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鹏2016年考研政治命题点首度预测(超详尽4小时课程精讲)下
2015-10-04 16:36:02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峥峥大魔王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米鹏2016年考研政治命题点首度预测(超详尽4小时课程精讲)下

很多同学问我为何微博发的少,大纲出了也未发声,因为米神不出招则已,一出就放大招,我结合新大纲、社会热点、命题规律直接上预测考题。课程预告http://pan.baidu.com/s/1mgtOxBi

密码z0jf

1、考试目标

全国考生政治平均分56分,考名校热门专业政治必须突破80分。

2、考试教材

 考研政治应试宝典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购书网址http://product.dangdang.com/23764058.html (配1000分钟习题讲解课程)    米鹏

 

 考研政治精雕细刻1000题(2016年新大纲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购书网址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20m.1000858.1000725.1.olktcu id=521996311761 skuId=4611686540423699665 areaId=320500 cat_id=2 rn=c44a16ea07658c1204863047975548a6 user_id=2326405761 is_b=1米鹏

 中国近代史纲要

命题结构

单选题:T10---T12 多选题:T27---T29 分析题:T36

体系框架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上编: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史](1)侵略史

 [1840-1919] (2)抗争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3)探索史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编:现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史](1)大革命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919-1949] (2)土地革命

第六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3)抗日战争

第七章 为新中国而奋斗 (4)解放战争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下编:当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三大改造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949-现在] (2)初步探索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改革开放(变化较大)

选择题考点预测

 1.民族意识的觉醒

 林则徐编了《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开创了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新风。

 鸦片战争以后,民族觉醒意识还只限于少数人之中。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开始普遍觉醒。1895年,严复在《救亡决论》一文中响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号。此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1898年正式出版)。他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思想,激发人们的危机意识和民族意识。他大声疾呼,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为生存而竞争,中华民族也不能例外,中国如果不能自强,就会“弱者先绝”,亡国灭种,失去民族生存的权利。这些言论对中国人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中华民族面临着成为“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囚”的危险,要求中国人要发愤自救。当时有人绘制的一幅《时局图》,更是形象地表现了当时中国面临的瓜分危局。

民族危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图存成了时代的主旋律。1894年11月,孙中山创立革命团体——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与教训

(1)从客观方面说,由于当时中外反革命势力联合的力量远远大于革命力量。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势力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起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2)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主要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由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不敢依靠反封建的主力军农民群众。

 第三,没有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同盟会内部的组织比较松懈,派系纷杂,缺乏一个统一和稳定的领导核心。甚至有人主张“革命军起,革命党消”。有的还另建党派,自立山头。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实同党人心之涣”。

 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这些弱点、错误,根源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正因为如此,辛亥革命仅仅赶跑了一个皇帝,却没有能够改变封建主义和军阀官僚政治的统治基础,无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根本任务。辛亥革命的失败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3.五四运动

 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学等北京十几所学校的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前集会,随后举行示威游行。学生的爱国行动受到北洋政府的严厉镇压。正当学生的爱国运动面临夭折的危险时,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

 从6月5日起,上海六七万工人为声援学生自动举行罢工。工人罢工推动了商人罢市、学生罢课。随后,“三罢”斗争扩展到了20多个省区、100多个城市。五四运动突破了知识分子的狭小范围,成为有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革命运动了。斗争的主力由学生转向了工人,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了上海。迫于人民群众的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于6月10日释放被捕学生,并宣布罢免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6月28日,中国政府代表也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的直接斗争目标得到了实现。

 由于五四运动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具有以辛亥革命为代表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所不具备的一些特点。主要是:

 (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把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线上。

 (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运动后期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和干部上的准备。

(4)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伟大开端。之后,无产阶级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成为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4.遵义会议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多数人同意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意见,批评了博古、李德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会议增选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会后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分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

 (1)必要性: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将资本主义私有制改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基础。

 (2)可能性:首先,我国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可以转变为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决这个矛盾。其次,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再次,我国已经有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建立了强大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并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3)步骤:所谓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这种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主要地不是为了资本家的利润而存在,而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这种新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是对工人和国家有利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

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私营商业中采取委托经销、代销等形式,企业的利润分配“四马分肥”。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开始了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的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企业利润的分配仍为“四马分肥”。第三步是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方式定股定息。

 (4)特点:对企业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相结合。

6.社会主义矛盾学说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的矛盾学说。

(1)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区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他强调,不能用解决敌我矛盾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的、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毛泽东指出,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个总方针。针对人民内部矛盾在具体实践中的不同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方针、原则: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坚持说服教育、讨论的方法。对于物质利益、分配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对于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要努力克服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也要加强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对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通过自由讨论和科学实践、艺术实践去解决。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着重反对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2)毛泽东还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作了科学分析。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完善不断地得到解决。这在实际上为进行社会主义体制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石。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一篇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献。它创造性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发展,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分析题特点

分析题考查锁定周年纪念,最高领导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

2015.36 结合马克思与孔子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分析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

2014.36结合邓小平说天安门上的毛泽东画像永远要保留下去以及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重要讲话考查

(1)1980年,邓小平为什么强调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永远要保留下去”?

(2)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不能否定”的深刻内涵及其意义?

2013.36结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中国梦的讲话考查

(1) 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为什么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2.36 结合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提到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开创的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亲密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不断实现和发展了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伟大抱负考查

(1)为什么说“就算汉人为君王,也不得不革命”?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孙中山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分析题预测

 

 一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代表着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秉持民族大义,肩负历史重任,以自己的政治主张、钢铁意志和模范行动,一直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列,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1)最早抗战:中国共产党最早高举全民族抗战旗帜,最早组织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以局部抗战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2)组织抗战: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诚心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抗日力量。

 (3)领导抗战:中国共产党提出全面抗战路线、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全民族抗战指引了胜利方向。

 (4)艰苦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在敌后战场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5)胜利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对抗日战争胜利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写下了壮丽的历史篇章。

 历史雄辩地证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民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中国人民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确确实实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1)中国当年能够战胜不可一世的日本军国主义、夺取胜利主要是因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因素,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2)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3)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抗战的胜利,是全体中华儿女的荣光。

(4)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进程中,苏联、美国、英国等反法西斯盟国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宝贵的人力物力支持。

4.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具有的地位

 (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2)中国坚持持久抗战,抗击和牵制着日本陆军主力,不仅遏制了日本的“北进”计划,迟滞了日本的“南进”步伐,而且大大减轻了其他战场的压力。

(3)中国作为亚洲太平洋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后方基地,还为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为同盟国军队完成太平洋战场的战略转折和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中国是全世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的五个最大的国家之一,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为了自己的解放,为了帮助各同盟国,曾经作出了伟大的努力。

5.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启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9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前进的征程上,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必须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命题结构

单选题:T13、T14 多选题:T30、T31 分析题:T37

 

体系框架

 绪论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二章 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四章 注重道德传承 加强道德实践

 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高尚品格

 第六章 学习宪法法律 建设法治体系(变化很大)

 第七章 树立法治观念 尊重法律权威(变化很大)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变化很大)

选择题预测考点

 1.爱国主义的表现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既承接着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着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流血牺牲、长期艰苦奋斗建立起来的,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因此,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一致性。

 如果说,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主要是对生活在祖国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基本要求,那么,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不仅是对生活在中国大陆的中国公民的要求,而且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基本的政治原则。

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见利思义。"

 (2)推崇“仁爱”原则和人际和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3)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不居功”、“择善而从”。"不学礼,无以立。"老子曾以江海处下而为百谷王的事实,告诫人们不要"自矜"广自伐"’自是"。”“大邦下流也”

 (4)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5)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是非之心,智也"、"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笃行之"

 (6)重视道德践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吾日三省吾身"、"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3.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新增考点)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4.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新增考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3)我国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

(4)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证。

分析题特点

分析题考查的特点:与大学生生活密切结合,体现学科内知识结合

2015.37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决议分析

(1)如何理解"法治关乎国家治理,更关乎百姓福祉"?

(2)为什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014.37结合海南贫困山区鹦哥岭来了大学生为材料

(1)为什么说鹦哥岭的大学生选择的是“一种有远见的生活方式”?

(2)怎样看待“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种说法?

2013.37结合某图书馆向所有读者免费开放。乞丐拾荒者、和衣衫破旧的民工小心翼翼进来了,有读者对此表示不满,但馆长回答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但你有权选择离开”?

(2)图书馆向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对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有何启示?

2012.37结合信义兄弟的事迹考查

(1)基于“信义兄弟”这个事例,怎样理解诚信及其道德力量?

(2)在法律关系中,为什么也要坚守诚信?

 

分析题预测

 一 弘扬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创新的地位: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创新是中国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

 (2)创新的途径: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首先要自觉投身于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重要保障。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需求。

 (3)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创业观:一是要奠定立足创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二是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三是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二 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上的权利是指法律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法律上的义务是指法律上规定人们应该履行的某种责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劳动权、批评和建议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纳税和服兵役。

 (2)权利和义务是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一律平等、互利共赢的。马克思说过:“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辩证统一体现为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二者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一律平等表现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具体设定与实现都要平等。互利共赢体现为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