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如何使用眼法
2016-01-13 10:39:00 | 来源:三九养生堂 | 投稿:吕振霞 | 编辑:小柯

原标题:传统太极拳 练习太极拳如何使用眼法

  眼是人体的重要部位,而眼法在太极拳中也很重要。小编要带您学习一下练太极拳时如何使用眼法,太极拳教程有详细的讲解,太极拳眼法论讲的是何含义,下面我们先学习一下传统太极拳。

  练习传统太极拳如何使用眼法

  初学太极拳要求慢练,这是为什么呢?一是因为初学者站不稳,二是因为对每个招式不熟练,三是要求每个招式能运用到眼法。

  一、太极拳的眼法是结合意气的集散,在身体姿势的配合下,通过视线轨迹的延伸、回敛和导引的变换转化,来体现内在精神和气势的一种方法。

  眼法的正确运用,能使动眼神经和视神经获得柔和的锻炼,有利于恢复视力和增强视力,使眼光敏锐灵活,神采奕奕、太极拳眼法的原则是结合行拳走架,在练拳中运眼,在运眼中养眼,寓养于运,运中有养,以养为主。

  学习以上,眼法主要是配合形体和意气走向,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保持内外、上下一致。

  神、意、气相合,眼法总的要求是“眼为心使,眼领势动,手眼相随,神形兼备”。分而论之,走架与技击又有一些不同的要求。

  走架眼法的眼光经由前手食指尖或中指尖前视,意贯指尖,指肚着力,食指或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手指尖劲到,足趾尖劲也到。眼神需照顾上下两旁,要表现出舒展、大方、蕴蓄、沉静的神气。

  中医认为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目为肝之窍、心之苗,又是阴跷、阳跷二脉之交会,是卫气内外出入的必由之路。长拳怒目扬眉,目的使卫气散于外,强筋壮骨以迎敌,太极拳则要求含光默默,使卫气敛于中,充养五脏,洒溉六腑以养气。

  眼法贯彻到太极拳的每个招式上,在练习中,可通过观察眼神看出你是否入静。

眼法贯彻到太极拳的每个招式上

  技击眼法要求技击时眼到则神气必集,“神如捕鼠之猫”,即“目光如电”、“威而不猛”,眼明脑快,有利于在技击时识透对方的动向,所谓“其机在目,敌情预晓”。尚可用眼光先慑服对方,做到先发制人。

  从杨少侯的遗像看,他的双目似有精光射出,这是内气贯注充盈及长期练习眼法的结果。由于目光的灵活有神,行拳走架也显得天机活泼,极有情致而又富有生气。

  ”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于太极,而其用不遗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即’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陈鑫《太极拳图说》)。太极拳眼法同样根于太极之理。

  眼神的开与合。目为神舍,眼到则神至。眼神之出入与心意相通,从而使神气产生开合变化。当眼神向前延伸时,将眼中的内气从两眼外角沿视线所及的轨迹,以意领气向前延伸,松弛地缓缓放射出去,延展及远,是为开;回收时是将放出去的眼气由茫茫视野中沿视线所及的轨迹,以意领气柔和地向回含收,渐渐向眼中聚拢,由瞳子尽收眼底,是为合。

  眼神的开合与拳势的开合呼吸一致,这是实现周身完整一气的必要条件。这种一开一合、一出一入,循环有致,达到眼神运用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阴阳相济,对提高眼睛的视力、焕发双眼的神采大有裨益。

  眼神的开合是以意领气,通过眼神的收敛与展放的动作来实现的,不是眼睛本身的睁大和眯小,尤其不可努目强为,慎之。

  眼神的虚与实。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眼是传收信息的器官,又是指挥全身动作的先行,所以眼应该注意目标所在,然后身、步、手随之运动。身法、步法与手法如何变换,莫不以眼所注视的方向为准。

  眼是先行官,观察敌情和地面形势以及周围情况,眼要以注视的目标为点、余光顾及的点以外的为面,正如陈鑫所说“目平视前,光兼四射”,左顾之点为实,右盼之面为虚,反之亦然,一虚一实,点面结合,开阔视野,洞达敌情。

  眼神的顺与逆。凡动作变化,首先用意识指导向预定前去的方向作好安排,眼神向预定前去的方向前视。然后身法、手法与步法跟上去,所谓一转眼则周身全动。眼看的方向与身步一致为顺,眼看的方向与身步不一致为逆。

  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说:“大抵上下四旁某处当合,则眼神注于某处,此是大规矩。亦有神注于此,而意反在彼者,此正是所谓大将军的威风,必眼光四射而后威风八面,处处有神也。”这是“大规矩”的变法,入规矩而后出规矩,奇正相生,变化犹龙,人莫能测。

  眼神的局部与全体。某一部位姿势不正确,就会影响到其他部位,相反,某一部位正确了,也可以带动别的部位姿势逐渐趋于正确。

  如迈步时眼光如果不随手动,不平视前方,而低头下视落脚方向和角度,就必然会失去“虚灵顶劲”,身易向前俯,破坏立身中正的要求。而行功时能保持眼光平规,就可以时时保持立身中正和虚领顶劲的身法要求。

  眼神的刚与柔。眼神的刚与柔体现在拳势的动作过程和定势的不同阶段上,柔行气,刚落点。拳势在动作过程应由意念引导,眼光缓缓牵引之,缓缓而动,松柔流畅,一片神行,此为眼力之柔。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太极文化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国文化上下五千年,而太极文化在其

三十六式太极刀 三十六式太极刀口令


  太极刀是在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有很多人喜欢练习三十六式太极

陈式太极拳 女人经期做一事一生不怕长皱纹


  女性由于生理原因,容易血亏,常伴有面色暗黄、月经失调等症状,皮肤也会瞬间长很多皱纹。而陈式

42式太极拳 睡前练此功居然能根治男性不育


  男人不仅肩负着一个家庭责任,还要背负着传宗接代的任务。但是由于环境的污染,饮食不科学,导致

武当太极剑 武当太极剑49式动作方位


  谈起武术,人们便会想到武当,无论是武当太极拳还是武当太极剑,都

太极拳教程 如何开发太极拳的技击功能


  太极拳的好处不仅是强身健体,其还有实战功能,虽然已进入和平年代

太极拳教程 中学生练习太极拳的四大好处


  中学生的成长受到亿万家长的关心,中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换时期,也

太极拳教程 练习太极拳的内外三合


  太极拳是一项全身运动,练习太极拳要求周身一致。太极拳的好处是疏

太极拳教程 简析太极拳发力的两个技巧


  太极拳的特点是力的收放,在太极推手和技击中,若想制胜对方,主要

太极拳教程 浅谈太极拳的七大奥妙之处


  太极拳的特点是灵活变化,太极推手和技击皆是人们练习的目标。修炼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