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恐酿大肠癌 积极治疗降发生率
2016-02-01 10:10:14 | 来源:yam | 投稿:秩名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溃疡性结肠炎恐酿大肠癌 积极治疗降发生率

33岁的林先生,目前职业为牙医师,十年前还是大学生时,因长期血便在其他医院求诊。经过大肠镜检查及病理报告后,林医师被诊断罹患溃疡性结肠炎。后来林医师因忙于临床医疗工作,对疾病未加以理会及密切追踪病情。日前因病情复发有产生血便及腹瀉情况,故来本院求诊,想再做大肠镜追踪。检查后发现林医师的乙状结肠已发生狭窄情况,且在狭窄处后端产生许多长条状有如蚯蚓之瘜肉。

溃疡性结肠炎病患之症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瀉、体重减轻、血便,有时会伴随发烧。

这些瘜肉当时先给予內视镜切除,但因为乙状结肠狭窄,大肠镜无法通过狭窄处,于是请病患先接受口服类固醇及抗发炎性药物治疗。半个月后,林医师办理住院再接受內视镜气球扩张手术。经过內视镜气球扩张手术后,大肠镜能够通过狭窄处并完成整个大肠检查。大肠镜检查显示,林医师左侧大肠仍有发炎及溃疡变化。而先前切除之瘜肉病理报告为发炎性瘜肉,并无癌症变化,这时林医师才松了一口气。而经过药物治疗后,林医师的病情已改善很多。

发炎性肠道疾病是一种肠道慢性反覆性发炎的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及克隆氏症两类疾病,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罹病人数又比克隆氏患者多了三至四倍以上,好发年龄为20~40岁,在性别统计上,台湾及亚洲地区仍以男性较多,与西方国家较为不同。

发炎性肠道疾病目前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基因遗传、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肠道感染及肠內共生菌种的改变,或饮食及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病患之症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瀉、体重减轻、血便,有时会伴随发烧。少数病患会以肠道外之症状表现,如虹彩炎、关节炎、结节性红斑、肾病及胆结石等。而多数患者最常见之血便症状,最容易被误以为是痔瘡,加上痔瘡多发生在年轻人,易延误诊断及治疗时机。

发炎肠道疾病通常症状较久,当症状连续一段时间未改善,且伴随其它异常症状时,建议民众可做大肠镜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其他病因。根据国外文献报告,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比起一般人有较高罹患大肠癌的机会,随着诊断时间越久,若未持续治疗,罹癌的风险越高。而且发生癌变的位置,通常发生于肠道已发生狭窄之处。因此,定期追踪病情极为重要,才能避免憾事发生。

目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式分为下列几种方法:

1.饮食治疗:建议低油、低渣及低奶饮食,避免油炸、油煎及辛辣食物。

2.药物治疗:传统药物包含水杨酸类抗发炎药物、类固醇及免疫抑制剂可供选择;对于急性发作的患者,有时会使用大量类固醇治疗,但建议不宜长期使用,以免有副作用如骨质疏松、高血压、水肿、电解质不平衡及感染风险产生。

而对于传统药物治疗不佳或严重型病患,目前已有各类生物制剂推陈出新,不仅可控制症状,增加肠道黏膜溃疡愈合,也能改善患者生活品质。但目前生物制剂健保只有部分给付给克隆氏症患者,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仍没有给付而需要自费。

3.手术治疗:包括部份或全大肠切除,当病患內科治疗失败、毒性巨肠症、大量无法控制之肠道出血,或有肠道阻塞及癌病变时,才建议采取手术治疗。

4.內视镜治疗:对于肠道有局部狭窄时、病患不急于或不适合手术切除时,可选择內视镜汽球扩张手术。但施行汽球扩张前,应先控制好病患肠道发炎情况。

发炎性肠道疾病目前发病原因仍不清楚,推测可能与基因遗传、肠黏膜免疫调节异常、肠道感染及肠內共生菌种的改变,或饮食及环境压力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很多病人因长期药物治疗及症状反覆,而失去对疾病治疗的耐心,常会询问溃疡性结肠炎经过手术切除会治愈吗?其实就算手术将大肠整个切除,手术切口仍会有复发的风险。而整个大肠全部或部份切除,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因此,在目前已有更新更好的药物年代,能保留肠子的完整性是很重要的。

不论有无手术治疗,患者能找对医师积极且持续治疗疾病,定期大肠镜追踪肠道发炎情况,与医师相互配合,才能避免病情复发及恶化。因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可能需要与疾病共存一辈子。因此,病患保持乐观的心情,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并配合营养师的饮食建议,恢复健康并不是一件难事。

文章连结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0/34308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结肠炎症状 这些表现就是结肠炎了


  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有人出现结肠炎的情况,这对患者来说是极大的

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怎么办才好


  在我们生活中,对于慢性结肠炎大家想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

20151025万家灯火预告片:赵鸣芳讲结肠炎吃什么好

  结肠炎是许多人患有的疾病,可能是因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导致的,长期的熬夜,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