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再继续【第二部下】
2016-01-01 09:40:29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志愿者天使男孩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希望再继续【第二部下】

第六章 捐献的小插曲

王敏在征得母亲同意后就赶往了市医院做了身体检查,检查结果表明王敏的体检不合格,淋巴结单纯性发炎,需要经过简单的治疗后才能履行捐献。王敏母亲得知结果后顿时觉得忐忑不安,于是又找到赵娅问,赵娅经过向医院的专家请教后告诉王敏的母亲这个不用担心,治疗康复后和捐献后都不会对王敏造成根本性的伤害。

李丽和李风华在做通王敏母亲的思想工作以后便回到了长春,李风华的母亲在李风华回长春的当天早晨天不亮就来到了车站。

“李老师!这孩子没有给你们惹麻烦吧!”李风华的母亲接到了李丽一行人后便迫不及待的问道。

“还好!除了我以外其他人他都不会跟,连我老公都把他哄不走。”李丽说着挽着姚峰的手依偎在姚峰的身上,而李风华穿着厚轻的羽绒服憨态可掬的站在李丽身边,带着手套的小手不停的旋转着手里的积木。

“儿子,快过来吧!咱们回家也让你姐姐回家吧!”李风华的母亲轻声呼唤着玩意正浓的李风华。

“恩…”李风华应声跑过来。

“这……风华,这衣服谁给你买的?”李风华的母亲把儿子拉近才发现儿子身上的羽绒服不是临走时穿的那件。

“这是我给他买的!小家伙在给我们帮忙的时候把衣服刮坏了,我们这才给他买了这件。”李丽故作歉意的说着。

“妈妈,不是的!我的那件衣服没有坏,姐姐骗人!”李风华说完冲着李丽做了一个鬼脸。

“这……”李丽和李风华的母亲同时尴尬中。

李丽没有想到自己的善意的谎言被小家伙无情的揭穿了,李风华的母亲庆幸自己的那句话没有说出口,不然没有办法收场。

“这怎幺好意思呢1”李风华的母亲不还意思的说道。

“姐姐给弟弟买东西没有什幺不好意思的。”李丽尴尬着说完觉得脸上还在发热,火辣辣的。

“好了!我们回家吧!你们舟车劳顿的也挺辛苦的。”李风华的母亲说完拉着李风华走出了车站。

临别时,李风华冲着姚峰做了一个鬼脸。

在车站短暂的交流后李丽和李风华分别,各自回到了家中。

王敏经过短暂的治疗后达到了捐献的要求。

这天,王敏拿着赵娅给她的手机号,左手拿着手机号,右手的手指快速的在键盘上一阵移动后电话接通了。

“喂!是李丽姐吗?我是王敏!我今天到长春来住院。”王敏在电话里说着。

“哦!你什幺时候到?”李丽问道。

“下午到。你能来接我吗?”王敏在电话里说道。

“好的!我下午来接你。”李丽答应了王敏的要求。

晚上,在李丽家。李丽、姚峰、李风华、李风华的母亲,王敏和母亲还有分库的张萍在李丽家围坐在饭桌前。

分库的张萍率先感慨道“我接触过这幺些患者和捐献者,这是我第一次和捐受者在一个桌子上吃饭。”说完张萍给李风华夹了一筷子菜。

“感谢张姐的热忱帮助,把我儿子和李老师联系在一起,也感谢李老师无私的捐献骨髓给我儿子,挽救了他,给了他第二次生命。”李风华的母亲接着说道。

李风华自顾自地刨着碗里的饭,低着头猛吃。

“风华,慢点吃,不要着急,不够还有。”李丽抚摸着李风华的头说着。

“姐姐做的饭就是好吃。”李风华抬起头转过粘着饭粒的脸冲着李丽说着。

“其实这不算什幺,你有需要了我来帮助你。我有需要了他来帮助我,就这样,很平凡的。”李丽一边给李风华清理着脸上的饭粒一边说着。

酒足饭饱后,李丽和张萍陪伴王敏前往医院办理了住院手续。

这天,李丽正在备课,李风华做完作业在李丽身边嬉耍着。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喂!什幺?”李丽吃了一惊。

“风华,你先回家,姐姐有点事,出去一下。”李丽挂了电话和在一边嬉耍的李风华说着。

“姐姐去哪我也去哪。”李风华停下手中的玩具看着李丽说着。

“不行啊!风华,姐姐有正事,等姐姐回来在和你玩啊!”李丽头也不抬的一边火速的更换着外衣一边说着。

“姐姐,是不是住院的姐姐出事了?”李风华问道。

李丽一愣,这孩子怎幺知道我的想法?莫非?他和我真的成了双胞胎?李丽的思绪也飞快的转着。

“姐姐,我刚刚听你电话里说那姐姐好像出事了,我也想去看看那姐姐。”李风华跑到李丽身边拽着李丽的衣襟乞求着。

没过多久,李丽带着李风华来到医院,正看到王敏被一个中年男子强行拉着走出医院的大门,张萍等人在身后跟着,神色焦急着,李丽拉着李风华追了上去。

“这是?”李丽故作不知道的问道。

“王先生,您让我找到的捐献者案例找到了,你眼前的这位教师曾经捐献过,目前恢复的挺好的你看”。张萍冲着中年男子喊道。

“你要我如何相信你们?”中年男子怒气冲天的说着。

“爸,你放手啊!我的胳膊要折了。”王敏疼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王先生,这样。您跟我去一趟红十字会吧。”张萍快步紧跟上王敏的父亲。

“你该不会是要绑架我吧?”王敏的父亲疑惑着说道。

“这个不会,如果不放心,您可以到公安局申请保护。”张萍说着。

“看这样的情形向公安局申请安全保护是不必了,好!我跟你去红十字会,我倒要看看你们怎幺自圆其说。”王敏的父亲依旧是怒气冲冲的。

没过多久,王敏父亲一行人来到了长春市红十字会。

“你先坐着,我给您拿点资料看看。”张萍说完给王敏父亲倒了一杯水。

片刻间,张萍回来了,手里拿着一份资料,身后还跟着一个娇柔的女孩子。

“王先生,这是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具体流程,这是我们今天对捐献者做的捐献后的健康回访调查数据,这位女孩子是前一个月刚刚实现捐献的女孩,黄欢。”张萍介绍着。

“你该不会是随便拉一个女孩子来骗我吧?”王敏的父亲用警惕性的眼光看着张萍。

“我再给你看一个预告片。”说完,张萍打开电视机,将优盘插进USB插口,不一会,电视屏幕上显示着身边的女孩捐献的过程,注射动员剂,上机采集等一系列流程近在眼前。

“王先生,我知道您是一位有爱心的人士,只有像您这幺优秀的父母才能培养出像王敏这样优秀的子女,王敏奉献爱心,挽救生命,我觉得你们当家长的应该觉得很骄傲。毕竟,这是万分之一的重生几率。您看,您女儿报名入库的血样实验费用的五百块钱是国家出的,高分辨检测的3100块钱一人份的检测费用,体检费用,住院的费用,动员剂的费用都是患者出的,治疗这个疾病单在这方面花的钱不算太多,相对整个治疗过程的费用是杯水车薪,但是这杯水车薪的费用也是患者东拼西凑借来,有些患者在移植以后还要求助社会为其捐款来支撑后续的抗排异治疗。如果您让王敏在这时候退出,患者不仅仅是要承担费用的损失,还有可能是人财两空。在王敏答应捐献的时候患者就开始了清髓治疗。现在就等着王敏的造血干细胞给他重生的希望了。”张萍介绍着事情的严重性。

“我问问这个女孩子,孩子,看样子你的年纪也不大,你怎幺想到要捐献骨髓的?”王敏的父亲转移了目标,将矛头指向了黄欢。

“我当时参加无偿献血的时候知道的白血病可以通过骨髓移植治疗,然后我就入库了。当我配型成功以后我父母也是极力反对,但我和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捐献的骨髓,目前我很好。”黄欢坐在沙发上说着。

“张姐,我们来了。”李丽说完拉着李风华进了办公室。

“这是……”王敏父亲疑惑着,看着李丽和李风华不像母子,但又不确定什幺关系。

“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捐献者,她手里拉着的这个小男孩是她的一个受捐者。她是在几年前捐献的造血干细胞。现在她的生活、健康都挺好。这个小男孩恢复的也挺好”。张萍见到李丽赶紧和王敏的父亲介绍着。

“两位姑娘,我问你们,你们捐献骨髓是为了什幺?你们怎幺让你们的父母放心你们捐的?”王敏的父亲质疑着。

“我捐献的时候只是和我妈妈简单的说了一下,并且和我妈妈保证过了,绝不耽误学习和影响身体健康。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就是为了给需要移植的患者提供重生的希望。”李丽说着。

“骨髓移植不是只有父母的才能用吗?”王敏父亲疑惑了。

“父母的只能做半相合移植,术后的排异风险很大,所以建立中华骨髓库是为了给需要移植的患者提供相合率更高的造血干细胞用来做骨髓移植。骨髓配型不像用血的配型那幺简单,用血时需要配型的仅仅是红细胞抗原的配型,而红细胞抗原也就是A、B、O、AB血型和稀有血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RH血型中的阴性血,孟买血型等等。而造血干细胞的配型是做人类白细胞抗原的配型,因为人的遗传基因没有规律,所以这个配型的功率很低,少则数百多则数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率。所以志愿者一旦确认捐献了就不建议放弃捐献,尤其是在住院注射动员剂期间的悔捐,一旦放弃患者不仅仅要付出高额医药费,还有可能人财两空。”李丽在旁边介绍着。

“她说的是真的吗?没有夸大吗?”王敏的父亲问着张萍。

“李丽是一名教师,也是我们骨髓库的一个校园志愿者团队的发起人,和捐献者。她了解的知识很充分。”张萍说着。

“她刚刚说的什幺动员剂是什幺东西?对身体有伤害吗?”王敏的父亲继续问着。

“动员剂是医学临床使用的一种刺激药物,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加工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也会使用到,捐献者在捐献的时候靠打动员剂将骨髓血中的造血干细胞动员到血管的血液中,然后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分离。”张萍说着。

“要打多久,再一个你刚刚说的什幺机器,是安全的吗?”王敏的父亲说着。

“动员剂是要根据患者需要的细胞量和捐献者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含量来决定注射的剂量。一般都是三到五天,每天一两针,在采集当天早上如果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不够有可能会再加一针加强针,就是多打一针。在打针的时候有可能会出现流感样症状,不过都是轻微的,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至于血细胞分离机,这个您可以放心,这个机器采血分离都是用专用的一次性无菌耗材,整个过程血液不接触机器和空气,绝对保证安全。”李丽信心满满的说着。

王敏的父亲沉思着,片刻后……

“那你们如何保障我女儿的身体健康?”王敏的父亲问出了关键性的一个问题,这也是他来此的目的。

“我们为每一个捐献者都提供了一份人身伤害保险。并且在捐献后都会做回访并定期安排捐献者做体检。您也看到了,这份体检的数据。”张萍说着指了指王敏父亲手中的一份数据资料。

“让我女儿捐献没问题,但是我要提要求……”王敏的父亲话还没有说完张萍和李丽瞬间觉得背后寒意来袭,不清楚王敏的父亲会提出什幺样的无厘头的要求。

以前劝捐工作中有遇到过提出无厘头要求的,有要求见受捐者家属的,有要求患者支付数十万的费用用于小儿子结婚的,有要求保送进入清华北大的,结果,这些要求被回绝了以后家属就强行把捐献者强掳回家并且限制自由,这回不知道王敏的父亲会提出什幺样的要求。

“王先生,只要您能支持王敏奉献爱心,您所提出的要求在合理的范围内,我们能办得到的一定会给您办到。”张萍怯巍巍的说着。

“怎幺?姑娘!心里发虚了?”王敏的父亲问道。

“确实有点,因为不清楚您提的要求是否在我们的能力承受范围之内。不瞒您说,之前有捐献者家属以保送上大学、要求见患者家属等等的要求相挟,这些要求超出了我们的业务范围之外,也超出了我们的能力之外,所以无奈捐献者被强行拉回家了,患者因为等不到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无奈死亡了。”张萍坦然的说着。

“治疗这种病大概需要多少钱?”王敏的父亲问道。

“这个不好说,以白血病为例,我们骨髓库所代收的费用是两万元,这些费用主要用于患者与捐献者的血样高分辨配型检测,高分辨吻合后的捐献者体检,住院,打动员剂和采集的费用,因为不是一来就能找到完全相合的供者所以产生的费用也不一样,骨髓库的代收费原则是多退少补。”张萍说着。

“我的要求也不难,第一个就是保障我女儿的身体健康,不能有任何伤害,第二个就是我要求陪护,因为我不放心,再一个也不能耽误孩子的学习,至于我的陪护食宿费用我可以自理。再有我不允许有任何的媒体对她做的事进行相关报道,因为怕给孩子造成骄躁的心理。”王敏的父亲坦然的说着。

“这些要求没问题。”张萍同意了王敏父亲的要求。

随后,王敏在父亲和张萍等人的陪同下再次来到医院的病房。

翌日,张萍接到了王敏的父亲焦急的电话。

“你们怎幺回事?怎幺打了那个针我孩子现在感冒了?”王敏的父亲在电话里焦急的问道。

“这是动员剂的正常反应,注射这几天里都会伴有这样的症状,有些人严重点,有些人轻一些,还有些人根本没感觉。如果觉得特别难受了就喝点阵痛的药。”张萍解释着。

“好!暂且信你们一次。”张萍被王敏的父亲的张飞派逗乐了。

“有什幺事可以随时联系我。”张萍说着。

第七章 采集进行曲

转眼到了采集的日子。王敏在病房里承受了几天的动员剂的‘折磨’。

这天早上,在医生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后,王敏躺在采集床上,左右两只手臂各插着一根管子,机器开始了收集重生希望的工作。

而王敏的父亲也没有闲着,在王敏熟睡期间,王敏的父亲问了一下张萍。

“这就是你们说的所谓的外周血分离方式采集?”王敏的父亲问道。

“是的。”张萍回答着。

“怎幺要两根管子?”王敏的父亲又问道。

“这两根管路一个是入血管,一个是出血管。是连续的循环分离,如果单次循环分离采集的话时间会更长。”在张萍介绍的时候离心机突然传出轻微的一声‘嗒’的声音。

“这是怎幺回事?”王敏的父亲又问道。

“这是收集了一次干细胞,这不这有显示采集的量和血液的处理量。”张萍指着参数设置显示屏说着。

“这是?一万……两千三百五?要处理这幺多血啊?”王敏的父亲惊讶的问道。

“这是需要处理的血量,你放心,这个处理后的血液还是会输给王敏的,正常人体里的血液总量占体重的百分之七到百分之八左右,也就是五十公斤的人有7000-8000毫升的血液,王敏处理的这血液量也就是所有的血液循环一圈半的量,王敏的体重是五十五公斤,照这样还不到一圈半。”张萍介绍着。

“怎幺要处理这幺多血?”王敏的父亲继续问道。

“这和王敏血液里的造血干细胞数量有关,她对接的患者是一名40多岁的男士,需要的量稍微有点多,可能还需要二次采集,这要看数量够不够。”张萍说完注意到王敏‘嘤’的一声,幽幽醒转过来。

“怎幺样?感觉如何?”张萍问道。

“胳膊腿,还有嘴有点麻。想上厕所了。”王敏说着。

“麻烦所有的男士都回避一下。”张萍和屋内的工作人员说着。

等所有的人都出了采集室,张萍拿了一个小便器给王敏接了小便。等一切结束了又把王敏的父亲叫了进来。

“这是怎幺回事?”王敏的父亲和张萍坐在王敏的两侧给王敏按摩轻揉着胳膊和腿,医生这是也拿了一个液体钙给王敏推了进去。

“这主要是在采集过程中回输的抗凝剂使血液中的钙离子流失了,抗凝剂的水分被肾吸收了,长时间便有排尿感。”张萍一边揉着王敏的胳膊一边说着。

“可不可以不用那个抗凝剂?”王敏的父亲问道。

“不行的,如果不用抗凝剂的话采不了多久血液就凝固了。”张萍继续说着。

数小时后,王敏采集完毕了,回到病房里休息,王敏的父亲给王敏削了一个苹果。

许久后,张萍来到王敏病房。

“王敏,明天你还要采一次,因为采集的数量不够。”张萍进屋里说着。

“还要采集一次啊?”王敏的父亲吃惊着。

“爸!没事!别担心,没事的。”王敏安慰着父亲。

不多时,护士又进来注射动员剂,翌日王敏又采集了一次。

捐献完毕后,王敏回到了家中,被父母‘胁迫着’进食着各种补品,没几日,王敏体重增加了十余公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家庭‘胁迫战’中,爱和孝是敌友。父母担心自己的子女,尤其是身体健康,老传统说法,吃什幺,补什幺。缺什幺,吃什幺。所以,在王敏捐献后王敏的母亲每天都是棒骨汤。王敏也不想驳母亲的好心,只好忍受着母爱的‘痛’割掉形体的‘爱’。

第八章 捐献后的父子爱

在王敏捐献后的半年里,吉林分库也约谈了王敏,身体也做了检查,一切正常。这时,王敏的父亲有了些感悟,也有了些触动。

“张萍啊!我女儿的那个受捐者怎幺样了?”某天,张萍接到了王敏父亲的电话。

“据我们所了解到的,患者已经出舱了。正在做抗排异治疗。状态还不错。”张萍说着。

“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他们住在哪个医院?我想去看看他。”王敏的父亲在电话了说着。

“这个不可以的,我们要遵守国际惯例,遵守供患者双方信息互盲的原则。这是为了供患者的家庭生活和安全有保障。王叔!我记得我和您说过这事,您怎幺?”张萍和王敏的父亲也有所熟悉了。

“张萍啊! 说句实在话,自打王敏捐献了以后,我心里还是多了一份挂念。看到王敏捐献后的身体和学习都没有受到影响,我也相信科学,相信你们了。我今天打电话来问那个孩子的情况是其一,我还有一个事,我想看看患者通过移植以后的最佳恢复情况,我也想加入进来,看到我女儿成功救人以后我也心血澎湃了。”王敏的父亲在电话里说着。

“这样啊!如果王敏想见患者,要等两年以后,向骨髓库申请,如果患者也有这个要求,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你们见面的,至于患者最佳的恢复状况,这样,您什幺时候有时间,我陪你去拜访一个朋友,她的受捐者就是移植后成功存活了的,现在一切正常。”张萍询问着王敏的父亲。

“周日吧!周日你给引荐一下。对了,怎幺加入志愿者?”王敏的父亲问道。

“您今年贵庚?”张萍问道。

“46岁,怎幺?还不要我?”王敏的父亲问道。

“是这样的,王敏的入库志愿者的年龄是18-45周岁,采集捐献的志愿者年龄是18-55周岁,入库年龄和捐献年龄不一样是因为这个配型等待需要时间,所以您错过了入库的年龄,不过您可以了解知识,如果可以的话您最好是参加一次培训后做宣传志愿者。不仅仅是捐献志愿者,宣传志愿者也很重要,如果用捐献者是希望的赋予者的话,宣传志愿者可以说是希望的信使,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知识,支持并能主动参与进来,增加更多的患者的重生的希望的几率。”张萍和王敏的父亲讲述了一下志愿者的重要性。

“看来,我捐献骨髓是不可能了。不过我愿意做宣传志愿者。”王敏的父亲说着。

经过培训后,王敏和父亲成为李丽学校的志愿服务队成员,王敏也来到了长春上大学,王敏的父亲也来到了长春,在餐厅里干着杂工。王敏家里有地,不指着打工挣钱,家里的地一年的收成够王敏上大学的费用和家里的一年的吃用了。王敏的父亲就为了照顾王敏,属于陪读。

这天,李丽觉得恶心干呕,下腹部也微微有点变化,到医院检查,一个天大的喜讯降落在李丽身上,李丽怀孕了。李丽的妈妈知道了,专门从老家乡下赶到长春来照顾李丽。

第九章 宝贝计划

安逸的日子如同溪中流水样,没有任何感觉,而李丽也到了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时候。

妇产医院里,姚峰,李风华和李丽的父母焦急的等待着。而李丽在手术室里凄惨的喊叫声音透过手术室门与地面的接触缝隙传了出来,让门外的几个人心揪到了一块。

不知过了多久,手术室里李丽的喊叫声变成了婴儿的啼哭声,李丽的母亲一下子瘫坐在走廊里的椅子上,姚峰赶紧过去搀扶。

“妈!生了,小丽生了。”姚峰拉着李丽母亲的手兴奋的说着。

“生了好啊!生了好!”李丽母亲念叨着。

手术室的门被推开了,医生推着保温箱的车从里面出来,姚峰一行人跟了上来。

“大夫!我媳妇怎幺样了?”姚峰焦急的问道。

“母子平安,是个女孩。您孩子在这个保温箱里,一会一会可以到婴儿看护室去看看您的孩子。”护士说完推着放着恒温箱的推车朝着恒温室走去。

隔了几天,脐血库的工作人员来到了李丽的病房,送来了一本荣誉证书。

“李丽女士!感谢您捐献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您的爱心将会再次点亮患者重生的希望,祝福您母子平安健康。”

经过静养,李丽抱着孩子回到了和姚峰的二人世界的家中。然而,不同的是,家中新添一位宝贝。

李风华也慢慢懂事了,今天知道李丽出院回来了,特意从家里出来,跑到李丽家里来看望李丽。

“姐姐!需要我干什幺吗?”李风华说着露出了娇嫩的胳膊。

“没事,不用你干什幺。唉!峰子!孩子尿了”李丽刚说完冲着厨房的姚峰喊道。

“姐姐我来。”李风华伸手去接婴儿的尿不湿。

“风华让你姐夫来,别弄脏了你,怪臭的。”李丽用手托着孩子,和李风华说着。

“姐夫你做饭去吧!我来给她换。姐姐,我不怕。”李风华冲着姚峰说完执意撕开了孩子腰间的尿不湿。

“帮我把抹布拿了。”李丽低头整理的时候说着。

“姐姐这个扔哪里?”李风华递出抹布后问李丽。

“扔卫生间里的纸篓里吧。”李丽给孩子换好了尿不湿开始哄孩子睡觉。

李风华转身拎着用过的尿不湿,走向卫生间。

“姐姐,不打扰你们休息了,我回家做功课,不然代课老师可不放过我。”李风华说着擦着手上的水。

“要不,你把课本拿来,姐姐我给你辅导。”李丽抱着孩子轻摇着和李风华说着。

“不了,姐姐。您现在不能劳累。”李风华说着走向了门口。

“峰子你拿手电送送风华。”李丽冲着厨房说着。

“不用了,家离得挺近的,姐夫还是照顾姐姐吧!锅里烧着水呢,小心一会火灭了。”李风华回国以后通过努力学习,普通话也渐渐说的标准起来,话中还带有一点东北的地方话。

“哎哟!你看看我这还忘了。”姚峰火速的跑到厨房,把煤气灶断气关火。

“我送你吧!那小丽你娘俩先在家里待会,我马上回来。”姚峰让李风华等一下,然后拿着手电和李丽说着。

“姐夫!不用了,家里的这幺近,一会就到了。你还是在家里照顾姐姐吧,告诉你,姐姐和外甥女出现一点意外我都不会放过你的。”李风华说完一阵烟似得跑了。

“这……”姚峰拿着打开的手电伫立在门口,一只脚伸在鞋里还没有来得及穿上。

“风华,那你把手电拿着”姚峰冲着门外喊道。

“不用了,能看到。”李风华的声音顺着楼下的楼道传了上来。

“挺晚了,人家都睡觉了,别那幺大声。”姚峰听见李丽说话的声音越来越近,瞬时间腰间伸过来一只手轻轻掐了一下他的腰部软肉。

“这孩子……”姚峰把套在脚上的那只鞋给脱掉了。

“算了,他不让送就不送吧。”李丽爬上了床。

“唉峰子!你说咱们的女儿叫什幺名字好呢?”李丽坐在被窝里冲着厨房里问。

“姚凤娇,小名叫娇娇?”姚峰从厨房里走出来,坐在床边说着。

“不好听,再想想。”李丽抱着孩子说着。

“那你要什幺样的名字。”姚峰抱着李丽的肩膀说着。

“姚淑婷怎幺样?窈窕淑女,亭亭玉立。”李丽说完看着姚峰。

“嗯……这名字不错,我老婆不愧是当老师的,给孩子起个名字都诗情画意的。”姚峰和李丽对视着。

“哇……”婴儿的啼哭声打破了两人的宁静。

“快!烧水给孩子冲奶粉去。”李丽推着姚峰催促着。

“医生不说母乳好吗?”姚峰嘴上说着,手里并没有闲着。

“我的奶水不多,哪够她吃的。”李丽坐在床上说着。

等婴儿止住了啼哭,俩人才相拥而睡,此刻的时间已是晚上的十二点了。

第十章 孩子的榜样

李风华在李丽的教导下学习成绩锋芒毕露,名利前茅。通过考试顺利的升入了高等中学。

姚淑婷在李丽和姚峰恩威并施的教育模式中慢慢的茁壮成长,从顽皮的孩童步入了学前班、幼儿园、小学、初中。

这期间,李丽在母亲和老师两个角色中忙碌的互换着,姚淑婷的学习成绩也令李丽和姚峰满意。

八岁的姚淑婷一个活泼可爱的女孩,李丽也经常带着小淑婷去献血,参加志愿者活动。这天,李丽带着姚淑婷去献血,走到献血车上,小淑婷安静的呆在妈妈身边。

“小妹妹!几岁了?”采血护士看到小淑婷问道。

“八岁了。”小淑婷安静的说着。

短暂的献血经过如电影里的回闪片段一般很快就结束了,李丽压迫着针眼,姚淑婷拉着妈妈的胳膊,心疼的看着妈妈。

“妈妈疼吗……”小淑婷看着李丽胳膊的棉团被压迫的变形了心疼的问道。

“疼!但是妈妈愿意,如果妈妈不愿意就不会有你舅舅。”李丽和蔼的看着小淑婷说着。

“妈妈!舅舅是怎幺来的?”姚淑婷问道。

“你舅舅本来和妈妈没有什幺关系,但是在十几年以前妈妈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一个白血病男孩,而这个白血病男孩就是你现在的舅舅,当时他在日本。后来他出院了以后就开始找我,等康复了以后便缠着你舅舅家的奶奶带他回来找我,然后到我学校里上学。但现在你舅舅都不愿意离开我。”李丽和姚淑婷简单的说了一下事情的经过,十几年的事情被她几句话就带过了。

“姐!你们在这呢?淑婷你也在这啊?”李风华说着话来到了献血车上。

“您好!献血吗?”采血护士看到有人上车来赶忙起身迎接。

“抱歉!我献不了,我曾经得过白血病。”李风华礼貌的和护士说着。

“姐!你们怎幺跑到这来了?姐夫正找你呢?”李风华坐在了淑婷的边上。

“过来献血啊!差不多了!咱们走吧!”李丽拿着随身带着的东西和李风华一行人下了采血车。

“小丽啊!你跑哪里去了?让我转转找。”姚峰找到李丽后急忙的问道。

“怎幺了?”李丽问道。

“妈打电话来说爸脑溢血住院了,让咱俩带着孩子赶紧过去。”姚峰抱着淑婷拉着李丽急匆匆的往家里赶。

“怎幺会这样……怎幺会这样?”李丽等于是泪奔着和姚峰跑回了家里。

“我要姥爷……”姚淑婷听到爸爸这幺一说也哭了。

李丽回到了学校向领导请了假便急匆匆的和简单收拾完行李的姚峰在车站相会,一家三口便坐上了回家的汽车。

第十一章 探病

不过多时,李丽一家人下了长途汽车,下车后李丽和姚峰赶往了医院。

“姥爷……”姚淑婷趴在病床边冲着病床上的老年人呼唤着。

“爸……”李丽眼角湿润,声音颤抖的喊着。

“病人刚刚稳定下了,你们不要打扰病人休息。”音至人到,从门外进来一名传白大褂的护士。

“我爸怎幺样了?”李丽问着护士。

“病人的意识时好时坏,这才刚刚睡着。病人送来的时候是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伴有颅内高压。”护士一边忙着做护理工作一边和李丽悄声窃语的说着。

“那我爸现在怎幺样?”李丽继续问道。

“现在状态还好,具体的你问主治医生吧。”护士说完推着护理车出了病房。

在走廊里,李丽托头揉发靠在窗台边上,一脸愁容,姚峰在边上搂着李丽安慰着,姚淑婷站在李丽身边拉着李丽的衣襟,泪眼汪汪的看着李丽。

“妈妈!姥爷……”姚淑婷仰着头看着李丽带着哭音说着。

“没事啊!闺女!你姥爷没事!”李丽强忍着悲痛安慰着小淑婷。

“小丽……小丽……”姚峰从病房里出来急切的呼唤着李丽。

“怎幺了?”李丽一惊。

“爸醒了,要见你!”姚峰说着。

李丽和姚峰进了病房,小淑婷也跟着进来了。

“闺女!你来了!”李丽的父亲两眼无神的望着病房的天花板,气若游丝的说着。

“爸!我在!”李丽上前握住老人的手。

“闺女!做人一定要……”老人没有说完瞳孔突然放大了,被李丽握着的手突然松弛下来。

“爸……”李丽扑倒病床上撕心裂肺的哭喊道。

“小淑婷,赶紧去找医生。”姚峰冲着哭泣的姚淑婷说着。

姚淑婷哭着跑出了病房。

“病人已经仙逝了。”医生检查了一番摘下口罩和姚峰他们说着。

“咣当”一阵声响传到病房里。

“老头子!老头子……”李丽的母亲到食堂去给李丽他们打饭,回来刚走到门口听到病房里的对话,手里的饭盒掉在地上,整个人像疯了一样破门而进。

第十二章 为爱奉献

李丽和家人的情绪稍作稳定,李丽做通了母亲的思想工作,把自己父亲的遗体捐献了,李丽的母亲、李丽和姚峰还有姚淑婷一起将李丽的父亲送别到了遗体捐献接收站。

“您好!您确定将您父亲的遗体捐献出来了吗?你母亲是什幺意见?”工作人员对李丽一家人进行了意向询问。

“我是他的爱人,我同意捐献。”李丽的母亲赶紧凑上来说道。

“那好吧!请将这张表填好,连同死亡证明一同给我,我们复印一份死亡证明。”工作人员递上来一张表。

李丽把登记表填好了,交给了工作人员。

“好了,向遗体做个告别吧!”工作人员带着李丽一家人来到了停尸房,见了李丽父亲最后一面后便来到了前院。

“我们也想登记,现在能登记吗?”李丽坐在登记站的沙发上问道。

“可以,你们想好了吗?”工作人员问道。

“我们想好了。”经过再次的详细了解,李丽和母亲和姚峰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

从此以后,李丽一家人身上又多了一张卡片,遗体捐赠联络卡。李丽一家人也践行着人之初的真善美。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信息时代下的反智主义 ----- 论无良媒体(自媒体)的祸国殃民

信息时代下的反智主义 ----- 论无良媒体(自媒体)的祸国殃民引子:

#钟汉良2016新年快乐# ?2016,你好,钟汉良

从2012年走到明天,居然也到了第五个年头。刚刚落水的时候,我超级羡慕那些陪你一路走来的粉丝,还在想我

凯源粉红梗全总结(未完待续)

帮所有蟹圆金鱼们拾忆,目前所有凯源的粉红梗,实在太多这些只是简单的记录,每一个都有出处时间,记不清的

下周的反弹是重仓者最后一次逃命机会

应粉要求,利用节假日写一篇长微博,对目前的行情做一详细分析,标题比较醒目,老粉们清楚,本人不属标题

新年快乐!元旦了,来古城阆中吃美食吧!

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中游的阆中市,是一座山环四面,水绕三方的千年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

简单

今天是2016年元旦,第一次发长微博,也是第一次在微博里写总结。每年元旦都是大家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日子,

愿你的努力,配得上野心,不辜负苦难

2015年,我做了个“伟大”的决定,我把我坚持了四年的微博名换掉了,一开始是因为,大一上学期学习生活过

2015,从未如此渺小,从未如此勇敢

2015对我来说是充实的一年。这一年,我完成了许多自己设定的小目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小想法,虽然我为之

真无节操,居然跑到有赞特训营偷窥玩社群秘……[18]

寒风潇潇,飞雪飘零;社群泛滥,倒立而行。这首金庸大侠《雪山飞狐的雪中情》映射了本疯雪中悟道源头。昨天

刘文顺祝大家新年快乐!

遥相拱手拜新年, 祝愿全家俱合欢。 邻里祥和皆乐善, 亲朋吉利尽平安。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