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冒用合法期刊名义登收费论文nbsp;10个月狂赚过千万 [热事件]
2016-08-11 09:45:17 | 来源:中时电子报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男子冒用合法期刊名义登收费论文nbsp;10个月狂赚过千万 [热事件]

9名被告当庭受审

王某先后雇佣8人成立两家公司,在未取得出版许可证的情况下,冒用合法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许诺为作者刊登文章并收取版面费。王某先后擅自出版多种期刊,在2014年1月至10月间,收取版面费1200余万元。昨天上午,此案在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王某被控非法经营罪。王某辩护人认为,王某系和出版社合作,不构成犯罪。据悉,目前交钱发论文已经屡见不鲜,一些教师、学生、职业人士都通过交钱发论文来达到毕业和晋升职称的目的。由于大量评价机制均以发表论文为重点,导致论文需求远大于期刊数量,这给了一些非法期刊敛财的机会。

办假期刊10个月狂赚1200万

男子王某先后雇佣8人成立两家公司,冒用合法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许诺为作者刊登文章并收取版面费,在2014年1月至10月间,收取版面费1200余万元。昨天上午,此案在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王某被控非法经营罪。

据检方指控,被告人王某于2012年、2013年注册成立了北京圣麟阁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刊博天下国际文化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王某先后雇佣了另外8名被告人,在未取得出版许可证的情况下,冒用涉案期刊出版单位的名义,许诺为作者刊登文章并收取版面费,后擅自使用涉案期刊刊号,出版、印刷、复制、发行《科技研究》、《电源技术应用》、《中国文房四宝》、《新材料新装饰》、《时代财富》、《华中电力》、《三角洲》、《公诉人》等期刊,并将交纳版面费作者的文章刊登在上述期刊中,经查2014年1月至10月期间,王某等人共收取版面费达人民币1200余万元。据悉,上述刊物均为合法出版物,王某盗用了这些期刊的刊号,出版大量非法出版物。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于2015年7月以被告人王某等共9人涉嫌诈骗罪交由法院审查起诉。其间,因部分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退回侦查机关补充侦查两次,因案情重大、复杂,延长审查起诉期限三次。此后,公诉机关以涉嫌非法经营罪对被告人提起公诉。

一篇文章收取两三百元左右

昨天,此案在顺义区法院开庭审理,主犯王某表示对罪名无异议,对起诉书指控的部分事实不认可,对1200万的钱款数目不认可。其他8名被告均表示认罪。

王某在法院上辩解称,公司并非冒用一些合法期刊的名号,从事非法出版,有些杂志社和我们是合作关系,他表示,公司是经过杂志社授权开展工作的。王某辩护律师表示,王某和合法杂志社之间存有协议,双方存在合作关系,刊号并非出租转让,系共有,杂志没有一本是以王某公司名义出版的,因此没有冒用、擅自使用的行为。协议上约定是出版社有出版权,被告只是做了一些收集文章的工作,最终的责任都在杂志社。因此王某辩护人认为王某无罪。

据悉,王某曾在北京一家杂志社工作,发现为他人发表论文收取版面费来钱很快,于是从2012年其先后成立两家公司,雇佣8名业务人员出版期刊。公司成立后,王某负责管理公司,与相关杂志社、印刷厂协商,员工则以杂志社名义通过QQ群发布广告,对外征稿,每篇文章员工可获得10%15%的提成。每篇文章王某会收取版面费180元至350元不等。收到稿件后,王某会组织人员进行初审,并发给合作杂志社再审,随后出版。

伪造公章将文章录入论文网络平台

据了解,文章作者发稿后,都会要求得到刊登有自己文章的期刊,王某委托他人排版并印刷,随后将期刊快递给作者。为了挣取更多的费用,每一期杂志页码都较厚,字号偏小。印制数量与每期杂志发表文章数目吻合,这些杂志均不对外发行。

据悉,为了让非法期刊看起来合法,王某等人还伪造合法期刊公章,通过邮件等方式与一些论文网络平台取得联系,将非法期刊的文章录入网络平台,得到受害人的信任。其中一些期刊并非严谨的学术杂志,而属于偏新闻类杂志,因此平台的审核不严。

调查

仍有网店叫卖收钱发论文一篇最便宜600元

据悉,一名受害人拨打匿名举报电话,才致使王某等人东窗事发。警方找到了20多名受害人,受害人分布面较广,有学生、还有需要发表文章的职业人士等人。此外,有些受害人即使发现受骗,也因为需要借助论文达到晋升职称、毕业等目的,而不愿举报,不愿出来指证。

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在某网站上检索发论文等关键词,发现大量期刊代理。北青报记者以大学生身份联系上一家店铺客服,询问发一篇新闻学期刊的价格。客服很快给记者发过来一张价目表,其中最便宜的为一篇600元,最贵的为一篇1800元。

北青报记者又以教师身份联系上另一家店铺,其代发论文价格最低同样为600元,最高则为1900元。其客服告诉记者,如果单位对论文质量要求不高,可以选择发表在性价比高的杂志上,但都有正规刊号。

这位客服自称,他们代理的期刊已经为几千名老师和学生发表了论文,这位客服说,现在借助论文来达到毕业和晋升职称的人太多了,而每个学科真正有质量的核心期刊就那么几种,期刊收钱发论文的行为并不少见。

据国内某媒体报道,国内现有学术期刊5000多种,每年刊发的论文约100万篇,但每年专业技术人员因业务考核、职称评聘、岗位聘用、学位授予等产生的发表论文的需求约为480万篇。僧多粥少的学术期刊市场已经形成,巨大的需求造就了繁荣的市场。由于各种评价机制都把发论文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学校老师、学生,一些特定单位的员工都不得不寻找可以发表论文的期刊。由于高水准的不收钱的核心期刊又数量过少,很多人便选择交钱发论文。

安徽师范大学马梅教授曾称,现在很多期刊虽然还是事业单位的性质,但已经是企业化的经营模式,市场化的经营方式要求自己去创收。这些受众狭窄的期刊很难通过正常的印刷发行盈利,正常的发行生存不下去,市场又有这么强烈的需求,收钱发论文也便成为一种常态。

本组文/本报记者杨琳周丹

摄影/本报记者汪震龙

法律法规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法律法规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法律法规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律法规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法律法规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消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三、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网后30日内进行。

tags:冒用   名义   合法   期刊   男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男子宅居家中打4个月网游 [热事件]

网络图8月9日上午11时左右,一名26岁的男子在渝北区果塘路附近一超市4楼跳楼身亡。记者多方核实了解到,该男子姓李,湖南人,跳楼前曾在渝北区的住宅内连续打了4个月网游。事发时,大家劝说不要跳9日上午11点左右,在

男子为让碰瓷更加逼真 [热事件]

白衣男子(红圈处)碰瓷现场。近日,家住巴南鱼洞的一名无业男子,为让碰瓷更加逼真,竟狠心砸断了自己的手指。但这样逼真的伪装没能骗过警方,最后不仅血本无归,还将自己送进了看守所。郁闷:正常行驶怎么就撞伤了

男子路边看奥运睡着被偷3次 [热事件]

男子睡在步行街长凳上被盗。渝中警方供图路边长凳上看比赛睡着李先生是个体育迷,几乎每一场奥运赛事,他都不想错过。8月7日晚,李先生和朋友聚餐结束后回家,电视里正在直播女子10米气手枪决赛,他兴奋地从冰箱里拿

成都一名六旬男子跌落悬崖 [热事件]

8月9日下午两点,成都消防通济政府专职队接到指挥中心报警称:龙门山镇九峰村一处农家乐附近有游客报警称其丈夫走失山林,其家人和辖区派出所搜寻了一夜也没有找到。据救援人员介绍,走失的男子廖先生今年64岁,有老

无冤无仇!男子当街砍伤3人 [热事件]

无冤无仇!男子当街砍伤3人只因心情烦燥为寻刺激近日,祥云县城文苑路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造成3人受伤。案发后,祥云县公安局祥城派出所迅速出警,将犯罪嫌疑人及时抓获。这到底是什么怨什么仇?也太令人无语了吧。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