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之转载:古调新弹转载墨桅的文章
2015-11-20 07:25:19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游弋79 | 编辑:小柯

原标题:转载之转载:古调新弹转载墨桅的文章

昨日,转载了老博友古调新弹君许多年前所收藏的一篇

不老(王不天)写墨桅雅好的文章;想了想,还是换了这篇

(在此谨向点赞并喜欢这篇文字的朋友致歉!),同样拥有

《怎幺办》的南国古调新弹君,简短27字与六个感叹,该是

怎样一种读书人共鸣。

是转载,同样也是感谢。

[转载]一部书·四十年 (2015-09-0507:35:50)

转载标签:

转载

分类: 海道掠影(调文录) 我也有<<怎幺办>>及真正爱书者的共鸣!!!四十年的书籍生涯令人感佩!!!原文地址:一部书·四十年作者:墨桅

一部书·四十年



一部名着。

两个男人。

相隔40年的重逢,该会是怎样的一种局面?我心里没谱。

宋门外,一座容纳诸多单位的大杂院的角落,跟随着自称是我所要找

的人的女婿的英俊男子拾级而上,钢铁阶梯下被囚的护院藏獒的吼叫,更

加剧了一种莫名的情绪。在简洁的办公室,年轻人告诉我,俺爸每天上午

在小南门城墙公园活动,这也就意味着今天我要拜见的主人,已经把他所

创产业移交给了下一代。

我是来还书的。

正当所谓的“文化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退伍后被分配到一家部属

工厂学工的我,有幸结识了同车间车工班的一位师傅,他姓王,名彦良。

当年的王师傅,三十岁上下,说话有些慢吞吞的,但并不给人迟缓或口吃

的感觉,而是一种思维和唇齿间的酝酿和配合,谈吐言语清晰,没多余的

字句,有的是对刚刚说过的话的简练完善。我以为这正是他博览群书的结

果;这,也是我主动走近他的单纯目的:车间里早有传说,王师傅家里的

藏书颇丰。

入厂后按政策退伍兵被定为二级工,不过我很少在所分配的镗床班干

活,黑板报、大批判专栏、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多是我活动的场合。在苏

式厂房宽阔的过道写画黑板报的时候,王师傅磨刀或者去卫生间路过,总

会对我点头或微笑,并不说话。

第一次造访,走入宋门外曲折胡同内的院落,一栋三间平房内,不见

想象中林立的书架,所有藏书,一律存放在规格相近的一只只纸箱中,而

且每本书都用牛皮纸包有书皮,用钢笔写上书名、作者。后来问起原因,

他说是家里穷,买不起书架。

我所借阅的《欧也妮·葛朗台》,是王师傅介绍我看的第一部巴尔扎

克的着作,也是被誉为《人间喜剧》中的“最出色的画幅之一”。那天傍

晚,王师傅轻车熟路从其中一个纸箱中抽出来,递到我的手上。第二次是

《高老头》……巴尔扎克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从王师傅手中这样一一接过

来的。

清楚记得最后看的是巴尔扎克的《夏倍上校》,劫后余生的老人风尘

仆仆归来,逢人便赶紧站起来脱帽行礼,不料衬在帽子里面的油腻很重的

圈皮,黏住了假发,揭露出一个赤**的脑壳:一条可怕的伤痕从后脑起

斜里穿过头顶,直到右眼为止,到处都是鼓得高高的伤疤……一个过去式

英雄最终成为别人笑柄的辛酸故事。尽管巴尔扎克这种事无巨细的描写受

到了海明威等人的强烈批评,可我觉得无论是海明威的简洁,还是巴尔扎

克的繁缛,这都属于文学巨匠个人的写作风格,不可取代,我也承认我后

来的写作注重细节,并得到刘恪教授的肯定,端的是从中受益匪浅。

有趣的是,每每王师傅借给我书时,大都有一个“前奏曲”,他会把

书中某一个情节或某一段有意义的话讲提升出娓娓道来。记得是那部多卷

本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王师傅讲到书中主人翁的情人第一次出场,

他惟妙惟肖的描叙,让我联想到《红楼梦》中王熙凤“我来迟了”的先声

夺人。

当年社会上人际交往,时兴烟酒开路,开口办事前,你要先要递上一

根烟,老百姓戏称“研究研究”。可我找王师傅借书,几年下来,没过他

一包烟一瓶酒。

借书,因了一件意外而结束。

后来,王师傅开始陆续向我推荐了俄国文学作品:《罪与罚》《死魂

灵》《猎人笔记》《来自穷乡僻壤的人们》《水泥》等等。车尔尼雪夫斯

基的《怎幺办》就是这一段时间读的。《怎幺办》还没读完,战友G到我家

串门,看到这本书后说先让我看看,G的父亲是副市长,一位热爱体育的老

红军。我不好拒绝,谁知半月后见到他,说书给丢了,顿时心里凉了半截!

G倒好,看见我的脸色,嬉笑着说,有啥?我赔就是了,第二天他果真拿来

一部书,是精装的《金光大道》,着实让我哭笑不得!当年浩然是红色中国

炙手可热的作家,可哪里能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这样的世界级文学大师相提并

论,一本《金光大道》,又如何抵得了巨着《怎幺办》的辉煌?

书,乃藏书家的命。尽管那天王师傅没有丝毫埋怨,可从此后我无颜再

向王师傅张口借书,车间或路上再遇见时,尽管他依然微笑点头,对我这已

经不是原来的内容。

不久我被抽调到厂里做播音员,脱离车间。后调入市文联,从事杂志的

编辑工作,从此再也没有见到过王师傅。

也就是从那儿起,无论当地或出差在外,凡到一家书店,我第一眼就是

寻找《怎幺办》,几年下来,毫无结果,渐次形成内心永久的溃疡,也如同

一场噩梦,不时会袭上心头,觉得对不起王师傅。平心而论,勿论无心插柳

或有意栽花,在那个非常年代,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屋檐读书,接受一位儒雅

师傅慷慨无私地对一个文学青年的培养和灌输,这该是何等的恩赐与造化。

父母的传统家教告诉过我,一个人,无论人家怎样的亏欠你,你绝不能

愧欠他人。

踏破铁鞋无觅处 得来全不费工夫,几日前,我终于在河大东门的诗云书

社发现了《怎幺办》。翌日,便带上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书和我新出版的《111

粒沙子》,乘车来到王师傅所领导的工厂(改革开放不久,他创办了自己的空

分设备配件加工厂,产品曾供应国家一核能发电站),得知他已经退休,每日

上午在城墙公园锻炼,于是我打车赶到小南门,不料王师傅已经回家了。我打

听后才知道,王师傅在女墙下的空地,义务开辟了一个50多平米阔的健身场地,

每天清晨第一个赶到,打扫卫生,把他自费购置的音响、马札儿安排好,等待

那些退休的老人的到来,10点,锻炼休闲准时结束。

第二天,我来到王师傅明城墙环绕下名为锦绣皇城的新家,把《怎幺办》

双手郑重捧给了恩人,四十年的歉疚终于得到释怀。

无意中,在王师傅那以中西划分的书柜中,我看到了2011年出版的我的那

本明显见旧了的《宋朝暖水瓶》和上世纪出版的《雕塑女人》,这都是他在书

店买的,我久久说不出话来。

意象中归还后的轻松,竟被一种意料外的凝重与感动所取代。一旁,75岁

的王师傅,正用刀切开一个浑圆的无籽儿汴梁西瓜,遂有声音传过来:

瓜,是沙瓤,甜,吃时不用吐瓜子儿。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银广夏跨世纪造假案

私募一哥徐翔被抓在哀股引起地震,徐翔曾经的光鲜让很多投资者奉若神明。股市需要神,股民需要精神支柱,故

【周老牛学堂】教你如何从背离判断买卖点!(纯干货)

一、从背离教你看买点
1. 何为背离;
我们先说一下背离,因为背离是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的基础:它是我

恐怖主义是人类公敌

由于没有绝对强制性力量让一个国家遵守某种国际规则,当前国与国之间虽然在经济等方面是合作博弈,但在国家

你总是在
夜深人静的时候拿起我的照片说我长得很丑

11-20大盘分析

昨天我发博说3580之下越跌越买,分步加仓,到3500-3520附近满仓持有无需担忧,就是怕极限抄底3450抄不到,结

老股民总结的黑马形态,买进之后股价大涨!

老股民总结的黑马形态,买进之后股价大涨!---------------------------------任何一只即将暴涨的黑马股在启

吴江"三谏"胡耀邦

吴江"三谏"胡耀邦○ 陈侃章
2015年第11期 炎黄春秋杂志


  吴江先生经历丰富,理论造诣高深,参与了

回答周智勇老师所回答的问题(连载之五)

12.如何看待沙特的瓦哈比政教合一教派?
周智勇老师的回答:以党和国家看法为准。我的回答:我的个人看法

IPO实施细则征询意见 胳膊不能拐向券商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
继11月6日,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

家长,你经得起孩子的反驳吗?

(注:以此文来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与家长们共勉。文中加粗内容来自于网文《自己是一滩烂泥,却恨铁不成钢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