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了!造成孩子最严重的心理伤害,竟是来自于妈妈!!这5点,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2016-03-21 15:25:26 | 来源:Anyelse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震惊了!造成孩子最严重的心理伤害,竟是来自于妈妈!!这5点,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根据调查显示,孩子在的成长过程中,受到心理伤害的次数远比生理伤害多,而令人遗憾的是,最常造成孩子心理伤害的,不是别人,正是妈妈。妈妈们在一开始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到后来,妈妈则是明知会伤孩子的心,但却习以为常,已经不想改变了。

没有哪一位女性天生就懂如何当妈妈,也没有哪位妈妈天生就知道如何当个够好妈妈。“妈妈”这个大招牌,并不能保证女性在生下一个小孩时,便自然而然的懂得如何对待、教养与抚育孩子。事实上,妈妈给孩子的教养通常是以她的背景经验出发,来补足她们在童年时所感受到“有缺憾、有失落、不满足”的位置,开始要求她的孩子来满足她、成就她、供应她需求。

但是,这样的教养对孩子真的是好的吗? 到底孩子受到妈妈的影响有多少?对她们将来的影响又有多少? 这些问题,我们kizipad将为你一个个解答喔!

现在妈妈普遍的现象

现在的年轻妈妈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备受关注,心里承受能力较差。根据调查显示,许多妈妈现在一直无法转变自己的角色,没有意识到作为母亲应该要承担的责任,时常把自己当作也需要被宠爱的孩子,也因此,当身边朋友比较关注孩子,现在的妈妈反而会因此吃醋,感到心理不平衡。

母亲的成长就是要不断配合孩子的需求做变化,同时又能针对个人做适当的改变。因此,孩子成长,妈妈也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中转变和提升。虽然,妈妈的成长之路并不像孩子这么明显,但是妈妈的成长是在心里上的转变,应该从一个被宠爱的角色,到达一个会疼爱、关心家人的角色。

父母给孩子的童年依附经验问题,可能造成孩子未来的心理伤害

Favazza与Conterio发现孩子如果在童年期与父母亲的关系上较不亲密,在照顾上受到忽略,长大后比较无法信任别人,也缺乏人际互动技巧,容易在人际相处上遭遇挫折。

另外,研究也显示: 习惯性自我伤害的人,在童年阶段受到父母虐待的个案占人数比62%。

家是一个提供给人温暖、舒适、安全的城堡,而父母则是这座城堡的建构者及保护者。但从许多研究皆发现,一个功能不足的家庭所带给子女的影响极大,现今社会在快速变迁下,造成许多家庭功能失调,不仅让孩子成为家庭中的代罪羔羊,也产生了许多隐藏性的心理问题,为了预防自伤行为的发生,夫妻间良好的沟通模式、家庭经营、以及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避免孩子造成研究心理伤害的悲剧。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1: 给孩子买自己喜欢的玩具

许多时候妈妈买给孩子的玩具,是因为自己喜欢,并不适合孩子的发展、性别、年龄,这类的玩具除了对孩子是没有吸引力外,长久以来孩子的需求一直无法达成满足,就会感觉到学习欲望及发展的减低。

当孩子更大一点时候,会开始有自我意愿,他会开始说出自己的喜好,说出自己的需求,这时候妈妈更应该适时的尊重孩子合理的要求,如果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內,让孩子能够有自我主张的选择权,并且可以跟孩子说明他的选择会有甚么结果,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选择产生责任感。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2: 和孩子争宠

孩子来到世上,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女儿更是如此。女儿最先认识的异性就是父亲,他们会想要独占有父亲,可是想要独自占有父亲的常常是母亲。因此,女儿对母亲就会产生一种敌意和反抗的情绪心理,这就是佛洛伊德提的“俄狄浦斯情结”,情绪会一直在那里,长大后也可能持续保持著,內心就会产生矛盾冲突。

有些孩子长大后会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但是自己的潜意识却常常无法控制自己,这种不安的情绪可能会持续放大,会感觉到四周很多人,包括自己家人,都跟他是有敌意的。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3: 妈妈需要孩子的疼爱

许多时候妈妈都很想逃避做母亲的责任,她们潜意识里常常会希望自己才是备受瞩目,或是备受疼爱的对象。这种想法就会与孩子争锋相对,并且会希望连孩子都要了解她,慢慢的孩子就会产生不被疼爱以及莫名的附加上照顾妈妈的责任。

过度依赖孩子是让孩子心理负担过重。孩子这时期应该是无忧无虑的快乐生活,但常常却被不自知的加上了要疼爱妈妈,孩子会变得老成,责任感过强,思维也开始复杂起来。在外人看来,孩子是成熟懂事,但实际上,他们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感受,自我的需求感觉被埋没,孩子的天真烂漫慢慢消失,对家里的心理负担也越来越重。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4: 妈妈情绪很善变

女人的情绪像水一样,情绪好的时候旁边的人事物看起来都是开心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为了一点小事发脾气。然而,这种情绪的转变,会影响孩子对母亲的距离感。

孩子小时候对妈妈的态度影响了他对家庭的想法。如果一个孩子常常受到母亲的坏脾气的干扰,长期下来即便妈妈之后做了甚么事情补救,孩子还是会觉得他们缺乏母爱,而无法对家庭有认同感。

许多情绪化的心理常常来自童年,然而这种童年的经验不应该持续的发生在下一代的身上。因为当妈妈一生气,开始说了狠话,之后要弥补可能已经是于事无补了。

容易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行为5: 妈妈常常不在身边

每个孩子一出生都将妈妈当做一个保护伞,妈妈一离开,孩子就会感到焦虑。如果妈妈经常不在孩子身边,孩子无法在童年时受到母爱,之后就有可难有爱别人的能力。

孩子在慢慢长大后,如果母爱的需求一直未被达成,他们可能就会开始寻找象征的妈妈,像是娃娃、毛毯、小毛巾,晚上睡觉会抱着他,将对母亲的需求转移到物件上面,开始与物件产生亲密的联系。

在这提醒各位爸妈,孩子需要有强烈的肢体接触的感觉,这个是给孩子一个保护伞的感觉。这时候父母的安抚、陪伴,可以让孩子克服恐惧、焦虑的心理,也慢慢地给孩子一种安全的感觉喔!

妈妈的牺牲真的很大,责任也很大,对爱孩子必须是出自內心,如何从爱孩子中慢慢与孩子一起成长。当然,许多人会认为他们已经为了家庭付出很多,孩子应该要了解,但是对孩子的付出应该是心甘情愿的,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真诚相待,而不是斤斤计较付出的部分。

也许,许多妈妈都犯了以上的一些问题,但是生命就是一个流动的过程,你带给孩子的,孩子也会持续的往下延伸。而你今天发现了,愿意做更改,孩子也会发现你的改变,之后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喔!

台北数位乐学_幼教编辑顾问_汤梓辰编写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5位迪士尼公主当妈妈后的超崩坏行径,如果你不想毁了电影的美好结局最好别看!

在贝儿 (Belle) 的认知里,所有家俱都是活生生的…生出…一堆鱼卵!?也太现实了吧!魔毯也是有感情的…安娜

这位妈妈用自拍记录她照顾宝宝的一天,笑中带泪的照片感动无数网友...

“我很累,对我来说真是太痛苦了”(图片翻摄自 英国潮生活 下同)“好吧,但是你什么都没有做啊!只不过是看

美国父母希望孩子们自食其力!来看看这6个国家,教养有甚么的不一样呢~~学起来!

教养不能复制,但不会只有一种道路。在不同文化、背景、孩子个体下,会产生不一样的教养价值。教养无法分类

原来孩子之间都在比较这些!身为父母亲,你如何才能避免?!

儿童发展研究团队发现; 孩子在吵架的时候,最常说出骂人的內容,就是针对对方的外表,大作文章。比方说: 当

妈妈把“盐巴”倒入白色袜子中,完全没人看懂是在干嘛!没想到最后大家才发现,它竟然能治疗“这种病”!太惊人了

图片取自youtube国外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要给大家介绍一种对抗耳痛的实用好方法,那就是盐。一个奇妙的好主意

从0岁就开始!原来孩子的玩伴这么重要!!他们是这样与玩伴互动的...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为父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非常大,但是实际上孩子的社会化、人格发展等等能力却是在同儕

【测验】我的孩子有哪领域的优势?立马了解孩子的天赋与能力!!

Gardner的多元智能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而这特性就造就了孩子独一无二的智能组合。Gardner认为,

性早熟孩子长不高 爸妈必知饮食5要点

性早熟孩子长不高 爸妈必知饮食5要点门诊上也常遇到家长担心地带着提早发育的小朋友来求诊,许多都已出现性

永远不要让人评价孩子身上这些东西!伤害如“原子级”反应

原创昨天晚上瓜妈给阿瓜讲故事,听完故事的阿瓜一脸懺愧地说:“麻麻,我再也不说爷爷臭了”,孩

牛仔装在夏季穿好看吗 适合小孩子穿的牛仔

牛仔装在夏季穿好看吗 适合小孩子穿的牛仔
夏季流行款有很多,但是真正适合自己的并没有那么多,如何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