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桂子山民栽下的梧桐,美了60年!
2015-11-27 09:45:17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华中师范大学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第一代桂子山民栽下的梧桐,美了60年!



阵秋雨一阵凉,一脉落叶一缕思。连绵秋雨过后,桂中路两旁的梧桐树仿佛在一夜之间便由绿而黄。金黄的树叶与掩映其间的一、二号楼的绿色琉璃瓦交相辉映,这一独属桂子山的动人画面成为每个华师人心中的精神图腾。殊不知,这两排美不胜收的梧桐树,已经在桂子山静静矗立了60年!

↓ 华师最具代表性的风景之一,频见于学校各种印刷品

说到桂子山,如果不是由于华中师范学院60余年前的那次搬迁,这块当年被称为“猪头山” “鬼子山”的小小乱坟岗如今会是什幺模样还真很难说呢。不过经过60余年袅袅书香和年轻学子蓬勃朝气的熏染,这里早已焕然一新,再也不复当年模样了。


根据校史记载,华师是在华中大学、中华大学、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于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的,当时校址在武昌昙华林,即原华中大学校园内。


↓昙华林,曾在华中师范学院任教的钱基博先生在此居住11年


1952年11月,因昙华林土地有限,学校开始打报告征地建校。中南军政委员会已将武昌喻家山以北6000亩土地批准划拨,到次年7月,学校勘测、绘图完毕,连基建材料都已买好,却被武汉市城建委否定了该计划,认为喻家山远离武汉市区,交通、水电对市政建设带来困难,于是只好另觅新址。1953年11月,最终确定在武汉大学以南、南湖以北地区另行划拨土地用以建校。


↑ 华中师大校园示意图(注:南湖校区不在此图内)

这片地以猪头山、桂子山为腹地,连接珞狮路,东至卓刀泉,北抵珞喻大道,南跨龙家湾、陈家湾至南湖滩头,占地3000亩,大抵就是今天华中师范大学的范围。当年的规划是:“院本部、工农速成中学、附属中学分别建筑,各成独立单元。拟兴建院本部教学行政区建筑13栋,学生生活区建筑30栋,教工生活区建筑80余栋,主要建筑采用民族风格。”



↓1960年代早期光秃秃的桂子山和一、二号楼

1953年底至1956年夏秋之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华师的主体建筑,包括一、二、三号教学楼、西区学生宿舍6栋、食堂3栋都已竣工。而夹在一、二号教学楼与西区学生宿舍之间的桂中路旁的道旁树,也在那个时候便栽下了。如今算来,恰好一个甲子过去了。

1953年底至1956年夏秋之交,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华师的主体建筑,包括一、二、三号教学楼、西区学生宿舍6栋、食堂3栋都已竣工。而夹在一、二号教学楼与西区学生宿舍之间的桂中路旁的道旁树,也在那个时候便栽下了。如今算来,恰好一个甲子过去了。

一甲子60年,当年的纤纤树苗早已长成参天大树,夏天沁凉,秋天金爽,成为莘莘学子最常走也最爱走的一条路。而完好保留至今的一、二号教学楼,西区6栋学生宿舍也在2012年12月被列为武汉市一级优秀历史建筑,成为不可移动的文物。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同为桂子山第一批建筑,西区宿舍和一、二号教学楼却有着建筑风格上的区别。一、二号楼为宫殿式建筑,“青砖到底,浑然一体”,教学楼内部也是宫殿式的,还有宫灯,屋顶也采用墨绿色琉璃瓦封盖。
“青砖绿瓦,飞檐斗拱”,主楼正中与两侧部分的屋顶角度不同,看起来错落有致,具有飞动之美,而背后的副楼则采用了歇山式屋顶,四角轻盈翘起,玲珑别致。原始基建图纸上每一幅手绘图,都具手工动人之美,精心画出了装饰的云纹,风格古典却不繁复。在60年的使用过程中,一、二号教学楼只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翻修,屋顶的绿色琉璃瓦片,据说仍有不少可继续使用。

一位不具名的网友评论:一、二号楼分屋顶、台基、墙体三部分,分别对应着天地人三才。绿色琉璃瓦歇山顶,就是浩荡青天;水泥墁地的台基,就是茫茫后土;青砖围成的墙体,就是沟通天地之间人的居所。铜钱纹镂空的八卦窗下,正适合师生求知问道;云纹拱券的门户,赋予庞大建筑以轻盈灵动的感觉。


由于一、二号楼明显的民族建筑风格,因而曾有人误以为该楼的设计者为建筑大师梁思成,其实不然。民族风格是建国初期高校建筑的一种流行风格,华师建筑的设计者只是顺应了这一潮流而已。

云纹拱券的门户
铜钱纹镂空的八卦窗根据华师档案馆的资料和章开沅先生的回忆,这两栋建筑的原始基建图纸上所署主任工程师为当时中南设计院的副总设计师王秉忱,他负责总体规划,具体的设计者则是年轻的女设计师何浣芬(1925-1998),在设计华师这批建筑时,何浣芬还未满三十岁。

↑全国青联委员合影,章开沅(后排右二)、何浣芬(前排左三)
虽然设计者不是梁思成,但由于1955年至1956年,国内建筑界掀起了对梁思成建筑思想的批判,矛头直指“大屋顶”,认为这是一种对照片的极大浪费。鉴于形势,用船从湖南运来的青砖建成,但尚未封顶的华师西区宿舍6栋,只得放弃了用绿瓦盖屋顶的打算,最后采取了角度僵直的小屋顶盖法,这也与施工图上所绘的屋顶样式有明显差异。
一个甲子,一个轮回。今天站在桂子山头,你也许很难想象当年这里是这样一番景象——“每逢刮起大风,校园黄沙遍地,不几分钟,桌椅板凳上便是一层薄薄的沙土。”

↑几十年前的生化楼和刚刚建好的老图书馆

是第一代搬迁至桂子山的华师人,肩挑手提、栉风沐雨,遍植草坪、植树造林,再加之代代华师人的悉心护育,于是才有了今天的梧桐大道、桂花小径以及片片群群的各色植被。

如今桂子山上的各色植被

尤其是西区这片老建筑,早已被树与草掩映成一片小小森林生态圈,在主楼背后正中,连接有两层的副楼,其空间高度正好可作阶梯教室使用。而在T字型结构左右两侧的大片空间里,则尽是郁郁葱葱,树影婆娑,即使已经入冬,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交替种植,却让人感觉不到萧瑟。

纵观华师的这一批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建成的教学楼和宿舍,它们既不张扬,也不特殊,似乎正契合了华师的精神:忠诚博雅,朴实刚毅。它们为教书育人者承担遮风避雨的责任,却没有把思想囿于墙内。

桂子山头,青砖绿瓦飞檐下,书也读得好,人也行得慢。如此,幸甚!

本文参考资料 《桂子山上,有我最留恋的地方》,《长江商报》2013年1月17日。

《早些时候,桂子山上是有水有鱼的》,《长江商报》2013年1月17日。

《华师早期建筑群的主要设计者——怀念亡友何浣芬》,章开沅,2013年1月22日。

《“这里的砖瓦草木,铭刻着我们的青春岁月”》,《长江商报》2013年1月31日。

《猪头山之变》,华大在线,2013年6月23日

《华师变成女子大学 原来是风水在作怪》,“手机拍武汉”公众号,2015年9月10日。

图片作者:王棣郭雨轩、曾源、Lee Ting、华大在线,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未能找到出处,在此一并致谢。

华中师大宣传部新媒体中心

本文为根据资料整合,非原创。责任编辑:朱洁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信/ccnuwechat微博/@华中师范大学QQ/1307305267——有情 有爱 有梦想——*欢迎提供文字/摄影/预告片/创意作品请投稿至

huadaguanwei@163.com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新闻报道】?郭德纲长春弟子领衔主演的原创相声剧《三国笑传之诸葛亮不亮》爆笑上演

郭德纲长春弟子领衔主演的原创相声剧《三国笑传之诸葛亮不亮》爆笑上演房小满:我们会坚持走原创的道路现场

“贼来了”不能仅靠公交司机提醒

“贼来了”不能仅靠公交司机提醒乔志峰公交司机报站提醒车上有小偷,曾遭小偷竖中指。近日,德阳公交司机唐

饮食二十五——五穀之麦

麦专指小麦,而不是大麦、燕麦。小麦主要在北方种植,生长週期是秋播、冬灌、春穗、夏收。二十四节气中的小

不建功名非人豪

塞万提斯:有时一扇门虽然关上了,其余的门却是敞开的……仅此赏读,非#原创首发#要把困难当作机遇 (二○○

操作中你有“多动症”吗

炒股一定有赚钱的,这是绝对的;但大部分人是赔钱的,这也是绝对的。有人说,赔钱的头号敌人就是频繁交易,

付费2015/11/27盘前提示

【大盘策略】 今天行情将仍然受到打新资金流出的影响,盘中波动较大将是正常,但是如果昨日没来得及减仓降低

适当谨慎 轻仓操作

昨日在技术向好,向上突破成熟下,大盘却下午跳水,丧失了向上突破的大好形势! 从晚上得到的消息一、证监会

紫云湖嘉年华运动中心

项目总占地1500亩,总投资20亿元,其中紫云湖占地300余亩,工程包括一级坝、二级坝及湖区防渗漏工程。湖区总

【早评:周五成多事之秋变量多以静制动待方向明朗】

【早评:周五成多事之秋变量多以静制动待方向明朗】

周四冲高突破未成让市场再度产生了几担忧,不过大体

李雪:中国人为什幺害怕感恩

中国人为什幺害怕感恩
初心心理2015-11-26李雪(上图为着名画家张晓刚画作)没有爱的夫妻关系需要忠诚;没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