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OpenStack成长新动能
2017-02-26 10:31:53 | 来源:ithome | 投稿:伊文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寻找OpenStack成长新动能

OpenStack市场规模持续攀升,上看50亿美元。在建置云端服务的软体平台当中,OpenStack迅速崛起,也带来巨大商机,市场规模节节高升,而根据451 Research在2016年10月发布的报告来看,2020年将可超过50亿美元,年複合成长率高达35%。

图片来源:

451 Research

继大型主机、主从式架构之后,云端服务与大数据、大数据分析、行动化、商用社交网路,并列为所谓的第三平台(Third Platform),而根据市调研究机构IDC的看法,在这之上,又衍生了物联网、认知系统、机器人、人体自然介面,以及3D列印等创新,其中,云端服务的普及与技术演进,对于上述应用的推展,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

也因此,过去几年以来,许多厂商无不积极投入新型资料中心的建置,并且发展、採用各种技术,以强化整体IT基础架构的效能与营运效率。而在这一波波云端服务的浪潮下,以公有云服务的市场规模而言,针对IT基础架构方面,收入最丰的是AWS,其次是微软Azure,接着是Google、IBM,而私有云服务的部分,能实现的作法非常多,企业可自行架设云端环境,也可委託云端服务业者代管的方式,若是以后者而言,目前是IBM和Rackspace较为领先。

而对于企业而言,若要自行建置及管理维运私有云环境,在商用产品的搭配上,可选择VMware或微软的平台,但所费不赀,于是,许多企业会开始考虑强调开放原始码的云端运算软体专案OpenStack。

然而,软体的开放原始码、容易取得,只是OpenStack受欢迎的原因之一,事实上,在OpenStack之外,目前还存在其他同为开放原始码的云端服务软体专案,像是Eucalyptus、CloudStack、OpenNebula,其中,又以CloudStack知名度较高,但如今,背后有众多IT大厂与企业支持的OpenStack,虽然最晚推出,但软体发展的脚步最快,採用的企业和机构也相对较多。

迅速崛起、后势最被看好的云端服务建置平台

OpenStack这套软体最早是在2010年诞生,它是由Rackspace和NASA联手发起的开放原始码专案,并于该年推出第一个版本,到了2014年以后,开始被各界广泛认同为云端技术的标準,而在企业应用的案例上,OpenStack基金会更在2016年宣布重大突破,那就是在美国财星杂誌排名前100大企业当中,已经有一半的公司採用OpenStack。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採用OpenStack,当中也蕴藏着极大的商机,根据研究机构451 Research的预估,到了2020年,OpenStack将可达到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以35%的年複合成长率扩增,而且,在2019年,私有云的年收入将赶上公有云服务。

虽然OpenStack成长的脚步飞快,前景受到看好,但是,面临的挑战也不少。例如,若相较于更早投入市场的领导厂商,例如,在公有云服务独佔鳌头的AWS,以及可提供伺服器虚拟化、私有云平台的VMware,OpenStack的整体市场营收仍不高。

在应用场景上,OpenStack的优势在于能以开放式软体架构,供企业作为私有云环境建置之用,并且提供给公有云服务业者使用,藉此整合以OpenStack建置的私有云与云端私有代管环境,也有一些企业用这套平台,来支撑关键业务应用系统的运作;不过,一般而言,OpenStack 多半用于软体测试与开发、网站代管与前导式的IT专案。

若对照OpenStack基金会在2016年下半举行的使用者调查结果,也可看到类似的状况。

其中,超过60%的用户,将OpenStack用于软体开发、测试、品质保证、持续整合;其次,是以此提供基础架构服务,占51%;接着,是用于资料库系统(35%)、网站服务与电子商务(34%)、网路功能虚拟化(30%)、储存/备份/归档(29%);再接下来,才是大数据分析(26%)、业务应用系统(22%)。

若相较于其他市面上现行的私有云平台,OpenStack用于测试、实验场景的比例的确偏高,根据RightScale的2016年云端服务使用现况调查,不论是在大型企业或中小企业,若本身建置了OpenStack,以此进行试验与用来执行应用系统相比,两者旗鼓相当,不像VMware和微软私有云平台,用途较偏向执行应用系统。

基本上,在公有云服务、私有云服务或伺服器虚拟化平台上,个人或企业都可以进行应用系统的开发、测试,但若要将线上的资讯系统,从原本的个别伺服器迁移过去,由它们来负责支援全年无休的运作,这些环境就必须能符合高效能、高可靠度、高安全性的服务等级要求,本身也需易于升级与充分支援应用系统的迁移,同时,企业也期望能透过自身招募或透过协力厂商的帮忙,找到有足够能力与经验的专业人员,来提供持续的技术支援服务。

正如过去伺服器虚拟化平台的应用,也是一路从测试、承载非业务核心的系统,直到负担关键应用系统的运作,许多企业目前对于採用OpenStack抱着很高的期待,期望相关的技术早日成熟,但相对而言,上述这些要求能否达成,也是用户最大的疑虑。

採用OpenStack非科技业专利,产业趋于多元

OpenStack用户增多,并区隔出不同产业,从451 Research的调查可看到这样的现象,其中,科技业以20%位居榜首,其次为製造业(15%)、零售/餐旅业(11%)。(图片来源/451 Research)

壮大机会1:吸引更多企业採用,推动不同产业使用案例

在功能的发展上,除了具备支援持续运作的种种特性,OpenStack也背负着拓展各种产业应用的期待。

其中,又以电信业对于OpenStack的态度最为积极。举凡全球重量级的电信服务商,像是AT T、彭博社、Verizon、中国移动、德国电信、日本NTT Group、韩国SK电讯,都使用OpenStack来建置网路功能虚拟化(NFV)环境。

而根据Heavy Reading公司对113家电信商的调查,有高达86%的公司认为,OpenStack对其事业的成功至关重要;而他们对于这套云平台的使用方式也相当全面,主要是管理企业内部使用的云端应用系统,以及支撑外部客户的代管业务,同时也以此来协助实现网路功能虚拟化、物联网与5G等创新服务;而在OpenStack在上述场景的使用效益上,他们最推崇的部份,是能够以此更快提供新服务,接着是提升资料中心虚拟化的速度,其次,则是降低营运成本与软体成本。

其他会积极採用OpenStack的产业,目前主要有高科技业、学术界,以及小型新创公司,至于汽车、石油天然气、製造等产业,採用OpenStack的比例仍有待提升。

而实际採用OpenStack的产业分布,究竟如何?OpenStack基金会在2016年下半举行的OpenStack高峰会主题演讲中,特别引述了451 Research的调查结果,加以说明。在当时的报告谈到具体的比例:科技产业占20%,製造业为15%、零售/餐旅业为11%,专业服务为10%,医疗照护业为7%、保险业为6%,运输交通业与通讯/媒体业皆为5%,至于金融服务业与政府单位,则都是3%。

放眼全球之余,台湾使用OpenStack的状况又如何?很可惜,从OpenStack的2016年使用者调查结果当中,因为样本数量太少,所以无法呈现出比例。实际上,根据我们整理过去的发布,以及多方打听之下,确定目前已建置OpenStack的使用单位,有104人力银行、台中荣民总医院、财政部财政资讯中心、是方电讯、台湾大哥大、台湾新蛋等。此外,本身提供商用OpenStack版本的Red Hat,也向透露,目前他们在台湾已经有4个付费採购用户(金融业、电信业、製造业、研究单位各一)。

而从台湾几个人力银行网站的徵才讯息当中,我们也可看到一些有意採用OpenStack的企业,因为若要昭告外界来聘用这样的人才,也可能意味着这些公司行号预计或正在进行OpenStack建置。例如,有些公司开始招募熟悉OpenStack环境建置的人员,但大多是IT厂商,例如网路设备製造商、软体开发商与新创网路公司。

因此,整体而言,台湾企业对于OpenStack的接受度,虽然已经有所提升,但之后要达到广泛採用的地步,可能还需要好几年的时间。

无论如何,推动更多企业与产业採用OpenStack,仍是这套云端平台未来能否持续推展的重大挑战。也因此,OpenStack基金会今年也特别做出宣示,将继续推动「The World #RunsOnOpenStack」的活动。

OpenStack的逻辑运作架构

整体而言,OpenStack的云端服务环境,是由多个OpenStack services所组成,这些服务都需透过通用的身分服务来验证,彼此之间大多运用公开API相互沟通,而每个服务又是由几个处理程序所组成,它们之间的沟通会透过AMQP的讯息代理者(message broker)进行,此外,这些处理程序之中,会有1个API处理程序,负责API请求的接听、预先处理与传递出去,而OpenStack服务的状态会储存在资料库。

使用者若要存取OpenStack环境,可透过Dashboard元件提供的网页介面,或是经由命令列介面的用户端程式,同时,也可以透过浏览器外挂程式、curl指令,发出API请求。

壮大机会2:部分厂商开发人力布局出现异动,可能引发后续效应

前景备受看好的OpenStack,经过这六、七年来的发展,已经在IT业界打出一片天,然而,情势看似光鲜亮丽的背后,其实许多厂商也面临极力苦撑的局面,尤其是几家大力推动、发展OpenStack的公司,历年来所贡献出来的程式码规模,虽然都是名列前茅,却突然在去年下半出现变故,宣布调整人员的配置,例如缩减开发者规模、将软体团队拆分出去与其他公司合併等。

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之后,外界看来,似乎对OpenStack的未来发展带来负面影响,然而,各大厂商若能藉此机会重新调整步调、延伸出新的路线,或许能替OpenStack接下来的普及之路,另闢蹊径。

像是Mirantis去年9月併购捷克的TCP Cloud公司之后,决定重新调整组织人力,将部分人员转移到不同部门,或进行遣散。根据ZDNet的报导,Mirantis 行销长暨共同创办人Boris Renski表示,他们之所以减少对开发人员的投资,主要是希望能够透过建构、维运、交付的业务模式,将重心放在以维运作业为中心的OpenStack版本提供上。

而另一个重大事件的主角则是HPE,他们是在11月底正式宣布,将OpenStack IaaS与Cloud Foundry PaaS相关的专利与技术资产,转移给SUSE。根据该公司的对外说法,早在9月,他们就表示会将旗下软体事业的专利与人员,转移给Micro Focus公司,而Helion OpenStack和Helion Stackato也名列其中。另一方面,当时HPE也与Micro Focus公司旗下的SUSE,宣布商业结盟,SUSE成为HPE优先合作的Linux伙伴,并且希望将HPE的OpenStack和Stackato能结合SUSE OpenStack的专长,共同推动企业级混合云的发展。

而从12月起,SUSE正式合併HPE OpenStack和Stackato,但两个软体品牌维持不变,仍为HPE Helion OpenStack和HPE Helion Stackato。而且它们仍然会是HPE将云端策略扩展至混合云领域时,针对OpenStack应用的布局之一。也因此,HPE Helion CloudSystem的品牌、智慧财产、人员,仍维持为HPE所有。在此同时,HPE更强调他们不会将任何客户关係或合约转移出去。

HPE云端顾问与教育服务部门的主管Larry Hinman指出,这样的合作,有助于SUSE持续开发这些技术,成为该公司产品的一部分,将HPE OpenStack的技术将整合到SUSE的OpenStack版本,并且运用Stackato的技术,来建构新的SUSE PaaS版本,使他们能进军PaaS的市场;而对HPE而言,除了原本经营的Helion云端产品线之外,现在也能预先搭配、销售SUSE的OpenStack版本,同时,SUSE的PaaS版本,也能纳入HPE Helion云端解决方案内。

壮大机会3:因应多云并存架构日渐崛起,互通性与移植性将成重点

随着云端服务的普及,企业在规画IT基础架构与实际使用时,目前所面对的,已经是多种云端服务同时存在的环境(Multi-Cloud World),不再只是从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当中,择一使用,而是要同时考量如何能够彼此搭配。

单以OpenStack而言,就有可能出现基于各种不同套件、版本所建置的云端服务,而它们之间,是否具备足够的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以及可移植性(Portability),往往缺乏公正、客观的验证方式,因此,相关的疑虑,将随着OpenStack日后被广泛採用的程度,而升高。而且,OpenStack和其他云端服务平台,如AWS、Azure与Google Cloud,对于彼此的互通和相容要求,也会日渐增高。

在2016年下半举行的OpenStack高峰会上,也特地展示了十多家云端公司,能在他们发展的OpenStack平台上,执行相同的RefStack程式码,并以此来突显具有互通性,为OpenStack之间的互通性验证,踏出第一步。

RefStack这套专门验证OpenStack互通性的工具集,是由IBM所贡献的软体专案,它会运用自动化的部署工具,来配发与执行企业应用系统的工作负载,藉以验证是否具备足够的互通性。

而且,与过去验证互通性的作法相比,RefStack的特色在于,更注重工作负载的可移植性。

对于这样的展示,研究机构Forrester特别提出建言,他们认为,OpenStack未来的互通性验证作业,应该要能涵盖到多群组、而且是多台虚拟机器的情境,以及更大规模的应用程式执行需求,并能横跨不同的OpenStack版本,以及现行各家云端服务供应商的环境,做到更为全面的检验。

2016企业私有云平台採用排行榜

在RightScale的调查中,大型企业最常採用的私有云平台当中,OpenStack排名第4;而在中小企业的部份,OpenStack拿下亚军。(图片来源/RightScale 2016 State of the Cloud Survey)

?相关报导 「OpenStack发展的下一步」

tags:动能   寻找   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土银去年刷出72%成长 一银卡收入微幅下滑

金融业回顾去(105)年营运绩效,其中土地银行105年税前盈余达到127.84亿元,不仅创下年度新高,更连续6年盈余破百亿元,每股税前盈余(EPS)为2.04元;而第一金控合并净利172.75亿元,年增8.2%,每股盈余(EPS)1.45元。

半导体制程具竞争力 制造业连9个月正成长

经济部今(23)天发布1月工业生产指数为104.77,较上(12)月减少,主要是因为农历春节因素影响,与去(105)年同月相比,年增率2.77%,持续6个月正成长;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106.13,年增率3.8%,已连续9个月正成长。

凌巨去年毛利率10年新高 今年再添动能

凌巨科技今公布2016年第4季及全年合并财报,因持续优化产品组合、提升制造效能,2016年全年毛利率较2015年改善3.5个百分点,来到14.8%,创近10年新高。凌巨科技统计,2016年第 4季合并营业净利为新台币1.47亿元,税

制造业好表现 2月工业生产拼双位数成长

1月工业生产指数写下连6红表现,经济部统计处预估,由于去年2月表现为全年度最低,加上今年2月工作天数较多,占比9成以上的制造业有望冲出双位数正成长,带动工业生产表现。经济部今天公布 1月工业生产指数104.77,

新贵福利 | 男士经典夹克搭配

新贵福利 | 男士经典夹克搭配
寻找春日新贵活动日期: 2017年2月22日-2月28日活动平台:新浪微博活动链接:请点击文章底部“阅读原文”活动内容:1. 参与梦特娇“寻找春日新贵”微博互动2.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