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小区安全引热议 学者吁改革切莫“一刀切”
2016-03-01 15:35:12 | 来源:网络 | 投稿:阿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居民小区安全引热议 学者吁改革切莫“一刀切”

【海峡财经网2016年03月01日讯】近日,未来新建成的小区住在小区不再拥有封闭式格局,这消息一出就引起广大民众的热议,其中当属居民小区的安全问题。但就是由于封闭式小区又有诸多的问题优待解决,就有学者吁改革切莫“一刀切”,究竟居民小区该如何是好呢?

居民小区安全引热议 学者吁改革切莫“一刀切”

未来在中国,城市人的出行或将不用再绕远路,而可以直接从一些原本封闭的住宅小区中穿行而过。此外,未来新建成的住宅小区,原则上也不会再建成过往常见的封闭式格局,社区内部道路,将面向社会公众开放。这样的变化,主要的考量是为了缓解城市中的交通压力,增加道路路网密度,促进城市内交通动线的“微循环”,疏导目前主要由主干道、中干道承担的车流。但是,以一份中央文件作出如此重大决定,未来相关的行政推进措施是否会与既有的物权、建筑等法规相扞格?在此新方针下,促进交通顺畅、融合小区板块与城市整体发展的公共利益,如何与业主们的私权达成平衡?对此,学界和公众看法不一。

2月21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正式对外公布,揭橥了关于今后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管理工作的一系列新举措、新原则和具体方针。其中,最受公众关注内容之一,就是住宅小区的街区化。

根据《意见》,推动“街区化”指的是“加强街区的规划和建设,分梯级明确新建街区面积”,并指出 “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等方针。如此一来,城市便可形成“窄马路、密路网”的道路布局,节约利用土地空间。

小区安全引热议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此次提出住“宅小区街区化”的理念并非偶然。中国建设管理与房地产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王才亮就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早在1977年,一些城市规划师就签署了一份名为《马丘比丘宪章》的共识文件,批判“把城市里的建筑物变成了孤立的单元”的作法,提倡开放式、不设围墙的住宅区。

但在中国的传统都市空间布局里,“高墙大院”才是政府单位和居民住宅区规划的主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弘告诉财新记者,受传统观念影响,中国的住宅小区大多会建围墙,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很多房屋及其配套服务设施,都由单位大包大揽,同一个单位的人往往居住在一起。积习所致,使得目前很多行政机关和商品化住宅区,都呈现出封闭式小区的格局。

“封闭式小区有边界,管理起来成本较低,可控性强。”赵弘认为,封闭式的住宅小区发展至今,自有一定的固有益处;但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空间上的排他性,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城市交通方面,负面影响尤烈。

目前,中国城市里的大部分住宅小区,都不能任由外来车辆甚至行人进出,其内部道路更无法让社会共享。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院副院长文辉认为,若小区只是封闭的方块,那么它四周的道路遇到小区边界时都会“断掉”,行人车辆只能绕行。

文辉认为,建设开放式的住宅小区,则有利于疏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并可增进城市活力。他还对财新记者表示,中国城市住宅小区同质化问题严重,邻近的小区如果能共享服务设施,就能释放出部分照片,改进小区里的其他服务功能。

然而,尽管开放式住宅小区看似能带来诸多好处。但对已住在小区内的居民而言,如果小区逐步对外开放,则原有小区内部的通行安全,住商功能相对分离的单纯性,还有外来人员自由进出恐酿成的治安、环境污染隐患,都让不少城市小区居民踌躇担忧。

对此,文辉表示,世界上很多城市的住宅小区道路都是可供社会共享的,“没有出现安全问题”,并不是建了围墙小区就能安全;反之,“也不是说没有围墙,小区就不安全”,关键还在于管理方如何有效地管理。而且,即便是开放式小区,也不意味所有的道路,都适合或都必须对社会开放。

据央广网报道,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则指出,开放住宅小区或可采取“分步走”的方式落实。第一步,是让行人先能穿过去,接下来是自行车;现在是物业管大门,未来物业管的是大楼,“每栋楼安全了,街道自然就可以开放了”。

学者吁改革切莫“一刀切”

当前,中央决策层既已将街区制,作为未来住宅小区和城市布局的主要发展方向,这或许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地方政府就将着手改革,逐步落实这一中央方针。然而,小区业主们的集体私权,要如何与公共利益达成平衡?各地政府“逐步”打开各个小区大门和围墙的推动时间表为何?这一措施要普遍化到什么程度?而孰先孰后,又是依据什么条件来判断?

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小区业主们是否会有空间,可以形成能主张自身权益的代表性群体,并拥有和街道办、区政府等主管部门进行议价、磋商、协议的体制性权利?而小区开放的程度、开放的方式、开放的期程,能不能由地方政府和小区业主共同协商决定?

凡此种种,都引起了行政学界、城市规划界和法界人士的热烈关切。

“这个改革,我最害怕的就是‘一刀切’,现在好多政策都是‘一刀切’,问题特别大。”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对财新记者表示,哪些小区开放后,能增加小区业主利益和公共利益?哪些小区开放后,既对公共利益无益,又会明显损害业主利益?这些情况需要区分清楚。

袁崇法举例说道,北京天通苑等地方的很多小区占地特别巨大,车辆必须绕很大一个圈子才能到达目的地,还有些小区仅一墙之隔,却不能共享服务设施。如果将这些小区开放,或将有利于同时服务公共利益和业主利益;但也有些小区,一旦来往车辆和人流变多,会严重影响到业主生活,这就需要谨慎论证。

此外,小区业主早前购房时,都为小区内的道路建设、绿化面积等支付了相应的成本。据此袁崇法认为,政府若要把小区内的部分道路、环境拿出来与社会共享,必须和小区业主协商,体现业主在决策过程中的话语权。

袁崇法回忆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旁边的某个小区,起初是封闭式的。后来政府试图从中开辟一条市政道路,便遭到小区业主抗议。“公权是否侵犯到私权,这个问题很重要”,袁崇法对财新记者说。

据了解,中国《物权法》第42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

王才亮告诉财新记者,依据《物权法》,为了公共利益,政府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例如把住宅小区开放,就是把小区业主对道路的使用权,“变为国家共有”。但是,这么做的前提是“不能白占”,“小区居民付了钱,这个钱要还”。

除住宅小区外,此次中央发布的《意见》还指出,单位大院也将逐步打开。对此,袁崇法表示,单位大院是中国城市规划中的“特例”,如果只开放住宅小区,不开放单位大院,显然不合理,“不能只对老百姓发威”。

但赵弘则认为,政府很多机关单位较为敏感,涉及国家安全,开放的可能性不大。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注册制改革或延后是何原因 揭注册制改革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

央行决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金融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美军机迫降东京引居民不安 官方解释让真相大白天下

驻日美军一架UH—1中型军用直升机,29日上午因发动机故障而紧急降落到位于东京调布市的一处民用机场!该架配

自治区商务厅关于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市场监管体系,促进全区商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自

天龙贫民? 社子岛年轻居民想翻转

好房网News编辑中心/整理报道 禁建了46年的台北市社子岛,是否真能如期开发?这个答案已经不在台北市政

林予晞放学遇变态改革校规

林予晞在三立华剧《料理高校生》中,饰演与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回顾青涩岁月,她并非一板一眼的好学生,高

广电总局赞芈月传国产剧之最引热议 解读芈月传被赞最高水准原因

昨天(2月27日)上午举办的全国电视剧行业年会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李京盛司长做了题为“2015年—

上海儿童医院号召捐大便 网友热议

上海市儿童医院官方微信近来发文邀民众捐献大便,医院表示,因为糞便中的肠道微生物可移植,改善病人肠道菌

学者秦晖清华校内遇车祸监控画面 秦晖预告片讲座全集高清合集

学者秦晖清华校内遇车祸这是谁的错呢?秦晖,1953年生,国内著名学者,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公共知识分

网友投诉小区卖淫见人就拽 四十岁阿姨难耐寂寞卖淫现场被捕

塘沽区工农村迎宾园临街的那几栋都是卖淫的,白天从窗户喊,晚上站满了一条街见人就拽,很是不害臊,希望领

学者秦晖清华校内遇车祸事件始末 秦晖个人资料相关成就曝光

据悉,著名学者、清华大学秦晖教授不幸于2月25日晚上七点二十左右遭遇车祸。秦晖教授是在清华大学校内在去上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