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第二任君王夏启简介_夏朝君王启简介 [时讯]
2017-06-14 16:23:40 | 来源:爱瞎玩网 | 投稿:佚名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夏朝第二任君王夏启简介_夏朝君王启简介 [时讯]

启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姒启人物简介

启:也称夏启、帝启、夏后启、夏王启,他是禹的儿子,夏朝的第二任君王,前1978年―前1963年在位。其母是涂山氏族的女子。儿子至少有五人,其中有太康及中康。根据《竹书纪年》,帝夏启王在位39年,约78岁驾崩。禹死后启按照尧舜禅让和舜禹禅让的惯例避位,让伯益作君主。结果却是诸侯也离开伯益的根据地到启的根据地,臣子和人民也支持启,所以启即位。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追尊启为齐圣皇帝。此后,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姒启生平事迹

身世传说

启的母亲是涂山氏,屈原在其《天问》中曾记载禹巡治洪水,走遍四方,一次,偶然与涂山氏相遇于台桑,怀孕的涂山氏女生下了启。

王位之争

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亦即会稽山,正在夏人活动中心地区附近。可见经鲧、禹两代经营,夏后氏已形成一支强大的势力,为夏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随着王权的产生,氏族制度的机关已部分被改造,部分被抛弃,唯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而从妫舜到姒禹正处于社会大发展的时代,各种人才辈出,首先被举为姒禹继任者的是当时曾掌五刑、负责狱讼的皋陶。皋陶先姒禹而死,部落联合体议事会又推举了益,即伯益。他是颛顼和少典氏的后裔,又名大费,与皋陶有一定的血缘亲属关系,曾协助姒禹平水土,有功而受到妫舜的器重,被任命为掌管山泽、调驯鸟兽的虞,古文献曾有益主虞、山泽辟之说,有学者认为他的功绩在首创畜牧业。所以按照传统习俗,姒启作为领袖之子在议事会讨论继任者人选时,虽被优先提名,但他的功绩与威名无法与益相敌,益很自然的成为议事会认可的法定继承人。

然而,在益和启的时代,传统习俗已被新的价值观念取代。禹死后,启立即发动了对法定继承人的攻击,夺取了领袖的职位。关于这场斗争的经过,有记载说: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或说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还有说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总之,斗争很激烈,而几经波折,叛乱的姒启曾遭益的有力反击,一度处于劣势,甚至被拘禁,终于因有姒禹的经营和培植,夏后氏根基更深、实力更强,在拥护者的支持下,夏后氏及其拥护者联合起来对益发动战争,终于杀益,使启夺得领袖的权位。

甘之战

启夺得领袖职位后,在今河南禹县举行盟会,通报联合体内部各部落和附近酋邦,争取支持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这就是文献记载中的夏启有钧台之享。但是姒启破坏传统习俗的篡夺行为引起一些部落的不满,尤其是那些实力雄厚,同样觊觎联盟最高权位的部落首领,以有扈氏为代表,公然表示不服从姒启作新的领袖,从而发生了姒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

有扈氏是当时一个强大的部落或酋邦。传说姒禹时就曾发生过攻有扈,以行其教的战争。战前,姒禹在誓师之辞中说: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士之欲也,予共行天之罚也。宣告要和有扈氏决一死战,标榜自己不是为了贪图有扈氏的土地、人民、财货,而是代天行罚。还传说:昔禹与有扈氏战,三阵而不服,禹于是修教一年,而有扈氏请服。这些传说都反映姒禹与有扈氏之战,是一场权力之争。有扈氏以其强大,意欲僭取联合体王权而起兵,所以姒禹伐有扈以行其教、行天之罚,而且将战争的手段与加强政教的手段结合,最终才战胜有扈氏。姒启伐有扈,在一定意义上可谓是禹伐有扈的继续。

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是两强相遇,因而打得十分激烈,但留下的有文字记载的史料不多,主要是姒启的一篇战斗动员令《尚书·甘誓》,全文为: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

文中第一段介绍《甘誓》背景,是启在战于甘之前,召集左右高级官吏申明纪律约戒的誓师词。六卿过去的解释多认为是六军之将,实际上六卿和六军都是周代以后出现的,是成书时借用的后代词汇,其所指当即下文中的六事之人。在古文字中事和史是一个字,商代甲骨文中商王所称的我史、朕史、东史、西史等往往参与征战,所以夏后启召六事之人传达战争约戒就很容易理解了。第二段是誓师词全文,首先宣布有扈氏罪状是威侮五行、怠弃三正,意思是指责敌人上不敬天象,下不敬大臣,引起天怒人怨,所以伐有扈是代天行罚。其次宣布军事纪律,命令部属各自奉行命令,忠于职守,努力战斗,还申命奉行命令者将在祖庙中受到奖赏,违背命令者,将在社坛前处死。和伐三苗的《禹誓》相比,可见启时最高行政长官的权威是前一个历史时代无法相比的。

相传启初与有扈氏战于甘泽而不胜,总结原因说吾地不浅,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于是励精图治,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可见姒启取得甘之战的胜利,灭有扈氏,天下咸朝是很不容易的。

武观之乱

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终于打破了氏族制度下自然发生的共同体权力,国家出现了,但对财富和权力的追逐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姒启用暴力手段结束禅让制后,他的儿子们又发生了争夺继承权的骨肉相残,这就是武观之乱。

在周代文献中,曾将夏有观、扈和虞有三苗并论,其中的扈是有扈氏,观则为武观,或作五观。还将他与尧子丹朱、舜子商均、汤子太甲、文王之子管蔡相比,说是五王者皆有元德也,而有奸子……,可证姒武观是姒启之奸子。关于武观之乱的经过留下的记载很少,仅见今本《竹书纪年》中有: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师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时代更早的《逸周书·尝麦》篇也记述了对这次叛乱的征讨:其在启之五子,忘伯禹之命,假国无正,用胥兴作乱,遂凶厥国。皇天哀禹,赐以彭寿,卑正夏略。文中的五子当为五观之误。据今本《竹书纪年》启在位十六年。约略可知在姒启的晚年已发生了诸子争立的动乱,季子武观因此被放逐西河。后来,当继任问题进一步提到日程上时,姒武观发动叛乱,效法姒启用暴力夺取继承权,这场权力之争几乎瓦解了夏王朝的统治,幸而有彭伯寿率师出征西河,才平定姒武观的叛乱。关于西河之地望历来说法不一,较多说法是在河水之东的晋南或河水之西的陕西韩城一带,还有河南安阳附近的内黄说等。以在晋南河汾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关于夏文化的考古发现、研究成果也为晋南说提供较多的证明。

后人评价

启禀承天命,赞继大禹之道,顺利地实现从禅让走向世袭,实在是众望所归,启无疑是历史一个重德修贤的圣明君主。许风申

自姒启建立夏王朝以后,逐渐抛弃了姒禹的节俭传统,毫无顾忌地淫溢康乐,管磬并作,湛浊于酒、渝食于野,饮酒无度、游田无度。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商朝君主武丁简介_商朝君王武丁简介 [时讯]

武丁是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商朝著名军事统帅。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武丁人物简介武丁,子姓,名昭,商王盘庚之侄,商王小乙之子,商朝第二十三任君主,商朝著名军事统

夏代国君杜康简介_夏朝君主杜康简介 [时讯]

杜康是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相传善于造酒。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杜康人物简介杜康是中国传说中的人物,相传善于造酒。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夏代国君,姒姓。夏王相的儿子

作家安妮·勃朗特简介_安妮·勃朗特个人资料 [时讯]

安妮·勃朗特是英国作家、诗人,与姐姐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一并驰名文坛,并称勃朗特三姐妹。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安妮·勃朗特人物简介安妮·勃朗特,英国作家、诗人,与姐姐夏洛蒂·勃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简介_美国诗人惠特曼个人资料 [时讯]

沃尔特·惠特曼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他的代表作是《草叶集》。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惠特曼人物简介沃尔特·惠特曼,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沃尔特·惠特曼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他的代表作是《草

日本政治家田中角荣简介_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个人资料 [时讯]

1972年,田中角荣作为首相访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亚洲的安定奠定了基础。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田中角荣人物简介田中角荣,出生于日本新潟县刈羽郡,毕业于私立中央工学校,日本杰出并富有争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