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中国技术差株洲这位牛人焊出的产品比欧洲标准还高
2016-04-09 10:22:05 | 来源:网络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谁说中国技术差株洲这位牛人焊出的产品比欧洲标准还高

“谁说中国制造不如洋,看看外形,敲一敲,我就知道焊接的质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焊接技能大师、“全国技术能手”赵卫就有这一份自信。

赵卫(左一)在和徒弟们切磋焊接技艺

大多数人眼中的焊工,既不高精尖,也不高大上,可就在这个岗位上,赵卫用28年的坚守,攻破了40多道工艺难关。

要想征服它们,得先过“苦肉关”

160公里,是我国出口马其顿动车组的时速;0.16毫米,是车身焊点宽度允许的误差,作为我国第一个出口欧洲的动车组项目,开创了多个第一。

这其中,就有赵卫的一分汗水。

焊接,看似简单,但每一个焊点的位置、角度、轻重,都需要大脑的缜密思考。

过去的车体焊接,大多采用传统焊接方法,可这些焊接工艺和工法,却不宜用到新型列车上。

株机公司的焊工们反复试用,“未熔合缺陷、焊屑存留接口”等问题仍时有发生。

迎难而上的赵卫,主持“通用型侧墙组焊工装实施改造”,分析环境、焊接材料、操作手法,成百上千次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

采用新工艺后,温度控制、铁水下坠等难题迎刃而解,不仅有效消除了焊口未熔合、焊屑存留等缺陷,操作功效更提高了1倍,侧墙焊接时间压缩了三分之二。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其实,赵卫精湛的技艺,既来源于刚入行的勤学,也得益于每天的苦练。

从2003年进厂,到2011年成为“南车技能大师”,再成立“赵卫技能大师工作室”,赵卫一步一个脚印。

刚进厂那会儿,从早晨8点,到凌晨2点,赵卫每天重复这样的节奏。

瓦蓝的火苗,灿烂的铝花,要想征服它们,得先过“苦肉关”。赵卫胳膊、腿上,到处是烫伤的疤痕。

对焊工来说,一个小小的瑕疵,就可能导致一场灾难。尤其是铝材的特殊性,导致其焊接难度特别大,很容易产生气孔。

公司花了10余万元,送赵卫去奥地利学焊接。

从姿势到呼吸,从位置到角度,从研判到轻重,赵卫学会了奥地利人的严谨。

学成归来,赵卫不断改进技艺,株洲比奥地利湿度大,他还“接地气”,将湿度控制引入焊接工艺中,效果明显。

由此,赵卫的技艺提升,迈入“快车道”。

焊花的美丽,

打破西门子公司专家的预言

焊花的美丽,也见证了汗水的付出。

2004年,在株机公司首节地铁车体试制前,西门子专家曾预言:“根据统计,一节新车体的试制成功,往往要以1至2个车体报废为代价,你们一定要有准备。”

果不其然,车体试制总成作业时,问题接踵而至。

侧墙封板、门角多次出现裂纹、气孔,如不及时解决,不但产品报废,更无法交车。

怎么办?赵卫临危受命。

赵卫与工艺人员一起,反复分析、实验。他们决定,采用新工艺、新材料,用MIG焊补裂纹TIG焊补气孔的施工工艺,同时更换了材料。

效果立竿见影,难题顺利破解,赵卫和同事确保了公司历史上第一节铝合金地铁车体的试制成功,并以周期短、无车体报废的骄人成绩,打破了西门子公司专家的预言。

多年来,从上海明珠二号线,到马来西亚动车组,赵卫攻破了40多道工艺难关,他的技术,被国家化学工业出版社认定为“绝技、绝活”,在全国推广。

时任西门子公司驻株机公司现场办公室总经理称:“赵卫焊出的产品质量,比欧洲标准还高!”

28年的坚守,从绘制蓝图,到成品落地,靠的是一个个焊点的累积,靠的更是一位位如赵卫般普通工人的匠心。(株洲日报 记者 夏柯 通讯员 刘天胜)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晋代风水鼻祖郭璞 预言三百年后中国统一 [趣闻]

郭璞,是中国古代白事宝典《葬书》的作者,他之所以被视为一代风水宗师,并不是炒作出来的。正是他从之前流

中国小将金诚结束首次美国大师赛之旅 [有意思]

中新网奥古斯塔4月8日电(记者刁海洋)2016美国高尔夫大师赛8日进行了第二轮角逐。卫冕冠军乔丹-斯皮思打出+2

中国才是樱花的故乡 国内樱花节该从日本樱花经济学到什么

【海峡财经网2016年04月09日讯】日本的樱花全世界文明,每年一到樱花盛开的季节,不仅日本国内的人民前去赏

安莉芳坚持出品高质绿色产品 与品位女性共享健康新风尚

安莉芳坚持出品高质绿色产品 与品位女性共享健康新风尚
这是一个纯净安全的世界1:我们拒绝农药残留

中国人赴日“爆买”势头加剧 [推荐]

日媒称,中国人购买日本高档商品的势头加剧。日本珍珠、铁壶等很受欢迎,面向中国的出口呈增长态势。产地的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