑战巅峰》一片,有个陈玉男在大本营不会穿冰爪的镜头,以及陈玉男在三号营地错误穿着高山靴内靴出帐篷,不慎滑坠、最终遇难的片段。


《挑战巅峰》中,陈玉男穿着高山靴的内靴出帐篷


高铭和没有因为队友遇难而放弃冲顶,这一点在西方登山者眼里,比较难以理解。高铭和与罗伯·霍尔等同一天登顶,也遭遇了那场暴风雪。高的境遇和《绝命海拔》中的贝克很像,也是在高海拔野外过夜,最终获救,严重冻伤截肢。


《绝命海拔》中还有一支印度队。在我的印象里,印度队在珠峰一直是打酱油的。03年我们就在北侧遇到一支印度军警登山队,队伍的服装非常齐整,登山的实力非常可怕——弱的可怕。


这一点,不用通过登雪山,只要去过西藏阿里“冈仁波齐”转山的朋友,就能观察到:在冈仁波齐环山的52公里路程上,最弱的都是那些骑在马上两眼无神、嘴唇青紫的印度香客。


总有一些小白、文青,特别向往印度的种种神迹苦修,要知道冈仁波齐可是印度教地位最高的神山。笔者多年在阿里,倒是从未见过步履正常的印度转山香客,奇了怪了。


着装齐整的印度队,到了珠峰大本营才学“冰爪”使用,也是醉了。要知道,登珠峰之前,必须有其他雪山的登山经验,难道印度人之前都是穿拖鞋登的幺?——另,千万别像某些媒体那样,把Ice Crampon翻译做“鞋钉”。


继续调侃两支队伍比较慢


3-2、彩蛋二:“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是珠峰历史上最为传奇的人物乔治·马洛里在1924年说的。他的原话是:“Because it's there.”直译应该是“因为它在那里”。当年,《纽约时报》记者追问马洛里,既然登珠峰那幺痛苦,你为什幺还要去?马洛里很有性格地甩了这幺一个句。


影片《绝命海拔》的终极问题是:你为什幺登山?


正常来讲,每个登山者,只要你认真面对攀登这件事、并有一定的经历和思考,都会有自己个性化的答案。比如,马洛里就是这幺回答的:


如果有人问我攀登、或者说试图攀登世界最高峰到底有什幺用?那我一定得说:“什幺用都没有”。我们甚至不是为了科学研究,而单单是为了享受成就的喜悦,还有那不可能抗拒的愿望,想要看到所有那些未知的世界。(感谢网友@皮斯凯的彩色玻璃 提供)


而今,许多登山客户,都爱装模作样地引用那句“因为山在那里”——并显得非常深沉玄奥。好的登山名言,如同艺术创作。第一句是随意原创,以后不断刻意照抄,只能算是低水平山寨了吧?唉,没想法,真可怕。


按照这个思路,跳楼的可以说“因为楼在那里”、小流氓可以说“因为妞在那里”…其实真正牛逼的话,不如说“因为爷在这里”——此句名言,免费赠送给下一位想要出名的“高度流”登山客。


《绝命海拔》不愧是找了很多登山大拿做顾问,编剧也没放过这句名言。


影片中,克拉考尔在二号营地采访队员们“为什幺来珠峰”,大家拿这句话调侃的镜头。


3-3、极品彩蛋:说好的珠峰爱爱呢?


亲身经历了96年珠峰山难的夏尔巴们,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那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与队伍中的一场“珠峰爱爱”密切相关。


在斯科特·费希尔的队伍里,有一位来自美国的Sandy女士,如同克拉考尔是霍尔队的随队报道者,她则是费希尔队的宣传员,而且使用的是卫星电话+网络发布的手段——“互联网+”有没有?!


在原着《Into Thin Air》中,对这位Sandy女士在山上与高山向导发生“激情碰撞”一事,有所描述。


对于世代生活在珠峰脚下的当地人来说,珠峰是一座有神性的山峰。在藏语里,珠穆朗玛有“神女”之意。从大本营开始往上,任何性行为,都会被夏尔巴人看作是对山神的触犯,并是导致灾难的祸根。


这一点,《挑战巅峰》一片表达得更加明确一些。


《绝命海拔》对此没有点破,但给了Sandy不少镜头。


按照当时两个队伍的计划,本应由安多吉和洛桑,在大部队之前到达最危险的希拉里台阶,并提前架设好路线绳。这是保证两个队伍所有人员安全的关键措施。


然而,承担这一重任的洛桑,一直陪着Sandy在大部队的后面缓慢行走,在Sandy体能明显不济的情况下,洛桑给予了极为特殊的优待:用绳子拽着她继续向上走。


如果,洛桑和安多吉按计划提前修好路线绳,就不会耽搁整个队伍一个多小时,让大家在海拔8600多米暴露在强冷中等待。这个错误,造成等待者氧气的计划外消耗、体能和体温的迅速丧失。


登山者在山上对自我行为的约束,有时并非迷信,而是一种风险管理。


2003年5月的4日和5日,珠峰北侧遭遇了强烈的暴风雪。当时,我们在前进营地(海拔6500米)有三分之二的帐篷被摧垮。大本营通过对讲机告诉我,他们那边也有一半以上的帐篷趴了。


后来竟然有家做“珠峰清洁”活动的商业机构,把那天大本营遭遇暴风雪而一片狼籍的照片,当作“珠峰垃圾”的片子去宣传忽悠,也真够极品了!


2003年5月5日,珠峰前进营地。做为赞助商代表兼副队长的张朝阳同学,也跑出来跟我们一起固定帐篷。我们当时已经在前进营地待了二十天,而他才上来两天、还在适应中,能够跟所有人一起认认真真干活,确实有登山者的精气神!这一点,比当年同队中的另一位“大老板”,强的太多了。这张照片是我和他固定好央视直播设备帐篷后,我顺手拍的。当年,央视对同为媒体的主赞助商搜狐,还是挺不待见的,镜头里基本上没有我们队伍的队旗——因为队旗上有搜狐的标志。从这一点,也要为张副队长的格局点赞!


5月6日我撤回到大本营休整,听夏尔巴们议论,他们把这次暴风雪归咎于前些天有个向导跑去大本营外面的游客帐篷区,和当地开茶馆的一位普木(姑娘)爱爱了。


那位普木我认识,还帮我们队伍洗过衣服,勤劳可爱的一位姑娘。2007年我再一次去珠峰,当地的朋友告诉我,她前两年因“病”去世了。阿弥陀佛!


珠峰历史上,另有一位女登山家在这方面也很出名。她就是新西兰的Lydia Bradey。1988年10月,她声称自己“单人无氧登顶”了珠峰,但很多人的反应只是……“哦”。


这位在珠峰以时尚热情而出名的Bradey女士,据说曾在山上征募“最高爱爱”的对手,但因无人应征而作罢。


在某种意义上,死亡和性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换做一种不迷信的、登山的角度:在大山上“爱爱”,会影响体力和注意力。我曾经总结过团队登山的一个原则:大家里面没有小家。如果队员之间,不能遵照登山的规律相互协作、支持配合,那幺危险迟早会降临。


当然,也有体育界朋友说,欧美顶级足球队在重大比赛之前,不限制女眷探营。大赛之前让球员通过爱爱释放一下,似乎更加有利于次日发挥。


从这个角度,美国登山家Heidi Howkins曾说:因为海拔适应训练的过程,红细胞生成依靠荷尔蒙的作用,而且主要与雌性激素相关。我一直都带着这样的态度来到大本营:好吧,这里有300名“经前症候群”男性。


看来,对于即将出发攻顶的男性登山高手而言,高海拔爱爱舒缓一下紧张情绪,或许也不赖。


四、九六年山难给珠峰商业登山带来的巨大促进——专业级


《绝命海拔》中的两支队伍,在96年珠峰山难中,共有5人遇难,他们是两支队伍的领队霍尔和费希尔、向导安迪、客户道格和恭子。历史上,那一天的暴风雪,在珠峰南北两侧总共造成15人遇难,这是珠峰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山难。


珠峰历史上另一次最重大的山难,发生于去年的4月18日凌晨,在珠峰南侧孔布冰川线路上,由于冰崩,造成15人不幸遇难、2人失踪、3人重伤——全部是做为商业登山服务者的夏尔巴,当时他们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登山客户们做前期的路线修整。(具体请搜索微信公号文章《珠峰山难特稿:为人作嫁,为生而死》)


因为去年这次灾难,夏尔巴人达成一致,全体罢工。之后尼泊尔一侧的珠峰登山全部停止。只有一位中国登山客是例外,在山难之后另行组织攀登,途中还搭乘了直升飞机,并由此引起各界争论。这其中,多少体现出珠峰商业登山培养出来的一代登山客,在文化心态上的特性。(具体请查阅我的长微博《商业登山:乱象早注定——从直升机上珠峰说起》)


96年珠峰山难是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我们常说“登山的危险和魅力都在细节”,正是在组织、指挥、人员、信息等方面出现了问题,才造成最终的恶果。


从那次灾难之后,国际上的商业登山探险公司,开始大大改善珠峰登山的服务。就着影片,我们逐一道来——


4-1、高海拔天气预报


雪山攀登,是一项看天吃饭的运动。即使所有的人为努力都做到最佳,也只完成了50%。另一半机会,掌握在“老天爷”手上。特别是在超高海拔的珠峰之上,恶劣气候一定是致命的。在高海拔的暴风雪中,人的力量完全“微不足道”。


因而掌握“精确”的高山天气预报极为重要。


《绝命海拔》片中夺去登山者生命的直接杀手,是突如其来的暴风雪。霍尔作为珠峰商业登山的开创者,在当时的服务算是最好的了。但是,天气预报方面却极为传统:依靠卫星电话获得的口头气象信息,在一个示意图上画气流云层的变化。如下图——


而今的商业登山,早已有了专门的高海拔山区“Weather Man”。他们可以不在现场,利用各种卫星资讯,能够提供珠峰三个高度(大本营、7500米、顶峰)的天气预报,其精准度达到了:

未来24小时,每个小时的风向、风速、气温、降雨可能性。

未来24-48小时,每两个小时的风向、风速、气温、降雨可能性。

未来一周内,总的天气趋势。

当然,这种天气预报服务,是高额收费的。


2004年,笔者单人攀登欧洲最高峰时,使用的高山天气预报


我第一次见识这种精准的高山天气预报,也是2003年珠峰。当年我们的活动,由中国登山协会组织、有中央台的直播报道,官方气象台为我们专门提供天气预报。


但是,每次报上来的,只是定日县城的天气。定日县城距离珠峰大本营还有一百多公里呢,而且海拔也差的太多,当作大本营预报已然不够准确,何况用于攀登?


在4月下旬的各登山队协调会上,我认识了新西兰队的老大罗塞尔和瑞士队的老大凯瑞。这两支队伍与我们队,是当年珠峰最大的三支队伍。罗塞尔和老凯瑞,则是国际商业登山界的超级大腕。


由于我负责前进营地,而在珠峰北侧,前进营地才是登山者最后冲顶的出发营地,所以很多准备工作要在这里完成。于是,我跟两位很nice的绅士拉了关系,弄到了他们两支队伍的登山天气预报——免费的喔。


03年的珠峰前进营地


自1996年山难之后,国际上的登山探险公司早就开始采用这种精准度极高的高山天气预报。国内的登山探险公司,大概是在2005年开始采用的。也就是说,后来国内参加珠峰商业登山的客户,除非参加的是“野鸡队”,否则不可能在攀登中遭遇“意外”的恶劣气候。


4-2、氧气啊,氧气!


登珠峰的老手们有句俗话:攀登珠峰靠“两气”——氧气和天气。


人在高海拔的活动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对缺氧环境的耐受能力。缺氧,是造成高反的唯一原因。高反带来多种身体问题:活动能力下降,各器官和生理系统的功能下降,怕冷,头疼、失眠,恶心、呕吐、消化吸收不好,智力和判断力严重下降,肺水肿、脑水肿——严重的可以直接致命。


而吸氧可以立杆见影缓解上述症状,降低危险。


但是,氧气是需要“人”来运输上去的。我统计了一下,影片里呈现的两支队伍,客户只能从南坳(海拔7900米)才能开始持续吸氧,从最高的营地出发、攻顶往返每人只有一瓶氧气。在希拉里台阶下面,预留了六瓶氧气,作为全队的应急补给。基本上,每个客户全程拥有2瓶氧气+公共应急氧气。


2003年,我们在珠峰的氧气计划是我参与做的。记得当年是这幺安排的:7名攻顶队员,除了WS是4瓶,其他每人都是3瓶氧气。规定到了7790米营地才开始持续吸氧(其中,攻顶往返那天,每人2瓶。队员自己背一瓶,向导帮着背一瓶)。另外,安排了4瓶应急氧气在第二台阶下面,跟《绝命海拔》中安置应急氧气的地方很像,也是海拔8600多米。这种氧气计划,是参照当年国内职业登山运动员的数量设置的,每人3瓶氧气比较紧张。


2003年4月,陈骏池在前进营地调试自己的氧气装置


而到了2007年以后,国内商业登珠峰的氧气,甚至达到了每人5、6瓶,并且在海拔6500米就有人提前“喝”氧。


每瓶高山氧气大约400美金。配的多了,则需要更多的人手做高山运输——氧气瓶是不会自己跑去各高度的营地的。提前用氧、大量用氧的好处是:

尽早进入“舒服”状态。

在8000米以上,如果氧气流量开到最大,则相当于把人降低到6000米左右的高度。这样,行动速度、身体机能,当然大大提高。


然而,提前用氧和大量用氧却极为危险

提前用氧,会降低人体对高海拔缺氧的适应,很可能使得那些高山适应性差、本应该被淘汰的队员,最后上了高处,增加8000米以上的风险。

在8000米以上大量用氧,则会使人的身体处于相对的“低海拔”状态。

上述两种做法,万一遇到氧气没了(03年我们提前运到8300米营地的一批氧气,就被大风带着帐篷一起吹走了)、或者氧气装置失效(攀登过程中更换氧气瓶时,很容易把转换器的螺纹拧花,造成氧气无法正常供应),那幺瞬间暴露在缺氧环境下的登山者,很可能立刻失去行动能力、并快速死亡

这种情况,就好像民航飞机在万米高空突然没了顶盖一样。


某些土豪登山客,之所以要多请几个高山向导和协作,除了服侍得更加周全之外,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有更多的人背着氧气瓶陪着他、随时为他供氧。但是其中的危险,恐怕这些小白鼠们,就茫然不知了。


4-3、保命的路线绳


在珠峰上,不论南北哪条传统线路,都有几段比较危险。商业登山的办法是:一路拉路线绳上去,让客户通过上升器和牛尾,把自己与路线绳连接在一起。这时,不论你怎幺滑落,只要路线绳系统没有崩溃,客户就不会摔到哪儿去。


而路线绳,是需要有人提前修好的。


《绝命海拔》的时代,攻顶修路线绳,与客户攀登是同一天,只不过按计划要稍微提前做好而已。这才出现了影片中多名登山者到达希拉里台阶下面,却因夏尔巴人无法分身提前修路,而耽误宝贵时间、间接造成部分人员伤亡的悲剧。霍尔、费希尔他们当年的方式,还是探险型的登山方式。


所以,此后的珠峰商业登山,都做了重大改进:提前几天,甚至十几天,就由向导把路线绳架设完毕。甚至可以做到,从攻顶出发没多久,就把路线绳一路拉到顶。你想脱离出来,都没那幺容易。


而今的珠峰商业登山模式下,路线绳不仅修得长,而且修得宽。在地形允许的路段,为了避免上下之间交叉等待,会修成两条并列、甚至四条并列。


珠峰北坳冰壁上的“四车道”路线绳,海拔6860米。左边的在下降,右边的在攀登。


4-4、关键在于“组织”


一次商业登山的成败,组织的水平,才是真正决定性的因素。


《绝命海拔》一片中的斯科特·费希尔,影片对他的着墨不多,死得也很凄凉。但在历史上,费希尔是比霍尔更加强大的8000米登山高手,他曾登顶过8000米山峰中最难的乔戈里峰。然而,好的登山者未必是合适的商业登山指挥。霍尔的长处在于稳重、细致,比费希尔更适合组织商业登山。


商业登山通过服务,帮助那些仅靠自身能力不足以攀登雪山的客户达成心愿,完全不同于自主攀登,它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


前期对客户的挑选、适应阶段的筛选、攻顶阶段的贴身引导和关注、人员搭配、有效分工、物资运输、营地搭建、客户吃喝、医疗、危险路段的安全保障、天气预报、通讯保障……这是一套全程的一站式服务。


《绝命海拔》的年代,珠峰商业登山才开展了4年,各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特别体现在人员组织方面。


霍尔和费希尔两支队伍,都没能够做到人手充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高海拔能力最好的安多吉和洛桑,承担了过多无法兼顾的任务:既要背负最重的物资,又要负责提前修路,还要兼顾能力弱的客户。具备无氧珠峰能力的安纳托利,也是来回折腾、应接不暇。作为两支队伍的指挥,由于亲自参与攻顶,霍尔和费希尔也无法起到统筹全局的作用。


后来的珠峰商业登山在这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

人手充分,只要确定了客户有能力冲顶,一般都会按照1:1的比例,配备随身的高山向导。

分工明确,运输、建营、客户适应、修路、攀登,分别进行,高山向导们也就可以在每个阶段专心做事。

各司其职,商业队的总指挥,一般都不再随同队伍登顶,而是放在最有利于统筹大局、指挥上下的位置。北侧一般放在7028米的北坳营地,有时也放在6500米的前进营地。


2003年在前进营地负责指挥各自队伍的老凯瑞(左)和罗塞尔(右)


从灾难中吸取教训、切实改善,是对逝去者最好的纪念。



五、延伸——发烧级


简介了《绝命海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对照看一看《挑战巅峰》、读一读《走进空气稀薄地带》。


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珠峰、了解登山户外,推荐三部国内能够找到的好片子。

首先,隆重推荐BBC拍摄的《珠峰:最狂野的梦》。这是一部非常引人入胜的纪录片,观影快感不亚于优秀的故事片。同时,在珠峰8000米以上现场拍摄的许多实景,尤为珍贵。马洛里那一代先驱的事迹,看完之后,令人感慨万千!

另一部是《冰峰168小时》。该片源自一个真实的登山故事。两位登山伙伴自主攀登雪山的过程中,出现了“你死我活”的选择。影片结束部分,当事人还分别接受了采访。这个故事相当拷问人性。

第三部是《127小时》。这部电影也源自一个真实事件。讲述了主人公单人远足过程中,因手臂被落石压住,最后不得不“壮士断臂”、自我解救的故事。该片曾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珠峰:最狂野的梦》,在海拔8165米发现马洛里的遗体。


登山,是孤独者的运动——向登山大神致敬!


[完]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开闸声四声,谨慎!

1、注册制要来了。虽然肖刚关于加紧推进注册制的新闻后被辟谣了,但注册制确确实实要来了。注册制是什幺,就

小意教你如何投稿

(^U^)ノ~YO 您好!这里是萌萌哒的小意哟!小意很感谢您对意林的喜爱与支持!下面小意把投稿方式要求和

盘前建议,大盘随时变盘向下?

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概念股,有一大部分龙头股的涨幅已经有100%以上,而这些龙头股,截止上星期五,有

2015.11.23 队训

晚上有活动!晚上肯定没时间写了!队长想着大家在等队训,现在就抽出时间提前把队训写了,让大家安心一点。

困境反转之星火燎原草根研究分析

原创作者:天道骑牛
一、简介最近从生活中发现一只困境反转股星星科技投资机会。对于困境反转股的投资,经

【路瑞锁:伊斯兰国最终会怎样?从哈里发制度来理解IS】


路财主,本名路瑞锁,理财打假行家,货币金融变迁史研究者和财富体检理念倡导者,北京大学金融校友会校

《马云情商剖析》之九:买下半个中国互联网

买下半个中国互联网原创 谭一平从2013年开始,特别是在2014上半年,马云开始了“疯狂的”收购:1月23日阿里

十一周年祭

今天是娘的祭曰,阴历与阳历和11年前的今天是完全重合的。那个时候我在北京,不在娘的身边,而今日我依然出

酒店那些事:吹毛求疵看客房

随手拍酒店,不知不觉攒下了数千张图片。挑出几张,来聊聊客房设计里的那些细节。广州W,老款iPhone DockAp

[邢渲] 望穿前世今生2:情结百年月Chapter 4-11

望穿前世今生2:情结百年月-[邢渲]Chapter4厮守岁月耳鬓厮磨的婚姻关係,不是从想像中、浪漫的爱情剧中能够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