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4.0时代的孤独,谁来陪伴
2016-02-15 15:30:28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没有妮的称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社交4.0时代的孤独,谁来陪伴

好文章 共分享(此文属转载,非原创。)



  当代社会,人们并非离群索居,却常常提及“孤独”。在未来可能进入的“独居时代”,不少人心甘情愿选择孤独,但人类的情感需求从没变过——背井离乡、情感无着、依赖科技、羡慕他人,都让孤独感愈加沉重。

  如何缓解孤独,似乎没有现成的答案,但以“情感陪护”为内容的“陪”职业正在兴起。陪抱、陪聊、陪跑……新兴的陪伴方式是否能缓解弥漫在我们这个时代的孤独?

  社交生活4.0的“孤独”与“被孤独”

  当我们逃离“鸡犬相闻”的传统,钻进钢筋水泥的都市文明,实际上已经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孤独。

  在经历了家族时代、家庭时代、空巢时代后,社会学家预测,未来的社会将向人类社交生活的4.0版——独居时代迈进。来自全世界各地的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超过3100万人独居,超过成年人口的1/7;在瑞典斯德哥尔摩,50%的房子是一个人居住;就连自古崇尚“阖家”理念的中国如今也有超过5800万人一个人生活。

  在未来,所谓独居人群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选择独居的年轻人,这正伴随我国第四次单身潮的到来而日趋增多。调查显示,我国30岁以下的人口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经济实力越强,就越有可能选择独居。此种现象,在大城市中尤为明显。

  白领姜宇捷是独居主义的拥抱者。“‘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的属性不可改变——依然有更多人愿意与亲人住在一起或与亲密的朋友住在一起,他们认为这比一个人独居要有益得多。”但姜宇捷更接受日本绘画作家高木直子在《一个人住第5年》中的论述:“如果不幸生病了的话,一定要趁还有力气时去超市储蓄粮食。这种心境很是凄凉,但是现在独居是很多人主动的选择,即使独居并不总是很快乐,但毕竟还是心甘情愿的。”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景军认为,“自由和新财富”正在打破中国传统的家庭结构,越来越多的人正在一个人生活。“很多受过良好教育的独居者通常是主动选择的结果,这象征着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就业机会的改善。”

  另一类则是“被孤独者”,其中除了最具有代表性的独居老人,也不乏年轻群体。专家分析,在当下的中国,老龄化引发生活压力加重,风险社会到来、价值多元催生选择焦虑等社会问题,这些都令一群年轻人以逃避的方式避免伤害,以漠然的行为面对现实。对于奋斗、成功、生活、未来,他们时常会出现迷惘,在迷惘中孤独,在孤独中漂泊。

  什么样的孤独需要陪伴

  第一种孤独,背井离乡、情感无着。“没有亲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每天晚上,面对陌生的城市感觉好孤独。”刚刚高职毕业的胡晓霞在杭州一家餐饮店打工,想到奋斗的意义、生活的价值、幸福的定义,她总是感到迷惘,迷惘后又倍加孤独。她在自己的QQ空间写道:只有回不去的故乡,到不了的远方。

  第二种孤独,依赖科技而不是彼此。“你感觉如何,感觉如何/当你自成一体,无家可归/像个局外人,又好像一块滚石……”鲍勃?迪伦似乎在1965年就在《像一块滚石》中唱出了双眼紧盯显示屏的我们。

  社交平台可以引来数万人关注、预告片网站可以不插广告、网上购物可以24小时不打烊……互联网上的声色犬马侵占了原本应该用来工作、交谈、睡觉的时间——一个人说他关掉电脑去睡了,常常是躺在床上继续看手机。

  “众声喧嚣之中,我们却感觉越来越孤独了。”网友destiny婷说,一边挂着QQ、微信聊得火热,一边内心孤独寂寞,这大抵是目前城市青年存在的普遍状态。“甚至在现实社交中每个人都低头玩手机,话题也围绕着社交网站上正在发生的事展开。”正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图克尔在《一起孤独》中写道,我们好像是一个陌生人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第三种孤独,羡慕别人而看轻自己。晒美食、晒旅行、晒幸福……当微信朋友圈把平淡无奇的生活转化成传奇,晒出来让围观的人感到羡慕时,心理学家称这种炫耀为“演示焦虑“。每一个人都把暗面转到背后,只在人前展现精彩和美好的一面,尤其是女性,展示与比较是她们最为看重的,包括可能令人羡慕的细节,也包括阅历和见识。
与此同时,简介的人花在简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就越发孤独沮丧。“人们为查看曾经的好友、配偶、同事的信息付出了心理代价。他们不该再关注这些,这种情绪有害健康。”雪莉?图克尔在《一起孤独》中说。

  第四种孤独,孤独症与抑郁症。当孤独感持续加剧,可能演化成孤独症甚至抑郁症。据了解,全世界有6700万孤独症患者,在过去20年里,发达国家的孤独症病例呈现爆发式上涨趋势。在中国,2011年仅广州常住人口中就有约7万名孤独症患者,而且人数还在逐年增加。

  “孤独症不是因为被身边的人冷落,而是一种病。”心理咨询师张芳说,尽管大多数孤独症被认为是遗传,但后天环境因素也要负责任。成年人的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不愿出门、不愿与人交流、交友障碍、潜意识自卑等等。张芳认为,在现实世界不如意的人很容易陷入虚拟世界之中,并形成所谓的自我满足感很好的状态。“时间久了,甚至会形成双重人格甚至人格分裂。”

  “陪”职业:孤独时代的“独到服务”

  1905年,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EdithWharton)在其发表的小说《欢乐之家》里,塑造了一个靠富有朋友施舍过活的女子形象。她陪着朋友旅行,以换取免费度假、衣服和饰品。

  尽管金钱买不到真感情是人们长久以来认定的一条真理,但伊迪丝的这种构想在100多年后成为现实——各种“陪”职业的兴起告诉我们,用金钱购买情感宣泄、心理减压的途径,也许是现代人的减压方法之一。

  “我天生就知道如何拥抱,拥抱是健康的、精神层面的、充满乐趣的。”在美国,29岁的贾姬?塞缪尔是一个专业的“拥抱师”。她与陌生人拥抱,借此支持自己的研究,顾客们为了不同的目的来找她,“一些顾客的妻子去世了,他们只想和别人在一起。一些年轻的顾客遇到了情感问题,或者只是想体验一下感情是怎么回事”。

  另一位“陪抱师”,俄勒冈州的萨曼莎?赫斯甚至研究出65种拥抱方式。为了营造气氛,她会边抱边播放英国乐手菲尔?柯林斯的歌。

  日益加剧的孤独感同时让陪人聊天的职业渐渐发展壮大。27岁的韩晨子已是专业“陪聊师”,大学学法律的她,如今主要通过微信吸引客户,聊天根据客户的不同每次收费几十元到一百元不等。

  “虽然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并不缺乏社会交往,但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使得某些人群的孤独感仍不断加剧,由此引发的心理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韩晨子说,陪聊服务的开展为他们提供了排解困惑、愉悦精神的一个良好途径:人在苦闷时需要倾诉,而向一个无利害关系的陌生人倾诉,更有助于痛快淋漓地宣泄,因为不必存有“言多必失”的顾虑。

  韩晨子“陪聊”的话题涉及爱情、家庭和工作,但很多人找她只聊情感。韩晨子说,将来想做个情感博物馆,把人的喜怒哀乐都放进去,自己当管理员。

  渴望动画片中哆啦A梦或者大白式的温暖而长情的专属陪伴,“陪伴机器人”也应运而生。如今,科学家正在通过语音云、语义理解、视觉情感识别等深度机器学习技术,使人工智能模仿人类的情绪。

  然而,机器人究竟能不能取代人类的陪伴?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认为这取决于被陪伴者的需求。“在人与机器人的互动中,如果需要的只是服务,那就行;如果需要的是关系,那就不行。”

  专家认为,孤独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现实的选择;不要美化孤独本身的象征意义,也不能忽视衍生出孤独现象的坚硬现实。对那些自愿选择孤独进而获得更自由生活的人们,社会要做的是给他们更多的宽容度;对那些除了独居别无选择者,社会和制度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

  张芳强调,“陪”职业可以简单地解决情感需求,是较好的沟通方式,也是未来趋势。但情绪之间会相互影响,这需要“陪”职业的人具备更多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调节。但愿“情感陪护”这样美好的职业,不要很快溺毙于横流的物欲之中。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不用钱维系亲子关系 耐心陪伴是关键

关于金钱这件事,长久以来总被当做俗气的事,大多数的人避而不谈,可是却忘记我们终其一生都有用钱的时候,

小马带妻到时代广场 忘情喇舌登电视墙

小马带著妻子到时代广场度过情人节。 现年42岁的《台湾第一等》节目主持人小马(倪子钧)去年与小8岁的手游

年节陪伴失智长者 注意饮食、相处3原则

年节即将进入尾声,许多民众返乡时发现,许久不见的长辈开始变的忘东忘西、重复问话、判断力变差,甚至变得

互联网时代的卖人思维与卖货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卖人思维与卖货思维区别是什么? 当传统企业未遇到互联网之前,传统思维都是卖货思维,

孩子压岁钱投资未来 低利率时代理财圆梦

新春拜年,小朋友“红包”收不停,一下子多出上千、上万元的收入,正是孩子们学习“理财”的好机会。台新银

少女时代快喊声老板!马云加盟成为SM娱乐股东

SM娱乐宣布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马云挤身SM娱乐老板之列。 韩国娱乐产业蓬勃发展,歌坛竞争更是激烈,除了在

看脸的时代 男孩子的时尚更要从小抓起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是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男士也要懂得倒拾自己。都说孩子前途不能输在起跑线,那

不想再拿徐太宇说嘴 王大陆猴急干掉《少女时代》

王大陆向《中国时报》的读者拜年,祝大家恭喜发财。(粘耿豪摄) 王大陆说过去一年“受益良多”,希望新年

喜乐时代影城 打造观影幸福感

喜乐时代影城 喜乐时代影城 幸福感影城,就在南港!“Styletc.com乐时尚”的合作伙伴“喜乐时代影城”(CE

时代力量崛起 《谎言迷宫》映照台人历史良心

男主角亚历山大菲林(Alexander Fehling)被誉为“小鲜肉检察官”,正气凛然,是“德国的劳勃瑞福”。(图为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