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款百玩不厌、陪伴孩子成长的游戏大放送,别再说你不懂怎么和宝宝玩了!
2015-11-16 17:00:28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haiwhy | 编辑:小柯

原标题:五十款百玩不厌、陪伴孩子成长的游戏大放送,别再说你不懂怎么和宝宝玩了!

萌芽语玩,是小宝贝出了吃喝拉撒睡之外的头等大事;陪玩,是妈妈出了陪吃陪喝陪睡之外的头号天职。为什幺呢?因为对于小宝宝来说,玩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但是,朝夕相处,日夜陪伴,妈妈们也有不知道该玩什幺的时候,怎幺办呢?@萌芽研究所BUD邀请了现居新西兰、能玩、会玩的@锟儿他娘,来教你那些百玩不厌的、陪伴宝宝成长的游戏。



·锟儿他娘·

母龄四年,家有俩男宝
哥哥四岁,弟弟十五个月
玩,对他们来说
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
也是因为他们
玩,成了我们一起享受的工作

“你必须找到孩子能够回应你的最有效方式”,只有当你在他的层面上与他互动时才能找到,而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沟通方式”。——《游戏力1》



关于玩的认识


我做了四年的全职妈妈,目前老大4岁,老二15个月,也曾对着网络上浩瀚的游戏信息,激动过,焦虑过,玩嗨过,失败过,以下的关于玩的认识,是我四年来的陪伴陪玩屡败屡战的心得感悟和经验总结。


孩子的玩是发生在当下的


玩和游戏是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时刻的,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不是非要在忙完家务、做好饭后,才能开始的一件事情。大人也许要在安静的时段才能看书、学习,但是孩子们通过玩来进行的学习和发展是发生在每一个当下的。



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


大自然是最好的游戏环境,最好的游戏资料来源,最好的感官体验场所,生活处处皆游戏。


不要一看到某个好玩的游戏设置,就去花钱把里面你没有的元素都买回家。但是,孩子在乎的是游戏本身,而不是多精美的材料。最好能冷静下来,看看周围有没有现成的用品来实现这一想法,生活中的瓶瓶罐罐,大自然中的落叶石块,都是很好的游戏材料。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网络上照片很多,新手爸妈们很容易激动,看到好的想法,就恨不得马上开始大干一场,把那些好玩的想法全部做好搞定,一下子全砸到宝宝面前;也很容易焦虑,这个感官游戏好玩,那个不织布板讲故事肯定好玩,然后开始毫无计划地收集东西,买东西,而不考虑宝宝的实际需要。


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看,孩子最近到底对什幺感兴趣。无论是陪伴、设置游戏, 还是加入引导元素,最最重要的就是找到并延展孩子的兴趣, 他才是他生活的主角。


接受孩子用自己玩的方式玩


我们最初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很容易为玩而玩。辛辛苦苦制作了一个游戏邀请,结果宝宝看也不看,就带着他的车飘走了,我感到心碎,脾气还很不好,或者是他玩了,但没有按照我预期地玩,我忍不住硬要“指导”他怎幺玩。


孩子虽然小,也有自己的喜好,也有自己玩的方式。不是每个游戏邀请都会受欢迎,不是每个游戏都能圆满完成,作为家长,我们最好能安排好了之后,退后一步观察,不抢戏,在适当的时刻参与或者帮助。


游戏的结果不重要,能不能把珠子穿进洞里不重要,要的是尝试的那个过程,以及过程中你们的讨论。


为游戏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旦决定做一个游戏设置,就做好准备,不要想想就算。有时候看过好多好玩的东西之后,我会脑子里面描绘美好的场景,但第二天一早陪伴的时候,脑子却空白一片,不知从何玩起。


设计游戏时,要对游戏残局有充分的预估。比如,玩感官游戏桌彩虹米的游戏时,刚开始还能安分地在箱子里玩,慢慢地就要把米倒在地上,我那个玻璃心啊!再比如,玩水的时候担心把地板弄湿,他边玩我边擦,最后宝宝觉得放不开手脚,干脆走开不玩了。


设计游戏邀请的时候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的状况,并尽量规避不能接受的状况的发生。比如,玩水肯定会弄在地上,那就不要设计在你不愿意弄湿的空间;玩米玩沙子,肯定不会“老实”地只在指定的盒子里玩,要幺做好事后打扫的准备,要幺就事先约定只能在某一个范围里玩。


最后,玩到自己也嗨是正道!




我家的游戏设置实例



孩子的兴趣是随着他们自身发展的需要自发表现出来的,他们从现有的环境中发掘自己的兴趣,而后投入其中。而我们可以做的是,用眼角偷偷瞟见他/她爱盖瓶盖的那个专注时刻,第二天把各种不同大小不同材质的瓶盖和瓶子加入到他/她的玩具箱。


15个月左右,锟尼的喜好和特性


注:这个记录是锟尼15个月的时候我的观察,现在他已经4岁了,游戏设计已经有所不同了。


1 大部分时间在动。

一岁以后的孩子都开始学习或者学会走路了,大部分时候到处溜达,制造“麻烦”,专挑你觉得危险的东西来玩,比如电源插座。


2 喜欢精细动作研究,如盖瓶盖,点开圆珠笔等。

孩子需要的玩具真的不多,并且最好保证每次拿出来的玩具不要过多。部分玩具可以收起来,过一段时间拿出来就会成“新宠”。


3 偶尔坐下听我读书。

喜欢自己翻书,基本不超过三分钟,最近偶尔会指着某个图片让我读。


4 喜欢并善于模仿。

无时无刻,我们就是他们的镜子。


5 喜欢音乐并喜欢随之舞蹈。

音乐永远是最畅通无阻的交流手段。 平时一般家里都会有音乐,但是没有限制在某一类型,也不永远是幼儿的音乐。从古典到重金属,从电子乐到太极,没有特地选定,也没有特地回避。


6 会用肢体语言表达他的简单需求。

对于老大,我们没有坚持婴儿手语。 在老二身上,无论是我自己、孩子爸爸还是孩子外婆均感受到了婴儿手语的魅力。


7 能理解部分指令。

对爸爸的英文指令理解的比中文的强,但我会继续努力滴。关于语言的发展,“玩”给予了语言发展一个平台,一个互动,真实的情境才是语言发展所需要的,而不是识字卡片。


根据观察记录做出的游戏实践


大概也是这个时期,我开始了有意识地提供一些感官游戏互动的机会。婴幼儿通过嘴巴(味觉),四肢(触觉), 眼睛(视觉),耳朵(听觉)来感知这个世界,即使我们生活的地方离海不远,也没有大城市的急促,但依旧还是需要努力,一点点去寻回和大自然的联结。


感官游戏之一:汽车轨道盘。


我有时候也会放点米和各色的意大利面进去,然后放锟的汽车玩具。目前锟还没有汽车轨道的概念,他就是喜欢爬进去坐下玩米,或者用手把米放进车子里。

锟现在逐渐从口腔敏感期过渡到手部敏感期,但不表示他不会把东西往嘴里放。但他比较谨慎,即使很好奇,放进嘴里,也会在感觉之后迅速吐出来。所以我并没刻意阻止他。因为他"尝"过一次生的意大利面,知道怎幺回事后就再没放嘴里过。不过不建议一岁一下宝宝接触,因为有被咽的危险。


感官游戏之二:星空沙(cloud dough)


此泥的好处是易塑形易散,适合小手把玩,类似沙子,但又是不同手感。


抽屉是锟的坏了的衣柜里的,里面我放进去漏斗,玩沙用的铲子,还几个小容器。


锟喜欢先爬进去,然后坐下开始玩。我会给他换上旧的衣服,让他在院子里玩,但如果风大或者太阳大,就在厨房地上,我做饭他玩。他可以很认真地玩上十五分钟左右。


此类活动很容易弄得到处都是,所以尝试之前要做好清理计划,安排好场所,之后就大胆地让孩子玩吧,最后可以一起收拾。这样他就不会因为会弄脏地板而被限制。


星空沙可以自制,方子很简单,将1 cup 婴儿油加上8 cups 面粉揉在一起就可以了。


“每天早晨,锟一起来就喜欢下床,来到客厅(其实是他的游戏房了现在)。我在做早饭,扔给他一片奶酪先垫着,他就会坐在沙发上边吃边想心思,或者到处转悠视察,随便玩玩。


他的笔盒是家里一个多余的湿纸巾盒子,里面有他的蜡笔和粉笔,还有刷子。

我们不需要他喜欢画画,不需要他很规矩滴最在这个角落。只希望他有个自己的角落可以安静滴不被打扰滴自己呆着。”


外部环境设计


我家的外部环境设计


瑞吉欧的理论认为,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本人在外部环境方面的做法如下:


没有单独的游戏房,所以客厅,厨房这两大一家人活动频繁的地方,都有孩子的一个角落。


两个地方的布置一直在随着孩子们当前的兴趣和不断增长的年纪在不停地变。


在第一次做妈妈的阶段,我家游戏的外部环境参考了蒙特梭利式的家庭布置,但我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只是那一阶段刚好在看蒙氏的内容。我现在的认识是,对于各个教育理论,可以有偏向,但不必拘泥于某一门派,作为独一无二的那个孩子的亲密陪伴人,我们都需要用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


上面这张是锟尼12-15个月左右房间的一个角落。


布置得尽量简洁。


每天早晨会有3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坐在那里,他从架子上一个个拿东西出来玩,我会示意他,玩好后放回去再玩下一个。


没有特地用蒙氏的地垫。


这是客厅的一个角落。这个是两岁前的,那个时候爱打鼓,爱弹琴,爱车;


这个是三岁左右的,爱开小卖部;


现在是这样的,远处的一角中的鼓、琴、小卖部等,换成了外婆带来的礼物以及自己做的不织布板。


我喜欢的别人家的外部环境设计


分享一下我比较喜欢的两位妈妈的游戏房。当然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不同, 这些分享希望可以激发大家的灵感,而不是徒增焦虑。

(以上图片来自http://www.playathomemomllc.com/2011/06/our-environment-ak/)

她们的特点是:

①分区规划游戏房,灯箱工作区,想象力游戏区,冒险类活动工具区,艺术区等;

②有条理,使用peg board节约空间,方便拿取,整洁干净。

不是每家都有条件有多余的房间作为游戏房,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安排。


孩子的各种玩



对于“玩”,有很多种不同分类,有按照年龄段分类, 有按照发展类型分类,有按“玩”的类型分。这里我按自己的经历分享以下各类“玩”,分类是为了看的更清楚,有些类别会有重叠。


1 自由玩耍free play


我所理解的“自由玩耍”是给予孩子时间和空间,没有成人强制性的参与和控制,让他们自发自觉地去探索。


这里的“没有成人强制性的参与和控制”不代表成人不可以参与,自由玩耍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是与成人同龄人一起的。孩子是独立独特的个体,但是孩子也需要成人的引导、同龄人的影响来发掘潜力。

这里我想特别分享的是我们经历的“无聊时段”


有一阵子,锟尼总是说,“我好无聊”。作为他的第一亲密陪伴人,我紧张局促地反思哪里没做好,焦虑又纠结。孩子的爸爸却很轻松地说,“无聊不是坏事,是创造力的开始”。


然后我才明白,原来孩子也是需要空间的。


“我好无聊”这句话有时候并没有想要得到回答,或者说我们的回答不需要是,“那我们做手工/画画/跳舞吧……”


后来我的回答变成:“嗯,要不我们一起想想吧。”


锟尼秒回复:“嗯,我知道了, 我可以玩……”


自由玩耍可以多种多样。

与大自然在一起,婴幼儿时期被抱着去触摸一片树叶,眯着眼睛看太阳,抓一把就吃进嘴巴里的泥土;


学步儿牵着大人的手,去采一朵花,去看一群蚂蚁;


幼儿们跑去大海放肆地追赶,建沙堡再踩掉;


拿着娃娃过家家,拿着小车找到一块木板于是自己发明了一个游戏……


2 感官游戏:玩水、沙及任何messy play


这里说的感官游戏是指任何能刺激感官感受的活动。嘴巴(味觉)、四肢(触觉)、 眼睛(视觉)、耳朵(听觉)是孩子用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渠道。


感官游戏中孩子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情绪能力、肢体发展以及创造力都会得到提升,或者说都会得到机会得到开发。


感官游戏中的认知能力

Angie Dorrell 也提到感官游戏能促进的最明显的认知能力就是解决问题和自己做决定。

比如用不同容器舀水是一个我们看来过于简单的游戏,为什幺孩子还是乐此不彼的用勺子从这里灌到那里?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机械运动的行为,而孩子正在运用他/她的手部肌肉来控制不同大小的容器,观察水是怎幺被灌进瓶子里的。


在感官游戏中, 孩子的手部肌肉得到了锻炼,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这对学前儿童掌握好握笔,手眼协调都是有帮助的。


感官游戏中的语言能力

当锟尼在感官桌上用勺子不停地在舀water beads或者把他们捏碎的时候,我告诉他,“这是软软的,粘粘的” 。感官游戏同样可以提供一个情景让孩子有机会使用更多的描述性语言。


感官游戏中的社交能力

比如挖沙能让孩子得到自我权的提升(我决定怎幺挖沙,怎幺搬运沙子),但和同伴一起挖沙,能让他学会了如何从另一个人的角度看事情。


感官游戏中的创造力培养

感官游戏都是使用的开放式材料(open-ended materials),比如水、石头、橡皮泥、木头、积木,任何没有特定局限的可以被转化的材料和开放性的机会,都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

无论是作为背景,参加音乐组,还是自己在家唱唱跳跳,节奏和韵律是婴幼儿与生俱来的共同喜好。

从婴幼儿开始,我家里就有一个箱子是收集各种乐器的,后院用废旧的锅碗瓢盆做过一个音乐墙。


3 游戏邀请play invitation


游戏邀请,故名思意就是,邀请孩子来玩游戏。我个人觉得游戏邀请比较重视设置。按照孩子的当下兴趣,找到与之相关的开放性材料,然后有条理地放在托盘上,或是桌子上,以一个整体来呈现。


以玩橡皮泥来举例,我曾经特地观察过:如果是一堆橡皮泥放在桌子的某个角落,工具还在箱子里;或者,一个整洁干净的托盘,里面是橡皮泥,、工具,和任何可以加入的开放性元素。锟尼比较会无视前者,而后者的摆放方式,简单明了,更具有吸引力。


我简单介绍几个我家的例子。

上图是废弃纸箱做的drop box。从10个月左右开始,孩子喜欢重复“抓、掏、扔”这些大动作,这个游戏设计可以让宝宝练习这些动作。


切菜是锟尼的最爱,可以专注很久。


他使用的是真刀,由于他15个月左右开始有兴趣用剪刀,我们把安全注意事项不停地重复,包括有刀在手上不可以跑,要放下来,拿着刀的手要做别的事情的时候要放下刀等。开始时要全程监督陪同,现在四岁已经可以安全地正确地使用刀了。


颜色混合



零碎小物品loose parts play)

各种小零碎的物件,整齐摆放好,没人知道会有什幺被创造出来,这也是好玩的地方。


我比较喜欢的是溶胶枪+各类小零碎,连我自己都可以玩很久。


贴士:让孩子自己操作溶胶枪的时候,需要事先演示,然后旁边放一个小盘子,里面放上一块湿毛巾,以便不小心被胶水烫到手的时候冷却一下,使用时,成人最好一直陪伴。


只要说明安全隐患,孩子都会明白的, 在已经有安全措施保障的情况下,即使不小心烫一下,也是一种经历。


每一个游戏邀请基本都是根据当时的兴趣或者正好发生的事件设置的,比如刚看完牙医,并且正好淘到了二手的一个牙齿模具,于是就有了清洁牙齿的那个游戏邀请。



4 冒险类玩耍risk-taking play


冒险类玩耍在我们家一直就有。


比如孩子会爬会走后,家里没有把家具边角都包起来,没有用儿童锁锁住任何橱柜,火炉边也没有用围栏。


橱柜孩子身高能够到的地方里面都换成安全的非易碎品;开火炉后,会一直重复示范,这个是烫的。


在真实世界使用真实物品都会具有风险性,不回避、借机引导是实践下来后对我们来说很有效的做法。



切菜


做木工,使用锤子,锯子,电钻等


野营时学会生火,打绳结,找水源


5 自制玩具DIY toys


说到玩, 总是要说到玩具的。

尽管这四年,我自己也捣鼓了一些自制玩具,比如自制不织布板,一个二手淘的油画板,裹上了绒布(不织布也很好用),这个板有很多用途:


我把家人的照片打印过塑,后面贴上尼龙搭扣,粘在板子上,由于我们离家人比较远,这样的方式让孩子对他们不再陌生;


我也曾在板子上缝了一小片布作为“门”,门后面贴的是外婆的照片,孩子很喜欢这样的躲猫猫,同时也对外婆的面孔更加熟悉;

不织布剪出不同的形状,这个板用来讲故事也不错,可惜锟尼太好动,对这样的玩法无感。



自制感官瓶塑料瓶+水+小颗粒闪光片



感官触摸板



自制几何板

一块木板,钉子,尺

钉子横竖排列整齐,钉好。用橡皮筋可以拼出各种图形。木板大小可以调整,也可以做个超级大的,应该也很好玩。和大一点的孩子玩,可以用作讲故事的道具。



自制橡皮泥



自制粘贴积木

积木的另一种玩法。把尼龙搭扣贴在积木上,这样小一点的孩子也可以把玩积木了。



自制皮影



纸箱
是最好的玩具!


特别是用来包装你刚买好的玩具的纸箱 (你们有过类似经验嘛!)


这些年,纸箱君在我们家饰演过太多角色,大的电冰箱纸箱成了一个城堡。鞋盒变成为小狗和小猫;尿不湿的箱子拼凑为车库等等。



6 买来的玩具


说了这幺多自制玩具,但是并不代表我们不买玩具。电光类的玩具我们买的非常少,但长辈们爱送,现在他们也有了共识,慢慢了解到什幺是开放性的玩具。


锟尼爱车,家里有很多小车,但电动的只有一个,并且早已经不玩。最爱的还是那些火柴盒式的小汽车,去到哪里,手里拿两个,就可以喃喃自语很久。


我们购买过的玩具

皮球,上面有小圆点的,会更加有触感。


树脂镜子。这个在我们家的利用率很高,无论哪一类活动基本都有镜子。

镜子可以增加空间感;使整个游戏活动变得生动有趣;

个人认为 ,有镜子的存在不会影响注意力,反而会帮助孩子更加投入;

树脂镜子还是涂鸦时候纸张的替代品,画在镜子上的感觉有不同;

镜子还是玩水活动的好伴侣。


海洋球、动物玩具、布偶、乐器、木工工具、叠叠乐、木制火车轨道和火车、小汽车若干


7 涂鸦和手工painting and crafts


涂鸦/画画已经被聊得很多了,我这里想要分享一点体会:画画不一定要用笔,也可以没有纸。

能代替画笔的东西:可以尝试任何物体,例如手,脚,卷纸筒,蔬菜根,羽毛,绒球,喷壶,电钻加画笔……

除了在纸上画,我们还在水泥路上画,在黑板上画,在玻璃上画,在脸上画,在身上画……


8 想象力游戏 dramatic play


Susan Wright编辑的“Children, Meaning-Making and the Arts”里面解释了幼年时期的戏剧,无论是孩子自发的还是老师引导的戏剧表演,都给予了他们机会来了解戏剧,了解他们自己,了解这个世界。

无论是孩子自发的用手偶来表演一个故事,还是在有成人陪伴的情况下进行的绘本演读,这一过程中,孩子都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思维角度,认识到真实和虚幻的区别。


无论是一块床单做成的剧场,还是幻灯片制造出的魔法世界,孩子自发开始的“打败怪兽”的故事表演,或者是在成人帮助下进行的绘本演读,这样的想象力游戏是成人进入孩子内心的一条捷径。



“玩”的方子



自制手指画颜料


自己动手制作,安全又便宜,还可以变成亲子游戏。


所需材料:

1/2 cup 面粉

2cups(杯)(1cup大概有220克)水

一汤匙盐

食用色素

一汤匙洗涤精(可选)


制作步骤:

大锅里先放水,然后慢慢放入面粉,边放边搅,以免起疙瘩,放小火慢慢慢慢搅至粘稠。

我给锟做的不是很稠,因为他比较大了,大部分时候用笔画,起兴致了也用手画。

我一般都是做完以后往每一个盒子里倒一点,然后再加色素,如果你每次只做一种颜色,那就把色素先加入水里。


自制橡皮泥


便宜又安全,非常简单,还可以变成亲子游戏。


所需材料:

4 cups 面粉(1cup大概220克左右)

2 cups 盐 (盐的作用是为了防潮,它可以使面粉里的麸质更好滴锁住水分

,还有避免橡皮泥过硬开裂)

4汤匙油

4汤匙cream of tartar(塔塔粉,实在没有也可以不用,其作用是为了让橡皮泥保存时间久一点)

3cups(如果太干适当再加点水)刚烧开的热水

食用色素


制作步骤:

①所有材料混合在一个大碗里面,开始揉,我都是每种颜色做一半的量,把色素倒入水里,然后开始和小朋友一起揉,开始会烫,要提醒他们注意,也可以乘机告诉他们这个很烫,很热。

②做好后放密封袋,可保持一周左右。


puff paint


所需材料:

1 cup 面粉

3 茶匙发酵粉

1 茶匙盐

适量水


制作步骤:

①加水直到成为糊状

②分开, 各自搅拌入食用色素

③挤在瓶子或者袋子里作画


自制泡泡水

所需材料:

5 cups 水

2 cups 洗涤剂

1/2 cup 玉米糖浆

混在一起搅拌均匀



我们家的几件镇宅宝贝



醋与苏打

这可是儿童科学实验的首选呢!


火山爆发游戏。

公式:苏打baking soda+醋=气泡反应。

可以举一反三,变换两个元素的性状;比如醋冻成冰块,往上撒苏打;或者苏打洒在平面上,喷壶洒醋,液体里放颜料也可以等等。


感官游戏桌

其实一个塑料箱就可以玩,不必拘泥形式。因为可能等我们琢磨好形式,孩子就已经转移兴趣了。

我们的这个感官游戏桌是用家里不用的餐桌改造的。桌腿锯短,开了两个洞,装上大小合适的塑料盒,已经使用了快三年。中间装修过一次,重新刷漆,左边绷上了麻布可做刺绣玩。



锟儿他娘的话


最后想要告诉大家的是,游戏是成人用来与孩子对准频率的通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立与独特的个体,于是这条通道只有最亲密的陪伴人通过安静、用心的观察和耐心、适当的介入和引导才能找到。


这次的分享是以前我们的一些关于玩的记录,是一个普通妈妈四年的陪伴。期间夹杂着犯过的错误、头疼过的纠结、兴奋过的时刻,多少有些琐碎,不过我希望这些点滴记录,可以引起大家的一些共鸣,激发一下大家陪玩的灵感。



本文整理自萌芽线上讲座记录,版权归萌芽研究所BUD所有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生产日记

我从未想过自己会生孩子,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所以直到现在,Luna快百天了,我还是没有彻底缓过神来。尽管如

THE BEST THREE DAYS??

【DAY12015.11.10】这一天最像一场梦首先要感谢@FOLDER中国本来参加活动名单公布之后并没有我之后又增加的三

小步上扬赏赞帖!!给新微博冲个喜

头一次发这类帖子,主要是给新微博冲个喜!!!!!!!!! 上图: 新微博开通后的第一批福利,除

关于组建“小墨公益”群组的几点说明

1.公益资金来源:小墨在群内做一定技术分析,尽大可能让公益群组内公益付出群体获得较好收益,采取入群打赏

明天的行情更关键

讨论一天的行情意义不大,但关键的时候除外。是的,这几天的行情很关键,值得警惕!为什幺说关键?因为这是

疤痕疙瘩患者饮食“七戒”

  疤痕疙瘩是各类疤痕中最为顽固的一种,修复难度大,周期长。为加快修复速度,保证修复效果,这类疤痕者

晚安

昨晚梦中爸爸回来了,我看到了他的背影,我害怕是假的,还上前去抱了他,然后他继续去睡觉了,我却哭着问他

《论语》的普世价值

孔子(551-479B.C.)生当东周春秋时代(722-481B.C.)末期,当时天下大乱、诸侯争强、礼坏乐崩,传统的价值

20151116涨停密码

【涨停密码】两市共涨停52只,跌停3只,涨停板主要集中在智能机器,虚拟现实和光通信。次新: 光华科技 杭

50条关于海贼王的小秘密,你都知道多少条?

趁着漫画休刊,夏多把之前整理过关于《海贼王》这部漫画的一些有趣小细节和小秘密给发布了出来~其中有许多条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