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观点
2015-11-24 09:32:42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原创】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观点

【原创】关于语文教学的几个观点

(一)如果我说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每一册都有10篇左右的文章我不会安排专门的课时去上,你会认同这样的做法吗?这些课文我会交代给学生阅读任务,限定阅读时间,要求学生独立自主的阅读,我只检查学生的阅读质量和阅读任务完成情况。有老师问我:“这些课文不上,课时用来干什幺?”我说我会把课时倾斜到学生感兴趣的课文上,或者选择《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等报刊杂志上适合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品读学习,或者组织学生做语文活动。有老师疑惑:“课本上所选的文章都是精品,是权威的专家、教授、学者在浩瀚的文海中挑选出来的,难道比不上你在报刊杂志上选择文章吗?”我说:“我不认为课本上的文章不好,只是我的教学处理方式不同罢了,我想腾出来更多的时间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

(二)我们说:“语文课,就要像语文课,就要有语文味。”任何一种架空文本,信马由缰,名目繁多的虚华形式都是背离语文教学的本真。语文味是什幺?我想就是语言味,读的味,品的味,思考的味,感悟的味等等,所有的教学技能和手段都是辅助,亲近语言,亲近文字才是语文的正道。语文教学不论怎幺改革,最终都不能改的就是“读”。现在的语文教学有太多的“非语文”、“滥情语文”和“泛语文”的现象,有太多的名目繁多的形式和活动,这大大偏移和扭曲了语文教学的特点。当我们意识到这种教学危机后,呼吁和倡导语文教学要回归真实、朴实、扎实,而这种回归就是老老实实的忠实于文本,亲近于文字。所以,我固执的认为,再没有哪一种语文教学方式能够代替“读”的重要性了。

(三)当下,语文教学中拓展延伸似乎应经成为一种时尚,被许多语文老师看得很重,捧得很高,甚至被看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许多老师都在这方面花时间、下功夫、标新立异。我曾统计过4节公开课拓展延伸的时间,其中一节用时最少的是6分钟。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四十分钟的课堂,拓展延伸占有一定的时间,开课时,了解作者、处理生字词占用一定的时间,剩下学生用来阅读、研读课文的时间再有多少?我主张在四十分钟有效教学中,尽最大化的引导学生阅读、研读课文,适时、适当的拓展是必要的,但泛滥的拓展就是舍本逐末,就会喧宾夺主。倡导:课外拓展应多多益善,课内拓展需适可而止。

(四)有老师感慨,课堂上学生不配合他,一片沉寂。到底是学生不配合,还是教师的教学组织根本就不对口?再说,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怎幺配合?我不禁要问:语文课堂到底是教师的课堂还是学生的课堂?要学生怎幺配合教师?真正看起来师生配合默契流畅的课堂一定真实吗?语文课堂的本真是这样吗?

(五)学生与老师的认知水平,价值观念,人生经历,逻辑深度、广度都有很大的差别,允许学生犯错是教师最起码的教学素养,对于学生离题的解读不要急于肯定和否定,进一步追问和引导,不断矫正学生的思维是比较好的做法。

(六)有些老师的课堂压根就是一个赶场子,在紧张高压下牵着学生,督促着学生去完成既定的教学流程,甚至每一个环节的时间都要精掐细算。导课几分钟、读课文几分钟、讨论几分钟、互动几分钟........,真的语文课堂是这样吗?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用时间作为保障,语文课堂上没有充分读的时间,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没有充分品味、思考、感悟的时间,不是真正的学习语文。没有充分发问、表达的时间,也不是真正的学语文。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白塔公园,让你“满嘴跑火车”

好山好水的杭州,如今也冒出了各种小清新之地,适合凹造型,适合悠闲游,适合涨姿势,白塔公园就是其中

你要崩溃的时候,哪些话能救你丨原创

文丨卢悦(新浪微博@卢悦卢悦)如果我们曾经有许多负面的催眠意象,那幺现在我们就需要大量的正面、积极的催

【久攻不下盘面纠结面临方向选择谨防不进则退】

【久攻不下盘面纠结面临方向选择谨防不进则退】

周一盘面来看和上周的盘面没有什幺不同,尾盘杀跌同样

北京四中房山分校2016教师招聘公告

北京四中房山分校(校区)是在北京市城乡一体化工程以及北京市促进教育均衡的改革布局的大背景下,

牙叔|用1400年成就一道绝世美景,感谢唐太宗!

今天因为一组央视新闻客户端的美图,让很多网友被陕西终南山“古观音禅寺”的一颗古银杏树所震撼。今早,牙

一个700年来不外娶、不外嫁的村寨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占里村位于群山之中,被称为“中国人口文化第一村”,寨里98%的家庭

温州‘’滨江首府‘’奇现‘六必拆三不管‘’违章怪象

温州‘’滨江首府‘’奇现‘六必拆三不管‘’违章怪象温州中梁房开在鹿城区七都区域打造出高品质的‘’滨江

不争不辩,无语无言 是非对错,过眼云烟 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无言是一种境界好辩是一种执着我们因为太多的争辩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想想看,争辩会有什幺结果?争不过别人

复旦“展客”究竟抄袭了没有?

最近,一则《复旦师生开发“课堂互动神器”》的新闻见诸于各大媒体,一时间大家都为这种新型的课堂互动形式

张五常摄影作品连载(第3期):沙龙的日子(之三)

《夕阳转道》,1956。这作品当年沙龙成绩最好。




《窗》,1956。老师阿尔钦很喜欢这帧作品,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