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送到居民家门口
2016-04-09 12:23:12 | 来源:网络 | 投稿:资慧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我市将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送到居民家门口

今年3月初,我市印发《肇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培育人力资源做好企业用工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村(居)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站,将公共就业服务延伸到行政村、社区。近日,记者走访相关部门获悉,早在2014年,我市就已开始探索社区、村委“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试点工作,为我市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辟新路子。

创建“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

双手熟练地在一块六角形薄木板上来回拨弄,黄豆般宽指甲般薄的小竹篾子跟着“舞动”。4月7日下午4点半,在端州区城西街道正西社区,60多岁的市民李女士端坐在店铺门口,编织着卖价一个8毛钱的六角竹笪。

2014年,城西街道正西社区被端州区确定为创建“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活动示范单位。“为更好地掌握社区人员就业情况,不断拓宽社区居民就业渠道,社区建立了劳动力资源情况台账、下岗失业人员台账、就业困难群体等10多个工作台账。”在正西社区居委,该社区工作人员黎志萍递给记者三盒工作台帐并介绍,社区通过建立健全台帐,能准确掌握“零就业家庭”、失业人员的就业意愿,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介绍和岗位援助。

据介绍,在做好“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试点工作中,该社区依托端州社区服务管理云平台,运用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模式,大力推进“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分片区、分网格,实现了定人、定位、定时、主动积极地把就业信息送到居民家门口。

黎志萍介绍,“社区内设有多个电子显示屏、自助查询终端等发布招聘岗位信息,能及时为辖区内的本地劳动力、异地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合适的就业岗位信息。”社区的就业信息平台可连接市、区人社招聘网发布岗位需求信息,提供下岗失业人员随时查询应聘,实施全面动态的即时就业援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一条龙”就业服务。

此外,该社区积极组织下岗失业人员等参加就业和技能培训,并组织有创业愿望和创业条件人员参加烹饪、点心、计算机、月嫂家政等创业培训,在为他们提供创业场所扶持与倡导政策优惠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实现就业。

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新路子

黎志萍带记者来到离居委不足百米的“西江南工作坊”。“社区之前的2家手工作坊已经合并为一了。”她告诉记者,社区不断丰富就业渠道,通过联合结对共建单位、社区工商个体户,企业法人单位、封闭式商住小区和社区手工作坊等,为社区“4050”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失业和残疾人妇女等就业困难人群提供多元选择,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愿望。

据统计,从2014年至去年,该社区共有130多位就业困难人员、近200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服务平台实现再就业,新增就业200多人,参加再就业培训100多人。

正西社区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随后迅速在端州铺开。目前端州全区已经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就业办事渠道。

2015年,市人社部门开始在德庆县新圩镇大同村开展创建村居“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进行试点工作,充分利用村居办公场所,创新就业服务进村模式,通过完善村居人社服务平台的设置,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建立起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联动机制,为群众、企业实现“零距离”就业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问题。该村文书罗斌华介绍,村里35岁以上的失业人员再就业是老大难问题,但随着村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工作站的设立,渠道更加畅通,招聘信息也能更加及时地发布,大大便利了村民的就业工作。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通过服务工作站为村里近百位失业、待业人员找到了工作,真正实现了“零距离”公共就业服务。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沪小学入学信息登记今起展开 [有意思]

据《劳动报》报道,从今天起到4月23日,本市适龄儿童进行小学入学信息登记。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获取《

社区象棋赛居民展棋艺

本报讯(记者 马沅聪)4月4日下午,聆水居社区象棋协会在小区举办了第三届象棋比赛,24名“参赛选手”同台竞

省内最大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在我市建成

4月6日,我省最大的电动公交车充电站在我市投入运营,可以同时为120辆新能源公交车进行快速充电。这个电动公

关注为啥居民、店主都点赞了?琼山板桥路大变样啦

4月6日晚,海口日报联合海口网派出文字、摄影、摄像记者以及卫星直播车组成全媒体报道小组,走上街头,在琼

居民外出家中蹿火苗消防破门进入将火扑灭

天津北方网讯:居民外出,不料家里却起火了。幸亏邻居们及时发现并报警,才没造成更大损失。昨天10:15左右,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