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到老
2015-11-13 14:05:20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后天畸形儿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直线到老


文/陈陈陈/2013

文章的缘起是作品《愿你此在》引发的一次《全球商业经典》杂志的约稿,是一篇旧文已经发表,但是这个问题是持续的,所以整理了一下。

——————————

Part 1/有关《愿你此在》

《愿你此在》是一个有关成功学的终结作品,我之前用的是一种纯理性的路子,没有丝毫情感,并且不直接涉及成功学。一开始想找一个老人来扮演功成名就后的我,然后用纪录片制造一种伪造的现实时空,虽然时空是倒错的,但是里面所有的素材都是来自我的真实生活,这似乎造成了一种作品和真实世界相互的持续的联系,甚至会相互的持续的影响,素材会不断增加,生活还要继续,我今年26岁,对于我以后还要背上这个作品继续生活这件事情,我十分期待。

随后发现找一个老人不如找自己的父亲,因为他就是对我而言最有浓度的老人,但是如果找父亲,问题似乎就没这幺简单了,因为有一层死亡的阴影笼罩上空。

父亲起初当然是不愿意的,他完全不知道我要干嘛,我只好从血缘的角度向他阐述了他作为演员的必要性和唯一性,于是他勉强答应并且警告我说他很忙。一开始拍摄的很痛苦,因为我爸爸要背出我写的台词实在是困难,戴上我的眼镜后也由于度数不同,所以也不可能使用台词板。他每次回家都要把我写的有关艺术,音乐等等他完全不懂的台词重新手抄一遍并且完全理解才行,这个抄一遍的过程就是我们两个不同的个体超越“父子关系”直接进行交流的过程。

一件趣事,一次我妈妈突然闯入,严厉的责备我说找我爸爸扮演我完全是不合理的,原因竟然是我爸爸普通话不标准,可见我们的观念差别之大,在她眼中有许许多多的不可撼动的“正确的”事,这是管理学背景给她带来的惯性,也是她维护自我的方式,可喜的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爸爸瞬间就站到了我的阵营里来,随后拍摄效率大大增加,我爸爸说:“其实也挺好的,让我知道你平时都在干什幺。”还有在台词里写了“我老了以后才发现,陪父母,陪朋友才是重要的事”,被我爸爸改成了“我老了以后才发现,陪父母,陪朋友,谈恋爱,结婚生子才是重要的事”。

人生中有很多问题其实我们是绕过去的,因此造成许多无法弥补的遗憾,比如衰老,比如死亡,在这个作品中这些问题会从字里行间突然跳出来并盘旋在心间,让人不得不陷入沉思,我和我父亲必须共同直面这些问题,把这些东西说开,记得我爸说过:“以前我也怕死,我那个时候和你奶奶也说过我怕死,直到生了你,我觉得我不再怕死了,因为你是我生命的延续”,父亲在扮演的时候他知道,每一句都是一个他不可能“在场”的时空,好在是以一种艺术的方式来承受,大家都在一个勉强还能忍受的语境中。

父亲年轻的时候是村里的打架王,调皮大王,他说他几乎天天和别人打架,不管输赢,回家以后都会被爷爷打,所以他不怎幺打我,但是只要打的话都很狠。我时常会想,如果面前这个男人一下子回到25岁,和我坐在一起,他因为我做错了什幺而打我,那会是什幺样的一种场景,我们的血缘关系中除去了时间的间隔,我能否接受我的生命来自我面前的这个25岁的农村打架小伙呢?似乎很难成立,所以当我父亲重回青春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父子关系荡然无存之时。

这个作品是我和我父亲生命之间的一个链接,我从来不认为纪录片有什幺功能,但是在这次尝试中,录像的确承担了链接时空的功能。人身上的链接多了,就会变得厚重起来,变得处变不惊起来,拥有了用各种方法来化解各种境遇的能力,这是一种成长,经过这个过程我们的父子关系也发生了改变,变得更理解我了,更支持我的工作了,这也算是一种对我父亲对我的焦虑的一种治愈吧。

Part 2/有关死亡焦虑

其实父母的死亡焦虑时刻显现在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曾经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家中有一老,好似有一宝”,可能这句话是从老年人经验丰富的角度来说的,但是现在这个信息无比发达的社会,沉淀的经验的获取时分容易,这句话的这部分意义已经消失,现在它的意义在于“一道死亡的屏障”,这幺说虽然十分残酷,但是也确实没人会否认,爷爷奶奶在的时候,爸爸妈妈对死亡依然可以暂时的闪躲,当家中四老全部去世的时候,死神也就时刻盘旋在上空,这是一种超越亲情的把人拉回“个体”状态的焦虑,海德格尔说的“畏”,一种对死亡无时无刻的畏惧,但是在哲学家口中,人也正是因为对死亡的畏惧,才能瞬间摆脱世俗的纷纷扰扰,直面自己的存在,自己的生命。

不得不承认,死是伟大的,往往只有那些伟大的东西,才会毫不顾忌我们渺小人类的感受,任由我们哭闹,绝不姑息。最后不得不赞美死亡,不然一口汤也没有了。

Part 3/有关孝顺和自我

孝顺和自我的矛盾在我身上是集中体现的,比如我父亲会在我会忙的时候打电话让我回家吃个饭,让我无缘无故多了一件无法理性衡量的选项,我母亲会对我做的事情提出各种质疑并试图指挥我做东西,在思维方式上面也几乎是完全不同的,我对他们的管教十分的理解,我也觉得我自己老了以后也会如此,从父母的角度,怎幺可能允许自己的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亲生骨肉不听自己的话呢,孩子对自己的叛逆是对自己在他身上倾注的所有努力的一种讽刺,从子女的角度,完全听话的人生变成了父母的第二人生,谁都不愿意自己变成父母角色扮演的一个载体,核心问题在于,对赋予生命的感激是否需要用给予生命来报答。我最后采取的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方式,我自己有我自己认定的绝对不动摇的事情,除了这件事以外,能够满足父母的就尽量满足。随着我的成长,我逐渐脱离了他们的世界,如果有机会重新进入,我一定会努力把握,比如我会陪父亲炒股票,虽然这些代码,走向,图形对我没多大意义。我妈妈对我的批评我也尽量不去反驳,因为我直到很多时候她只是想和我说说话而已,在吵架和沉默之间,她选择了前者。

普遍意义上的尊老是一种仪式化的行为模式,首先,对比自己存在的更久的东西表示尊敬本身就带有一种对“生命的崇拜”,对“与时间殊死搏斗”的人的一种崇拜,其次,尊老一部分原因是是希望自己有一天老了以后被善待,但是这个因果关系是没有直接联系的,有的只有一种畏惧,因为老了以后,世界不再是一个我们可以为之努力并有所汇报的世界,为了摆脱这种畏惧,我们开始对“因果报应”进行无助的信仰,我们无法确定自己善待老人后时候自己老了以后会被善待,但是我们大致相信如我我们不尊敬老人,我们以后也不会被尊敬。这是尊敬老人的人所不会提及的。

对父母的爱是来自血缘的,我时常感到孤独,无论一天见到多少人都反到让自己更孤独,唯有回到家中才能找到一丝归属感,找到自己属于这里的铁的理由。

爱父母,我认为是最轻松的爱,豆瓣上看到一个叫“父母皆祸害”的小组,里面都是一些对劣迹斑斑的父母的控诉,对于这些,我只能感谢自己的幸运,以及幸运所带来的那一套与正常价值观兼容的人格。

Part 4/有关老的比赛

一场有关老的比赛是十分有趣的,首先它的各种结果从出生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你比我老两岁,那就永远比我老两岁,你想比我少老一秒都是不可能的,这是一种伟大的平等,一种消除所有的人的因素的伟大的平等,时间它就静静的在那里,任由人们赞美它,诅咒它,不喜不惊却决定着一切,像极了亚里士多德说的“不动的推动者”,它不动,所有别的东西因它而动。

但是为什幺人们还热衷于谈论老呢?因为老的比赛与其说是比年龄,不如说是比人的各种状态和他的绝对年龄之间的关系,不如说是比人在无助面前的相互取暖,因为被宣告了结果的东西让我们发现没有进行的必要,于是我们就自己偏移一下比赛内容,好让我们能够进行下去,所谓的年轻态和老态龙钟,都是对这种关系的描述。"活的很年轻"这句话要有意义是要建立在那个人其实是老的这个前提上的,所谓的长寿比赛就是一场老的比赛,一场看看谁能更接近死亡的比赛.

与其说儿子和父亲的距离是用年龄拉开的,不如说所谓的父子关系本就是建立在这个年龄差之上的,这30多年就静静的放在那里,彻底牵扯出并巩固了两人的这种关系,有种说法叫"我和我父亲就像朋友一样"是非常奇怪的,我父亲说一些话的时候我时常脑海里翻江倒海的浮现出他比我多活的这30几年里的分分秒秒,遇到同样的情况即便是选择了相同的答案,两人的选择浓度也是截然不同的,这种不同才是衰老的实质。

Part 5/有关身老心老

所谓的衰老分身体上的衰老和精神上的衰老,人过了20岁后身体一直处于衰老的状态,但是这是一个人人大致相同地状态,一种伟大的平等,一种均匀的统治,但是精神上的衰老却如此的不同,他是通过一些从无到有的经历和从简单到复杂的情感来实现的。

从无到有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无无法模拟有,有无法模拟无,有些事情经历过之后便永远不能当自己没有经历过,因为有和无是完全两个世界,有些事情一旦从无到了有,就回不去了,此后便永远要背上它继续前行,当你下次再看到某个东西的时候,你对他的感情变得完全不同。你无法装作对它陌生,无法重新陌生,人生中的各种“第一次”都是不可补充的消耗品,一个尝遍百态的人身上会有一种“老”的气息,这就是一种精神的衰老的实际的累积。

从简单到复杂也是一种不可逆的变化,是人对某事物的不断重复的体验之后,对其因各种变数来带的各种不同的情况的各种体会后的综合结果,比如情侣约会,第一次吵架到要动刀子的地步,那终究是一件非常恐怖的印象深刻的事情,但恋爱次数逐渐增多,随着恋爱对象的变化,类似的拔刀桥段在不同的时间重复出现,主角经历了愤怒,无奈,悲伤,欣慰,甚至在极端情况下还会出现喜悦,这些情绪反复经历后,再遇到动刀子的吵架的时候,主角将会展现出一种”老“的姿态,一种无奈的慈祥,你依然无法装作对它没有过反反复复的经历,无法用以前用过的感情去对待它,因为每次的重新经历,都是之前每一次经历的总和再加一,这也是一种精神衰老的实际积累。

“老”是由各种“第一次”的堆砌而成的。

Part 6/有关老年想象

年轻的时候生活的整体倾向是面向未来的,上了年纪后会发生一种面向过去的转向,我的父亲现在热衷种菜,他在郊区的农田里买了一块地,每天长途跋涉的去种各种蔬菜,从此我们家里只吃自己种的蔬菜,这是一种对他年轻时候的生活的一种纪念,因为他可以十分有底气地说,我年轻的时候干这个可在行了。同理可得,如果我是一个上班族,我可能在老年的时候会想要约上几个老头,一起去某一个幽暗狭窄的办公室里去忙一忙,去听一听小主任的责骂,也算是对我燃烧过的青春的一种纪念。目前我走了截然不同的一条路,我过上了一种“无定”的生活,所以我不知道我老了会失去什幺,所以也不知道以后会想要纪念的是什幺。有一点肯定是,我会和一些老头玩音乐。

最后,老老实实的吧。

有关《愿你此在》的介绍

http://www.chenchenchen.net/wish-you-were-here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斌宇陪你看盘20151113_盘中

受到国际股市波幅加大的影响,国内市场显然受波及,上午盘上证指数大幅回落,在11/4日指数再度起攻以来,大

【汇智有方】正面管教在教室公益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正面管教在教室公益项目组”自从2015年7月成立,由九名正面管教资质学校讲师组成,她们是:梁良、李博

三辨治癌合并介入治疗中晚期胃癌43例临床观察

方玉红1,李雪松2,袁素1,毕朝霞1(1. 石家庄华光中医肿瘤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石家庄中医院,河北

胡歌:既然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活着

凭借几部好剧,胡歌最近在日本获奖了,一口流利的英语惊艳四座。褪去刚出道时的稚

夜空中最亮的星

熵增定律是指热量从高温物体流向低温物体是不可逆的。——题记小明,一个烂俗大街的名字,他的那段熵增爱情

浅谈:何谓“华夏”

今儿老师说到:“日本人看不起韩国人和中国人,韩国人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看不起日本人和韩国人”说当时他读

【高价霸王条款与傻白甜的我】

PO主是个高三日语废,常年没用过代购的我在拿了压岁钱之后兴冲冲地去买周边,但兴冲冲地在一家“八年老店”

投资要战胜心魔

在K线涨跌起伏的过程被后,是无数颗人心在跳动,所以每名投资者心中都有一个心魔,如果你战胜不了这个心魔,

盘前建议,安全第一

老师的微博从来不会累赘昨天的行情,也不会唠叨外围怎幺样?更不谈什幺技术位之类的屁话一大堆,老师是实盘

树洞君,今年我才十八岁,在外面我

树洞君,今年我才十八岁,在外面我要看别人脸色 ,回到家还要看家人脸色,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不能出去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