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者言教》第三十九课(二十一)如何破法我(六)
2015-10-03 12:15:17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小梅庵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圣者言教》第三十九课(二十一)如何破法我(六)

【彼等如何修法:安乐垫上跏趺坐】

安乐垫指调整坐垫,让打坐稍微舒适一点。打坐的人有些身体很硬,有些身体很软。身体柔软的人,即便只垫一个薄薄垫子,两个膝盖也能平平着地,但身体比较硬的人,一打坐两个膝盖就会翘起来,身体的重量全部压在臀部,时间长了,臀部就会受不了。这时可以在臀部放个高一点小垫子,让两个膝盖着地。

有些弟子说,自己打坐期间不能双盘、单盘等,这些都不要紧,散盘也可以。不习惯打坐的人,可能一上座脚就很痛,这时真的需要坚持。像以前学舞蹈、学瑜伽的人,教练会一直告诉他们坚持,甚至对有些不听话的,教练会用绳子把脚捆在上面。当时虽然很难,但坚持的结果,就是身体会逐渐柔软,就像电视上看到的有些八九十岁的老人,由于长期坚持练功,脚一提起来还是直直的。但有人可能会说,若要坚持,恐怕心就静不下来了。这当然很正常。像我们在修顿超时,虽然是百日闭关,但是前二十天仅仅依三身坐式可能无法入定。这也是法规。所以初次打坐期间,用几十天的时间磨练身体也是值得的,后期就变成自然了。

【观外五尘一切显现,即是无实之空色幻化八喻,了知境相为虚假之自性,而后,如是观察觉知者有境心之本性,生灭、常断、去来、一异等何者亦不成立,无基离根超越心识,于不灭外境之显现中,息灭执境之念,证得境与有境无二之法性明空犹如虚空,自然无改而安住。】

幻化八喻即如梦、如幻、如光影、如阳焰、如空谷声、如寻香城、如影像、如幻化城。一切显现如水泡、彩虹般,显而无实,了知境相虚假之自性。然后,再观心的本性,生灭、常断、来去、一异,以上已经详细讲解,这里不复赘述。所谓境,指外境,有境指意识,最终证得境心无二之究竟见解。

【龙树菩萨云:“皆不分别何者亦不想,不作改造自然松坦住,无改即是无生珍宝藏,是为三世诸佛之行迹。”】

若能时时都在这个清明状态中,前面还需要观察修吗?这时就要反观是否还有昏沉掉举侵犯你的禅定。若有,还要观察修。只有达到华智仁波切所讲解的“直视瞬间融空性,故勿多观之时也”,才不需要观想。换句话说,一观想就自然融入见解之中,无法再往下观想,达到这个时候,就不需要观想了,否则,观察修决不能搁置一旁。

【如是空性亦具足大悲心,龙树菩萨云:“空性大悲藏,一如证菩提。”】

我们所说的大悲,就是明空不二中的明了,所以见解也称为悲空不二。有些弟子在平常打坐期间,无意中会产生一种悲心,甚至还会流泪,有些不懂的人认为这是着魔了,当然不是着魔。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有一千只手、一千只眼?就是时时在执受本体当中,观照一切众生的痛苦而流下的大悲泪水,变成眼睛和手。但这也不是让大家在打坐期间天天哭,这样看起来也不雅。

【如《行真实性经》云:“虽有无念正念心,福德资粮恒不断。”胜义即了知诸法无有自性,何者亦不耽著,了知世俗如梦如幻之游舞,故而断除七贪法。如颂云:“贪欲违逆迟延持知足,回报异熟违逆微细习,散乱七种贪求当断绝。”】

“延迟”就是贪执以后再修行;“持知足”是满足于自己现前的修行状态;“回报异熟”是指通过修行希冀得到好的异熟果报;“违逆微细习”是指希望消尽各种习气,得到很大的福报;“散乱”。证悟胜义谛,由于完全超越一切意识的缘故,决定不会有以上七种贪心。

【及“加行发心正行无所缘,结行回向当具三殊胜。”】

见解本身具备三殊胜法——一,见解本身悲空双运,是胜义菩提心;二,见解本身明空不二,是正行;三,见解本身三轮体空,是回向。可能有人有疑问:“如果见解本身就具备三殊胜法,为什么我天天回向的时候还要随顺回向?我现在能不能在见解中回向?”这就要看你的见解。如果你有这个见解,配同着随顺回向,我想不会有什么过失。但如果你没有这个见解,却不以三殊胜摄持善行,我想可能不圆满。

【断除七贪之行为,犹如大海,并以具足加行正行结行三殊胜而修学。总之,无明我执所生二障习气迅速根除之对治,布施等善聚亦如点金术般】

比如一块木头不好看,我们用金粉刷一下,它就变成金子一样了,这就像点金术般。只要执受见解,六种善行都变成“度”,就是无量圆满的意思。所以无论口里念诵咒语还是行持一切善法,只要有出世间禅定,功德远远超胜平常所做的一切功德。我们先举个例子。有这种禅定的人供一盏灯,和没有禅定的普通人供十万盏灯功德相同,念诵一遍心咒,相当于没有禅定的人念诵十万遍心咒的功德,所以在亚青寺,像装藏等善行上师都请高僧大德去做,原因就是他们做的功德是加倍的。禅定的功德就这么大。所以平常行持六度波罗蜜,当然要配合这种禅定。

【转为殊胜解脱道,能成办究竟一乘,及一切智智果位真实之因,即是胜义菩提心之般若波罗蜜多。《入行论》云:“空性能对治,烦恼所知障,欲速成佛者,何不修空性。”是故,佛陀宣讲一切法门,即为相续中生起菩提心之方便,亦以此区分法与非法之差别,行持闻思修行,亦是为了二菩提心辗转增上,及我执烦恼逐渐减少。】

空性能对治烦恼障和所知障,我们修学禅定的真正意义也就在此上。从唯识宗以上讲解原本具有的境界,我们所修学的(无差别胜义而非差别胜义)也就是原本具有的如来藏,因为如理如法,所以成办解脱近在眼前。

【归纳一切菩萨道之要义,即摄于空性大悲藏中。萨拉哈尊者之《多哈》中云:“离悲空性见,此非获胜道,倘若唯修悲,住于轮回境,岂会有涅槃?何人二兼具,轮涅皆不住。”】

在修学过程中,空性不离大悲,大悲不离空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要记住,“色”不是单调的物质,而是一切法,慈悲当然也在其中。

萨拉哈尊者在《多哈》中说,如果没有大悲,仅仅有一个空性见,不能证悟圣者之道;如果没有空性、没有禅定,只修大悲,只能得到三善道之果,不能解脱轮回,获得涅槃;只有同时具备空性和大悲,才能不住于有(轮回)寂(寂静涅槃),证得佛的果位。所以,成办佛果的唯一条件是悲空双运,单独住于哪一边,都不圆满。

现前很多人单纯修悲心,有功德吗?当然有功德,而且功德很大。但要记住,不具备空性见解的单纯悲心,只能获得三善道,如人天福报,却无法成办解脱。所以佛陀宣讲的一切法门,都是为了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这也是区分法与非法的关键。我们行持闻思修行,都是为了增上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同时减轻我执烦恼。

以上是弟子根据大恩根本上师普巴扎西仁波切讲法录音整理。若有错谬,即在大恩上师及道友们面前发露忏悔!嗡班匝儿萨埵吽!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