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五到十年后,为什么有人一无所成,而有人逆袭成功?
2015-11-13 10:35:27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努力貯金的怪阿姨 | 编辑:小柯

原标题:毕业五到十年后,为什么有人一无所成,而有人逆袭成功?

这是个很普遍的现象:明明很多人从小学习成绩优异,毕了业后却觉得所受教育与社会越来越脱节。


在毕业五到十年后再观望,我们会发现那些原本在学校很“屌丝”的人开始逆袭,开始了让人难以理解的指数型成长,差距越拉越大。而那些在学校时成绩很好的人,却一事无成。


电影《虎妈猫爸》里有一个着名的《必胜决》,讲的是家长如何教育小孩考高分:“名人名言多摘抄,作文分数低不了。交卷之前查三遍……全力以赴考第一。”

学生时代,考试决定了你的人生:只要考试的分数高就会一帆风顺:老师喜爱,同学羡慕,家长赞扬,上好大学……“别人家的孩子”。

在22岁以前,成绩好的人的生活是一帆风顺的。但22岁进入社会以后,他们会发现,优秀的成绩并不能让自己胜任工作,他们成了职场上的“学渣”。

十几、二十几岁的时光决定了你的事业、爱情、幸福甚至整个世界。从最年轻的时候,该如何开始积累自己的“身份资本”,让后续的人生实现「指数型成长」呢?

我们初高中、甚至大学学到的知识,是教育部根据我国整体教育情况,考虑成本和国家工业化的需求,制定的一整套学习计划。

说白了,目的很简单:就是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培养出对于推进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足够多的人才。

对于每个人个人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个人的人格情感培养,对于毕业后在社会上的就业,对于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基本上都没有考虑。

它是一个整体考量,不是个体考量。

所以,你会有很多知识空白。

很多对于你自己人生成长成才所必须的知识,是空白的,尤其对于出身小地方或者农村的孩子们,学校教育几乎是唯一接受教育的途径,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

情感教育,心理教育,人格教育,美学,人际交往知识,良好的生活习惯……

都没有,都是空白。

再加上城市与农村的差异带来的冲击,学校和社会的差异带来的冲击,面临这样的心理困境,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焦虑。——这些东西,我们的教育中也是空白。

这些重要的东西,经济发达物质基础好,父母见识广的地方,可能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进行弥补(他们的问题本来就少),但鉴于目前的经济和教育水平,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做不到。

大学之后陷入困境,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缺失的知识,这些重要的却是空白的知识。

比如心理学,比如思维科学,最重要的两门课,如何保持心理康健,如何正确地进行思考,我们的学校教育中都是空白。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整个社会对于个体的逐渐重视,这个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我们毕竟来不及了。

所以延伸出来的,就是自我教育的问题。

好在你还年轻,会读书,会工作,会上网,会自我教育,就不算晚。

诸如“我是什幺性格”、“如何建立自我”、“未来的路要怎幺走”这样的个人发展困惑,其实都与知识空白有关。

通过心理学和思维科学的学习,在毕业之后的五年里,我们基本都能有较为清晰的阶段性认识。

问题是,在毕业之前的22年里,我不知道这些知识,思考问题时也就无从下手,十分痛苦。

自我教育,以及毕业之后的自我教育,才是人生成长的关键。

这是对知识空白问题的解决。

我们学校中学习的,都是知识,但对于个人来说,知识不转化为技能,就无用。

知识当然是伟大的,那是人类百万年进化的结晶,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你的知识只有转化为技能,才拥有了价值。

你的价值,附着于你的技能之上。

你是律师,你要会打官司,能打赢官司,才能赚到钱,体现个人价值。

你是医生,你要会治病,能治好病,才能赚到工资,体现个人价值。

你是警察,你要会维持治安,打击犯罪,才能赚到工资,体现个人价值。

……

你说我有知识,但是我什幺都不干,那就只好饿死,因为你没有通过技能体现出你的价值来。

当年明月研究了多年明史,如果他不写出《明朝那些事儿》,就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把明史的知识技能化了——转变成了一本书。

郎朗学习了多年钢琴,如果他不去参加比赛获奖不去表演,就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他把钢琴弹奏技能化了——转变为一首首曲子。

你要把你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对这个社会有价值的技能,这才有用。

还是自己的例子,经过三年的锻炼,我基本上掌握了公文写作的技能,所以现在很崩溃,写稿子写讲话稿写的脑子想炸了,但是我的知识(文字知识,政治知识,写作知识,专业知识,部门知识……)转化为了技能(公文写作)。

所以,你就可以靠技能吃饭了,有了这个技能,虽然并不是多大的笔杆子,但毕竟有了自己的利用价值,所以领导对自己还不错,提拔的时候也会考虑,不至于让你做凉板凳坐很久。

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傍身,就是这个意思。

你学了那幺多知识,可否能够转化为某种对这个社会、对别人有价值的技能?

技能远大于知识。

技能能吃饭,知识不行。

技能能发家,知识不行。

切记切记,要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比如:你看了那幺多电影,一肚子电影的知识,可有没有想过写剧本?

写剧本,就是技能。

会考试也是一个技能啊,而且是很厉害的技能,一次没考上怕什幺,多考几次就是了

你说我有技能啊,为什幺还是没价值?

可能是你自己的技能没有建立高门槛,随便就被别人比下去了。

这是个高度竞争的社会。

高门槛不一定需要知识,人家资本雄厚,同样是高门槛,人家脸皮够厚,同样是高门槛,知识只是一个参考因素。

在知识—技能这个维度,建立高门槛需要精确定位市场、研究规律、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建立细节体系——建立你自己的高门槛,就能享受相对高的回报,因为你的价值也是相对高的。——这需要时间,需要思考,需要不断改进、需要耐心。

耐心本身就是一个高门槛,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耐心的人,却真的不多。

知识很重要,要充分利用(别小看考试能力,你知道多少领导家孩子想要进公务员系统却考不进来吗?),尤其是当你只拥有知识的时候,但问题是,不要过于夸大知识的作用,而且,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一定有价值。

你要认识自己,分析自己的成败,弥补自己的知识空白,掌握真正对自己成长、成才有用的知识,将其技能化,耐心地建立高门槛,这才是重要的。

本文来自知乎,作者东坡夜奔。LinkedIn领英获得授权转载。欢迎更多媒体、企业与组织与我们展开内容合作(请在公众号回复“赤兔”)。如有问题请联系领英客服电话:4000106277。

2015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关于Cooka&Tina的分手事件说明

Dear all,
the L 团队在11月11日得知Cooka & Tina 分手的情况后,感到遗憾和震惊,因为她们曾是无数女孩

傅莹:在共同的屋顶下——中国的全球秩序观

傅莹:在共同的屋顶下——中国的全球秩序观

傅莹近照【本文根据作者在“读懂中国”研讨会上的午餐演讲进

何新:中国精英“深改攻坚”的最终目标

精英鼓吹“深改攻坚”,他们究竟要攻什幺?何新:中国精英“深改攻坚”的最终目标精英们最近频频发声,称改

“和衣同床”的检察官为何可以全身而退?

黑龙江绥化庆安县人民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韩淼,近日被举报与异性在宾馆开房。12日下午,庆安县人民检察院透

各主流高校翻译硕士MTI通用备考资料预告

2017复习规划http://weibo.com/p/1001643792777321312292【绝版图书组】中国日报《中国特色词汇词典(第5版)

诗歌朗诵比赛夺魁——第12周

诗歌朗诵比赛夺魁——第12周(11.15—11.20)【一周综述】 周二下午,高一年级诗歌朗诵比赛。我们1班朗诵的

付费亦农的文:鱼有几种吃法

1鱼端上来了。寇主任说:小姐,你可看好了,这鱼头要对准我们的贵宾呀!小姐伶俐聪明,拿眼一扫就知道哪位是

想健康长寿 就到西双版纳来吧

中国科学院地理所王五一研究员等学者勾画出了中国五大长寿带的分布图,中国的长寿区有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主

早些年父亲用周易推测他将一事无成,果真如此吗?

李双林、文自然之中,有春夏秋冬,有冷热湿燥;有白天黑夜,有吹风下雨。一切的现象都是固定的,有规律的,

为什么要我浪费国家的钱?

现在的国家科研经费投入很大,《2012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2012年全社会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