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焦点访谈》想到的……
2015-12-02 09:50:16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独扆无贰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由《焦点访谈》想到的……


我一般是不看电视新闻的,可是今天(11月29号)晚上偶然看了本期的《焦点访谈》,这使我想起了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为该栏目的着名题词:“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
想来十几年前,当我还是个中学生的时候,从课本里知道了朱镕基的这十六字题词,虽然没有看过《焦点访谈》,但是从那时起我就一直对这个节目印象不错,尽管从来不曾想过要去看它。而之所以印象不错,大约是名人广告效应的缘故吧。
今天偶然看到的这一期,讲的是古老地名消失引发乡愁以及当下全国各地乱取地名现象。对这个问题(姑且把它看成是一个问题吧,在我自己倒并不觉得这是个什幺值得一提的问题),《焦点访谈》有它自己的观点,我也有我个人的意见;我不认同节目把这个问题说的那般严重,也不同意节目呼吁政府对取地名加强管理、制定法律增加审批手续的观点。因为这种公然扩大政府权力的做法,势必为权力寻租提供空间,滋生腐败。在我国,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政府权力过大、管的太多导致,因而我们想要的不是扩大政府权力,而是限制政府权力。
不过,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朱镕基当年寄予厚望的《焦点访谈》栏目如今竟沦落到要靠关注诸如地名消失这种无关紧要的小问题来度日的地步。我并不是说《焦点访谈》关注的那些问题不该被关注,我是说那些问题不应该由《焦点访谈》来关注,《焦点访谈》关注的问题应该符合它对自己的定位,也就是朱镕基题词里说的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以及改革尖兵。
在现行新闻体制下,对一个官办媒体寄予如此厚望无疑是不切实际的,它们能做的事情十分有限,这一点恐怕连朱镕基自己也十分清楚。不过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说官办媒体就只能毫无作为了,实际上只要他们愿意,还是可以尽其所能地做很多事情的。问题是我们看到当下全国大大小小的媒体每天所报道的新闻、所讨论的话题以及所持有的观点都不能不说是令人失望的。
我们看到,很多媒体把大量精力放在领导人的出行活动,放在政府会议庆典,放在娱乐明星,放在商业投资,放在社会奇闻,放在宣传政绩,放在国际时政,可是很少见到他们去关注民生疾苦,去关注雾霾天气,去关注司法冤案,去关注国企垄断,去关注公共税负,去关注新闻自由,去关注民主政治,我当然不是说他们关注前面那些事情不对,我是说他们把关注的重心放在前面那些事情上不对。对于新闻媒体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前者而是后者,而我们的媒体却一贯地舍本逐末。
19世纪美国新闻记者着名的“揭丑运动”有力地推动了美国政府一系列改革,为美国社会的改良作出了不朽贡献,这件事在后世留下深远影响,也确立了新闻媒体的价值取向。新闻媒体不是正面宣传的工具,而是社会负面的揭露者和批评者。社会的负面只有揭露出来才有改正的希望,而那些所谓的正面我们即使视而不见也无可厚非。
柏拉图曾经把城邦比作身体,把治国者比作医生,他说当身体生病的时候,我们应当关注的是那个生病的器官,而不是其它健康的器官。把这个比喻用在新闻媒体与社会之间也是成立的。无须讳言,我们这个社会有种种疾患,如果新闻媒体是医生的话,那幺他最应该关注的是社会患病的部分,而不是其它健康部分,这其实是平时而简单的常识,可惜我们这个时代已经到了连常识都快要忘记的地步。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金樽酒,梨花泪,苦涩入喉为情醉··· ——琼华烟珞

金樽酒,梨花泪,苦涩入喉为情醉。那一日,蓬莱花残,你踏入迷蒙山色中,而我未曾寻见你的身影。?
木琵琶,

Yumi的面霜心得分享第一波#吃土日记篇#

一直以来分享过很多类型的产品,想想也该是时候给面霜们一席之位了。这是我分享面霜心得的第一波,这波主

最后,因为分开而分开

最后,因为分开而分开原创2015-11-25封寒紫有个酒馆文|封寒紫“对我笑吧 笑吧 就像你我初次见面对我说吧 说

一梦十年

一梦十年原创2015-11-24封寒紫有个酒馆文|封寒紫昨夜一宿没睡,早上八点多躺下,一觉醒来,已经天黑。做了

这家3平米的小店,靠什幺一年销售逾3亿!

这家名叫小竹的点心店位于东京吉祥寺商业街,只出售羊羹和最中两种点心。小店的羊羹每天限量150个,每人限购

空仓的、要股的来领吧。我只强调逢低轻仓参与。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一分钱肯定是得不到的~

go card即将废除!布村将踏进一卡时代?

万万没想到我们竟然是见证go card的最后一拨人11月24号,交通部长 Neil Scales表示新一代的go card正在准备

付费2015/12/2盘前提示

【大盘策略】 周二反攻不及预期,预计短期低位震荡还将延续。到了周三,打新抽血效应已经逐渐消解,即使再有

临帖如何由“学今人”过渡到“学古人”?

问:在书法临帖过程中,作为初学者,究竟是应该首先临今人(近、现代人)的作品,还是直接临古代名家的法帖

《寄生兽》血腥控的外壳下隐藏着人类思考的内核

文/童心说电影原创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部来自日本根据漫画进行改编的电影《寄生兽》恐怕在中国没有上映的希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