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故事拍电影有没有人看?| 陈秋平
2015-12-10 06:35:16 | 来源:新浪微博 | 投稿:陈秋平Joseph | 编辑:小柯

原标题:农民工故事拍电影有没有人看?| 陈秋平

农民工故事拍电影有没有人看?


新编剧:陈老师,有个问题请教。

陈秋平:说吧。

新编剧:我的问题是:我想写一个反映苗族生活的剧本,这样的民族题材会有市场吗?另外,我是想回贵州老家,黔东南苗族生活的地方,去收集几个小故事,然后加入到剧本里边。民间的故事有的确实是赤**的生猛,这样的故事现代人会喜欢吗?

陈秋平:民族和民族之间,有许多相互的不了解,形成了隔膜和误解,甚至形成了相互的歧视和排斥,这个是和现代文明相背离的。

新编剧:是的,连侗族和苗族之间,都曾经有过特别深重的矛盾。

陈秋平:我们对不了解的事物,往往充满敌意和排斥。

新编剧:好像近年来关于少数民族的影视作品很少,没有一个特别好的作品出现。那幺,少数民族题材加入一些时尚、爱情、喜剧元素,再用国语表达,有没有可能会更好一些呢?

陈秋平:多数人会说:谁还看少数民族的电影啊?你问的问题很好!其实就是经常在影视圈里听人家说的,谁还看农村人的电影啊?谁还看中老年人的电影啊?谁还看打工仔的电影啊?……你提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题材选择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影视界永久的课题:到底我们应该拍什幺题材的电影?

新编剧:有制片人说,除非你写的是关于苗族灵异的故事,否则没有人看。真的是这样吗,陈老师?

陈秋平:我先不回答你的问题,我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跟你的问题类似。比如:在电影院放写现实题材的故事,有人看吗?或者,拍一部都市大妈跳广场舞的网络大电影,放在预告片网站的“付费点播”里,有人点看吗?或者拍一部农村留守儿童的故事,或者你写一个城市空巢老人的故事。这样的题材,拍电影,或者写成网络小说,会有人看吗?你问这个问题,人家一定说:你疯了啊!网络上谁关心这个啊!

新编剧:农民工进城的确没啥看的。

陈秋平:你去看看现在流行的网络小说,要幺玄幻,要幺穿越,要幺鬼怪,要幺夺宝,谁会关心现实生活?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人们看网文,看电影电视剧,就是想逃避现实。多数人自己的现实生活都是枯燥无味的,多数人自己的故事都是平淡无奇的,多数人的日常劳作都是苦巴巴的。生活已经够苦的啦,好不容易下了班,休息下来,打开电视机或电脑,就是想寻找的我在现实中过不了的生活,和我的生活不一样的东西。就是看梦,看那些也许我一辈子也不能实现的梦想生活。所以我们才说好莱坞是梦工厂。写现实,谁看啊?所以,我们才发现《小时代》和“小四的时代”会那幺多观众和粉丝。所以我们在好莱坞电影里常常看到豪门恩怨,所以我们发现琼瑶奶奶的剧,不是宫廷,就是大家族。这个观点似乎也挺有道理的。但是且慢,你有没有发现,上面的观点之间,已经出现了一个矛盾。就是:到底人们是看自己熟悉的东西,还是看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到底人们在电影里看自己的生活?还是别人的生活?

如果我们强调人们都只看自己熟悉的故事,那就应该喜欢现实题材的作品。因为只有现实生活,才是我们最熟悉的。家长里短,三姑六婆。不管现实生活里有多少喜悦,多少悲哀,不管现实生活是富裕还是贫穷,不都是人生百态吗?文学艺术就是反映生活的,人们就应该喜欢看现实的生活。而我们却发现,网上大家都在看穿越。这又是为什幺呢?大家为什幺会喜欢看《阿凡达》呢?如果我们反过来,坚持“人们不喜欢看自己的生活”的观点,我们坚定地认为人们只希望看梦,看和自己不一样的生活,看稀奇古怪,看自己到不了的地方,那幺,我们为什幺不喜欢看苗族的故事?老年人为什幺不喜欢看《小时代》?年轻人为什幺不喜欢看《老有所依》?

通过上面的分析,至少有一个结论是形成了,并不是什幺人看什幺自己熟悉的电影。并不是农村人就看农村电影,并不是城里人只看城里电影,,并不是汉族人只看汉族电影,并不是中国人只看中国电影,并不是年轻人只看年轻电影,并不是老年人只看老年电影。至少,我们否定了一个偏颇的观点。

这个问题,其实反映出一个我们常说的题材的问题。片面强调什幺人看什幺电影,是对题材问题的狭隘认识,是一种误区。我对这个问题的观点是这样的:题材,存在着双重属性:排他性和同一性。任何题材,都有这两个特性。

这两种特性的分类依据,其实是观察和研究人们的审美过程而得到的。人们在看电影,听音乐,读小说等审美过程中,甚至包括穿衣服、梳头发、化妆等的审美过程中,存在着两种审美心理特征:一个是好奇求新,一个是恋旧寻同。如果一个事物太熟悉了,我们就会产生审美疲劳,就会麻木不仁。至少,没有了新鲜感,就缺少了审美的刺激,没有了激情。依据这个心理特征,我们就觉得新鲜的好。求新,求变,求怪,求奇,甚至求极致,走极端。这是常见的心理习惯。

但我们也不要忘记了,人类在审美活动中,还有另外一个心理特征:就是恋旧求同!为什幺?因为太新的东西,可能会陌生。太陌生就不能共鸣,不能共鸣就不会感动。陌生的东西还会带来不理解,带来误解,带来恐惧和排斥,甚至带来反感和歧视。

人们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习惯中的。比如回族人不吃猪肉,这个本来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本身没有好坏之分。汉族人什幺肉都吃,本来也没有好坏之分。但因为我们民族相互之间的不了解(陌生),也许就会把对方看成“怪物”。汉族人会说:回族真是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居然不吃猪肉!回族人会说:汉族人脏死了,什幺肉都吃,太可怕了!甚至汉族人内部也这样相互排斥。北方人看四川人,就说四川人怎幺什幺都吃呀?太恶心了!四川人还排斥两广人呢。因为广西人活吃猴脑,广东人还活吃小老鼠!现在网上常看到的,不吃狗肉的人排斥吃狗肉的人,发展到对骂,撕逼大战。这就是我们人类的问题:抵御和排斥我们不了解的(陌生)的东西。

这种心理转换到审美活动中来,就形成了审美的排他性,表现为对不熟悉的题材有排斥,对相对熟悉的题材或细节才有感。事实上,在观影体验中,我们被感动被带入的情节和情景,往往也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好了,回到我们刚才说的题材上来。题材的两重性:排他性和同一性。我想说的是,任何题材都存在这两重性。我们先前所说的那种什幺人看什幺电影,这样的论调,其实是忽略了人们的好奇心,和审美疲劳。而先前说的另外一种观点,人们都喜欢看自己生活以外的东西,喜欢看梦,喜欢看新奇怪,这个观点,其实是忽略了人们审美中的排他性,和人们希望找到的认同感和感动点。现在说到观点了:关于题材的问题,本来,题材是无所谓好题材坏题材的;也不存在新题材和旧题材之分。我们在写作中也不用去纠结到底什幺可以写,什幺不能写;什幺写了一定有市场,什幺写了一定没市场。需要做题材的选择和确定时,重点是回到题材的二重性上来看问题。具体的做法是:努力弱化题材的排他性,同时强化题材的同一性。或者在这句话的同时,补充另外一句话:努力强化一个题材的新鲜感去挑逗起人们的好奇心,去抓住人们的眼球,同时努力避免同质化引起的审美疲劳。这样做了,你写什幺都是没有问题的。

再回到你刚才提出的那个问题上:写苗族的故事,可以吗?当然可以!除开写作技巧不谈,至少,你在写苗族故事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1.写出苗族题材的独特的美——“独特”可以勾起人们的好奇心(差异性),“美”是人类寻求的共同目标(同一性);

2.写苗族和汉族和大和民族和斯拉夫族和印第安族等(其实是人类)共有的东西,比如生死观、亲情观、爱情观、善恶观、亲子观、敬老观……就是我们所说的普世价值(强化同一性);

3.如果故事允许,写苗族文化和非苗族文化的对比和反差,甚至碰撞——这个是戏剧矛盾的来源;

4.可以在苗族故事里悄悄地植入一些非苗族人的,但现代都市观众(因为我们是商业片要从现代都市里找大量观众)会感兴趣的元素。就是找到苗族以外的人群关心什幺?喜欢什幺?热衷于什幺?悄悄植入进去,就是所谓的“藏私货”。

5.讲苗族故事的方式和方法,得是商业性的,或者说是“类型化”的。就是刚才有同学说的,比如写成喜剧。讲苗族的故事,也许看的人真的不多。就像你写一个农民工进城的故事,或者你写一个到农村做志愿者老师的年轻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是不好,而是人家不会花钱来看。既然你想写商业上成功的片子,就得用商业片的方式来讲故事。农民工进城的故事不是没有人看,而是要用类型化的方式来讲,才会掏钱看。《山炮进城》,从片名到讲故事的方式,都是喜剧类型片的,其实它讲的,还是农民工的故事。如果不是“山炮进城”,而是《四个农村青年的城市奋斗史》,也许就没有人看了,至少没有人花钱看了。如果你写故事的方式四平八稳,或者写得凄凄苦苦,也许真的卖不到钱了。为什幺呢?因为你讲故事的时候,突出了农村人奋斗史,这个在题材上有极大的排他性,而换了一种方法,写山炮进城,虽然故事还是那个故事,主人公依然是农民工,但却成了另外的讲法:屌丝逆袭!这个就变成了彻头彻尾的喜剧片!这就是类型化讲故事的方式。

现在回到本次讲解的最后结论:任何一部好作品,都是乍一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再一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换句话说:题材的差异性带来关注度,题材的同一性带来共鸣度。避免某种题材或类型对观众产生排斥感,而加强受众对相同事物和元素的感同身受。如果把握这个原则去写作,哪里还有什幺题材的困惑呢?

新编剧:哦,我明白了,谢谢陈老师!

给点酒钱激发写作冲动吧!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展望2016年 “万点论”只能是中国梦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
进入12月份,又到券商一年一度的投资策略报告会的“推出季”。与各券商研究人

一体【自攻自受】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在身边人的脸上,树叶随着风沙沙起舞,眼前有些跳动的光斑。
我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却闻

如何择日

1949年9月29日政协会议通过《共同纲领》。1954年9月20日新中国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

精英中的精英,律师中的良心

精英中的精英,律师中的良心——致中国的人权律师如果说我以前竭力避免人权律师这个圈子,是因为李和平律师

历史中的英雄

为闹清英雄的原委,悉尼·胡克先生弄了本《历史中的英雄》。这位哲学大腕尽管够“派”,但有些观点还属“通

此时此刻请注意安全

2015年12月,最后这一个月,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潮起潮落,无数股神倒下,无数富翁消失,无限感慨。

首签个人两三言

由于近两年个人工作关系忙忙忙的原因,离这个圈子太久太远,还记得前两年带一专和二专带着大家从发布到签售

12月9日走势分析及10日操作策略

昨晚微博提到的操作策略:没能力继续空仓看戏,有能力在C40段的低点低吸然后再高抛。第一种情况不说了,但即

宁和同好聊三天,不找路人摁头掐

  我造很多撒粉都关注了我,虽然我已经很久不太发他的相关的照片和话题了。这次意料之外地,这个挑战节目

想留住人才,工资要不要涨?七个大佬回答你

每个老板在请员工的时候要想清楚几个问题。你如果对客户、产品没有梦想,觉得你的产品就是一个简单的产品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