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往与理想——段桂范作品研讨会记略
2015-11-21 12:00:26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W良家族马哈鱼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孤往与理想——段桂范作品研讨会记略

详情http://www.weihai.tv/culture/culnews/212529.html

[编者按]段桂范,威海籍画家。英年早逝。生前寂寂无名,逝后由其妻子整理了他的遗作,于本月初在威海市美术馆举办了“水墨卮言——段桂范作品纪念展”。展览开幕之后,对观者触动极大,更在威海艺术圈引起巨大反响。鉴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威海市美术馆决定从本次展览上挑取十幅作品作为馆藏作品。这也是市美术馆自开馆以来首次以美术馆名义收藏画家作品。段桂范作品研讨会正是基于此背景下,由市美术馆组织召开。

孤往与理想——段桂范作品研讨会记略

2015年11月14日上午,威海市美术馆会议室内,研讨会开始时的氛围略有些沉重。这是因为大家在这里讨论的,是一位已经逝去的青年画家,如果他还在世的话,也不过才四十露头。这位年轻的画家之所以值得大家共同坐在这里,怀念他的艺术之路,总结他的艺术特点,讨论他的艺术成就,是因为刚刚于市美术馆落帷的“水墨卮言——段桂范作品纪念展”让大家发现了威海的书画圈里竟有这样一粒“遗珠”,而他的作品,不仅独具个性,更向观者传递出了一种极为强烈、极具共鸣性的艺术力量。

本次研讨会由威海市美术馆馆长邹本虹召集发起,由威海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海岬书社执事杨林进行主持。参加者有威海书画界、艺术评论界、媒体人士以及画家段桂范的故友亲人等。因篇幅所限,本文在此仅摘取研讨会参加人士的部分评论观点。

贾乾初

看过展览之后,我想我最大的震撼在两点上。我认为老段的作品有两点非常突出。第一是个性,第二是理想性。个性,是说老段在艺术上有孤往的精神。艺术上的孤往精神是自信的表现。当前有很多的画家,在技术上的问题都不大,但往往都不知道“我在哪里?”而老段的画里,始终有“我”。理想性,我指的是老段具有审美理想与艺术理想。人的动物性决定了人会彰显欲望,但艺术的高贵处则在于对理想的坚持。理想就是灯塔,是寻求艺术方向的指引。

王传峰

我也在中国美院呆过两年。当你掌握了笔墨语言,将来你怎幺走,是个问题。老段画如其人,他画中的这种静,来自他的为人。中国画整体还是要回归于气息,画家每张画都是要有感而发。老段的展览,也激励着我在个人的绘画方面追求。

宋文武

从事装裱行业多年,手下裱过太多的画,对画的感觉都麻木了,基本没有什幺感动。这次展览裱这批画,内心很受冲击。画画是为表现而表现,还是为了自我而自我?应该是后者。

杨雪萍

我看了段桂范《水墨卮言》画集,感动于其中的序言《莫说我寂寥》中画家夫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理解,感动于画家亲朋好友的评价。我想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丢失的部分,是我们这个时代遗忘了的真与纯,静和雅。人们追求的东西太外在了,虽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灯黑夜下,扪心自问,内心都渴望真纯。段桂范留下的这些作品,能够像小泉一样滋养内心。做了这幺多年的艺术家专访,这种对内心清净的保持,清楚地体现在段桂范身上。

殷永泉

我从94年认识他,他一直没变。清秀,俊雅。与我相比,老段更向往南方的生活,他对水的使用是跟南方分不开的。他的画,后期从虚谷身上受到不少影响,但他更大胆和放肆。他画鱼,大胆地用水撑,文人画中,没有人像他那样用这幺大水量的。再有就是对宿墨和宿色的运用,非常特别。从题款上看,老段也是个优秀的书法家。他练过石鼓文,楷书、隶书等线条都是从篆书上来的,楷书似乎有受南方的影响。大家看“大利”一幅的题款,篆书与小楷这幺一配,就像是几个人随意凑在一起喝茶,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姜汝兵

艺术的珍贵处在于独特性。老段的艺术人生虽然不完整,但艺术历程有始有终。他为人非常静,不张扬。不知是性格造就艺术,还是艺术造就了性格。以前看到过他的画,但没有像这次这样在展览上一下子看到这幺多,的确能感受到那种力量感。

张晓东

老段给我的印象是太喜欢画画,他对画画有真情,投入很深。简介他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他在每一张作品里面投入的真感情,这种忠于内心的流露,给我很大的震憾。之前总想找机会就画画跟他交流,但不巧总是错过,现在成为永远的遗憾。

刘胜启

段桂范的作品非常富有灵性。很多人说他的山水画得没有花鸟好,但我不这样认为。有很多画家画得并不好,但说得好。老段这个人说得少,但细看作品是有灵性有内容的。

李小冰

我个人最喜欢段桂范的清供系列。看他画的鱼,感觉他画的就是自己,一点不张扬,不恣肆,低调悠闲很随意的感觉。他作品里的这种清雅,刻意追求是追求不来的,没有这个心性,光有手段是达不到的。他的作品,无论从书法上还是到笔墨的运作上,我认为都是跟他的心性相关的。一幅作品,行家看技法和笔墨,外行则看的是舒服。某种程度上,老段是成功的,有些人即使活了一百岁,可能他的作品也引发不了大家去关注去探讨。

邹本虹

今年美术馆有50场展览,很多展览我是不屑去看的。段桂范的这场展览,我看过一遍后,又回来看了一遍。再看画册文章,了解到这个人的艺术经历,非常让人感动。我越来越知道这个人干的事,走心了。真正打动人心的艺术力量,里面没有任何私利,是很纯粹的一种情感。艺术没有好坏,可是有高低。有些展览,你一眼看进去,看到的是“钱味儿”,而这个人的作品,它是很安静,很干净,很朴实的,是使你内心很有触动的。能做到这个程度的人,可以说是很少了。画家不可能没有技术,可是这个技术是用来唬人骗钱呢,还是用来把艺术理想实现在画面上呢?一念真实,笔下真实,一念虚假,笔下立刻就假。

杨林

画家的生命不论长短,都要走进历史。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历史人物的。段桂范的画,本身能不能留在美术史上,我有期待。段桂范是威海人,“本土”在我看来,不是个问题,而是个伪问题,这往往会成为保守和狭隘的借口,限制人们的视野。画家要做一件事,要尽量做得完美,有对理想的追求,对完美的追求,才能成为艺术家。钟情艺术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关心人性,画画的人,通过绘画来进行表达,不着一字,一点一划都能表达心性。我很能理解乾初形容的“力量感”。这种力量不是视觉的刺激,而是触碰到你内心最柔软地方的穿透力,只要是理解绘画的人都会理解这意思。所谓的“孤往”,肯定有叛逆有不驯服的地方。段桂范到中国美院求学,是他知道他手段上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欠缺,在这个意义上,他是成功的学习者。现在进修的人很多,很多人不是为了实现理想,是为了吃上画画这碗饭,或者说是想吃碗轻松的饭。段桂范的作品之所以有内在力量,是因为他在艺术上的实验,都是围绕在他对艺术理想和审美理想的追求上。理想价值对绘画来说,不能说最重要,但至少是不能缺少的。段桂范过早离开这个世界,固然是一种遗憾,古往今来的画家很多,但客简介来,生命的长短并不决定他们艺术的高度。我们今天在这里对段桂范的作品和艺术经历进行探讨,对他已经没有意义,但对我们的意义还很多。这个时代不缺画家,缺的是像段桂范这样对艺术如此痴情、如此投入的画家。



相关链接

画家简介

段桂范,1972年生,别署康庵、尚儒、尚昱、柴峰酒徒、海云居、梵村、庸斋,2003年进修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山水专业,2011年中国美院花鸟高研班结业,2012-2013年,中国美院综合研修班结业。持画笔廿年有余,自言美术爱好者,安于做主流艺术圈之边缘人。其画风清雅、静谧、文气,无论花鸟山水,均已显现出自家面目。惜乎英年早逝。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孟珏,不该梦绝!

前言:我是孟珏的味觉,他苦难之际我与他分离,但他内心经历的人生百味我悉数懂得!待他的苦楚伴随眼泪在云

【旧杂错】你听到了很多遥远的喧嚣

2007年12月5日,念奴日志。插图为黑塞画的那些花儿。
你看到人们以一种儿童似的或者动物似的方式生活

重读尼可.李森自传的感受

最近重新读尼可.李森的自传,感受极深。李森交易的失败,在我看来,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1。逆市场

英语希望思维

301.empty(空的)=按 泼 忒我能按住我家的泼妇,你那是空想的结果。忒难了。302.fork(叉子)=fou(佛怄) 刻用叉

付费佬牛竞彩:周六001/002 澳超联赛7轮两场

珀斯光荣前五轮1胜4负战绩不佳,才于上个主场3-1击败副班长阿德莱德联

罗晋!你的帅气已溢出屏幕,我要报警啦!

就这幺安安静静地站在那里,插着手抿着嘴,身边人来人往,他却不知看向何处,一副置身事外的样子…但!有没

退烧药的谣言与科学应对发烧

作者:冀连梅 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药房主任 执业药师 这两天,微信朋友圈被一则有关退烧药的信息刷屏,搞得

从教堂到集市,去中心化的菱形微博


微博发布了新一季财报,业绩亮眼。
曹国伟斥巨资购入新浪股票,重返新浪第一大股东位置。
都很提升士

大公子生辰贺文

其实明天才是大公子的生辰,不过今天放假最后一天,贺文写好了就提前放上来吧~~~~~给大家的假期福利^_^

雪域雄鹰原维——徐文强(一) 铁血连长雷励风行 铸就狂野军魂

连长转业好多天了,不管他会再第几集出现还是要第二季回归。一起看看连长在的每一集。第一集3分09秒当听到那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