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西徂东:自由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及嬗变
2015-11-20 16:00:16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谁和谁融合 | 编辑:小柯

原标题:自西徂东:自由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及嬗变

自由主义的兴起与传播是近代欧洲历史上的大事,它使得欧洲的国家发展呈现出了与中世纪截然不同的面貌。然而,如果我们打开一幅18、19世纪的欧洲地图,就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这就是自由主义是在英国形成并成为典范,在法国发生嬗变,在德国遇到顿挫,在俄罗斯则始终是处于“他者”的地位,无法为俄罗斯社会所普遍接受。从英国到俄罗斯,随着地理上自西徂东的传播与演变,自由主义的影响力也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

英国:自由主义的起源

英国的自由主义是在贵族与国王的博弈过程中形成并一步步成为英国的政治传统的。英国的自由主义可以追溯到1215年的《大宪章》。由于征税问题,英国国王和贵族发生了战争。贵族依靠战胜之威,迫使战败的约翰国王签署了《大宪章》。《大宪章》又名《自由大宪章》,其条款规定,臣民的权利是独立的,不是国王恩赐的,国王应尊重自由人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国王不得剥夺臣民的自由权利,如果没有法庭的判决,国王也不能逮捕臣民和剥夺他人的财产。

尽管签署《大宪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保护贵族自身的权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宪章》的不断再次签署,其保护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贵族到有产者,又从有产者扩大到普通民众。1225年的《大宪章》承认“人民和大众与贵族享有同等的自由权”,1354年的《大宪章》则将对人身权利的保护从有财产的自由人扩大到了所有人,无论其财产和社会地位如何。自由主义由此一步步成为英国最强大的传统。

《大宪章》规定的自由原则构成了英国政治和社会演进的基本框架,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臣民的自由,英国又发展出了一套“王在法下”、“王在议会”的政治安排,并最终通过光荣革命的形式确立了第一个近代宪政体制。也正是在这一框架下,英国发展出了以约翰·洛克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政治理论,以及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政治上的宪政与法治、经济上的市场与自由竞争、价值观念上的个人主义,成为英国自由主义的基本内涵。而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是英国式自由主义的核心。

自由主义构成了英国国家发展的基本内涵。英国也成为自由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典范。英国人将自己国家的崛起就归功于自由,并将英国定义为“一个由自由的个人组成的共同体”,把自己的历史说成是“一部自由的历史”,并以“生而自由的英国人”而自豪。自由主义传统也是理解英国历史上的自由贸易政策以及自由帝国体系,包括哈耶克式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关键所在。美国的国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英国经验的复制,英国式自由主义的传播并重新塑造了世界的面貌。直到今天,人们要理解和评价什幺才是现代的国家发展,依然还要不断地从洛克和斯密的理论遗产讲起。

法国:自由主义的嬗变

自由主义一旦形成,就会向外传播。自由主义的理论首先传播到了只隔一条海峡的法国,并在法国引发了以启蒙运动为标志的自由主义思潮。到18世纪后半叶,法国已经成为欧洲自由主义的新中心。不过,英国与法国虽然同处西欧,但毕竟有着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面临着不同的核心挑战。源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一旦被置于法国的语境中,必然会发展出不同的内涵。

对于法国来说,18、19世纪之交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就是封建专制制度极为发达。法国既有强大的专制王权,又有僵化的社会等级,封建制度成为阻碍法国发展的根本因素。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与英国式的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的自由主义不同,如何打破旧的等级、追求社会的平等便成为法国自由主义者所关注的核心内容。正如托克维尔所说的,长久以来对不平等的仇恨以一种持续而无法抵御的力量促使法国人去彻底摧毁中世纪遗留的一切制度,去建立一个人道所允许的彼此相似、地位平等的社会。以卢梭为代表的以平等为核心诉求的法国式自由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

与洛克一样,卢梭也强调自由的价值。他的《社会契约论》开头便是“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由、平等、博爱则构成了日后法国大革命三位一体的价值观。然而卢梭对于自由的理解与洛克显然不同。洛克强调的是个人的自由,卢梭强调的则是“公意”;洛克认为自由的关键是对个人财产权的保护,卢梭则认为正是私有财产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洛克强调为了个人的自由必须对政府权力进行约束,而卢梭则抨击分权理论,强调代表“公意”的政府是不应该受到限制的。

这就使得法国式的自由主义与英国式的自由主义出现了极大的不同。在卢梭式的自由主义中,对平等的政治参与的关注比对个人权利和自由有更高的优先性。这种与洛克不同的偏好,既是当时法国政治现实的反映,反过来又对法国大革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托克维尔分析的那样,法国大革命爆发以后,人们对平等的酷爱执着而始终如一,乐于为它牺牲一切,而对自由的热爱则不断地改变面貌,“缩小、增大、加强、衰弱,轻易便会沮丧、被吓倒、被打败,肤浅而易逝”。

平等压倒自由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在法国大革命中,对自由的追求是最后出现的,却是首先消失的。罗伯斯庇尔在被送上断头台前留下了这样的预言:“我们将会逝去,不留下一抹烟痕,因为,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我们错过了以自由立国的时刻。”法国大革命建立了共和国,并发布了《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却一步步演化成为雅各宾的恐怖统治,这是法国大革命最大的悖论。

法国式自由主义给后人的教训是:单纯的平等并不会自动给人类带来自由,相反,群体的意志有时恰恰会以极端的形式践踏自由。没有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而没有了自由这样一个核心的价值,平等和民主也可能会沦落为多数人的暴政。

德国:自由主义的顿挫

德国自由主义主要是英法传入的。尤其是法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还停留在中世纪的德国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并由此形成了德国的自由主义思潮。19世纪初期德国自由主义运动开始兴起。1830年到1848年期间,是德国自由主义最有活力的时期,不少邦国都开始了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改革。德国自由主义最终在1848年革命时达到高潮。德国自由派召开了法兰克福议会,并准备成立一个自由统一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国家。

然而,法兰克福议会却以失败而告终。被法兰克福议会推选为德意志皇帝的普鲁士国王威廉四世拒绝了自由主义者送上的皇冠,议会最终被普鲁士军队强行驱散。德国自由主义运动由此失败。

法兰克福议会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自由主义者没有能力解决德国所面临的根本问题,即国家的统一。自由主义是从英、法这样的国家传入德意志的。对于英、法来说,自由主义所面临的任务就是建立宪政体制。而对于德意志来说,自由主义者却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双重的任务,这就是既要建立自由的政体,还要完成国家的统一。自由固然是现代政体的基础,但没有统一的国家,自由就没有了前提。然而正是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德意志的自由主义运动表现出了其软弱的一面。自由主义者以知识分子为核心,自身并没有完成国家统一的实力,用当时《十字架报》嘲讽的语言来说,自由主义者“没有金钱,没有土地,没有法律,没有权力,没有人民,没有士兵”,只是“被扔掉的人民主权论的破产投资者”而已。

对于德意志的发展来说,1848年法兰克福议会失败所带来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德意志的历史由此走向了另外的方向:俾斯麦基于实力的“铁血政策”开始登场。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容克贵族通过三次对外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并在胜利的欢呼声中将自己置于时代最显赫的地位。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德国的自由主义者一步步地放弃了自己的原则与立场,最终变成了容克势力心甘情愿的追随者。自由主义的失败,是理解19世纪下半叶德国国家发展基本走向的关键。

相对于英法来说,德国属于后发国家。19世纪自由主义在德国的失败,反映的是自由主义在后发国家所面临的普遍困境。对于后发国家来说,自由主义往往是从外部传入的,因而通常更多地是知识分子的意识形态,很难凝聚起广泛的政治力量。与此相反的是,民族主义的诉求却往往是社会各阶层最大的公约数。在这种情况下,自由主义就很容易受到民族主义目标的挤压。更重要的是,在德国这样的国家,即使是自由主义者,往往首先也是民族主义者。对于这样的自由主义者来说,自由主义往往既是原则和理念,也是实现民族主义目标的手段和工具。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目标显然有更大的优先性。当自由主义无助于达成民族主义的目标时,人们就很容易接受更有助于达成目标的手段,哪怕这一手段与自由主义的理念是相悖的。这种自由主义被民族主义所压倒的故事,在其他后发国家中也在不断地重复。

俄国:作为“他者”的自由主义

俄国的自由主义思想在18世纪下半叶开始出现。与德国一样,俄国的自由主义受到的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影响。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开明专制”引进俄国,为自由主义传入俄国打开了大门。自由主义传入俄国后迅速在贵族和知识分子中扩散,欧化的贵族和进步知识分子成为俄国自由主义发展的主要载体,这是俄国自由主义一个突出的特点。

19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俄国的自由主义开始成熟,并开始形成自由主义的政治派别和自由主义运动,如地方自治运动等。1905年立宪民主党的成立标志着俄国的自由主义运动进入了政党时期。

然而作为一种外来的理念,自由主义在俄国缺乏历史文化传统及社会基础。与中欧的德国相比,地处东欧的俄国地理位置更为偏僻。俄国不处于任何一条欧洲主要的商路上,未能享受商业贸易所带来的商业化,没有形成发达的商业力量。与西欧国家相比,俄国没有经历商业革命、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也没有经历启蒙运动。相反,直到19世纪俄国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还保留着强大的农奴制和欧洲最强大的专制主义王权,在俄国甚至贵族都是不自由的。俄国的传统文化在本质上是以专制主义、集体主义为特色的。用安德烈·阿马尔里克的话说:“诸如自治政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个人自由等基本观念对于俄国人民来说几乎是完全不可理解的。”自由这一观念被视为无序与危险的同义词,个人主义代表的则是道德的堕落,至于人性应代表某种价值观念对于公众来说更是荒谬。

由于缺乏适合自由主义发展的土壤,俄国的自由主义运动始终只是“少数人的运动”而已,是无根的自由主义,无法为大众所普遍接受,甚至俄国的资产阶级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游离于这一运动之外。也正因为如此,俄国的自由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非常尴尬。自由主义被认为是“没用的字眼”,自由主义者则被认为是“与俄国隔离开来和已经被法国化的小丑集团”,是“颓废和堕落的渣滓”,是“喜欢随时自由地看看窗外的风景,然后走出去闲逛,上剧院听戏或去舞池跳舞”的无所事事的人。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由主义在俄国主要是作为受人轻蔑的贬义词来使用的。一直到19世纪末,俄国都没有人会公开宣称自己是自由主义者。

思想家别尔嘉耶夫在评价俄罗斯自由主义时说: “自由主义思想在俄罗斯始终是薄弱的,我们从来没有获得过道德上有威望和鼓舞人心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确实,在俄国的近代历史上,自由主义始终处于“他者”的地位,无法真正融入俄罗斯的国家发展之中。这也就决定了俄罗斯近代国家发展的基本面貌。

凤凰财知道(ID:icaizhidao)中国最权威的财经评论,每天都有热点财经新闻的犀辣点评!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做一枚有个性的小饼干:辣味花生小酥饼

(东菱特约食谱)每到周五都有点小兴奋,因为明天又是周末啦,平时想做没时间做的,都可以操练起来了~你

花牛苹果何时来

花牛苹果何时来汪永东/原创随笔
  一   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
  出国不久,嘴馋得不亦乐乎,想

河南开车撞拆迁人员致4死15伤行凶者被执行死刑

河南开车撞拆迁人员致4死15伤行凶者被执行死刑2015年11月20日 12:49
来源:中国新闻网原标题:河南开车撞死

孤独、挣扎和反抗,华晨宇《蜉蝣》MV正式版上线

今日,华晨宇《蜉蝣》MV正式版上线,此前网络上已经放出此MV剧情版,歌迷纷纷称赞,MV画面质感优良,歌手

“杜”“杜”内战,看好老“夫”子

新浪微博认证、签约自媒体专家均波推荐:杜塞尔多夫 VS 杜伊斯堡  杜塞尔多夫 VS 杜伊斯堡  比赛时间

念念不忘nbsp;必有回响nbsp;---nbsp;金星星盘解读

金星生于1967年8月13日,太阳狮子,命宫狮子。命宫内有日、木、炁、水四颗星体。日即为太阳,在狮子为本宫

《10部经典哥特电影推荐》

当电影运用悲伤、痛苦和死亡等主题的黑色风格,去剖析我们阴郁的情感世界,就形成了---哥特电影孤独、黑

【潘石屹】逃离到光明的地方赚钱!

我想讲三个故事,也是我人生三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第一个故事发生在1992年。我们六个人创业,赚到了第一笔

《人在上海》.PDF

耗时近两年,几乎每天的拍摄,被数万人拒绝,我拍下了3000多张路人的照片和他们的故事。然后从中挑选了约40

重大事项!!!

鉴于部分公益群内朋友私念过重,一心只窃票和策略,因此,本人做出以下判断和决定:1.12月份将是全年收官的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