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冠状动脉心脏病却中风? 原来合并心房顫动!
2017-08-14 16:30:22 | 来源:雅墨 | 投稿:马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罹冠状动脉心脏病却中风? 原来合并心房顫动!

记者陈宜婷/台北报道

不要以为一颗药可以治百百种心脏疾病!66岁陈伯伯罹患冠状动脉心脏病,因为胸闷喘不过气到院做心导管手术治疗,不料术后一个月竟然中风!为陈伯伯再次安排24小时心电图检测后发现,陈伯伯不只罹患冠心病,还有“阵发性心房顫动”,虽然陈伯伯有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冠心病,但预防中风效果有限,已经增加抗凝血药物预防心房顫动引起二次中风,目前病情稳定。

中山医学大学附设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医生苏峻弘表示,临床上约有两成中风患者是因为心房顫动引起,患者比常人高出五倍中风风险,两倍死亡风险。症状包含心悸、胸闷、晕眩等,但高达75%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有不少患者像陈伯伯一样直到中风发生才知道自己罹患心房顫动。

苏峻弘补充说明,心房顫动患者应服用抗凝血药物预防中风,抗凝血药物分为传统及新型剂型,传统抗凝血药物,容易与含维他命K的药物、食物,例如:绿花椰菜、猪肝等,产生交互作用影响药效,且须定期回诊抽血调整剂量,生活便利性低;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改善传统剂型治疗限制,不但不须定期监测且剂量固定,药物交互作用少,提升便利性,与传统剂型相比降低5至6成出血风险,目前市面上四种新型抗凝血剂皆有健保给付。

苏峻弘提及,不论服用的是传统或新型口服抗凝血剂,使用过程最怕遇到患者突然发生骨折、车祸、跌倒等需紧急手术处置的意外,因为抗凝血剂是以抑制血栓形成来达到预防中风目的,若遇紧急事故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凝血功能而易造成生命威胁。所幸现已有专一性“反转剂”,可针对特定新型抗凝血药物,在15分钟内恢复凝血功能进行手术,提高用药安全!

为提高民众对心房顫动认识,及早预防心房顫动引起的中风,台湾病友联合关怀协会在全台举办七场卫教讲座,担任首场主讲者的苏峻弘医生表示,参与讲座的长辈都相当乐于学习认真听讲,更踊跃参与现场的筛检活动,也鼓励民众可多参与其他场次,下场活动将于8/17下午2点由高雄长庚心脏内科主治医生方志元,于高雄老人公寓(崧鹤楼)举办,民众也可借由搜寻LINE ID:#knowaf_nostroke加入“预防中风照过来”LINE生活圈获得更多卫教新知。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吃全素更健康?恐提高心脏病风险!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日前刊登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Harvard T.H.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最新发表,研究团队发现,部分蔬食饮食(plant-based diets)可能较其他种类的蔬食饮食

压力大要注意 常在周一出现心脏病

(优活健康网编辑部/综合整理)尽管没有任何一项研究特别强调工作压力对生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但我们仍可以从其他方面的研究看出心理压力和其他疾病之间的相关性,譬如肥胖、糖尿病、阿兹海默症、忧郁症、肠胃问题和

经常熬夜的危害有哪些?周末经常熬夜当心患心脏病 [生活]

周末比工作日睡得晚、起得晚,被称为“社会时差”。此前有研究表明,社会时差会引起肥胖、增加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现在很多人将睡觉时间推迟到晚上11时后,上网、看电视剧、打游戏、刷微博微信等,都成了人

经历死别的人心脏病发病风险增2倍 [生活]

失去挚爱的人时,这种打击不但会在精神上给予人打击,对身体健康也有很大影响。据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校区IainM.Carey的研究结果,当夫妻、恋人中的其中一个去世后,在之后的一个月中,活着的人患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

研究称心脏病患者每天跑步超6.4公里或危害健康 [生活]

据中央社13日报道,最新研究指出,1天跑超过6.4公里就可能危害健康。这份研究检视运动量多少算过头。研究对象是2400名曾心脏病发但存活下来的患者。研究发现,运动量愈大的人,心脏病死亡风险则愈低,多达1个百分点。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