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为刺激经济各出奇招 难道真是走到穷途末路?
2016-04-29 16:15:03 | 来源:网络 | 投稿:阿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各国央行为刺激经济各出奇招 难道真是走到穷途末路?

【海峡财经网2016年04月29日讯】为了刺激经济,如今各个国家的央行都出了相应的货币政策,比如中国的逆回购,美联储的不加息等,央行无论是以购买债券或股票的形式,还是以购买黄金的形式,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自身的“印钞”资源,换取民众手中的资产,增加流通中的现金,有人会问,各国央行难道真是走到穷途末路?

如果从利率的角度讲,全球商业银行提供的现金业务已不能给投资者创造相关收益,低利率、零利率、负利率已变得非常常见。目前投资市场面临的最大不确定性,是各国央行在刺激经济,或者说加大货币投放的道路上,还会酝酿出什么“奇招”?

近日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策略师巴斯曼(Harley Bassman),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想法。巴斯曼提议美联储通过以大幅超过今天自由市场水平的价格购买很大数量的黄金,也许是5000美元/盎司?来刺激美元贬值释放一次短暂的经济天堂。黄金持有者只需要直接通过地区联邦办公室办理,或者授权给贵金属分析专家办理。

巴斯曼举的例子是,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政令,美国民众以官方价格20.67美元每盎司的价格将黄金卖给美国政府,1934年美国政府将官方黄金价格提升至35美元每盎司(一年间金价上涨了73%,相当于美元大幅贬值)。这一政策对经济起到了一定作用,在1934年1月至1936年12月这三年里,美国GDP增长了48%,道琼斯指数上涨了近80%。

巴斯曼的提议确实很“大胆”,但并不是完全出于“异想天开”,正如巴斯曼提到的,几年前大多数人都认为负利率是荒谬的,但现在已经有六家央行在实施这个政策。因此,在预测央行货币政策方面,市场往往缺乏想象力。

日本央行从零利率走到了负利率,期间还实施了超过20次的QE。这还不够,自去年以来,凭借其购买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日本央行已跻身日经225指数约90%成份股的前10大股东之列。比如中国市场熟知的优衣库,日本央行目前占股超过9%(真正的炒股高手是,自己印钱买股票)。购买股票或许是全球央行下一阶段的政策方向。

当零利率、QE、负利率、短期流动性方案等效用开始递减的时候,直接印钞购买民众手上的主要资产可能是刺激经济最“无奈”,也是最有力的方法。

如果说央行直接购买资产已经是未来政策的一个可选择方向,那么什么样的资产最有可能被首先“选中”呢?巴斯曼提到,美联储为什么不买原油、房产或其他硬资产?事实上,为什么要买黄金;为什么不按照最初的设想印发钞票?我只能回答前者——只有黄金才具备货币的地位;而至于后者,要让华盛顿在财政上作出妥协似乎是一个白日梦——不要指望“直升机洒钱”很快就会来临。

也就是说,央行出面购买黄金是有可能的,也有先例,但促使央行购买原油、房产,或者说直接印钞洒钱暂时看还是比较荒谬的。洒钱总得有个可行的理由或标的。

假设不久的将来,美联储、日本央行等终于走到了需要购买黄金来刺激经济的地步,黄金价格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毫无疑问,黄金价格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跳涨。央行的目的是用回收黄金的方式释放货币,如果其报价低于市场价格,或略高于市场价格,很难达到刺激黄金回流释放货币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1933年至1934年美国回收黄金时,官方对回收黄金的定价在很短的时间内从20美元涨到35美元的原因。

从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的角度讲,直接购买资产也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尤其是中国,目前民众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创造财富,财富的累积除了存款、房产和股票,更多的向其他资产分散。之前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有消息提到,因中国股市和人民币的大起大落,以及一线城市房地产的热销使得房地产投资变得非常昂贵,促使中国投资者转向黄金,中国消费的黄金超过全球供应量的五分之一。

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众开始意识到分散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过去购买黄金是因为对黄金首饰的消费不可替代,而现在更多的民众购买了金条和金币。比如2015年第四季度,中国大陆投资类黄金的销量同比增长了25%,而首饰消费下降了1%。

目前中国市场黄金储备量总计约1.1万吨,减去1780吨的央行官方储备,包括首饰和金条金币等在内的民间存量已超过9000吨。按照当前的价格,价值约2.4万亿人民币。随着准备金率和利率的走低,中国目前在制定货币政策,以及调节短期流动性方面,工具使用已出现钝化,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正在实施的各种流动性解决方案,比如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设借贷便利)、PSL(抵押补充贷款)、MLF(中期借贷便利)对于市场来说认知度极低,很难起到对市场直接的预期性管理作用。

拿上周来说,中国央行通过逆回购累计净投放6800亿元(创历史新高),期限均为七天,中标利率2.25%,市场几乎没有做出任何反应。如果未来经济增速和物价水平都难以达到预期,这种短期流动性解决方法,最后逐渐会演变成长期的低利率和连续的QE。

如巴斯曼所言,QE这种传导机制是完全包含于金融系统中的;用于购买授权资产的法定货币接着会进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由于QE对于华尔街以外的大多数人是晦涩难懂的,并且实施负利率政策对于大多数非学术界人士也是奇怪的,所以这些政策几乎没有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拿中国来说,如果央行用购买黄金的方式释放流动性,比如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回收黄金,大概回收民间三分之一的存量(3000吨),就可以释放超过8000亿的流动性,且直接可以输送至消费者手中,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直接。

央行无论是以购买债券或股票的形式,还是以购买黄金的形式,最终的目的是利用自身的“印钞”资源,换取民众手中的资产,增加流通中的现金,如果持有债券、股票和黄金的民众足够多,以高出市场价的方式购买这类资产,本身就是对各类资产持有者的“利益”输送,实际上也是对长期低利率的一次性补偿。

谁会享受到这种补偿呢?最终看,不是现金持有者,而是非现金资产持有者。中国没有很强的金融衍生品市场,股市和债市已经充满了杠杆和投机问题,巴斯曼所提到的美联储购买黄金来刺激经济的做法,有可能首先会出现在中国,而非美国。如果你在中国央行高价回收黄金之前持有黄金,或许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和讯网)

tags:穷途末路   央行   奇招   刺激   经济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李世光:最大挑战 如何让经济好起来

准经济部长李世光今天说,最大挑战是如何让经济好起来,即如何提升年轻人薪资、吸引国际人才,上任后首务将推动绿能产业,盼能迅速建立国內內需产业并推动转型。爆冷门将接下经济部长的李世光,上午接受广播节目专访

中美货币政策解读 :各有侧重才能实现世界经济复苏

【海峡财经网2016年04月29日讯】我们将中国和美国的货币政策来做个对比,这周三美联储公布维持利率不变化,而中国则是在4月份以来中国央行先后3次进行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并显著提升了逆回购规模,消除了时点因素对

美Q1经济走软 惟景气料将回春

美国经济成长大幅下滑,来到两年来最慢速度,主要是消费支出疲软与强势美元持续伤害出口,不过由于劳动市场充满活力,一般预期经济活动将回春。美国劳动部今天公布初估数据,美国第一季国內生产毛额折合年率增加0.5

美Q1经济走软 美股开盘大多下滑

美国商务部今天表示,美国第一季经济折合年率仅成长0.5%,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9%,主因成长主要引擎消费支出下滑,拖累华尔街股市开盘大多下滑。开盘25分钟,道琼工业指数下跌0.4%,来到17963.31点科技股为主的那斯

美Q1经济成长0.5% 消费支出减少

美国商务部今天表示,美国第一季经济折合年率仅成长0.5%,主因成长主要引擎消费支出下滑。这项国內生产毛额扩张速度远低于分析师预期的0.9%。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