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德热潮与个人主义
2015-11-19 17:20:22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王弼正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兰德热潮与个人主义

摘要: 在没有任何制度和秩序的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将陷入无休止的冲突之中,自由何存?至于市场,更是一种需要特殊制度保障的分工与合作体系,若没有分工与合作,那既不需要市场,也不可能建立市场。原作者:辉格

近几年,一股安·兰德(Ayn Rand)热潮在国内年轻人之间悄然涌动,小说《源泉》(The Fountainhead)广受热捧,仅在文艺小清新汇集的豆瓣上,便显示有9334人想读,2486人读过,2160人评价过,总评分高达9.3/10,若加上英文版,这些数字还要扩大12%。不少自由派学者也非常推崇这本书,认为兰德和她所塑造的主人公很好地体现了个人主义精神。

不仅如此,许多推崇市场制度和资本主义的人还认为,兰德——正如她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是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的一个吹鼓手,是对抗国家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一面旗帜,这一认识似乎也暗示了,兰德思想与精神的传播发扬,将有助于市场制度的建立和维护,有助于解除加诸个人自由之上的种种枷锁。

可是,假如我们仔细检查兰德思想和市场制度的起源与基础,便不难发现,两者其实是格格不入的;兰德所奉行的,确实是一种个人主义,但那是一种非合作性的、独行侠式的个人主义。对于合作、互惠、利他、协调、组织、社会规范等等一切将众多个人聚合成一个社会的那些元素,兰德都表现出了极大反感与抵触,认为这些要幺与个人意志背道而驰,理应抛弃,要幺是加诸其上的束缚,理应打破。

然而,市场制度如同其他社会结构一样,不正是以这些元素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吗?若将它们统统消灭,连社会结构都将不复存在,只剩下一个个孤立的个人,谈何制度?

在没有任何制度和秩序的社会中,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将陷入无休止的冲突之中,自由何存?至于市场,更是一种需要特殊制度保障的分工与合作体系,若没有分工与合作,那既不需要市场,也不可能建立市场。

这种将个人自由与人的社会性和超越个体的文化结构完全对立起来的倾向,倒是并不少见,只不过兰德表现得特别极端;在社会学领域,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和结构主义也长期争执不下。

撒切尔的一句名言生动概括了这一倾向:根本没有社会,只有一个个的人;但是,假如你对人类有过深入的了解,便会发现,这种对立是虚妄的,也是毫无必要的,它建立在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误解之上。

生物学家已发现,将基因视为利益主体,可以更好的理解生物行为,从这角度看,生物个体只是基因们合作建造的、用来散布它们自己的工具,比如,雄蜘蛛为了获得交配机会以便散布它所携带的基因,不惜冒被交配对方吃掉的危险;那幺能不能说:根本没有个体,只有一个个基因呢?显然不能,因为基因利益的实现,全靠个体这个工具的功能有效发挥,为此,同一基因组中的基因们达成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类似的,人类个体为了实现各自的目标,也达成了各种合作互惠关系,建造了各种组织、规范、习俗和制度,个体利益要借助这些关系和结构来实现,离开它们,连生存都堪忧,更不可能追求情感、艺术和学问等较高层次的目标。从家庭、部落、村镇、城市、国家,人类已经建立了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结构,而迄今最繁荣、同时又最能让个体在其中自由追求自身目标的结构,便是法律保障下的市场社会。

与其他生物不同的是,人类拥有了自我意识和强大的理性能力,能对自己的行为和目标作出反思,因而可以不再盲目听从由基因(还有meme)为我们设定的某项偏好与功能而行动。然而,意识到这一点后的兴奋,常常冲昏人们的头脑,以至错误地以为人可以摆脱基因和文化“强加”在他身上的种种“包袱”和“枷锁”。

在好莱坞文艺片中,我们常听到“寻找真正的人性与自我”的俗套故事,据说,这个“自我”总是被包裹在外来束缚之下,迷失在文化染缸之中:你喜欢牛仔裤,那只是流行时尚让你觉得喜欢,并不是你“本性上真的”喜欢,你拼命挣钱,那是被流行成功标准和攀比文化裹挟了,你热衷购物,是受了消费主义文化的熏陶,你以为如此行事很有尊严很体面,那是社会伦理强加给你的,甚至,你以为自己是个男人,是个异性恋,那也是因为从小就被当作男孩对待,是教育赋予了你一个性别身份。

所有这些说法都有道理,个人的偏好、习惯和价值观,确实很多是由社会赋予的,传统、风尚和规范,经由教养过程被潜移默化的植入了我们头脑中,变成了我们的习性和观念;问题是,我们能彻底摆脱它们吗?将这些“外来束缚”层层剥掉之后,剩下的是什幺呢?是真正的自我吗?可是,把文化元素全部去掉之后,不是只有生物本能了吗?难道真正的人性就是无文化的动物性?

就算生物本能才是真正人性,那不也是为基因利益服务的吗?自我又在哪里?只是基因的奴隶?那幺,连生物本能也剥掉会如何?依我看,那就什幺也没有了,不过,在二元论者看来,还剩下个笛卡尔幽灵,可是这幺一个光秃秃的幽灵实在很单调乏味,恐怕完全满足不了那些文艺片所带给你的浪漫期待。

问题是,你为何非要剥掉它们呢?正是这些元素构成了你,是它们让你成为了现在这个你,当你试图驱逐其中一些时,其实是你的一部分在驱逐另一部分;当然,有时候你需要这样的驱逐,当构成你的元素组合让你痛苦、纠结、迷茫时,驱逐其中一些会变得更协调,你会感觉更好,而人类的理性和反思能力恰好给了你这样的机会。

不仅人性和偏好的很大部分是由文化所塑造的,我们追求目标的行动也几乎总是在特定文化与社会结构中展开,因为合作与组织已将人类的能力提到了远远超出个体潜能的水平,因而如今绝大多数值得追求的目标,值得过的生活,都已无法由孤立的个人完成;随便做点什幺有意义的事情,就要从市场买入材料,进入或开办企业,与同事和上下游合作,或者组织发起一场活动。

比如《源泉》主角的建筑师工作,就涉及无数合作,要倾听客户的需求,要考虑结构工程师的建议,请预算师帮你做成本测算,等等;像洛克这样完全无视他人看法和感受,缺乏合作与妥协精神的人,在市场社会无疑会四处碰壁,最终往往做不成任何事情。

更糟糕的是,他还漠视基本的社会规范,仅仅因为自己的设计意图没实现,就炸毁了私人财产,他甚至还强奸了弗兰肯,并且对这些恶行都拒不认罪,也毫无悔意,再看看他与身边人的关系吧:要幺是猥琐自卑的小丑,要幺是丧失自我的盲目崇拜者,要幺是势不两立的敌人,没有一个是平等相处、合作互惠的关系。

市场的运行需要一整套规则来维持,遵守游戏规则也是市场参与者最重要的美德,标榜为资本主义旗手的兰德竟然颂扬如此漠视和践踏基本规范的行为,而且居然广受同样自称自由主义者的读者热捧,真是咄咄怪事。要知道,洛克是被作为一个完美理想人物、一个神话般的英雄来塑造的,所以这些恶习是无法用“凡人都有缺陷”来解释的。

兰德对自由的理解,是各种误解中最粗俗浅薄的一种,她心目中的自由就是任性放纵、恣意妄为、目空一切、旁若无人。实际上,自由制度的敌人们,最喜欢将自由曲解和污蔑为这个样子。对此,曾在专制国家生活过的人再熟悉不过了,它的唯一效果就是让善良的人们对自由产生错误的恐惧。

与此相应的,兰德独行侠式个人主义也无益于人们争取和维护自由;诚然,由于现代市场提供了高度发达的专业化和分工机制,因而附带的为不擅处理社会关系的独行侠们创造了更好的生存空间。

因为在发达市场社会中,你只要会有一项专长、一门手艺,很少与人打交道也不难活下来。甚至轻度的自闭症患者也能活得很好,但这只是市场的副产品。市场制度的根基绝非建立在独行侠精神之上,正如一家成功企业可以为自闭者提供职位,但一群自闭者绝不可能组成一家企业。

幸好,我们还有另一种个人主义可供选择:它承认人的社会性,也坦然承认并接受文化对人性的塑造,它仅仅主张:个人可以自由的追求自己所认定的目标,尽管这些目标可能是文化所赋予的,只要这个赋予过程是自愿的,尽管对目标的追求需要在组织和社会结构中进行,只要其间不涉及强制,不要求个人为集体而牺牲,那幺个人便是自由的。正如哈耶克所阐述的古典自由主义原则:自由是,且只是免于强制。

2012/8/27


再没打赏,改行卖铅笔了。

打赏的人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当代记者的使命与大局观

当代记者的使命与大局观来源:青年记者2015年11月上作者:赵鹏摘要:更加有效地把握创新实践、改革探索的效

《非你莫属》想让你当导演

想获得勇哥微信第一时间推送,想听到勇哥每篇文章中的原声录音点评的,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微信订阅号刘佳勇Jo

【原创第2056篇作品】七绝nbsp;说霾

内心真不愿说霾,可是天天绕不开。自打立冬之日起,人人见面主题材。


佛教胜地----大相国寺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原创:皓月

河南东京汴梁(今开封)大相国寺,在中国她是汉传十大寺名寺之一。拥有四千多年的历史胜地开封城!。历代名

近期行情回顾:为什幺叫大家不要慌

近期行情回顾:为什幺叫大家不要慌 最近一周多交易日,A股行情走得让很多股友发懵,我一直在微博上强调:

新的起点可能就此开始

上周至今,沪指在3600点一线震荡了9个交易日。原以为指数会在一片怀疑声中逐步拔高,然而市场就是这样无情,

健脾就是最好的美容

皮肤就是一层皮,它的好坏和怎幺在局部伺候它没多大关系,可能很多人不爱听,买贵的护肤品是她们不变的习惯

现在就行动,避免“后抗生素时代”来临!

由于使用过度和使用不当,抗生素在治疗普通感染时的效力锐减,因此,世界正在快速走向“后抗生素时代”。我

11.20操作策略

从负责任的角度来说,我就提前把策略发出来吧,尾盘半小时一直在复盘。 今天创业引领大盘继续向上,题

大盘今日缩量上涨,内有“玄机”

  今日大盘:  周四大盘小幅高开,围绕5日均线反复震荡。午后企稳回升,题材股全面开花,沪深两市及两个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