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宛就是董鄂妃?818电视剧中那些让人无语的历史错误。。。
2015-11-14 18:55:20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青草吃货梗萌萌哒 | 编辑:小柯

原标题:董小宛就是董鄂妃?818电视剧中那些让人无语的历史错误。。。

最近浙江卫视热播的大型清宫剧《多情江山》因《中国好声音》总决赛停播一天后,再夺黄金档收视第一。

但是昨天这部剧上了微博热搜榜的却是这个词,这是为什幺呢。

我们先一起看一下这部《多情江山》的剧情简介,绝对能把你吓得坐到地上:

该剧讲述了一段清世祖顺治与汉人歌女董小宛的唯美爱情故事。意气风发的少年顺治不顾清廷禁律,将汉女董小宛毅然带入宫中并封为“董鄂妃”,引起了前廷与后宫的轩然大波。天性聪慧的董小宛用自己的善良与真心逐渐感化婆婆孝庄皇太后,巧妙的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危机。

看起来完全是一部八点档的地方台婆媳剧的节奏,只是你为啥要披着历史人物的真名真姓来狗血?

再看董鄂妃的介绍:

江南名妓,有着沉鱼落雁之容,倾国倾城之貌,身陷困境之时遇到微服私访的顺治帝,与其堕入情网,她与顺治皇帝生死相许,进入宫中。此举触痛清廷严禁汉人女子入宫接近皇室的铁律宫禁,爱情遭到孝庄皇太后的强烈反对,历经磨难,终二人于走到一起。

堂堂皇妃一秒钟变成了江南名妓……

要知道,董鄂妃和董小宛完全是两码事。

董鄂妃,姓董鄂,名乌云珠,并非姓董。她是顺治爷的宠妃,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宫,深受顺治帝宠爱。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为贤妃。仅一月有余,顺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为理由,晋封她为皇贵妃。升迁速度之快,中国历史少见。

虽然董鄂妃宠冠后宫,但她和顺治有过一个儿子,但几个月就夭折了。

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董鄂氏在承乾宫病逝,年仅22岁。董鄂氏是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死后追封为皇后,合葬清孝陵。

而董小宛则是明末清初着名的“秦淮八艳”,本是南京的名妓,遇到来青楼寻欢的名士冒辟疆,董小宛对他一见倾心,并有意嫁给他脱离风尘,于是董小宛苦苦“倒追”冒辟疆,后来终于如愿以偿,嫁给他做妾。

董小宛多才多艺,能诗会画会刺绣,而且做得一手好菜,是古代着名的美食家。最难得的是她对冒辟疆全家死心塌地,伺候冒辟疆可谓无所不至,但即使如此李自成攻占北京,清兵人关南下的时候,冒辟疆逃跑只带老母和妻子,一度想扔下董小宛,最后就连公婆都看不下去了,让冒辟疆一定要带小宛逃走。

就是这样的一个男人,董小宛仍然把他看得比自己还重要,冒辟疆后来生病,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最后冒辟疆的病好了,董小宛却累倒了,而且再也没有醒过来……

南京博物院挂着一张冒辟疆为董小宛画的像,她是长这样子的:

所以董小宛和董鄂妃,一个是明末时士大夫的妾,一个是顺治的爱妃,完全不沾边的两个人……大家纷纷表示:明明是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偏偏要写成了孝献皇后董鄂妃,我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雷剧气息。

其实把历史人物混淆,毫无忌惮的篡改历史名人的基本经历,以及历史剧里的常识混乱,已经成为今天古装剧的主流,几乎每一部古装剧,都是一部穿越剧,家庭伦理剧甚至科幻剧……

其实作为电视剧,合理的艺术加工是必要的,完全终于历史势必带来枯燥没看头,但也不能一点常识都没有的瞎编乱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818古装剧中那些常见的让人无语的错误。

首先是大肆篡改人物的基本经历,而且都是一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也完全不顾一切的瞎编乱造,毫无节操。

比如《杨贵妃·王朝的女人》里面杨玉环的第一个老公,寿王不但为了跟唐玄宗做交易,给杨玉环喂堕胎药。而且安史之乱时,还主动请缨去战场杀敌,战死沙场……

其实寿王李瑁一直活到了大历十年(775年),也就是唐代宗李豫时期才去世,并非电影中,比唐玄宗还早领便当。而且根本就没去上战场打过叛贼。

还有谁能告诉我:电影中叛军一瞬间杀上来的时候,寿王怎幺有时间用狗尾巴草编了一直汪的?


第二个太早被编剧强行领便当的,是《新三国》的汉献帝,在剧中他被曹丕逼迫禅位,贬为山阳公,然后在坐船去自己封地的行程中,自己把自己的船凿了一个洞,然后淹死了。

事实上,汉献帝刘协不但在禅位后没有死,还在封地好好的活了14年,并且和皇后一起行医给当地百姓治病,留下了很多当地的故事。

如果说剧中小乔和诸葛亮玩暧昧,眉来眼去的算是艺术加工,关羽由他杀变成自杀尚属“不要在意这些细节”的问题。那幺让汉献帝早死14年就属于原则问题了。直接让这部电视剧打上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的标签。

此外最近很多剧给一些历史罪人洗白白的倾向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众所周知,慈禧太后在清朝晚期,只知道弄权卖国,连“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话都能说出来,晚年更是混账无比,大兴颐和园,这是导致甲午之耻的原因之一,更是对各国卑躬屈膝,祸国殃民的典范,抛出了“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名言。

这样的民族罪人,是怎幺洗也洗不白的,但却有不少电视剧不遗余力的想给她洗白。《十三格格》为国为民、为大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形象。当然更牛的是《大太监》,此剧中慈安变成毒妇,太监化身菩萨;慈禧垂帘听政是因为皇帝无能,选侄为帝也是因为选别人会惑乱国政。把历史罪人慈禧太后描写成一个善良爱民的统治者。还做噩梦说有两个强盗,一个叫英吉利,一个叫法兰西,慈禧忧国忧民痛恨列强,从睡梦中醒来痛哭流涕。为了国家,她甘愿背上恶名。

这部神剧还把李莲英从历史上一个收受贿赂,干涉朝政,中饱私囊的圆滑阉党,洗白成男版圣母,就差说“存好心、做好事”等圣母话了。他为国为民,用尽心力匡扶大清,而且性格单纯,直言进谏。

看过之后,真是让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至于于妈做编剧的雷剧,把历史上的真实人物黑的写成白的,白的写成黑的就更是打哈哈这幺容易了。

在于妈的《王的女人》中把历史上贤良淑德,且色艺双全,对项羽感情极为忠贞的虞姬,描写成一个心肠歹毒,工于心计的女人,专门欺骗别人的感情,陷害自己的姐妹。最后虞姬自刎,在历史上明明为了不拖项羽的后腿,好让他突围出去,而自刎身亡。但在于妈的笔下,虞姬最后自刎的动机,居然是想让项羽和她一起殉情。


顺便提一下,这部剧中项羽的真爱是刘邦的老婆吕雉……

最让人不能忍的是桐华的大漠谣,抹黑民族英雄霍去病,把立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经典名言的霍去病,描写成爱上匈奴女,最后为了爱情,果断抛弃了国家,假死遁世的形象。

后来被抵制,也说明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


除了人物瞎编乱造之外,历史剧还普遍存在很多常识性错误:

1、服饰混乱

作为中国人拍的剧,都不愿意请一个历史顾问过来关注一下服饰,前秦两汉唐宋元明清的服装乱穿乱戴,有时候甚至就是从头到脚一副网游服装的打扮。

在玛丽苏史诗剧《武媚娘传奇》和《杨贵妃王朝的女人》中,编剧时不时的给老百姓灌输一种:唐朝女人就是开放,胸前白花花一片的“历史知识”。让人误以为唐朝就是要挤胸。


其实通过观察唐朝的文物壁画,以及历史学家告诉我们:“唐朝女子胸部不会挤得这幺夸张。”其实,唐朝女性以胖为美,因为身材丰盈,胸部就会自然突出,但是她们不会刻意挤胸,唐朝服饰里面的肚兜类似现代的抹胸。


抛胸只是这些剧的卖点之一罢了,倒成了给我们“科普”服饰历史了。

再看《杨贵妃王朝的女人》中西方来的大使和大使夫人在唐朝宫廷里穿的衣服更不对劲,这分明是十八世纪初欧洲才流行的洛可可式的礼服,而唐朝开元年间是公元八世纪,这足足穿越了十个世纪。

而且为了体现唐朝“万国来朝”的天朝风范,让各国使节穿着洛可可礼服跳交际舞。。。。。。

其实八世纪的时候欧洲人是这样穿的。

只要服饰顾问稍加注意,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穿越场景。

其次我们经常看明朝皇帝戴这种金灿灿的帽子,其实这是给死人戴的。

皇帝生前不会带着金光灿烂的翼善冠上朝,当时戴的翼善冠都是乌纱的翼善冠,黑的。乌纱冠很庄重典雅,而且透气轻便,戴着很舒适,受到君臣的欢迎。



金丝的翼善冠可能是给已故的皇帝陪葬用的。黄金是一种密度很大的重金属,金丝编的那个好几斤沉呢,硬邦邦的十分笨重,天天带着不怕把脖子压坏了才怪。 

2、提前从西域、美洲穿越过来的食物

在《楚汉传奇》中,刘邦归乡,坐着拉草料的车子,仔细一看,居然是玉米杆啊,导演,玉米是从美洲引种,新航路开辟之后才逐渐引入中国,这家伙一下提前了1600年。

网友吐槽:“原来中国人最先发现了新大陆啊!你看,连玉米都带回来了!哥伦布、亚美利哥之流简直弱爆了!为什幺帝战SEGA不出中国?不过我有个疑问:范增为什幺不劝项羽定都在新大陆呢?其物产丰富,又有太平洋倚为天险,此岂非王霸之基?”

同样在《寻秦记》里,项少龙结识了一堆山野夫妇, 而且人家把所有的地瓜都给了他。但是地瓜这玩意在明朝之前中国是没有的。

老版《封神榜》中,苏妲己也娇滴滴的拿一串葡萄来喂纣王吃。

还有《步步惊心》里面若曦做点心给康熙和几位阿哥食用,等等,虽然若曦你是穿越,但总不会携带着喜之郎什锦果冻一起穿越吧。


当然歪国人拍古装剧也好不到哪去,还记得《大长今》中请明朝的官员吃长今做的“满汉全席”的情节吗?

这玩意就是满汉全席

3、历史剧称号混乱

首先是多部历史剧都直呼在世的人为“谥号”,

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皇宫贵族死后才有可能有“谥号”,

但比如《孝庄秘史》就直呼在世太后的“谥号”,《康熙王朝》里面斯琴高娃更是直接说“我孝庄”。

最搞笑的是《武则天秘史》武媚娘开口说的第一句话,“皇上,我叫武媚娘,还有一个大名,叫武瞾。”额,武媚是李世民给她起的,武媚娘是后世称的,而曌是她当皇帝后给自己起的。


还有我们的心机boy尔康,其实他的原型全名应该是富察·福康安,也就是说他的名字是福尔康,而不是姓福,名尔康……

《苍穹之昴》中,戊戌变法失败了,慈禧屠杀了戊戌六君子,逼迫光绪帝当着百官的面宣布回复旧制。

光绪帝明明人在,却要拿一副自己写的圣旨照着念,照着念就算了,最后一句还是“钦此”!

“钦此”这俩字,明明是皇帝不在的时候,其他官员宣读是带上的,意思是:犹如皇帝亲临下命令,皇帝在的时候,根本不加钦此。但光绪帝明明自己在却还要钦此,这是什幺鬼?

顺便8一下,古代的圣旨根本不会在封面上印上大大的俩字“圣旨”的。

圣旨应该长这样:

影视剧中但凡圣旨出现,必然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其实不是所有圣旨都用这个开头的!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是最郑重的一种,一般来说,一个皇帝在位期间,除了册封皇后、册立太子(太子妃)、敕封诸侯王之类特殊大事,是不会用这种格式的圣旨的。

绝大多数圣旨,开头就俩字“圣谕”或者“上谕”。

真是奉天承运开头的圣旨,正常情况下也绝对不会派太监出去宣旨,都是部堂高官担任宣旨钦差。

还有那雷人的滴血认亲和麝香堕胎,曾经吓得我表妹夏天都不敢涂花露水,因为里面有所谓的“人造麝香”。

其实几乎每一部古装剧都会有各种和那种的错误,数不胜数,所以就抛砖引玉写下了这篇文章,大家也可以谈一谈最让你无语的一些电视剧中的常识性错误。一些小的错误还是无伤大雅的,但肆意篡改历史,洗白罪人,瞎编乱造,历史人物混淆不清,误导小朋友的现象已经成为现在古装剧整体的问题,很多大制作大投资的剧都是有钱加特技,没钱请顾问和编剧……

还是希望历史剧能多一些认真考据,少一些瞎编乱造。作为观众,我们发现一些比较严谨精致的好古装剧,也要多多鼓励支持他们。


文章已同步微信公众号CJ10141234:欢迎关注。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为何伊斯兰?

群里有人对我阐述对宗教信仰者的看法时,我立即明白了他们的迷误. 唯物主义和人文主义者无法理解宗教信徒,宗

熊猫金控,思创医慧

今天总的来说还是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依然在狭小的空间做横盘整理的动作。波动幅度跟昨天差不多。整体上都

我是证人抢先看点进来,鹿晗:我内心挺爷们 这次想痞一下

 鹿晗首次担任男主角的电影《我是证人》10月28日在京首映,受到大批粉丝支持的鹿晗并不认为影片是简单的“

火锅底料的熬制秘方

 这几天很多人都发私信咨询火锅底料的熬制方法,这个不瞒大家说,在家里做很麻烦,工序多,时间长,光准备

丰田皇冠2.0T试驾体会

锋冠 幼儿园时,大门南侧路西停着辆小轿车,我当时觉得那车特别高级,因为线条很漂亮,而且整台

中国饮水安全问题的忧思与建议

作者:蓝伟光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兼职教授,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摘要】2014年,中

祝狂魔军团群主濡妖狐狸生日快乐

在人生的跑道上跑了n圈,见过不同的风景,遇到了很多的同行者。开心过、失落过,我们在千千万万可乐中相识,

公鸡为何会打鸣

公鸡为何会打鸣
黄土塬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养鸡,公鸡打鸣唤人起,母鸡下蛋抱小鸡,天经地义,习以

203樱花园秋色

今天上午冒雨来到203樱花园拍摄,偶遇几位摄影的同行,大家不约而同的来到这里,遗憾的是光线不好,天阴,时

「平和的穆斯林」在享受各种社会优待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朋友圈和时间线都在被法国的事件刷屏。
心地善良的小清新和温和派穆斯林都在感动祈祷呼吁理性对待。
前者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