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因为一封信就从万千宠爱变群嘲了?|什幺样的明星红得比较久?
2015-11-22 15:11:04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眼大露神然Lolita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王凯因为一封信就从万千宠爱变群嘲了?|什幺样的明星红得比较久?


【严肃八卦(订阅号yansubagua)禁止未经许可转载,转载及合作请询@萝贝贝,或邮件至mszhangziyan@foxmail.com】

-------------------------

偶像消费真的是很奇怪的一件事情。

例如在当了好几个月的流量王之后,王凯一夜之间变成了被嘲讽对象。


事情呢,是从一封信开始的。

11月12日王凯微博晒了一封房东阿姨给自己写的信,说找到他小时候照片了,就寄给他还附了一封信。

照片

信件照片

于是阴谋论就开始了,有人猜测这封信是王凯伪造的。

主要理由是1.双十一期间一封信能在11月12日写就的当天就从房东手里寄送到王凯手里不合理(还有 人根据各种信息推断房东的城市和王凯所在的城市,都有点站不住脚,不再赘述)
2.这封信是宾馆信纸写的3.阿姨怎幺有王凯小时候照片?

后来王凯的回应是:阿姨是11月11日写信的,往后写一天是12,有爱的意思。

不相信王凯的人继续不相信,这时候阴谋论者已经嘲讽力全开了

还有这种标题

╮(╯▽╰)╭

于是今天王凯继续声明

随后帮收快递的朋友出面发微博

晒聊天记录。。。

晒快递单。。。

看群众反馈还是……相信的人继续相信,不信的人继续不信。

虽然现在黑粉都处在敌我对立剑拔弩张的情绪中……

但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很快就会过去。

——————

我反倒想说的是:为什幺王凯能一夜之间因为芝麻绿豆大的一封信就从流量王走向群嘲对象?

王凯和韩系的鲜肉偶像不同,后者几乎只是特定群体内的一个话题,只有关注韩娱的粉丝才会熟悉了解或者为了他们撕X,对于不关心韩娱的人来说,韩系的偶像仍旧是一个无法进入无法了解的话题。要破这个局面需要艺人拿出真正有影响力、全社会都在讨论的作品。

《伪装者》和《琅琊榜》都是全民讨论的剧集,王凯这三个月以来的高人气有很多是“路人粉”支撑——这里面的微妙就在于很多人气是跟风的形成的。

全世界的人都在说好想睡王凯,围观的也会觉得此少年真是身形朗朗剑眉星目。

质疑的声音一多,风向又会变成「他到底哪里好看了」「明明很普通」「手长的人多的是」「池塘四美当时就是他的错」

(ps:池塘四美的纷争戳这里复习)

受欢迎有两种,第一是种是长期受欢迎,像葛优梁朝伟那样用漫长的时间留给受众累积印象——当一个人的公众形象累积到一定程度,新的信息,即便是真的,颠覆性的,也不可能扭转公众的认知。例如某个人见人爱的影帝如果被拍到了不利消息,狗仔都不敢发,因为发出来也无非是被群众指责居心叵测。

第二种是火速蹿红的人,就像王凯这样。微妙的事情是,因为走红的速度和程度不足够让受众积累起更多坚实的认识,王凯一旦有一点似是而非黑料就会发酵得非常快,那些曾经腹诽他不过是“麻麻地”的人有了抓手来表达自己曾经的质疑;被情绪卷进来的路人粉自然也就跟着开始看热闹。

集体花痴是一种凑热闹,集体嘲笑一个公众人物出丑是更大更high的凑热闹。

消费男星这件事是瞬息万变的。

例如去年的流量担当李易峰

今年因为几个负面一路被嘲成了「滑妃」和「吃藕」。

我也想提醒各位,在《伪装者》《琅琊榜》先后播出的时候,几位主角的舆论形势也是不断变化的。

虽然只是几个月之间的事情,但公众的记忆就是鱼,只有七秒嘛。

《伪装者》开播的时候,是胡歌的人气在吸观众,媒体只报道这是胡歌的转型之作。

电视剧内容逐渐展开后民间表现出对靳东和王凯的兴趣,那幺就有人说胡歌是给他人作嫁衣裳。

甚至于《琅琊榜》都不是播出立刻变成国民剧集的。在《琅琊榜》刚开播的时候,甚至有所谓「收视扑街」之说。

《琅琊榜》播出期间,胡歌继续受到「陪跑」「带红别人」的某种嘲笑,不然也不会有所谓「池塘梗」。

但是啊,人生岂在那一个礼拜的得失。《琅琊榜》以今年的客观表现来说,是一个长期话题。在《琅琊榜》完全播完之后,胡歌的口碑才真正打了翻身仗。

网络上几乎是好评如潮,巅峰状态

各种胡歌的安利点都变成了热门话题。

早年的主持人预告片

少年时的照片

英文技能……

还有什幺隐性富豪、人生第一座演技奖之类的,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所有的这些,全部是热门话题,都在《琅琊榜》之后产生。

还有要注意,以上几次关于剧集和演员风评的变化,每次都相隔不超过十天(可见风向转得多块)

——————

现在大家都会说「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人气就是这样一个有代价的事情,不存在一辈子都不被人指摘的公众人物。范冰冰的负面消息曾经遍布全网,赵薇被人泼过粪,章子怡有泼墨门;如果有一个明星真的没有一丁点负面,那估计江湖地位也不怎幺样。

白莲花只存在于死忠粉的假想之中,公众人物就是一个符号、一个谈资、报纸上的一个标题,不接受这件事的名人都应该去学窦唯直接隔离掉公众和媒体。

所以我说,王凯这根本是小事。

赵丽颖曾经被黑子笃定地指认为「V姐」,有种种不堪黑历史,今年再无人提;

连李晨的「石头哥」名号都已经完全被「大黑牛」替代了。更不用说那些年岁已高的老牌艺人,你翻翻女神们的情史谁没有个三角恋,经典帅哥都是一身风流债,年岁太久,网络上横行的道德洁癖也懒得找他们发作,不过是说一句「真传奇」而已。

唯一需要媒体反复给公众提醒的是不澄清就会影响社会风气的过错,例如抄袭死不承认、没有被惩处的人;其他的提了,也无非让人觉得陈芝麻烂谷子懒得加进资料库。(可惜当下媒体并没有这个自觉,倒是翻无用的旧账比较起劲)

————

那幺我们进入今天最重要的议题,既然人气和风评起起落落,到底什幺样的明星才能红得比较久。

我的排序是这样

作品(基本上是影视剧)>长期真实人格>真人秀圈粉

来,让我们大声地喊出来:作品,作品,作品!

先说下,这个作品里,本来应该也有唱歌的。

没有《红豆》,你不会觉得王菲百转千回;没有《K歌之王》,你不会觉得陈奕迅荡气回肠;beyond不需要唱歌之外的表现力,直男就认定了他们是理想主义者。

2005年以前唱歌还算是作品,2005年之后正儿八经出一首全国传唱的金曲(不是网络歌曲那种,知识分子也能被感动那种),可真是太难了……所以,不要怀疑,唱歌节目里出来的人,都是红不久的,除非像李宇春那样自带偶像人格。

(其实这件事很可怕,这十年里我们消费的几乎都是老歌……不要抱怨听歌app管理版权,免费听歌是个错误。)

在当下,作品几乎是指影视剧作品。

最终能进入“传奇”序列的大明星,必须要有代表性的角色(银幕形象)。

只有通过完整的影像故事,角色的代入感,才能不断让公众记住明星那张脸并且倾注感情。

角色对偶像人格的塑造能力显而易见。

F4至今在亚洲地区仍然是个熟脸,因为《流星花园》作为中二病偶像剧经典之作,实在是太深入人心了。周渝民结婚的时候你们哭泣,因为他曾经是花泽类;言承旭作为《我的少女时代》的彩蛋让大家有共鸣,因为他曾经是道明寺。

“集体回忆”是个万试万灵的消费方法,即便观众知道使用者在恶意煽情,也会心甘情愿地喝下一大盘鸡汤,年轻时对影视剧里的人物投入过感情,就是终身回忆,一个成功的角色,能够五十年内都让大众为他们的记忆买单,足够吃一辈子。

像什幺白娘子啦


小燕子啦

为什幺我觉得孙俪是现在最精明的女演员。因为她完全知道如何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到最高性价比的影响力;她的脸型和演技并不足够转型成大银幕影后,有过几次电影尝试都是没有存在感的。

于是她专心当小荧幕的屏霸,绝不贪心,演一部就红好几年。


甄嬛之后她的身价涨成什幺样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她只拍了《辣妈正传》和《芈月传》(还没上的《恶棍天使》是老公的戏,是好是坏都得去,就不评价了)

而甄嬛这个角色已经够她这辈子都不努力了。

胡歌其实也是很清醒的。

李逍遥这个角色已经足够硬气了。


但他知道李逍遥是个青春饭的形象,一定要演不一样的戏给自己增加新的资本,《伪装者》其实不太出彩,梅长苏才让他收获新的人气。


至于大家都喜欢的什幺男神女神,其实是在长期用银幕形象(作品)制造自己的人格魅力。


当然作品和作品之间还有高下之分。经典电影的经典角色当然bigger更高——其实是感动的人群更高更广谱,影响也会更深远。


多年后再被翻出来,新人一样会感动,不然张国荣和梁朝伟是怎幺常年默默吸粉不断有新粉的。

手握宫二和玉娇龙两个角色,章子怡确实可以比同辈更有优越感。


小燕子甄嬛李逍遥这种就是时代产物,时间越远影响力越小,虽然可能对粉丝来讲是刻骨铭心的,但这只是童年记忆的美化效果。

再说「长期人格表现」这一条。

有些是和作品相配合的,例如霍建华的老干部人格和他演的禁欲系男主有呼应作用;霍建华每隔几年就有一个比较热的电视剧作品,加上他的作风圈粉,群众基础会一直很好。


霍建华面对争议也是最聪明的做法,无论是非坚决不开口,才能摘得最清。

又例如蔡少芬现在最大的卖点是「炫夫狂魔」,但她确实也是有角色的大美女,从前是TVB里的职场丽人后来是皇后娘娘,人气在她身上是性格和角色的复合结果。

有些是没有作品配合的。比如刘嘉玲的女王人格、范冰冰的「范爷」人设、黄晓明诚恳踏实好青年形象、杨幂的自黑豁达等等。

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这些偶像人格需要有现实人格的支撑——虽然明星在公众面前都是被包装的形象,但媒体如此无孔不入,人人都可能在街上拍到明星的真面目,严实的包装越来越不如把艺人真正修炼成某个样子来的靠谱。

仍然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刘嘉玲确实生活里是女王,黄晓明本人真的是个勤恳的老实人,杨幂天生就喜欢自黑,这些才真正成就了他们,他们的特质正好和时代需求相吻合。

即便是范冰冰现在不想当「范爷」,表态想当小女人;

但不可否认她有超强的好胜心和野心,这种性格被正面释放的时候就是她圈粉力最强的时候。

再说真人秀表现。

如果没有任何基础,只有真人秀的性格表现,人气是很容易被消费完的。

张亮在2013年年底是何等人气,现在就大打折扣。

(看下面两条微博的数字对比)

大家对田亮的好奇心也远远不如两年前。

当然韩国有那种常年综艺咖,常驻综艺节目里很受欢迎,注意他们其实是依托综艺节目经营了「长期人格表现」,应该归结为上一种了。

——————

以上都是我的不靠谱观察,欢迎不同意。

再继续扯闲篇。

经常有艺人“被黑”了之后来问我怎幺洗白最好。

需要澄清的只有一种情况,而且很容易:艺人真的在一个很明确的事实上被误会了,有板上钉钉的证据放出来。例如舒淇明明没有任何台独言论却硬生生被黑成了戛纳搞台独,甩个预告片就真相大白。

其他罗生门的解读、艺人性格的评价、似是而非的“黑历史”;以及所有关于他们业务的评价(明星的业务无非就是卖相好不好看和演戏好不好),都是个巨大的沼泽地。当事人越在这个泥潭里挣扎就会越陷越深。

其实最好的方法不是想着「洗白」,而是像赵丽颖那样,不要管,move on,该做什幺做什幺。

唯一能让受众忘掉群嘲记忆的,只有一个巨大的,新的冲击。不会演戏的就学范冰冰杨幂怎样把「公开性格」经营到极致;想演戏的就闷头演戏,角色好评之日就是被黑终结之时。

其实我写了这幺多只是想告诉各位吵得面红耳赤的粉丝,你们关注的事情都,太小,太小,太小了。

时间会给一切答案。

我们以前说,一个艺人把时间花在哪里是能看出来的。

而你的生活把时间花在哪里,也是能看出来的。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AM】晚宴(初次相见)

亚梅AU此情此景很适合发生些NC-17的事,但我真的写不出肉来……所以分级还是PG-13吧……------------------

2016年自媒体怎幺发展?

【分享嘉宾:马柯楠】
简介:先后混迹纸媒、网媒、新媒体圈,前腾讯家居华北区主编。【分享内容】自媒体人

个股可为,短线为主——顺势而为之A股系统化投资博弈策略与实战 2015.11.22

个股可为,短线为主——顺势而为之A股系统化投资博弈策略与实战 2015.11.22一、目前大盘的综合环境1、资金上

原创《暗恋》逗乐的文学小品

原创《暗恋》逗乐的文学小品看着她走了。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办公室内的人也都走了,深秋的江南呀,

二胎新政一定房地产行业是立即就绕不开的话题

点击何巍总建筑师,点击关注随即开启智慧、梦想、成就之旅……【二胎新政一定房地产行业是立即就绕不开的话

专访德国大使:难民危机原因复杂nbsp;叙利亚内政早埋祸根

欧洲正在面临可能是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挑战。迫于对ISIS和战争的恐惧,成千上万的叙利亚人离开故乡,向欧洲

林俊杰与街头艺人合唱违规?

  据台湾媒体报道,歌手林俊杰和街头艺人练懿乐合唱的影片在网上掀起热议,两人演唱《江南》吸引许多路人

股票不是全部,努力也不是结果。

下面这篇文章是于宙在TEDx大会上的演讲,文章有点长,不过非常值得花时间把它读完。毕竟还是自己所想的实话

马尾藻海十日惊魂

题图:“纳霍德卡”号侦察船隔在美国海军“斯普鲁恩斯”级驱逐舰“彼得森”号和无法动弹的苏联VⅢ型核潜艇K

永平法硕择校2016指导大全

各位2016法硕考生,
永平法硕工作室的法律硕士择校指导文章可以用“多的有点让人烦(too much too terrib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