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代餐奶昔”产自地下作坊 月盈利超 10 万 [快讯]
2017-12-12 08:06:14 | 来源:好玩网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国际代餐奶昔”产自地下作坊 月盈利超 10 万 [快讯]

据中新网12月11日报道,11日,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近期破获的一起保健品制假售假案。制假者在地下作坊仿冒某国际知名代餐奶昔,然后以数百元的价格售出,月盈利额超10万元(人民币,下同),整起案件的涉案金额近2千万元。

据吴中分局副局长范久宁介绍,今年9月,吴中分局得到线索,在辖区内有一犯罪团伙在制造销售假冒美国某品牌系列保健品,并通过物流销往广州、南京等地,数量及涉案金额巨大。吴中分局随即抽调精干警力组成的专案组,开展全面排摸和侦查。

专案组民警兵分多路,分别前往浙江杭州、广东广州,江苏南京等地开展工作,收集证据,在阿里巴巴等公司大数据服务的支撑和帮助下。民警在吴中辖区招商小石城内发现了犯罪嫌疑人的落脚点和制假窝点。

11月1日,专案组民警同时在苏州、南京等地实施抓捕,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丁某、何某、姜某等21人,当场查获大量假冒的"某宝莱"品牌系列保健产品、半成品和加工原材料等近2吨,及相关外包装材料和物流单据。

经调查,犯罪嫌疑人丁某、何某等人通过自行购买蛋白粉、饼干等制假原材料及生产、包装工具和材料,在租赁的一处别墅内,通过自行混合原料、灌装后贴标,仿制成"某宝莱"品牌旗下系列多款食用性保健品。

为了让生产出的假货更像真品,丁某在钻研上颇有"匠人精神"。他借助字典翻译了真品上的英文配料表,摸清了主要成分。然后买来了各种口味的奶茶与曲奇饼干,通过不断地改变配料比例,最终成功制造出来外观、口感几可乱真的代餐奶昔。

制造完成后,丁某等人通过快递、物流等形式将假货销往各地,提供给分销商,分销商再利用网络零售、交易平台进行伪装分销。销售网络涉及10余个省、市地区。月盈利在10万元以上,涉案金额近2千万元。"我们抓获丁某时,恰好是‘双十一’前夕,他在信息里告诉老婆,‘每天能赚6万多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丁某、何某、姜某等12人因售假贩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记者钟升)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王健林狂甩资产 还将几乎失去整个万达 [快讯]

王健林以企业家身份参加了"一带一路"论坛。会后,他野心勃勃地对央视说:"今年万达要落地两个超过百亿美元级别的项目,一个是马来西亚的大马城,还有一个项目在印尼,目前还在谈。"王健林当时还不知道,大马城是他事

河南推进农村能源综合创新 [快讯]

本报讯(记者张培奇范亚旭)日前,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南省推进能源业转型发展方案》,聚焦煤电结构优化、可再生能源发展、农村能源综合创新、能源体制改革等重点领域,提出继续推动农村能源综合创新示范取得

情侣吵架后闹市撒钱 撒出去的钱最后却“完璧归赵” [快讯]

民警把钱还给了彭女士。12月9日16时11分,建德新安江派出所接到一个求助电话,民警赵卫星和同事很快赶到事发地田坞路口。报警的徐女士说,她走到田坞路口时,突然看到一辆奥迪车开过去。"应该是过了斑马线了,一把钱

2017 十大流行语发布 [快讯]

本报北京12月11日电(记者张烁)日前,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本次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十九大、新时代、共享、雄安新区、金砖国家、人工智能、人类命运共同体、天舟一号、撸

大家都是人,凭什么我是“路痴”,而你是“路精”? [快讯]

据科技日报12月11日报道,"小伙逃出传销窝暴走1300公里,靠路牌和太阳认路"——前段时间,一则以此为题的新闻走红网络。报道称,一个名叫小谢的年轻小伙子花了两个月时间,徒步1300多公里,从广州走到了重庆。一路上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