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下馆子这些菜别点样样致癌
2016-01-20 14:26:00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马苏鄂 | 编辑:小柯

原标题:爱下馆子这些菜别点样样致癌

  解决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不能仅依靠集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也不能再沿用一事一查的监管方式,要从源头加强控制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岁末年初,朋友小叶为排满日程表的聚餐发起愁来。“平时不是在食堂吃就是自己下厨,要说去外面聚餐,我一万个不愿意。”小叶说,餐馆里的菜看上去光鲜可口,可自己回家却怎么也做不出类似的卖相和味道。问了当厨师的表弟,才知道秘诀在于添加剂。“他说,饭店的添加剂都是通过非正规渠道搞来的,有的连厨师都不知道成分是什么。家人在饭店聚餐,表弟很少动筷子。想想看,厨师自己都不敢吃,这能让人放心吗?”

厨师自己都不敢吃

  晶莹剔透的虾仁、鲜嫩多汁的牛肉、香甜爽滑的奶茶……无论是大饭店的金牌秘制,还是路边摊档的烤串饮品,某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虽然在坊间和互联网上好评如潮,可发生问题被曝光,其违规使用添加剂的恶行真的令人触目惊心,有人将饭店后厨比喻为“小型化工厂”。

  客观讲,食品添加剂本身并不是洪水猛兽,其提鲜、增味、防腐等功能让老百姓的饮食更为丰富。但近些年,滥用添加剂、非法添加的问题愈演愈烈,已演变为餐饮业内的“潜规则”,某些商家赌的就是客人一两次就餐不会出什么大乱子,或一些添加剂的危害要较长时间之后才能显现。

  这样坑人的潜规则为何能长时间存在呢?

  首先是标准缺失,执行上存在模糊地带。尽管新《食品安全法》明确了食品添加剂必须安全可靠,相关细则也对有国家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做出明示,但这些标准更多适用于生产企业,对餐饮业的约束力不大。

  再加上各类美食APP的兴起让食品流通环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微信里吆喝一声也能“开”家餐饮店,很多人便钻了现有标准的空子。

  现代人由于工作劳累,有时懒得下厨,会选择在餐厅吃饭。餐馆的菜种类齐全,口味多样,菜品看似色香味俱全,其实是有很多门道的,有些菜尽量不要点。

  水煮鱼和水煮肉片

  这两道菜通常会加入大量的油,餐馆为了降低成本,使用的油多数都是质量不过关的,甚至是地沟油。而且还可能反复加热利用,增加致癌风险。

  干煸豆角

  因为豆角不容易熟,所以要反复用油多炸几遍备用,同样,炸豆角的油不是优质的食用油。

  麻辣小龙虾

  很多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通常都会选择死后的小龙虾,甚至已经是腐烂变质的,买回来炒制的时候再加入大量的辣椒花椒掩盖不良气味,顾客根本品尝不出来。

  滋补汤

  这类汤品其实都是使用味精勾兑出来的,根本没有宣称的营养,而价格却非常昂贵,动辄上百。

  鱼类

  通常餐厅都会摆放几个大的鱼缸,里面放着鲜活的鱼虾任顾客挑选,其实都只是装装门面而已,顾客挑的时候是鲜活的,但端上桌的基本都是死鱼死虾了。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爱下馆子的不看这辈子就毁了


  解决食品添加剂滥用的问题,不能仅依靠集中曝光食品安全事件,也不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