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艳百年:纽约中央火车站
2015-11-14 07:25:18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齐齐哈尔机务段 | 编辑:小柯

原标题:鲜艳百年:纽约中央火车站

  本报记者 孙晓远  对于我来说,走进纽约中央火车站,就像拜访老朋友一样亲切。几年前,我曾经采访过一位到此游历的朋友,聊了个把小时,看了诸多她拍摄的照片,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稿子,总算神游了一回这座百年老站。我却心有不甘,决定亲自去一趟。

  纽约的初秋天气多变,一早天空乌云密布,午后雨越下越紧,冷得让人有些措手不及,我恨不得买件大衣裹上。怎幺还没走到呢?根据导航指示 “这家伙”已经近在咫尺了,都怪寸土寸金的曼哈顿中城区楼宇鳞次栉比,望眼欲穿的记忆中那宫殿般金灿灿的威武身段还是迟迟未出现。忽然,同行的朋友停住脚步: “你看,是不是那里?”朝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没错,就是它!尽管只是狭窄楼缝间露出的部分玻璃窗,但足以让我辨认出它来。我顾不得被泥水打湿的裤腿,转过街角一路狂奔。

  我们终于见面了,纽约中央火车站!

  到达纽约就要有进入殿堂的感觉

  眼前这座精英式的学院派建筑宏伟、庄严,令人敬畏。精细入发的仿希腊雕像、高大的立柱、硬朗的线条绝不逊色于欧洲的皇宫。它被摩天大楼层层包围着,却像一颗历经岁月磨砺的宝石,在曼哈顿42街繁华的现代景观中熠熠生辉,如同这城市发展至某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后被 “凝固”下来,纤尘不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筑是社会生活的物化形式,难怪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镀金年代”,出资修建中央火车站的美国铁路大亨科尼利尔斯·范德比尔特这样解释它奢华的由来: “到达纽约就要有进入殿堂的感觉。”

  天色渐暗,雨更大了,我的手已经冻得不听使唤,来不及拍摄车站外观便一头钻进泛着橙黄色光晕的大厅,瞬间被略带香氛味道的温暖包裹。眼前一条长长的下坡回廊通向地下,我和小伙伴被人潮推着沿顺行方向行走。奇怪,传说中那巨大的穹顶呢,怎幺没看到?显然,我低估了纽约中央火车站的复杂结构,刚刚进来的大门其实是靠近地铁进出站口的,离中央大厅还远着呢!据说,即使从中央大厅向下走10层楼的高度,也不可能到达车站的最底部,那里有纽约最大规模的地下室。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东部80%的步兵调动都要经过中央火车站,为了防止敌人破坏,美军还派兵驻防地下室,一旦有人误入就会被士兵扣留到战争结束。

  我反复打量着用大理石精雕细琢的迷宫一般的通道、廊桥,仿佛行走在一个多世纪前的追忆中,建筑之美在光影勾勒出的繁杂脉络中徐徐展开。在地下一层,每个站台入口上方都装饰着艺术品级的大理石雕花,看起来像枝繁叶茂的植物,原来车站内的所有装饰都采用范德比尔特家族的家徽——橡树叶和橡树子,意为 “参天大树长自小小图片”,喻指范氏家族白手起家。穿过廊墙后,空间豁然开朗,头顶布满采光玻璃,衬托得几盏大型水晶吊灯流光溢彩,我看到有两对新人正在拍摄婚纱照,镜头中定格下独一无二的光线和背景,古典又诗意。

  根据路牌指示,我们朝着中央大厅进发。 “快看,是四面钟,中央大厅到了!”我兴奋得叫起来,因为这个画面已经在脑海中反复锤炼过多次。或许是照明灯光的色调使然,又或许是室外氤氲的雾气阻隔了光线,整个中央大厅浸染在老电影般昏黄的光晕中。站在挑高近40米的拱形穹顶下,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我踏上被百年岁月打磨光滑的大理石台阶,登高望远,俯瞰熙熙攘攘的人流,滋味悠长地品读着尘世间重逢的拥抱与离别的不舍,像是简介一场优美而富有旋律的芭蕾舞剧。此时再抬起头欣赏穹顶的 “星空穹庐”,更加美轮美奂——1912年,法国艺术家保罗·塞萨尔·埃勒根据中世纪的一份黄道12宫图,创作了中央火车站的 “星空穹庐”。图上标出了2500颗星星,其中有60颗配以照明,灯光开启后满目生辉。

  非凡的城市角色与国家意义

  中央大厅里可以看到许多像我一样慕名前来一睹老站风韵的游客,他们要幺举着 “长枪短炮”追逐心仪的画面,要幺席地而坐欢声笑语,每个人都享受着乐在其中的淡然与随性。时至今日,纽约中央火车站不但是集中了公交、地铁、轻轨、出租车等多种交通工具的大型中央枢纽,更以卓越的建筑艺术成为一座公共艺术馆,诠释着百年来非凡的城市角色与国家意义。也许你不会想到,这座风光无限的豪华铁路客站当年也曾面临着被拆除的窘境。20世纪60年代,随着美国铁路黄金时代的远去,这块曼哈顿地价最高的风水宝地成为诸多地产商虎视眈眈的 “肥肉”。1968年,中央铁路公司计划拆除一部分候车室以兴建办公大楼,幸亏当时美国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强烈反对才作罢。1983年,中央火车站被正式列入国家历史文物保护名册,终于以法律的形式保护了下来。

  我们不得不感谢20世纪初建筑师的远见,1913年刚建成时,中央火车站每天有7.5万人次进出,100年后增加了10倍。这里如同城市生活的大舞台,面对风尘仆仆的人生过客,演绎着未知的情节,解读着历史的非凡智慧。2013年,纽约市市长在车站百年庆典致辞中谈道:“它是纽约这座伟大城市的象征,它始建于一个辉煌的年代,同时又无比现代,它展现了美与艺术,也见证了商业与工业的发达。”

  纽约中央火车站让我深切体会到建筑的生命与价值,如果世人向建筑倾注了心血、智慧与审美,那它也不会辜负我们的。

  镇馆之宝:价值千万美元的四面钟

  时间对于旅客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四面钟可以保证中央大厅里任何一个方位的旅客都能看到表盘。这部百岁的机械时钟至今仍依靠瑞士产的动力装置运转,并会定期由位于马里兰州海军天文台的原子钟进行校准,精度高达每140万年仅有1秒的误差。四面钟的盘面采用昂贵的猫眼石制成,据说价值大约在1000万至2000万美元之间。

  《财经国家周刊》里记录着一位旅客十几年前与四面钟的邂逅: “车站有44个站台,上下两层,早晚高峰平均每分钟有一列火车进出站。大厅中央询问处的四面钟告诉我要加快脚步赶车了。因为列车长为了那些迟到的旅客,通常会多等一两分钟发车。所以钟面上明明到点,我还是不死心,横冲直闯奔向站台,到了空洞的站台,看到火车缓缓出站,消失在黑暗的地道里,至今想来委屈。过了晚上8点,每小时只有一班车,那时车站的餐饮店多半是外卖不提供座椅,我只有在报摊多转几圈。”

  铁路大亨:百元起家的 “船长”

  范德比尔特是美国历史上第三大富豪,身家远超过比尔·盖茨,也是电脑游戏 《铁路大亨》的原型人物。1810年,年仅16岁的他向母亲借了100美元用于开创纽约湾的渡轮业务。1840年,范德比尔特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船东,美国《商业日报》亲切地把他称为 “船长”,即使晚年在华尔街的事业达到顶峰之时,范德比尔特仍然喜欢别人这幺称呼他。

  19世纪50年代,铁路这一新生的交通工具开始在美国普及开来, “船长”灵敏地意识到以蒸汽船为主导的时代已日渐式微,内陆交通势必被铁路所取代。他通过调查铁路交通的一些细节问题来论证涉足铁路的可行性。范德比尔特在快70岁的时候毅然决定放弃钟爱的船运事业。他来到华尔街,开始买进铁路公司的股票和经营权,将资金全部投入铁路。晚年, “船长”手上掌控的铁路线已经连成蛛网,构成了内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基石。同时,他依靠在纽约的影响力,为华尔街成为美国的金融中心做出了巨大贡献。范德比尔特在身后留下了1.05亿美元的财产,并显着地改变了美国的地理面貌和金融状况。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好人365-quot;好保安quot;李到信

时光倒流:2015年2月14日。平时安静的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吉厦社区阳基新天地家园,15时28分左右,一栋住

论科学家如何抗议欧洲移民政策

窗敲雨
当政治遇上科学再遇上欧洲移民潮,产生了这样一个挺奇葩的学术新闻…这事情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一

闪着泪光的事业——和谐号:“中国创造”的加速度

  为什幺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引子  20世纪70年代,一位西方

格鲁吉亚·徒步高加索

早上首先换了住处,新的客栈整个一层楼就我们三个人住,有种包楼的感觉。整顿完毕,差不多也

女明星美美出门只要10分钟?原来是因为有这些秘技

你会需要每次出门让朋友等半个小时以上吗?甚至有些人让我们等了三个小时出门也是没有多大差别,今天就要告诉

有一种英语是用来搞笑的,致Chinglish

中式英语自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以来已然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中式英语“long time n

世界上有一个疑似共产主义的国家 丹麦、世界最美的社会制度 瑞典

王小宁转载两篇文章《世界上有一个疑似共产主义的国家丹麦》、《世界最美的社会制度瑞典》。共产主义并非虚

【V美食】峨嵋酒家 宫保鸡丁震天下

本文就是优惠券,参加活动有奖品!欢动食刻风  味:峨嵋派川菜拿手好菜:宫保鸡丁人均消费:80-100元停 

我们最爱的一定是最后删除的

作者:钟马田
罗5:7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 5:8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

今天紧忙乎,缴费,优惠卡、母亲家改暖气、单位…(151113)

周五,阴,时有小雨。8:50起床,全套惯例动作。赶紧去缴纳公用费,昨晚来短信催缴了,整个忘了。还行,交款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