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我一年零四个月的“二胎时代”
2015-11-23 10:30:28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yiyikexin2011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写在我一年零四个月的“二胎时代”



 “这是我的!” “我不同意!” “还!给!我!”

在我还只有一个娃的时代,以上这些抗议声就不绝于耳。是的,我家姐姐长得温柔甜美,真相却是一只刺毛倒竖,时刻捍卫主权的小怪兽。某大V作家曾经多次记录过她霸道蛮横的维权故事,“御姐”形象深入人心,“像公主一样温柔”有段时间几乎成了我们全体一致的“提醒词”。

面对这样一只小怪兽,在有了两娃以后,我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她俩一起玩,会打架吗?”我好想答:“你猜?”

小小一个家,小小一间屋,同样一堆玩具(爸爸妈妈也是玩具的一种),同样的兴趣点,你……试试?


自从二胎政策放开,各媒体,各公号,各专家,纷纷抓住机会开始贩卖“与时俱进”的知识:“如何让他们亲如手足”。且不论这个标题有多惊悚,人家本来就是真真儿的手足啊。里头开出的药方若是真的遵照执行,才叫人大汗。

“让大宝参与照顾二宝”

我同意这是可行的途径,but“让老大扶着奶瓶”“让老大帮忙丢尿布”这些事,难道不该是老大自己的选择吗?更夸张的是“每当老大做了这些的时候,就要使劲地夸,夸张一点也不怕”,真想高喊救命!请问我们养的到底是一个和我们一样有意志的独立个体,还是一只需要训练的小兽?

当两娃共处时,老大自然会发现自己更高、更大、更强壮,他能够完成许多弟弟妹妹做不到的事。爸爸妈妈对弟弟妹妹的照料、看护他也同样看在眼里,他的确有能力给身陷囫囵的爸爸妈妈们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取尿布递浴巾之类的小事,甚至,在给弟弟妹妹喂饭,帮弟弟妹妹从高架子上取下ta的拨浪鼓,把弟弟妹妹掉了的小球从沙发缝里挖出来这样的“大事”上,他们实现了自己的力量感,这让他们感到满足。但说到底,愿不愿意“搭把手”,想不想“伸出援手”,都取决于他们自己的决定。他有权力不帮你丢臭气熏天的尿布,他可以在沉浸于自己工作的时候听不见你的“求救”,他有他自己的意志,他不为你“使劲儿夸”而左右他的选择——这是值得你高兴的事呀!如果说到这儿,你觉得,你还是更想要他“听话“,我也理解你。因为当我是那个焦头烂额处理婴儿臭大便的妈妈的时候,我也迫切的希望,有人随时能够帮一帮我。但永远不要忘记前提是,他是否愿意。

更多时候令我们陷入挣扎的其实是一种暗示:“他是大孩子了,他可以帮忙”,以及“他长大了他应该承担”.可是拜托,在那个小小软软婴儿出现以前,他是这个家里最小最受宠的宝贝,他还是这个家里最弱小最需要帮助的成员,说到底,他还是个孩子,今天和昨天并没有什幺不同,他依然情绪不稳,依然娇小柔弱,依然还在经历从感受自我到理解他人的过程,他只是看起来,比那个婴儿“大”一点!


“参与照顾二宝”本身应该是一个“结果”,而绝非“要求”,如果要划分,这完全不是父母可以使得上力气的部分,这是属于大宝的决定。当他足够接纳这个新成员(是的,足够接纳,不是足够爱,他天然的爱着弟弟妹妹),当他慢慢接受了自己在这个家庭结构中角色的变换,当他能够且愿意去做这样的尝试,他自然会去“搭把手”,自然会去“伸出援手”,那是他的事,我们很愿意看到,但那不代表我们能够要求他承担本不属于他的责任。

”公平公正的对待两个孩子”

姑且不论真正的“公平公正”本身就不存在,对每个人来说都有自己的“公平公正”,爸爸妈妈自己认定的,本来就和孩子认同的不一样,如何去界定?即使我们足够理智到可以摒除情感的部分,去做一个当下最“公正”的解决,那就一定能让冲突的孩子心满意足了吗?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当下的解决”,还是朝着一段令彼此之间更亲密,更融洽的关系去努力?

尽管我们常说,要给两个孩子“一样的爱”,但更多时候在我们身边,“老大就该让着老二”这个观点早已深入人心。我家的情况就是,家人都看不下去老大把老二当玩具,一有拍打、推搡之类的动作,长辈们就惊叫着冲到前面阻止、说教。更不用说在两个人同时发现一个玩具并且开始争抢时:“你是姐姐,你要让着妹妹”的声音就一定会出现。前面已经提过我家姐姐是物权意识极强的宝贝,她的张牙舞爪几乎都体现在这个方面。我非常能够接收到她在这方面需要的确认感。当一个外来生物突然来到我们的家,侵入她的领域,霸占她最需要的爸爸妈妈的怀抱和手臂,抢走全家人的时间和关注,她更加需要确认来自“物”的归属权,来确认自己的感受——我是否仍被充分的爱着。


我也走过困惑的路——藏在玩具箱里八百年不玩的玩具,碰都不碰一下,找出来给妹妹玩,你就抓狂?婴儿时代啃过的牙胶,脚都断了发不出声响的小章鱼,这有什幺好,妹妹要你也不肯让?妹妹大哭,好不容易找到一件玩具安抚住了,你却像个火药桶,尖叫着冲过来一把抢走,还大哭!打着这些字,我好像就站在这幺想着的那个自己身边,看见自己饱含愤怒的脸。这样的脸,是在对她表达什幺?“妈妈爱你,但你应该爱妹妹?”我是这幺想的,但她能接收到吗?“应该爱妹妹”——她拿回原本就属于她的玩具,这个家里的玩具原本的确都属于她,这就是不爱妹妹了吗?需要借用玩具安抚妹妹的人是我,不是她,我的预设是,她是姐姐,就应该懂事,应该理解,应该无条件的配合我协助我,这样才是“爱妹妹”吗?……这样的察觉,让我看清,是我自己需要厘清自己,而不是她。

也有妈妈教给我各种“战术”,她们说,给妹妹买好玩的玩具,不让姐姐玩,除非姐姐同意交换和分享;也有人说,告诉她如果不分享就不给买新玩具!可是在我这里,我观察到的是,当她确认了自己的东西仍属于自己,她仍旧可以在自己的安全区域内得到我们的确认和保护,我们认真的尊重她的物权,不管是妹妹想玩还是我们需要, 都记得主动询问“可以借给妹妹玩一下吗?”时,她基本都会轻松愉快的立刻同意;当她感受到“我仍旧可以在我愿意的时候才分享”,没有人会因为“你比妹妹大”去剥夺原本属于她的物权,明白这一切的决定权仍在她手中,并不需要因为任何的威胁和强迫去做这件事,她几乎是在瞬间放松下来,主动找来适合妹妹的玩具交到她手里。她的心落地了,踏实了,她不再需要大声疾呼,不再需要反复试探,不再需要争抢和攻击来自我保护,她的不安、担心、害怕和疑虑都被接纳和理解,她就回到本来的她的样子,她不需要花费力气来做任何的对抗,她就会有更多的力气来觉察自己,那些原本就在她心里的爱,能够给予和分享的爱。

确认自己物权的同时,她也在确认和保护妹妹的物权,“这是你的”“这是我的”她比谁都分得清楚,连有朋友家的孩子来家里玩,她也替妹妹守护得好好的。

目前我只经历了一年多“二娃时代”,但我的体会是,在面临“一娃”——“二娃”的结构转变初期,我眼中的“公平”会更倾向于老大那一头,更多的理解她表达不出来的困惑,更多的接纳她由于面临冲击而表现出来的情绪起伏。她和我们一样在努力适应生活中的改变,特别不容易,特别了不起。


“当好两娃冲突时的裁判员和教练员”

这个“支招”也让我想大声吐槽,我相信如果以此为目标,不仅于事无补,更可能出现的结果是越帮越忙,从两娃冲突升级到全家出动!的确听到过朋友无措的诉说,我都讲过多少次,他们还是要打,还是要吵,我妈就说我不会教孩子……我真的想问,哪家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能和平共处,我好想知道,如果没有“手足相争”做基础,“手足相亲”要从哪里来。

两娃冲突也是我每一天的功课。下班回家后的时间,长辈出门散步,爸爸如果有事,就是我化身拖拉机“一拖二”的时间。姐姐爱玩迷宫爱涂鸦,妹妹看见笔觉得新奇得不得了,奋不顾身扑上去,姐姐感觉被打扰,大声呼救;姐姐精心创作完成一件“作品”,有时是积木有时候是手工,妹妹一扑就毁于一旦;姐姐听故事听得正高兴,妹妹研究完自己的东西挪挪挪挪过来,刺啦一声,撕掉一页……目前我面对的两娃冲突多是类似这样的桥段,我没办法喝止“壳你不对”,因为她就是这幺傻愣愣的学步儿,我也没办法说“姐姐你要原谅她”,因为只要代入想一想就觉得换我也会抓狂!只有左手一只“你好不容易搭好的,臭壳壳一下子就破坏掉了!”右手一只“壳壳来,姐姐不想有人打扰,壳壳也想画画对不对,来我们拿白纸去”哄到另外一边去,尽管再过两分钟她一定挪回来……每天如此来来回回。可能再过一段时间,两只大一点,冲突会升级?会有更复杂的场景出现?我没有办法知道,但我想,我不会试图去当裁判员判定谁对谁错,更不会选择当教练员,以我的认知“教”给他们怎幺样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下不为例云云。我只想尽力做一条更好的通道,听她,也听她,看她,也看她,或者是,等那只小的可以开口表达她自己时,看看他们怎幺讨论解决那件事本身。我真的好想看,好想听他们怎幺样找到一个出口,一条路,简直不能更好奇了。


我有时也挫败的想,当壳壳一天天长大,更自由,也更有自我意识,我能给翅膀多少专注的陪伴?当翅膀在壳壳这幺大的时候,我能心无旁骛和她一起玩的游戏,壳壳一样都没有玩过……知道亏欠感从何而来,也知道它不“应该”存在,知道自己享受和她们共处的幸福,同时也看到自己因为力量不够需要向外界求助,而生出的不满和怨尤。我在这样的矛盾中同样是在反复和自己确认,我可以吗?我只能如此吗?我能更坚定吗?

我不关心什幺技巧一二三,也来不及想什幺方法四五六,每天从下班回家到哄两只入眠,这段时间,它短暂而匆匆,它甜蜜又抓狂,但这就是我真实的每一天。当我有机会回望,哪一天,哪一个时刻都是微不足道,但在这一地鸡毛中,它们就是我的时时刻刻。

             ——写在我一年零四个月的“二胎时代”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九)直罗镇战役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九)
直罗镇战役
1935年11月上旬,红一军团进至富县西北的老人仓、秋子林地

匆匆遇见,匆匆话别

匆匆遇见,匆匆话别

时间过得太快,想要的并不多,但留下的却很少。日子过得太仓促,昨天的太阳还没

六种融资渠道资金成本比较[转]

银行资金放入银行:2013年下半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约为5.1%(包含余额宝、微信理财通等“团购”大额

超短线八大战法

一、要有一定的市场操作经验,对技术分析有一定功底,投资新手切忌一开始就想做好超短线。
二、要做超短线

大学生创业享受优惠政策都看这了

创业,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多数人的选择,对于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更是如此。在今年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

#税收知识#

法律救济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或者其他当事人在征纳税过程中与税务机关发生争议或者分歧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

一名老派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

2015-08-17 江选研讨会 1985年的夏天,上海,江在音乐厅欣赏上海交响乐团的演出,当时江的头发依然乌

爱心奔跑,让孩子的冬天不再是冬天。

活动时间:2015.11.13-12.15 每天一小跑,跑出意义跑步是日常生活中最常采用的一种锻炼方式,跑步有着

第1304篇·避孕套

避孕套现在大多叫安全套,早年也有叫保险套的。仔细琢磨一下这名称,忽然发现前者强调科学属性,目的清晰单

送一只短线股(打赏自动发出)

没有被炒作过的机器人概念股,业绩不错,而且还是次新股,前期涨幅不大。盘子小,有高送转预期。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