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 男女养好这处健康长寿不用
2015-12-27 16:49:00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潘嵩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健康养生 男女养好这处健康长寿不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心起自己的养生保健工作,其实保健养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只要我们就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加注重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么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做好养生保健。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六养”用来帮助我们健康长寿。

  中医养生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明代学者陈益祥提出了“六养”: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禾绿草可以养目,观书绛理可以养心,弹琴学字可以养指,逍遥杖履可以养足,静坐调息可以养筋骸,就是强调怡情养性,从而调畅气机、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维持机体健康。

  我们不妨学学这六养,用平和的心态来养生和预防疾病。

  水声养耳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曾巩的《西湖纳凉》道出了水声养耳的美好境界。从中医的角度,“肾主水”,倾听水声因而能够收敛肾气,保养肾精。“肾开窍于耳”,水声可使耳道清静,伴着清雅的荷香,令人心旷神怡。

  国内外临床上则有用海浪声治疗耳鸣的方法,如聆听瀑布声或海浪声,可以有效缓解耳鸣症状,有助于耳鸣的康复。这与使用近似耳鸣频率的耳鸣助听器的治疗原理相同,即确认患者耳鸣属于低、中、高音频耳鸣的哪一种后,将水声音量控制为略大于耳鸣的声音,可以治疗耳鸣。另外,耳鸣者多伴有情绪焦虑,有条件的患者多置身于自然环境的水声,更具舒缓压力的作用。

  绿草养目

  以中医五行理论来看,绿为青色,五行属木,五脏中对应肝,肝开窍于目。由于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情志,所以,漫步于青山绿树之中,自然养眼养身。

漫步于青山绿树之中,自然养眼养身

  但“绿养眼”并不代表我们只要盯着眼前的一盆花卉就可以获得,而是强调人要走进大自然,目之所及,尽可养目。因此,远眺才是其核心要义。傍晚时分光线比较柔和,远眺青山绿树可以最大限度地放松睫状肌,缓解眼疲劳和纠正近视的效果也更好。青少年早期近视和低度近视的成年人更要养成每天远眺绿色的习惯,有助于恢复正常视力。

  观书养心

  山水景物为第一自然,而书籍是纸上的风景,通过阅读游记、山水诗也可领略自然之美,此可谓“第二自然”。从中医的角度,心主神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阅读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有助推动心阳,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生机不息。

  “腹有诗书气自华”,多读书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养心修德。百岁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的长寿经里有一句话叫做“养生必先养心,养心必先养德”。德从何来?读书正是一个经济又实惠的绝佳途径。读书就是培养胸中的山水,通过明晓事理来实现自己内心的平静,从而养心养性。

  琴书养指

  抚琴与书法都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在中医看来,抚琴与书法还具有明确的养生保健效果。

抚琴与书法都是中华文化瑰宝,也是修身养性的至高境界

  人体有12条经络,其中6条经络的循行经过手部,并在手指末端分布有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等重要“井穴”,通过按揉井穴或刮痧可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宋代欧阳修就在《琴说》中记载了学琴治疗自己“幽忧之疾”和“两手中指拘挛”的经历。

  书法、绘画都是寓动于静的运动,通过运动手指、手腕来带动手臂和全身,集浑身之气力于笔端。练习时往往“不思声色、不思得失、不思荣辱、心无烦恼、形无劳倦”,既能舒筋活络、畅通经脉,又能使人情志舒畅、身心放松,从而调和内外、延缓衰老。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养生常识 饭后做了这件事会伤身体


  吃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吃饭后的注意事项并不是

历代帝王竟然死于这些病


  历代帝王都是死于哪些疾病的呢?在我们现代人看来,古代哪些疾病不会

万万没想到健康杀手竟隐藏在这


  健康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也是我们很多人非常期盼的。但是有的

过冬这一物用对让你多活10年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里,大家除了要做好防风防寒的准备,还要多注意一

冬至养生 适合冬至吃的5种蔬菜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但在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冬季饮食应遵循&l

年过百岁老人家中都备这物


  年过百岁的老人家中都备什么东西呢?小编告诉年过百岁的老人家都有红

女人有这个特征必定能长寿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寿命最长的人,想要寿命长需要付出代价的,假如

中华武术 练武术可以养生吗


  中华武术真是可谓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它传承者中华几千年的历史文

住进这种颜色的房子竟能巧治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面临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如何更好的健康

男人养生保健 男人赖床做这事补肾又养生


  很多男人都会有冬天赖床的习惯,我们都知道懒床不是好事,那么赖床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