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古蜀道旁战壕:见证长征红军攻克剑门关(图) [热事件]
2016-10-08 15:41:36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剑阁古蜀道旁战壕:见证长征红军攻克剑门关(图) [热事件]

剑门关战壕。苟永雄摄

广元市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这里正是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现在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在剑门关景区内的一处悬崖边上,一条100米长的壕沟掩映在树林和草丛之中。1935年的4月2日,长征北上的红军在此与负隅顽抗的川军进行了一场殊死的较量,最终攻克剑门关。80年过去了,当时的场景均不复存在,只是这条壕沟还见证着当年那一场惨烈的战斗。

资深导游引路壕沟静卧悬崖边

在剑门关景区导游蒲元彬带领下,记者从剑门关景区南大门进入,沿着右手边的小路缓步上山。蒲元彬今年50岁,是剑门关当地人,也是景区的资深导游,对于剑门关内的一草一木可谓如数家珍。蒲元彬说,这条路也是游览剑门关景区的线路之一。约半个小时,记者来到剑门关关楼一侧的山顶上,在此剑门关景色尽收眼底。

剑门山的地势北高南低,七十二峰峰峦起伏,极像七十二头雄狮面北而卧,日夜警惕地守护着蜀国大门。那高耸入云的峭壁,是不可逾越的天然屏障,只有悬在几丈深的绝壁中的一个隘口可以通行,关口有座三层门楼,楼上设有瞭望哨,底楼装置有两扇大铁门,在刀矛剑戟时代,若有敌寇闯关,守关兵将就紧闭铁门,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儿就是当年川军留下的战壕。欣赏景色之间,蒲元彬指着悬崖边上的一片树林告诉记者。走进一看,沿着悬崖边的方向,一条大约100米长的壕沟弯弯曲曲掩映在草丛和树林之间。由于长时间受雨水的侵蚀,战壕现在还有大约50厘米深,70多厘米宽。蒲元彬表示,这完全没有经过修缮,就保留着当年的原样,说不定还能在周围的树干上找到当年的弹片呢。

他告诉记者,这个战壕一直都存在,只是因为在山顶的悬崖边上,很少有人去,所以一直没多少人知道。1982年,剑门关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并开始打造,川军战壕才被世人所知。

红军攻克雄关川军团长在此坠崖

看着眼前这条100米长的战壕,蒲元彬讲起了当年红军血战剑门关的故事。

1935年3月30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领红31军、30军的部队对剑门关守敌实施东、西、南三面包围。4月2日,红军分路进攻,战斗打响。从拂晓到黄昏,经过冒雨血战,歼敌3个团,自古历经上百次战斗未曾有失的剑门雄关,被英勇的红军一举攻克。

当时驻守在剑门关的是川军邓锡侯的宪兵司令刁文俊率领的四个团,其精锐嫡系杨倬荣团驻扎在关上,负把门将军之重任。当红军攻打剑门关时,这条战壕就成了川军最后的防线。当红军拿下杨倬荣把守的主峰后,杨倬荣见没有了退路,就是从战壕旁跳崖身亡的。蒲元彬绘声绘声地给记者讲述着,80年前的那场战斗仿佛就在身边。

为了纪念当年的那场战斗,2009年,剑阁县在剑门关景区内修建了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和纪念碑,当年战斗中牺牲的红四方面军31军91师274团2营政委鲍政委的墓也迁到纪念馆旁。

余东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刘彦谷

tags:剑阁   长征   战壕   蜀道   攻克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金一南:谁也不知道长征要走两万五千里 [热事件]

名家笔下的长征③谁也不知道要走两万五千里金一南1934年11月10日,中央红军长征出发一个月之后,程子华、徐海东领导的红二十五军按照中央指示,对外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西越平汉路实行战略转移,开

方志敏长孙谈长征精神:艰苦奋斗 [热事件]

中新社北京10月2日电(李纯)我们的长征精神就是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才取得了胜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兼职教授、方志敏长孙方华清2日参观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时对中新社记者如是说。当日,方华清携女儿方铭璐

“第一课”唱响长征组歌 [热事件]

原标题:第一课唱响长征组歌长征时期,我连22勇士冒死飞夺泸定桥,用生命书写传奇战歌;新时期,我们要接续弘扬要桥不要命精神,当好新一代红军传人。10月2日上午,第54集团军某红军师飞夺泸定桥红二连在荣誉室里摆开

女主播直播游蜀道获热捧 [热事件]

封面新闻女主播用外景直播的形式,带领参会人员身临其境体验了一盘剑门蜀道的风采。封面新闻女主播在剑门关进行直播,半小时观看量突破1.6万人次。嗨,大家好!我是封面新闻女主播瑶瑶,正在广元剑门关给大家直播,欢迎

父子接力拼出82年前长征出发图景(图) [热事件]

父子接力拼出82年前长征出发图景江西于都:张德美张小平父子半世纪寻访数百位亲历者,记录那场刻骨铭心的历史▲在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张小平为参观者介绍自己策划制作的草鞋墙(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万象摄新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