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影响录取率”,江苏湖北的家长能放心吗? [焦点]
2016-05-16 21:26:33 | 来源:热点网 | 投稿:米阳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不会影响录取率”,江苏湖北的家长能放心吗? [焦点]

最近公布的高考招生计划,引起了不小的波澜。由于担心本省外调过多,影响本省考生的录取率,部分家长到两省教育厅举牌抗议。虽然两地的教育部门急忙表态,外调生源不会降低录取率,江苏省还表示本科录取率还将进一步提高,但公众质疑依旧难消。调出名额,援助中西部地区,本来是为了教育公平,却被两省民众认为是破坏了教育公平,颇具讽刺意味。

北京、天津为何不调控?江苏湖北的家长不是没有理由质疑

两地家长反对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早在2008年就已实行。今年引发两地强烈抗议,是因为两省调出的人数过多。根据今年的方案,12个参加调控计划的省份总共外调16万人,湖北省调出40000人,江苏省调出38000人,两省几乎占了总计划的一半。

2016年跨省生源计划调控方案江苏省调出38000人,引发家长不满

教育部门选择调出省份的理由是,高考率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然而,这个理由对江苏湖北的家长却没有说服力:以江苏为例,江苏的教育资源虽然丰富,但远不及北京、天津,然而北京和天津并没有参与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北京、天津不参与,江苏却承担近3.8万的调配任务,两省家长自然不理解。

再说升学压力,近年来江苏的一本录取率仅有10%左右,而北京和天津的一本率取率达20%以上,北京2015年的本科升学率更是突破了70%,哪个地区升学压力大一目了然。我国的高考招录是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权力在招生计划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江苏的家长自然会怀疑谁的权力小谁受损大。只有外调名额数量,没有详细的解释和公众参与,家长有质疑再正常不过。

中西部地区也未必满意:调过来的大多是专科指标而非重点指标

由于历史原因,加之地区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湖北等省份是特例,从教育资源丰富角度可以归入东部)确实不如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但靠东部省份调入一部分名额,提高中西部地区的录取率,就能实现教育公平了吗?恐怕未必。随着高校扩招和生源减少,我国的高考录取率不断上升,从80年代的5%稳步提到现在75%,可以预见,即使没有东部省份的名额输送,中西部省份也可以稳步提高高考录取率。

在目前高等教育资源相对饱和的情况下,高考竞争已成为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优质高校录取是否公平,常常更为家长关心。从媒体的报道看,江苏家长之所以认为调配名额不公,也并不是担心孩子没学上,而是担心本省本来就很低的一本录取率,进一步降低。

江苏教育厅长表示招生能做到一本录取率和本科录取率增加

然而,在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上,教育部门却不像缩小录取率差别这么上心。2008年,教育部要求各省部属高校属地招生不应超过30%,各地陆续达到标准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分配依然不公。2011年,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谈松华在《高校招生名额分配研究报告》中指出,从各省学生就读部属高校的入学机会指数(平均数为1)看,不同省(区、市)悬殊的状况依然存在,甚至加剧,入学机会指数的差异系数(标准差除以平均数的值)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入学机会指数的基尼系数也从2001年的0.226提高到2010年的0.298。从分省的入学机会指数变化情况看,北京、上海、天津的入学机会指数在2000年分别为1.75、1.61、1.51,到2010年,分别提高到3.64、3.73、2.84,西藏、青海、宁夏的入学机会指数也分别提高到2.70、1.82、1.72,但是河南、河北、安徽、内蒙古、广东等省区的部属高校入学机会指数却一直在0.50~0.70的低点徘徊,提高幅度并不明显。

在上大学不难,难的是上好大学早已成为社会共识的情况下,给中西部省份多一些部属院校的招生名额,远比给几万良莠不齐的调配指标(江苏省的3.8万,其中有2.9万是专科)更有实际意义。

合理的做法是,让全国各地优质高校都限制属地招生比例

有学者指出,目前211高校共有112所,虽然仅占我国本科院校的6%,但承担了全国80%的博士生、60%多的硕士生、50%的留学生和30%多的本科生的培养任务。这些优质院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以招生计划换优惠政策也是常事,它们在招生中或多或少都存在属地化偏好。

如果部属高校这30%的属地招生能够做些文章,无论是中西部省份,还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东部省份,都能获益。学者张千帆指出,中国各大高校之所以在利益上成为地方政府的附庸,是因为中央缺乏统一的硬性规则,不能帮大学跳出地方保护主义设定的囚徒困境。

这应该成为教育部的发力点。有学者建议,在允许各地根据各省进行微调的情况下,教育部应进一步规定属地招生比例不应高于20%;对于只拥有一所211高校的省份,该校在属地省的招生计划占其总计划的比例不高于30%,进一步弱化211院校招生的属地偏好,多出来的招生名额在投放时,可以向中西部省份和人口大省倾斜,提高这些省份的一本录取率。

以限制属地招生比例为名义来调配优质招生指标,容易减少区域之间的矛盾,而且这种做法应该尽量全国同时推行。

为照顾各方利益,东部省份的调出名额应采取增量的方式安排

虽然江苏省保证江苏考生的本科录取率和一本录取率都会增加,但有一种质疑也不无道理:如果不调出这些本专科名额,江苏的高考录取率会更高,录取率增加不代表考生的利益没受到损害。

的确如此,因为所谓的录取率提高是以报考人数减少来实现的,对于具体的考生,更看重的是录取名额减少了。所以,目前的跨省区生源计划调控实际上就是一种存量调控,改变分配方式,而这就必然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招致很大的不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做法。

江苏省的家长在教育厅门口示威

所以,调给外省的生源计划应该进行增量改革,在原有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名额,再调配给其他省份。用经济学的说法就是,这种改进是一种帕累托改进,不会放大各方矛盾,从而有利于改革推进。

实际上, 在2015年的招生计划中,教育部曾明确表示,通过增量安排和存量调整,增加部分省份的录取人数。扩大增量意味着扩招,虽然扩招常常被人诟病,但采用这种方式,名额输出省和输入省的利益都得能兼顾,符合更重要的公平原则。结语对中西部高考录取进行支援,促进全国教育公平,是件好事。但在决策过程中,行政权力不能僭越专业职能,更不能忽视民意。要在应该发力的地方发力,进行智慧的改革。否则,不仅会越管越乱,也难以实现教育公平。

tags:录取率   湖北   江苏   放心   家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高考难度排行榜 [焦点]

高考难度排行榜 多地区教育模式不一江苏仍处于领先行列 本月底,重庆2015届高三学生即将迎来一诊考试。近日,一份《中国各省份高考难度排行榜》在朋友圈热传,在这份高考难度排行榜中,江苏、浙江两江领跑,湖北、湖

湖北沙洋发生银行劫案 [焦点]

湖北沙洋发生银行劫案 歹徒中途因害怕半毛钱没抢到欲逃离 今天上午9点,湖北沙洋县110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警,称一名男子持枪正在五里铺某银行实施抢劫,希望民警迅速前来将歹徒制服。 接警后,辖区派出所迅速调集警

湖北发生银行劫案[热点]

湖北发生银行劫案银行工作人员与民警合力将其抓获湖北发生银行劫案从案发到抓获竟然只花了3分钟湖北沙洋发生银行劫案男子持假枪被抓获(图)湖北沙洋发生银行劫案男子持玩具枪逃跑500米湖北发生银行劫案从案发到抓获竟

南京家长抗议减招 [焦点]

南京家长抗议减招 12年寒窗苦读与陪伴会付之东流吗? 自有关江苏将减招3.8万的教育部通知下达后,一时间引起全社会广泛热议,对于江苏家长来说,这是巨大的变动,意味这江苏高三学子离本科院校越来越远,而家长们的

祝贺例格女装5月14日江苏四家店签约成功

祝贺例格女装5月14日江苏四家店签约成功
有好消息当然是早点分享出来了,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听到坏消息,听到好消息也会很高兴,例格女装5月14日江苏盐城、江苏涟水、江苏盐城开发区、江苏阜宁四家店铺签约成功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