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工作部门工作的汉族人,对回族问题的看法?(转载)
2015-12-09 21:45:19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thetak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在民族工作部门工作的汉族人,对回族问题的看法?(转载)

  首先,我是一个汉族,另外,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我是一个在民族工作部门工作的汉族,呵,这就知道两个身份可能让我的话具有一点特别的意义吧。

  我一直以来是一个民族主义者,当然不是大汉族主义者,而是中华民族主义者,所以,我对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没有任何的成见,在来这个民族工作部门之前,我几乎没有什幺这种国内的民族意识,只是知道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和维族不吃猪肉,当然,进了民族工作部门以后,就知道了还有其它八个民族是信仰伊斯兰教的。但是,进入民族工作部门以后,坦率的说,我的民族意识被增强了,就是汉族意识被增强了,这也是我今天要说的很重要的意思之一。

  在社会和学校里的时候,我没有民族意识,因为不管是我接触的汉族,还是回族,大家都一样的相处,只是和回族相处的时候,要特别小心不提到猪啊,猪肉之类的,其它的都一样。而进了民族工作部门(我是东部的,主要的少数民族就是回族)之后,听到了“我们回族”这个词,一些同事,包括回族的领导,都会用到这词,当然更多时候是“我们回回”,这样,我就逐渐意识到还有一个“我们汉族”,而我是其中的一分子。

  民族工作部门其实平时事并不多,我自己概括,主要是两件,一是要钱,向政府要少数民族扶持专项资金。二是处理突发事件,就是当回族群众和政府或者汉族群众发生群体冲突的时候,去协调处理。

  先说要钱,每年都给一些,这些钱,主要都被用来支持农村的回族村了,修路,打井,贴息贷款啊。当然,我也知道,这些钱虽然明着是拨到村里搞建设了,但一样也有很多是被村干部们吃喝揩油了,但是,即使是这样,至少也是省了群众的钱。有一次,跟领导下乡,坐在飞驰的车上,看到掠过的汉族村庄,心里突然就有点发酸,这些村庄很多都比回族村穷的多,可是我们的材料上却在永远写着回族村经济发展落后,需要特别的帮助。我当时是想到自己的家乡,一个更加贫穷的汉族村庄,如果也能得到一年十几万的额外帮助该有多好啊。

  再一个是突发事件。这些所谓的突发事件,其实99%都是普通的民事纠纷,或者政府和群众的矛盾,只是因为一方是回族,就成了民族事件,就需要我们出面。而我自己在机关里的几年的感受是,我们出面,基本上不是使问题更简单,而是更复杂,因为如此一来,一件普通的民刑事案件或者官民矛盾,就被套上了民族问题的外衣。

  由于,近几年因为这类所谓突发事件的关系,而使回族群众的社会形象受到很大破坏,我很想多说几句。这些事,基本上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一是普通纠纷,由于我们的出面,常常导致有利于回族的解决方案,**司法部门一般是采取劝说乃至威胁方式,迫使汉族一方作出让步。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的结果是,使一部分回族群众感觉只要打出自己的回族身份,就可以在矛盾纠纷中得到利益,在客观上使一些本来很小的事,最后严重化。并且这种错误的感觉也在回族群众中漫延。

  二是涉及回族的经济、治安、民事违法行为,乃至刑事犯罪案件。一般我们部门到场后第一位的是说情,保人,这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现在的地方政府中,乃至公检法部门中,不知道为什幺流传一种风气,就是对凡是涉及回族的案件,都避之唯恐不及,处理起来非常软,甚至干脆往民族部门身上推。致使相当一部分回族的违法犯罪之徒逍遥法外。在这件事情上,我发现,从民族工作部门,到回族群众,普通的回族上层人士,都经历了一非常有意思的变化。就是从以“没人敢惹”为荣,到因为这个所谓“没人敢惹”的名声而头痛,甚至痛心疾首。因为,这些逍遥法外的犯罪分子,危害的其实不仅仅是社会,同事,其中的许多人,也是回族村的麻烦制造者,伤害的不仅仅是汉族,也有回族。前些年的时候,回族群众很容易被这些人所迷惑,一有了事,就说汉族欺负咱们回回了,政府欺负咱们回回了,处理不公正了,大家都跟着闹,而闹了几年以后,大家发现,闹的好处都被这些人沾了去,而大家伙却还是老样子,甚至可以说,回族村的贫富分化,要严重于周围的汉族村。更重要的是,大家越来越跟着这些人倒楣,社会上都认为回族惹不起,普通人不敢和回族做生意,银行不也贷款给回族,因为有胆贷,没胆要,甚至执法人员都进不去回族村。现在的情况是,我每次跟领导下乡,都能听到干部群众呼吁政府严厉打击害群之马的呼声。有一次,和一位回族的副区长下乡,和大家座谈,就有人当场质问副区长,对那些害群之马你们政府为什幺不管?为什幺不抓?一些回族干部谈起来,也颇为头痛,当然他们有自己的苦衷,前些年的时候,他们吓唬执法部门,吓唬领导,现在人家正好有了借口,就是不管,什幺事都推民族工作部门,现在自己却又要去向领导呼吁打击害群之马。有一个身份很高的老回族在会议上甚至讲了那个非常着名的被母亲溺爱而导致被判死刑的儿子,临死前咬掉母亲**的故事,足以说明他对这种现象的痛心疾首。

  而现在的情况已经是越来越复杂,因为这些回族的害群之马已经和政府和执法部门里的害群之马勾结起来了,这是我周围的很多回族领导分析后的结论,就是民族因素,正在成为一些政府部门和执法部门不作为、徇私舞弊、包庇纵容小部分回族违法犯罪分子的挡箭牌。

  但是,追根究底,是前些年回族干部和群众的短视害了自己,我是这样认为的,要纠正这个错误,也只有靠他们自己同样长时间,甚至更长时间的反复呼吁和澄清。

  再讲一个故事吧,它给我的印象非常之深,可能要记一辈子。呵呵,不过,讲了这个故事,可能就要被同去的那个同事认出我来了,当然,也无所谓。

  时间大概在2003年,我和一位回族同事为了写一篇稿子自己跑到村里去调研。当时我们坐公交车去的,走着进村。由于对于情况不熟悉,就象街边一户人家(那个男的一看应该是所谓场面上的人)打听村主任家,开始我问的,没想到他竟然连理也不理我(自信在礼貌上没有任何问题),后来那个同事就对他说了一句什幺,他立刻问:“你也是回回?”,我同事立刻说自己是别一个县哪个村的,那人马上热情起来,不仅详细的指了路还自告奋勇骑车去找,又让我们进屋喝茶。这件事,对我刺激挺大的,一方面是觉得自己竟然如此的被排斥,其实我不需要他帮我找,也不需要进去喝茶,只需要指一下路,但是作为一个非回回,连这样基本的对待也受不到,而一听说是回回就立刻见了自己亲人一样。天下回回是一家,此言不虚也,但天下回回是一家,也不必把非回回视若无物吧?另一方面是为他这样的处事方式感到担忧,我始终认为排斥别人,也就是排斥自己,封闭别人,也是封闭自己。天下回回是一家,可是普天下的回回才有几人?而普天下非回回又有多少?

  另一个故事是一位同事给我讲的。时间应该大约在七八年以前吧,至今他讲到这事时还是比较气愤,我在这里讲,只是觉得比较有代表**。他是汉族,一次跟着一位回族的老领导出差,一路上当然都是吃清真饭。但是,这位老兄是个大胖子,而且是不能一顿无肉的那种(当然是猪肉),因此,也算是馋了一路。后来,好不容易住到一个酒店,早餐是自助式的,没有特别的清真厅,大家在一起吃,他以后得到了一个机会,就自己偷偷跑到另一个桌子上,吃起猪肉来了。结果被那位老领导看到,训了一顿,说是你跟着大家出来,怎幺能吃大肉呢。我同事后来说,为什幺他只知道让我尊重他不吃猪肉的习惯,而不知道尊重我吃猪肉的习惯呢?况且我已经刻意躲开了。

  啰啰嗦嗦说这幺多,其实是一个意思,一个是所谓民族意识,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是被强调出来的,大家生下来有什幺民族意识?政府部门的一些不当的作为,客观上反倒使这种意识被不恰当的强化了。但是不管怎幺强化,平等意识永远都是不能被忽略的。法律面前要平等,否则只会是始害人,终害已。对人要平等,无论是回族还是汉族,乃至其它民族,都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出了小圈子,都是人生地疏,需要大家的热情帮助。风俗习惯也要平等,只有相互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可持久的尊重。

  其实,实事求是的说,每个民族都差不多,可以套用一句俗话,纯粹的好人和坏人都不多,普通人最多。

  回族中有害群之马,汉族里的害群之马就少吗?回汉里面的好人坏人比例,我想是不会差太多的。   

  但是,大家不妨想想,为什幺单独是回族近年来的社会形象在恶化呢?我说这话,可能又要招来一些回族兄弟的恶骂了,呵呵,无所谓了,我只是希望大家能冷静的想一想,毕竟这至少在部分上是事实。   根本原因其实就是我在主贴里说的原因。

  从民族特性说,回族比较抱团,而一旦抱起团来,往往就是汉族里的所谓哥们义气差不多了,只问民族不问是非,只问亲疏不顾公理。这是所谓“回族惹不起”的肇因,当然后来又被政府的错误政策所误导和纵容,以致今天这个状况。

  我们这里,曾经有两件在回族村里比较集中发生的违法现象,从这个现象里大家可以看到这种恶果。

  一种是造假烟。我自己想,最初肯定和地方政府的包庇有关系,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对一些回族村的造假行为睁眼闭眼,到后来,威胁到整个市的财政了,急了,想抓的时候,就来不及了,有一段时间**根本进不了村了。最后,就是采取非常严厉的措施。有次我到一个当时造假非常严重的民族村去,村里一个干部就非常痛心的提起这件事,当时,很多家庭都没有了男人,被抓起来,或者被判了死刑,有一个家里,兄弟四个,结果他们的父亲和兄弟四个都被抓了起来,有的判了死刑,最轻的也判了十几年,家里剩下一堆寡妇或者活寡妇,非常可怜。

  另一个是运输车辆闯卡逃费。有一段时间,回族车上挂“杜哇”的,过桥,上高速,都不交费,收费员也不敢管,**也不管,最后,从本市一直向外市漫延,从货运车向客运车漫延,最后是,从回族车,向汉族车漫延。最后发展到,一些汉族车主专门雇回族压车,就是也不让他们干什幺活,只要在车被**拦住的时候,下车对**说一句“我是回族”就可以了。据说,一张本地伊协印的杜哇,在黑市被炒到一万元一个,就是为了挂在车上,闯岗逃费的。

  呵呵,关于闯岗逃费这件事,在执法部门里还流传着一个笑话。说是有一天,一个在收费站的**喝多了酒,看到一辆车逃费,立刻冲上去拦,那车上司机下车说“我是回族”,那**立刻骂到“去你妈的,一看你就是个假回族,我从来就没拦住过回族的车”。

  当然,由于这件是最近发生的,民族工作部门吸取了一些教训,在治理过程中,没有发生类似假烟治理那样的悲剧。从这件事上我就想,到底是谁第一个闯岗的?又到底是谁第一批闯岗的那些人?如果第一批人闯岗就被执法部门坚决制止,还会有后来的大面积漫延吗?还会有那样的伤害回族形象的笑话广为流传吗?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像跟女人在吵架”为何能戳中郭敬明泪点?

@新媒体女性 原创 转载请联系授权编辑|豆芽12月6日晚,网曝《最强大脑》节目录制现场,北大心理学系教授@魏

赵科林为什幺重回华为?

赵科林是老熟人了,在诺基亚时和他做过无数次的采访、对话,这个沉默、安静、认真的中年男人给人非常强

再不做梦,就老了

被关起来录节目大约一个星期了。这一个星期里,我没有短信,没有电话,没有新闻,只有妈妈与我相互依偎。过

注册制你真的了解吗?

最近几天,新股上市实行注册制的动作越来越大,很多人认为,一旦推行注册制,将会对中国的股市造成重大影响

12月9号复盘作业

1、先来回顾下昨天的观点a、上证指数,跳空低开,然后震荡下跌,缩量严重,最近股灾后这种量有2次,都是面临

年轻

 德裔美籍人塞缪尔.厄尔曼70多年前写的一篇只有四百多字的短文,首次在美国发表的时候,引起全美国轰动效应

比南海更危险的方向原来是这里,中国应出击?

美不断在南海挑衅,大家注意力都被南海吸引了。但事实上,有一个方向对中国来说可能比南海局势更危险,

张丰毅参观龙武道和国际保镖公司

龙武道和国际保镖公司女队员

People say I'm crazy and that I am blind

(题目是后街的一句歌词)有人问为什幺宋老师叫宋老师其实吧也不是什幺很特别的事情上高中的时候觉得收发作

内容创业的时代来了,细分领域迎来爆发期

信息不是商业丢弃的垃圾而是构成商业生态的最基本元素,新旧媒体此消彼长,新旧商业死生更迭,信息成了无家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