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糖十年:她就靠1件事让血糖达标 [热事件]
2016-09-02 15:44:05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抗糖十年:她就靠1件事让血糖达标 [热事件]

原标题:抗糖十年:她就靠1件事让血糖达标

59岁的李静,2006年确诊糖尿病,空腹血糖一度飙升到10.5!十年来,她迷茫、试错、学习知识,最终她靠研究一件事,把自己的血糖等控制好了。

苦恼:吃降糖药不管用了

刚得糖尿病时,我根本不了解糖尿病,自己也没当回事,以为吃降糖药就可以了。慢慢发现,降糖药一片不管用了,加到两片、三片还不管用,一种不行,再加一种,但是控糖效果就是不好,血糖还是不稳定。李静在北京糖护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的糖友交流会中分享。2013年她通过糖尿病知识讲座和互联网知识认识到,防治糖尿病还需要饮食方面的干预和管理。

于是她就开始用心研究通过饮食控血糖这一件事,让血糖基本达标了!

开始定计划:只少吃,但血糖还是不稳。

当时她的体重将近80公斤,当务之急是减重,降糖,那时候想法简单,就是少吃。自己订食谱,凡是不利于减肥的都不吃,肉蛋奶不吃,主食能不吃就不吃,一日三餐改两餐,甚至一餐,每天的饮食都是以菜为主,每天大概要吃四,五斤菜。

因为不吃主食,随餐服用的拜糖平也停用了。以为如此控制饮食就能把血糖降下来。一段时间后,体重降了一些,但是血糖极不稳定,忽高忽低查血:总蛋白下降,营养不良了。更严重的是甘油三脂居然高达20.2,出现了乳糜血。

计划中藏问题:菜吃多了,因而盐也就吃多了。

她纳闷:吃的这么清淡,情况反而更糟糕了?通过寻医问诊,查阅资料才明白:糖尿病本身就是代谢疾病,不正确的饮食结构导致了病情的恶化,吃菜多,相对盐的摄入就超标了,主食少了,参与代谢的三要素:蛋白,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严重缺乏,造成了代谢紊乱的恶性循环。

调整计划:算对热量,找到自己的饮食法则。

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她立即整改,根据所学的热量计算公式和食物交换份的知识,重新制订了适合自己一日三餐的进餐比例:

早、中、晚餐各占1/3,以温食为主,适当增加些凉拌菜。由于体重超标,饮食上还需要注意保持清淡,从原来以蔬菜为主的单一结构,改为:谷薯蔬果类占55-60%,蛋白类占15-20%,脂肪类占30%的比例进食,再加上适当的运动。两年来,体重下降了十五公斤,血糖基本稳定在餐前7左右,餐后10以下。甘油三脂2.0也接近正常了,虽然还末完全达标,但离目标已经很近了。

经过饮食习惯的改善,她的体会是:

1.食物搭配要合理,不可走极端,既要血糖达标,也要保证营养全面,维持生存需求的营养。

2.食物不易过粗,过杂,每天一两种与细粮搭配着吃。

3.一日三餐基本定时,定量是必须的,进食順序是:先辅食,后主食,不吃过烫的食物,以保持血糖的平稳。(健康时报记者胡亚男)

tags:血糖   达标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北京地铁内一女乘客因低血糖导致晕厥跌落站台 [热事件]

京华时报讯(记者樊瑞)昨日早上7点半,一名女乘客在玉泉路站排队候车时,由于低血糖导致昏厥跌落站台。站台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按下紧急按钮,使列车无法进站,随后将女乘客救出。记者从地铁1号线玉泉路站了解到,昨日

老大人血糖飙升 常是这原因

(健康医疗网/记者关嘉庆报道)年纪大了,常有三高问题,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就容易上身,三高的慢性病人,每三个月就要到医院看诊,拿连续处方箋,每天服药控制三高;不过,医生却发现,只要是有节日之后,老大人

血糖浓度高 视网膜病变更糟

(优活健康网记者徐平/综合报道)一名53岁男性由母亲掺扶走入诊间,近来视力模糊,视网膜已因严重白內障无法检查,需进一步安排眼超音波检查及抽血检验彻底检查,显示血糖与糖化血色素皆异常的高,血糖为320,糖化血

糖尿病病友必知!减缓血糖关键在细嚼慢咽

虽然食物中毒是罹患糖尿病最大的原因之一,另外还有几个因素,包含肥胖和细胞活动力下降。食物的摄取量,如果远超过身体所需之能量,此时有很多未使用的葡萄糖,便会留在体內;体內多余的葡萄糖,在转换成体脂肪之后

糖尿病患者预防视网膜病变 台大新竹分院:控制血糖、改善生活作息

【大成报记者罗蔚舟/新竹报道】一名53岁男性由母亲掺扶走入诊间,主诉近来视力模糊,仅见物体之形影;一经检查为严重白內障,此时视网膜已因严重白內障无法检查需进一步安排眼超音波检查及抽血检验彻底检查;抽血报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