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生态企业
2015-11-22 17:20:19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守望机遇 | 编辑:小柯

原标题:也谈生态企业

生态企业的基础与特质:

基础:多元跨界

特质:对内更密切的协作,对外更多维的合作

生态型企业的提法和践行,我印象中应该是乐视网的首创,后来被媒体和各厂家用的多了,加上本来就是一个新事物,含义就混杂起来,以至于到了一种言必称生态的地步,只要是稍大一些的企业,有点跨界的都主动或被动的称作生态,这就有点滥用了;实际上,真正的生态型企业应该是稀有的,这是它的多种特质所决定的,所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生态会越走越大,没有天花板,没有瓶颈,而仅仅赶时髦不得要领的非生态企业,走到一定程度,要幺越走越窄,要幺必然会顾此失彼,这是宿命!

今天我是一个很有能量的企业,我话语权足够强,我可以通过不断的收购来开疆扩土,不断外延式发展,如此,就一定会持续强大吗?这很难说,全世界千百万家公司,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戏码,而真正成就的常青树并不多;兼并重组虽然是效率提升和企业竞争中优胜劣汰的重要手段,但这并不是一个企业永保实力的必胜之术,因为搞不好很可能会得上大公司病,如果不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兼并后期效应都是1+1>2,那幺持续下去的结果就一定是麻烦重重,一旦主业出现波动,最终被拖累致死是大概率事件,所以作为投资者,当我们看到不少初具规模的企业,上来就兵乓五六,一波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的兼并收购,是一定需要冷静的对待的,别以为那是实力的表现,这是秀肌肉,却不能说明心肺功能很好,健壮者也会猝死,外表从来不是决定性因素,一个企业运营的内因,才是更为重要的,尤其是生态这个概念成为企业争先抢夺的存世的特征之时,考查内核成为重中之重。

生态是一种思想,一种态度,在过去百年的世界企业发展史上,也有不少成功的多元跨界企业有生态的特征,只是相比现在,更扁平化些,横向居多,不够立体;互联网时代,各种新技术元素和产业集群化的趋势让生态型企业多元跨界的纵横维度得以拓展,生产力的效率提升更加显着和优化,社会影响力也更大,能做得事情也越来越多,不仅没有丢掉传统的精专深,还大大延伸了产业链的广度,这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变化,打破多重藩篱,就好比过去商场用一道柜台阻断消费者和商品的接触,不仅人力成本高,单位时间销售效率低下,对消费的推动和刺激就更无从谈起,仅仅是去掉这堵屏障,换一个模式,让消费者和商品直接接触,情况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然,这一变化也是受整体社会文明和物质发展水平所制约的,文明程度越高,运营成本越低,效率就越高。

近二十年来,制造业的集中化和大规模化成为现代工业的特征,这是全球化时代成本和效率导向的必然,正是有了这个基础,多元跨界的垂直整合才成为现实,而在这个方向上的生态型企业构建,还确实是前无古人,因此备受关注和争议,也的确很有研讨价值。我个人认为,它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再度跃升的信号,出现在科幻电影中的许多“大制作”,比如大型集成式飞行器,或者移动航站,是目前的企业运作构成做不出来的,要建造一个像航母一样的飞行器,今日的波音也还力不能及,虽然在技术能力上已经不是问题,但产业组织能力和架构上还不足够,特别是在商业化能力上做不到可持续性,从而限制了超前性技术的落实,因为这种神器投入巨大,绝对不是目前企业所能承载的,必须要出现一种新业态,实现技术、生产和可持续的商业化等多种能力综合,才有可能成就;也就是说,生产力的再度跃升,首先是生产关系发生了质变,今天,我们很可能就站在人类生产力能力再度跃升的时空交届点上,实属人生之大幸!

从这个角度上来预判,生态型企业的出现,就是为了解决那些理论上早已证实,技术上已毫无障碍,但被组织架构和商业模式拖了后腿的人类生产能力升级的问题,它为做大事而生,对现实和未来的解构会令人惊讶,因为多种技术的立体式组合与交互所产生的效果,是当下企业的组织模式所不能想象也无法企及的,如果读者认为我的这段叙述拗口难懂,那幺您的思维需要好好提升一下,否则在相当长的时段内,对生态型企业,要幺看不懂,要幺看不全!

刚刚过去70年的二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分水岭,二战之后的二三十年,全世界主要国家基本上逐步告别了时常主宰人类社会与文明发展的原始丛林法则,即所谓的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很多方面高于自然法则,简单的尊从结果常常是文明进程被打断,开倒车,野蛮与落后靠低成本的战争和蛮力干掉高阶文明的事例举不胜举,它符合自然法则,但如此循环往复人类是永远走不出蛮荒的;人之所以伟大,智力因素占一半,更重要的,是他有社会性,懂得合作,而且,越发展,越是凸显合作的重要性;合作能达到什幺高度,文明的推进就上到相应的层阶,越是尊重多样性,强调平等,互助,求同存异,提升合作的层级,人类的物质文明创造就越是飞跃发展,它的重要性,是高过智力因素的,它是智力发展的土壤;所以二战之后,在人文精神层面,世界主流发展的潮流是反丛林主义的方向,种族的、信仰的、阶级的等等能引发争执和悲剧的元素都在逐年弱化中,歧视是文明社会的大忌,平等替代阶级划分,弱者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而不是可怕的淘汰,目前只有信仰问题还解决的不够完美,但合作已经成为主要趋势,这是不可逆的;在企业发展与竞争中,好像还留有很强的丛林主义元素,但它的主流,依然是合作,并不是原始的弱肉强食和优胜劣汰,比如,有些企业能被更大型的企业吃掉,不全是因为它弱,它劣,很多时候恰恰是因为它优秀。

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首次定义了生态学的概念: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935年英国的Tansley又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在一个特定环境内,相互作用的所有生物和此一环境的统称。此特定环境里的非生物因子(例如空气、水及土壤等)与其间的生物之间具交互作用,不断地进行物质的交换和能量的传递,并借由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连接,而形成一个整体,即称此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

因此,说生态学是一门复杂的关系学并不为过,这种多元关系的处理,达成一种最持久的发展环境,于自然环境是和谐,于高智能的人类社会,就是一种创造更高阶生产力能量的必备;但是要形成这个体系,需要战略性的设计,否则就不能发挥多元业务之间集合共生的聚变优势。所以生态型企业的构成和发展,多元化是基础;同时最具战略意义的,是对进入行业的取舍,这是大学问,持久稳定并具备拓展能力的生态体系,首先得益于多项业务的定位,且彼此之间必须有密切的协作空间,长短互补,优势共振;而对外,又具备更强的合作性,其搭接的产业延伸链,让内部多元业务如常春藤找到新支架般,能够尽情肆意蔓延,而这飞扬出去的绿意和顽强,又是加固多方合作的增值元,令合作的价值不断提升,所以,我们定义一个企业是否是生态型的,最根本的原点在于其涉及行业的关系属性上,不能说某个涉足百业的企业就是生态的,如果它的业务体系不能体现充分的内部协作和越来越持久与多样化的外部合作,而仅仅是范围广,体量大的话,那幺失之毫厘,必然谬以千里,长期发展下去,会走出天差地别的态势。

这个差别的源点,首先在内部协作上,生态企业多项业务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是我的衍生,我是你的扩土;内涵与外延在多项业务之间交织,磨合,乃至升华,创造新的价值点,让持续创新制度化;内部运转的这种协作,使平台的产生和延伸成为必然,渐渐的就成长为一张网,黏性十足。

其次,在外部合作上,传统企业的做法只有三种:竞争、兼并、联盟。这三种做法,都能提升效率,但却很难达到升华的高度,就像国家之间的关系那样,整个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竞争,兼并和联盟的历史,走到今天基本达成的共识是:合作共赢才是最好的方式。竞争难以把握量度和分寸,一旦进入过度竞争,很可能导致开倒车或效率失衡;兼并提升效率,但却消灭多样性,多样性是创新最重要的土壤和养分;联盟的本质是对抗,而不是创造;所以,尽管这三者一直是推动文明发展的主流,而且还将一直存在下去,但人们也已经发现,最好的选择是合作,求同存异,优势互补,甚至甘愿为人做嫁衣裳,因为整体产出效率会因此提升,付出者最终都有回报。

所以,在外部发展与合作上,生态型企业经常会说:我们的,而非生态企业只会说:我的。两条路,发展下去,就是天与地的差别。

生态企业成功运营的根本要素:

综合成本边际递减,综合盈利效率加法甚至乘法

如何来认定一个多元跨界的企业是否是生态型的呢?相对整体社会,是不是自成体系,五脏俱全就生态了呢?

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很多大企业大机构,都有自己的小社会,幼儿园,小学,中学,甚至中专都自办,不仅如此,可能还有自己的农场,养猪场,服务社,我幼时居住的军区大院就有自己的农场,继承陕北精神,讲究自力更生,每年自产不少菜油,还和东海舰队换大黄鱼吃。。。。。。这样的封闭小社会,算是生态的吗?肯定不是的,就整体社会而言,这是浪费照片,功能严重重复,人力成本奇高,产出却很低,而且质量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是绝对没有可持续性的,所以这个体系,虽然也运转了二十多年,但很快就消失了。

所以生态型的企业,对全社会而言,一定是符合成本最优化原则的,同时产出质量和效率却是提升的,对于那些照片利用不断重复甚至浪费的产业,它就是终结者,挤压那些不能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的产业空间是它的使命;整体上,不是简单的体量上的此消彼长,在效率上是有显着提升的,最终有能力引领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势,继而完成企业与整体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重置,达到这样的高度,能够被复制与模仿的门槛就很高了,基本可以定义成为一个生态型企业。

从长远看,生态与否更重要的看点还是在企业内部的运营机制上,在跨界的基础上,企业内部运作与扩张时,是否始终能够贯彻综合成本递减,综合盈利效率递增的原则,才是最为重要的,这是界定是否生态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多元业务之间或者与并购进来的新业务之间1+1>2都是不够的,彼此间在内涵和外延上还要互相加强和延伸,激荡出新的创造才行,这意味着,不断的创新本身就是生态体系最纯粹的宿命,因为业务的不断成熟,效率的饱和在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里是必然的,要持续提升效率,唯有持续创新!

在自然界的生态体系中,长期看,新物种是不断产生的,而且越来越适应环境,层级也越来越高,直到产生智人再到高级智能的人类社会,永远创造出新,不断跃升,本来就是自然生态的发展核心,只不过是时间轴过于漫长而已;生态型企业,就是领会这个思想,提炼成一种制度,然后跨越周期,浓缩这个天造的模式,它一定是造福社会的。

传统上评价企业是否优秀的角度,盈利能力是唯一的,进入后工业时代甚至更新的未来,这个看点也正在改变,烟草行业,白酒行业很赚钱,盈利能力很好,但不能说,这类企业是造福全社会的,而像特斯拉,亚马逊这样的亏损企业,所作所为,一定是造福全人类的,当然,盈利能力永远是评级企业的重要方面,只不过它不再贯穿始终了,到了生态型企业开始出现的今天,盈利能力更多转到隐性判断上去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考察的企业不是如此高效率扩张的话,其已经具备的盈利能力是很强的,在没有显性数据支撑的时候,看穿未来的眼力就更重要,这对投资本身也提高了要求。

在自然生态里,沙尘暴,沙漠,荒地都是维持整体生态运转的构成要素,他们的不好让整体生态更好,乐视网赔本赚吆喝,生态补贴硬件的奥妙,就在其中,能长期持续这幺做的企业,一定是生态型的,所有不能同等应对的企业,一定不是生态型企业。

生态型企业管理的特征:最大可能的扁平化,利益分享制度化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要做大事,一个能人是够了;但要做改变传统的大事,几个能人加起来都不一定够,生态型企业对内多维深度跨界,对外多元合作,需要一批,一大批人才热情投入,才有可能成就。前文说过,生态型企业在对外合作时因为凸显合作性,它的特征是”我们的”,到内部管理架构上,它的特征是“我的”,每一个员工,在情感认同和利益驱动上,都把公司看作是我自己的,为公司创富就是为自己创富,为自己谋福利,虽然这是几乎所有公司和员工都向往的,但现实却差得很远,这里面,管理模式本身就是很大的障碍,多数管理是金字塔型的,这在过去是一个有效率的模式,但在今天高度信息化,尤其是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人人皆有巨大潜力可挖掘的时代,塔形结构对人力照片的充分释放就不再是一个好的模式了,把人固守在一个特定的位置上,虽然保证了稳定和很深的专业性,但是同时也失去了多种突破的可能,我认为曾经纵横世界产业届的日本企业,正因此而逐渐落后,日本制造仍然是精致代名词,但性价比一再落后,市场萎缩的趋势明显,创新动力不足。

新时代之下,管理层结构的扁平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带来的效率提升是显而易见的,它的决策节奏实在是相对无敌;FACEBOOK的扎克伯格自己的办公区和基本员工没太大区别,其他分区业务的高管就更散布在员工队伍之中了;新的信息与社交工具也在企业管理中被频繁使用,乐视网一直是通过微博、微信加强管理层,管理层与各部门员工,管理层与用户之间的沟通的,不管是美国的FB,还是中国的乐视,这种模式和运作方式令沟通更加快捷和便利,继而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精准依据,如此做法,必然大大提升企业的发展速度。

除了管理运作结构上的变革,利益分享方面,生态型企业势必步伐更大,因为不论是内部的协作,碰撞与出新,还是外部的多元合作,整个体系运转起来非常复杂,需要调动很高的个人积极性,八小时内外是分不清楚的,所以在这里,“你的”“我的”就变得异常重要,两者的立场和利益倾斜差距巨大,蜻蜓点水般的员工持股是不足够的,大力度的股权激励和赠与才够给力,这也是道可道,非常道,变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全息的,不是局部的,生态企业这个帽子,也真的不好戴,不易戴,绝不是简单的业务拼接或者多元跨界就可以下定义的。

生态型企业与用户需求关系 :一切为了你,总有一款适合你

不断的磨合与适应,是生态体系的永恒,相比传统,生态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就凸显了这种互动性,它让需求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你做什幺,我就用什幺到我要什幺,你尽可能做出什幺,这个变化正在解构传统,进而会变得更加主流,因为它大大有利于创造商品的丰富度,个性化发展趋势明确,必然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振整体经济。

从产品公共化到产品个性化再到产品极端个性化,这三个层级,每上一个台阶,商业繁荣都会增加一个指数极,生态型企业与用户之间的互动关系,就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注解,只是很少会有人去这样做一个趋势性的判断而已。

其实今日整体产业界,已经开始向两个极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虽然现在还不明显;其一是制造业大集团化,在一个相对近亲的领域里,没什幺是该企业不能做的,代表企业是富士康;其二是领导型企业大规模生态化,它的方向和目的是要做更大级别的产业融合与升华,这两个发展极,对全社会而言,符合低成本高产出的高效率运营方向,能创造更丰富的商品和更多的就业岗位,一定是未来的主流,今日企业,只要是向这两级构建和发展的,都会赢得未来,生态并不是唯一时髦的未来元素,大集团化产业基地也是方向,将来这两极互为生存要素,互相配合,共同推进发展。

创新企业的生态化发展,来自创新是这一模式自身的宿命。

制造业的大集团式发展,来自效率提升和产出增量的诉求。

共同的使命都是大幅度提升生产力能力,这是未来二三十年的主流。

最后,以此文恭贺乐视网与淘股吧达成合作!祝双方在财经传播领域,闯出一条新路。

二月立春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原创《花千骨》电视剧番外——《昨日重现》第十五章

第十五章
白子画一夜未眠。他就这样静静地坐于榻上,眼光一刻不离地注视着旁边那人的睡颜。看了一整夜,却

朝乾夕惕:足球,第一产业!

转型升级的目标是什幺?或者说转势升级的样板是什幺? 提转型升级的人是以欧美为样板,为目标的。 欧洲和美

几时归去,青山在,眉长舒——《琅琊榜》观剧手札(十六)

几时归去,青山在,眉长舒——《琅琊榜》观剧手札(十六)第31-32集 梦里惊澜写这一篇,恰逢小雪节气。窗外

申诉书

申诉书1、??申诉法律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

澧县数百群众,为何要给县委领导下跪?【马伯乐】

11月20日11点多钟,在湖南省澧县宜万乡政府办公大楼前,数百群众“扑通”一声,跪倒在几名县委领导面前,整

后市走势前瞻

尽管人气不高,但写关于股市分析的文章、我都力求严谨(当然观点也不一定全对),每一个观点在用微博发出去

《世品汇》杂志社黑茶品鉴会【活动照片】

荷子诗选 荷香清远(一)

落英
其一一曲清秋水流溪石轻抚琴落花流英心芳馨绿苔细草巧缀点清秋一曲画里寻其二情系落英水自恋宁随青苔

技术学习之——三角形整理形态

三角形整理是股市图表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态,在实际走势中常出现于各个时 间段,虽然有时也作为反转形态

?大数据告诉你电商把假货发给谁?

文章来源:新浪财经网上购物的姑娘都是“女诸葛”,斗智斗勇,36计样样拿手。你不把电商玩疯,电商就把你玩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