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谈围堵电信诈骗:谁泄露谁倒卖?证据难证明 [热事件]
2016-10-23 14:15:12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检察官谈围堵电信诈骗:谁泄露谁倒卖?证据难证明 [热事件]

法制日报10月23日消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并屡遭侵犯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一些网民认为,对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刑事打击很不给力,事实是否如此呢?《法制日报》记者从江苏省人民检察院获悉,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新增设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罪名后,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该类案件106件232人,起诉81件145人;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将以上罪名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从施行之日至今年8月,全省检察机关共受理该类案件30件53人,起诉12件26人。

与民众每天都在遭受个人信息被侵犯的实际情况相比,无论是从案件数量,还是从案件人数,司法机关办理的此类案件都不算多。那么,公民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被倒卖又被卖给了谁?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存在哪些难题?又该如何破解?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谁泄露谁倒卖谁在买

原本是个人隐私的信息,究竟是怎样泄露出去的?源头之一首先是自己。废弃的火车票,包裹上的快递单,你是不是没做任何处理便扔掉了?商家搞的各种有奖问卷调查、办理会员卡送积分活动,你是不是大笔一挥便留下了个人资料?出门在外,你会不会第一时间查找可用的网络,连接公共场所WiFi?种种不经意间,你的个人信息便神不知鬼不觉地泄露了出去。

与此同时,互联网服务商、电信运营商、银行、中介机构、保险公司、快递公司、外卖机构、淘宝卖家等各种组织机构或企业、个人都在长期的经营中,逐渐形成并积累了各自的用户信息数据库。其中涉及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电话、银行账号等大量个人基本信息。有的因管理不善而导致被动泄密,有的则是主动泄密。

南京市玄武区检察院侦监科科长周颖介绍,在警方查获的个人信息泄露源头中,有电信公司、快递公司、银行等企业工作人员,也有医院、学校、工商部门人员,他们利用自身岗位的特殊性,轻而易举窃取个人信息牟利。

而随着实名制的普及和网络购物、支付平台的兴起,黑客破解数据库,通过恶意代码等手段,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大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牟利的现象也日益猖獗。

海量的个人信息最终流向何处?周颖介绍,购买这些信息最多的是那些需要推销广告信息、出售假冒发票和垃圾信息发布源头的人。其中,房屋中介、装修公司、保险公司、母婴用品企业、广告公司、教育培训机构等日渐兴盛的产品推销和服务企业,是对这些个人信息趋之若鹜的核心群体。此外,个人信息流向的另一个终端是不法分子,当他们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大量个人信息后,滋生盗窃、电信诈骗、绑架、敲诈勒索等刑事犯罪的风险也便随之而来。

tags:围堵   倒卖   检察官   泄露   诈骗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探访广西宾阳“诈骗村”:年轻人多改行做生意(图) [热事件]

在宾阳县城去石村的路旁,赫然挂着打击网络诈骗的标语。广西宾阳,是位于广西南宁东北方向70公里处的一个小县城。曾经的宾阳并非默默无闻。明朝嘉靖年间,宾州古城(当地人称为南街)居民逐渐增多,商贾云集,发展成为

北京警方破获首例伪造“扫二维码违章罚单”诈骗案 [热事件]

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专电(记者卢国强)记者从北京大兴警方获悉,警方近日破获北京市首例伪造扫二维码违章罚单诈骗案。据警方介绍,10月10日网上有传言称,北京市出现违章停车扫二维码交罚款的罚单,引起网民

福建安溪法院公开宣判11名电信诈骗犯 综合

10月20日上午,安溪法院到长坑乡崇德中学,集中对3起电信诈骗犯罪案件11名被告人进行公开宣判。张某明、苏某成和上官某星等11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两年六个月至十一年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和追缴违法所得。安

警方提醒警惕“到付快递”诈骗 [热事件]

新华社合肥10月22日专电(记者陈诺)快递包裹也能成为犯罪分子的诈骗渠道。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巢湖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近段时间发生了到付快递诈骗。警方提醒:对来历不明的到付快递,一定要选择拒收。你的快递到了,代

包商银行石拐支行成功拦截一起电信诈骗案件 [热事件]

核心提示:为了彻底弥补诈骗防范意识空白,工作人员向张女士讲解了常见的金融诈骗、电信诈骗的方法手段以及自我保护措施等常识,帮助客户建立金融安全意识,提升防范诈骗的能力。近日,包商银行石拐支行营业大厅突然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