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下的沈阳城(几聊之3)
2015-12-21 18:10:17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几苇渡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古建筑下的沈阳城(几聊之3)

每个家总有几件老物,每个村总有几颗老树,每个城总有几座老建筑。这些“老东西”,都是一场故事、一段历史,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这篇写写沈阳城,从一座座古建残影来说说历史。

我们的故事从“荆轲刺秦王”开始!战国末年,受燕太子丹委托,荆轲要到咸阳去刺杀秦王嬴政,太子丹选了一个燕国勇士来协助他,这位小爷叫秦舞阳,十三岁杀人面不改色。可是到了秦都咸阳王城,看到一排排威武的秦王卫士,秦舞阳竟然吓得浑身发抖,说话都结巴了。在“图穷匕见”失败后,他也被杀了。

秦舞阳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爷爷,一位叫秦开的燕国大将军。在2600年前,他率兵开拓辽东地区,攻打“箕子朝鲜”,在沈阳这个地方修筑了土城,这就是沈阳城的开始。

到了西汉年间,这里称“侯城”。据新闻报道说,1993年有专家发现了侯城的遗址,但似乎没看到具体的东西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虽然对侯城遗址很陌生,但沈阳人都知道“新乐遗址”。如果你是乘坐火车到沈阳北站,一出站就会看到一个飞鸟的金色雕塑,它叫“太阳鸟”,原型是出土于沈阳新乐遗址中一个权杖。新乐遗址是约8000年前的母系氏族社会遗迹,是已经发现的沈阳地区人类文明的起点,那个权杖的巨大金色雕塑就矗立在遗址院中。

西汉之后的千年里,这块土地很平静,但一定有故事,只是我们无从得知而已。到了​唐代这里开始称“沈州”。

宋代呢?这个问题很关键,答案是:这里根本就不是大宋的版图!这里先属于大辽,后属于大金,再被纳入元朝疆域,称“沈阳路”。明代称“沈阳中卫”。

在沈阳塔湾有一座辽代的“无垢净光舍利塔”,几经修缮,矗立千年,是那段岁月的鉴证人。

请注意!上面两千年来,东北地区的第一城或者说中心城市,都不是沈阳!而是辽阳!距离沈阳约70公里里,同属辽宁省的一个默默无闻的地级市,那个时代的“大城市”。

明代后期,女真族再次崛起于白山黑水,努尔哈赤又一次建立了叫“金”的国家,史称“后金”。经过几次迁都,最后一次是从辽阳迁到沈阳(1625年),从此开始了沈阳城最辉煌的篇章。我们可以说在390年前,一位满族老人在这里“画了一个圈”……

努尔哈赤死了,八儿子“皇太极”继承汗位。1634年,改“沈阳”为“盛京”。1636年,改国号“金”为“清”,正式即皇帝位。努尔哈赤也被追尊为清太祖,皇太极即清太宗。

接下来,快递员出身的李自成攻入北京、勤奋却无能的崇祯帝上吊煤山、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吴三桂打开山海关、摄政的睿亲王多尔衮一统中原、顺治小皇帝福临迁都北京,开始了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而盛京被作为清代的祖地和陪都,一直享受与北京的同样政治待遇。在北京设立有顺天府,管辖都城民政,同样在盛京设立了奉天府。这也是民国后“奉天”城市名字的来历。

在现存的清代皇家古建筑中,地标性的就是:一宫、两陵、四塔、五庙。

一宫,沈阳故宫。

号称与北京故宫是保存下来的仅有的两座皇家宫殿。当然有朋友会说还有台北故宫呢,那个是叫“故宫”的新建历史博物馆,当年蒋委员长败退台湾带走了大批珍贵文物,故凿山而建,内藏外展。

有去过北京故宫的朋友又参观了沈阳故宫,感叹这里像地主大院,其实这话有点夸张了。

沈阳故宫分为三路。东路是“大政殿与十王亭”,努尔哈赤时期修建,中路是“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西路及中路东西两侧“东所西所”是乾隆时期增建的,包括“戏台、文溯阁、及乾隆东巡时的寝宫等”。

这里的建筑从风格上也非常容易辨认修建年代。努尔哈赤时期,寝宫并不在这里,而是另外修建(现在已不存,有遗迹),所以大政殿与十王亭纯属于办公场所,风格上类似于野外扎营的帐篷,分主次列阵。皇太极时期的建筑,基本都是“硬山式”。乾隆时期建筑,基本都是“歇山式”。啥叫硬山歇山,古建筑的分类,又是一篇文章了。

不能再展开写了,提醒几个沈阳故宫的看点:

① 看看大政殿,一定要合影,这个是沈阳的LOGO,如文章头图。

② 看看十王亭里的弓箭展出,各种各样的箭头。

③ 看看太庙,里面有供奉的清朝皇帝祖先牌位。

④ 看看大清门、崇政殿的硬山式所特有的墙边装饰。

⑤ 看看崇政殿前的日冕,找找“午时三刻”在哪里。

⑥看看台上五宫,皇帝后妃“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日子。永福宫是庄妃大玉儿的住处,顺治皇帝在这里出生。

⑦ 看看“索罗杆”和大烟囱,猜猜干什幺用的。

⑧ 看看清宁宫里的回字炕,为什幺满族以“西”为大,留给神居住。

⑨ 看看文溯阁,清代“南三北四阁”之一,存放了一部《四库全书》。

⑩看看“东所”的那组建筑,乾隆东巡时太后的住所,按电视剧来说,她叫“甄嬛”。

两陵,东陵与北陵。

一是在沈阳东郊的清福陵,埋葬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本地俗称“东陵”。

请注意区分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小时候我第一次看《东陵盗宝记》时,就弄糊涂了。遵化清东陵是相对于北京的位置而言,埋葬“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个皇帝。而在河北保定易县还有清西陵,埋葬“雍正、嘉庆、道光、光绪”四个皇帝。

二是在沈阳北郊的清昭陵,埋葬清太宗皇太极和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本地俗称“北陵”。

两座陵寝的格局、规模类似。努尔哈赤福陵修建于天柱山半山坡上,层次错落。皇太极昭陵修建于平地,但坟丘后面也堆了一座假山叫隆业山,周边很大范围修建了“北陵公园”,是全国几大公园之一。

皇太极也有很多妃子,其中一个姑姑和两个侄女一起嫁给了她,都来自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姑姑是皇后哲哲,两个侄女就是宸妃海兰珠和庄妃大玉儿,她们都是电视剧中的常客。妹妹庄妃生了顺治皇帝,即后来的孝庄太后,与睿亲王多尔衮绯闻不断的那位。姐姐海兰珠是皇太极最宠爱的妃子,她比妹妹庄妃嫁过来的时间还晚了好几年,但后来居上,宠冠后宫,可惜儿子夭折,自己也红颜薄命。海兰珠的坟在皇太极昭陵西侧一片荒草之中,无人问津。这里原是贵妃园寝,有地面祭祀建筑和十一个坟头,多年前就已破败。

今天我们看到的清福陵和昭陵,并不是最初一次性建成的,经历了顺治朝,不断增建,一直修到了康熙初年。我没有找到这两座陵的地宫有被盗掘的信息,暂且认为是封闭如初的。但一个重要的情况告诉你,两座地宫里都没有棺材!难道这里不是真坟吗?肯定是真坟,但也真的没有棺材,因为两陵的皇帝皇后都是火葬,仅有骨灰坛。那是当时满族的习俗,顺治皇帝的孝陵中也是火葬。后来康熙皇帝接受了汉文化的影响,认为火葬不文明,明令满人取消火葬,自康熙帝以后帝王也均是土葬,遗体装在棺材里。

补充一点,在离沈阳不远的抚顺新宾还有一座“永陵”,是努尔哈赤祖先的群葬墓,与福陵、昭陵合称为“关外三陵”。三陵与沈阳故宫均属于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辽阳还有一座“东京陵”,但因为多次迁葬,已没有帝王级别人物葬在那里,降格为王爷坟了,更少为人知。

看完宫殿陵寝,来说庙。

满族原本信奉萨满教,但随着与蒙古草原部族的战争与交往,逐步接受了藏传佛教的传播。当皇太极击败了林丹汗后,得到了一尊宝物——元初帝师八思巴铸造的玛哈噶喇金佛,于是奉迎到盛京,修建寺院供奉。这座庙叫“莲花净土实胜寺”,就是沈阳当地人所称的“皇寺”。

林丹汗是谁?他是成吉思汗的子孙,蒙古的第三十五代大汗。他死后,妻子和孩子归附后金。林丹汗的大老婆叫“囊囊太后”,名娜木钟,改嫁了皇太极,为麟趾宫贵妃,在后妃中名次排第三。所以说皇太极即抢了林丹汗的金佛,也夺了他老婆。娜木钟为皇太极生了一个儿子叫“博穆博果尔”,排行十一,封襄亲王。有野史说,博穆博果尔的老婆被他六哥福临给拐走了,从此人家两个相亲相爱,博穆博果尔默默流泪,这个移情别恋的女人叫董鄂妃。

为进一步建立统一战线,皇太极全面接受了藏传佛教,并派使者前往西藏联络格鲁派的大喇嘛。有清一代,满蒙藏关系密切,从地域上也形成了对中原汉地的合围之势。

而西藏此时也处于动荡中,一位叫的“阿旺·罗桑嘉措”大喇嘛与他老师“罗桑·曲吉坚赞”也主动派代表从西藏到盛京朝拜皇太极,寻求支持。本次会晤双方均对给对方以高度评价,缔结了友好合作战略关系。当皇太极子孙入主中原之后,“阿旺·罗桑嘉措”还曾亲自到北京拜见顺治皇帝,顺治皇帝也正式册封他为五世“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拉呾喇达赖喇嘛”。另一位大喇嘛“罗桑·曲吉坚赞”圆寂了,康熙皇帝册封他的继承人(转世灵童)“罗桑·益西贝桑布”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这就是达赖与班禅的故事,前面的“一到四世”达赖与班禅也都给予了追认。一世班禅与一世达赖是同一个师父,叫“宗喀巴”,他创立了藏传佛教的格鲁派。因为格鲁派僧人带黄色僧帽,也称“黄教”,所以沈阳“皇寺”有时候也被称为“黄寺”。

在皇太极接待达赖班禅的代表之后,开始在沈阳城修建“四方塔庙”,即东塔护国永光寺、西塔护国延寿寺、南塔护国广慈寺、北塔护国法轮寺,这四座喇嘛式白塔也被称为“清初四塔”。

经过岁月的摧残,只保存下来“东南北”三座古塔和法轮寺,近些年复建了西塔以及延寿寺和广慈寺两座小庙。

除了上面五座藏传佛教寺庙,沈阳还有很多汉传佛教庙宇,如慈恩寺、般若寺、大佛寺、大法寺、长安寺、太平寺、中心庙、报恩寺,道家的太清宫、蓬瀛宫等等。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每座庙观都有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简单说几个特殊的:

①慈恩寺,香火最旺。与般若寺、大佛寺相近,一地三庙。

②长安寺,有一种说法“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庙在城中,城在寺里 ”。

③太清宫,东北道教第一家。

④中心庙,有四方塔庙,还有一座中心庙,在故宫的后墙外,小的不能再小了。

重点要介绍一下“太平寺”。

紧邻皇寺,还有一座寺院“太平寺”,即“锡伯族家庙”。锡伯族是一个勇敢民族,在乾隆二十九年,清朝廷为拱卫边疆,抽调4000锡伯族人,从盛京出发迁徙新疆伊犁,千山万水,徒步行进了一年才到达,可谓历尽艰辛。如今这批锡伯族人的后裔已在新疆扎根繁衍,而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也锡伯族的西迁节,以纪念祖先的壮举。

看过本土的庙,还要看看洋庙,代表的是“南关天主教堂”。原建于清光绪四年,1900年被义和团焚毁,1912年利用《辛丑条约》中的庚子赔款在原址上重建。

走过了上面那些清代建筑,就该进入民国时期了。从哪里开始呢?当然是奉系军阀的首领、东北王张作霖的官邸——张氏帅府,这里的宣传口号是“一座大帅府,半部民国史”。

张作霖、张学良父子两代统治东北,直到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鬼子占领东北。张氏帅府景区由三部分组成:帅府、赵四小姐楼、边业银行(金融博物馆)。

帅府的位置很有意思,在沈阳故宫的正南方,也是分为东中西三个部分,分别修建于不同时期。目前只开放了东、中两部分。西部后期建筑目前为辽宁省文化厅办公使用。

帅府东侧一个小别墅是“赵四小姐楼”,为什幺不住在帅府里呢,还单独建楼?因为当时赵四还只是张少帅的“小三儿”,没有名分住进大院子。

边业银行是当年张氏父子控制东北财经的金融机构,现在开辟为金融和博物馆,可以看到民国东北金融业发展史、各国各时期货币等。

提到张作霖,就不能忘记皇姑屯,这个小火车站依然存在。

提到张学良,就不能忘记“九一八”,不管多少次“西安事变”,也不能改变“东北军不放一枪放弃东北”的事实。了解这段历史,就去九一八纪念馆吧!

民国及日伪统治时期,沈阳城也留下了很多小洋楼,最有代表的是“中山路”一带。这条路开始于修筑于1919年,先后叫昭德大街、浪速通(日本色彩很浓),1946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沿街特色各异的欧洲古老建筑林立,汇集了巴洛克式、维多利亚式、罗马式等多种风格。尤以中山广场地区的建筑最为着名,当然广场中央的那尊塑像,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故事。

1948年沈阳解放。

新中国后的沈阳,一度以“第一重工业城市”的姿态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也被称为工业领域的“共和国长子”。看这段历史就去“中国工业博物馆”吧,很多展馆都是老车间改造的,很有味道。

新中国最不能忘却的战争就是“抗美援朝”,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阵亡烈士墓就在这里——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一篇文章,十几处老建筑,记载着沈阳城的历史变迁和故事,送给热爱历史、喜欢旅行,以及深爱自己家乡的朋友们。

最后,关键问题来了——

走过路过都不能忘记吃,资料显示旅游达人中93.14%都是吃货,女性达人中吃货比例更达到24K标准。到沈阳,要吃东北菜,“翠花,上酸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南方的小伙伴们切记“能要半份的一定要半份”,因为盘子太大了。

沈阳传统地方老字号有:老边饺子、马家烧麦、李连贵熏肉大饼等,味道和性价比,不适合在这里评价。

最后推荐三种液体:一是八王寺汽水,本地特色饮料。二是沈阳老雪花啤酒,当地人叫“老雪”。三是“老龙口”,本地的白酒。三盅全会,一次喝个够吧!​

点赞是鼓励,打赏是动力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12-21] [原创翻译]LIVEWORKS Blog更新:李玟雨大人的Vapp第二次放送![Dancing M 9]现场

凭借初放送被认可的!值得信任的李玟雨大人的Vapp频道!生猛(?)的李玟雨大人Vapp第二次放送![Dancing

《芈月传》热播 学不会芈月的职场生存及用人之道你就Out了 原创 2015-12-21 猎头老王 猎头老王

读史可以明智,而看电视剧则能够在娱乐之外了解更多他们的为人之道。之前《甄嬛传》热播的时候,全民掀起

今日收盘点评及明日操作策略 ,短期机会大于风险!

从上周起,我的观点比较明确,看好后市,看多并且做多,有些票虽然出现小幅调整,不影响大格局,今天上证

路虎揽胜运动版Hybrid首试:不以省油为唯一目的

也许是因为孕妇效应,好像开上了揽运之后,在大街上看到揽运的几率明显高于平时。如果我三十岁出头兼事业有

午评:今天大盘有望收中阳

今日大盘低开高走,并上演了强势上行。小盘与大盘呈现跷跷板效应。但是到了10.50开始比翼双飞。小盘股开

5分钟看完春秋战国史(转)

---- 英文源自中文篆字

【原创】 英语起源 ---- 英文源自中文篆字 作者 良立华影 最初的英语,

2016中国股市期待凤凰涅磐(交易篇)

为了让洪粉家人把《实战篇》中公开的判断及策略应用得更好,尤其是如何应用于具体交易,今天就把《交易篇

我在美军遭受的种族歧视

本人性别男,姓净多(美国军中仅以姓氏互称),事件发生时是美国陆军王牌部队大红一师(张召忠先生评论伊拉

焦点关注 | 反锁1小时

文/贝塔妈早上起床有点晚,又要赶着带贝塔出门,有点手忙脚乱。就在我拿完门口酸奶,转身准备进屋的瞬间,“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