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房市景气的“20个为什么!”
2016-05-31 18:06:25 | 来源:雅墨 | 投稿:秩名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探索房市景气的“20个为什么!”

房地产会客室主持人:庄孟翰

最近一年,大家都在谈论房市的黎明何时到来?何时看得到春燕?房价已经跌多少?还会再跌多少?

虽然实价登录有揭露各地区成交物件的价格资讯,但许多人仍无法从中判断房市何时能摆脱空头。

对此,我特别针对民国79年至92年这段期间,房市由多翻空的一些市场转折变化作分析。当时房市崩盘走空,大致出现以下四大异常现象:一、银行逾放比率曾高达11.74%;二、建商退票、倒闭,出现大量烂尾楼;三、法拍屋大量增加,处理不良债权之资产管理公司应运而生;四、政府提供优惠房贷超过1.4兆元收拾残局。

时空背景转移至今,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前一波13年的大空头,政府并没有施加任何打房措施,主要考量內需产业对整体经济的影响,但这一波已走2年的空头,究竟还会持续多久,仍有待追踪观察。

不过,经由以下“20个为什么!”当问题一一被排除到七至八成时,就代表着房市有机会“触底反弹”,开始反空为多了。

1.为什么央行松绑房贷又降息?

因为央行已意识到景气急转直下,为避免房市万一“硬着陆”,恐导致金融业出现系统性风险,此可解读为央行不再打房。

2.为什么建商不再持续购地?

景气每况愈下,原预售完工建案交屋不易,建商以出清存货为优先,另外,当前地价过度飙涨,房价持续下跌,若贸然高价购地,不仅无利可图,甚至可能落得血本无归,建商尽早风险控管,就可避免余屋滞销与资金调度之流动性风险,而不致发生跳票倒闭的骨牌效应。

3.为什么市场推案量会大幅萎缩?

市场长期超额供给,不仅空屋逐年累积,余屋数量也愈来愈多,若还一味大量推案,恐重蹈民国79年那一波多头“供过于求”情况而再度压垮房市。

4.为什么买卖移转数量会骤减?

预期房价愈来愈低,购屋者普遍采取“停、看、听”之观望态度,在买气每况愈下之局势下,将迫使建商及屋主进一步降价,高房价也才能获得大幅修正。

5.为什么投资客不再进场购屋?

新成屋比预售屋便宜,不急于高价抢进,且空屋愈来愈多,房价不可能再向上推升,即使是好区位物件,也可能有套牢风险。

6.为什么有钱人不再多买房子?

房地合一税对短期持有而出售课以重税,加上地价税及房屋税等持有成本骤增,有钱人深恐高价购置而沦为负资产。

7.为什么看屋者众,购屋者少?

虽然自住需求依旧存在,仍将采取货比三家策略,静待适当时机。

8.为什么广告量骤减?

促销效果愈来愈差,就连最吸睛的豪华“接待会馆”都不搭建,建商及代销业者都因“度小月”而缩减支出。

9.为什么购屋者宁愿被没收15%?

房价跌幅已超过15%,一般预期还会持续下跌,即使被没收15%,就结果论,可能还会少亏5~10%;另一方面,建商即使依照契约总价没收15%,再打85折促销,也不一定卖得掉。

10.为什么代销公司不再包销?

包销一个建案的成本与利润约5%,以100亿元案量完销就有5亿元进帐,故花个几千万元盖接待中心及大量刊登广告,还可大赚;但如今销售业绩骤降,为免赔本,改以纯企划方式取代包销,接待中心及媒体广告费用皆由建商负担,尚可小赚为赢。

11.为什么建商自售打折,还附赠家电、装潢?

余屋量增,推出附赠装潢方式促销,一则变相降价,再则维持高价假象。

12.为什么房仲业也开始帮建商销售新成屋?

建商为求迅速去化余屋,增加行销通路,善用房仲业手中客户资源。

13.为什么房仲业经营策略“转售为租”?

房仲业管销与薪资主要靠成交物件的服务费,如今,成交件数少,兼营一些租賃物件,至少还有进帐可“度小月”。

14.为什么售屋看板广告明示“租、售”皆可?

资金雄厚者舍不得低价出售。

15.为什么房仲业要将触角延伸至海外?

国內市场景气每况愈下,海外置产蔚为风潮,一旦中介成功,至少有佣金收入可弥补国內市场衰退之缺口。

16.为什么地主户售价愈卖愈低?

预售屋、新成屋与中古屋竞价求售,深恐房价愈来愈低。

17.为什么承包商也有房子可卖?

景气急转直下,预售业绩欠佳,建商余屋以“营建换屋”方式力求出清存货。

18.为什么新成屋愈卖愈多?

预期下跌心理愈来愈浓厚,建商与投资客为求保本而争相竞价求售。

19.为什么法拍屋渐呈增加趋势?

市场屡传延票、退票风声,逾放比例已呈增加趋势,流动性风险有增无减。

20.为什么景气骤降,还有100%完销个案?

部分建商采取“让利”促销策略,房价较附近行情低20%,可以满足一些自住客提早进场。

房地产景气循环一波紧接一波,房价起伏变化备受关注,不论投资或自住,如能详细观察以上“20个为什么!”之每一转折细节,当可正确掌握反转契机,迎接理性购屋时代的来临!

【详细內容请参阅最新一期《理财周刊822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财产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

※理财周刊822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跨越520旋空待变

◎理财我最大>古法酿造科学管理涂靖岳让一甲子家传酱油愈陈愈香

◎洪宝山发行人语>新政府新契机

◎庄孟翰会客室>探索房市景气的“20个为什么!”

◎马凯财金观察>节俭惜物要市场给助力

◎专访立法委员苏震清>农业守护神苏震清

◎时间密码>今年获利挑战10元润泰全本益比才四倍

◎股升翔起>法人认错回补

◎未来事件簿>月线收上八一八二六月中旬前作多

◎会计师谈理财>公司获利配股现金好还是股利好?

◎财经学堂>从一八○元变成七百万!葛瑞丝的故事可能在台湾复制吗?

文章分类:理财周刊,杂志专栏

tags:景气   探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产业景气调整步伐中 童子贤:像跳水前的深呼吸!

财经中心/台北报道对于目前景气,和硕董事长、同时也是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的童子贤,今日在2016 Computex中表示,现在大环境看似不好,数字都在衰退中,但其实现在就像“花式跳水前的深呼吸”,选手跳水前要先调

展望下半年景气 童子贤这么说

台北市电脑公会理事长童子贤指出,下半年若有足够的消费刺激,大家就会买新产品,敬请期待下半年的市场景气,最快夏天就会出现各种讯息。2016台北国际电脑展今天起至6月4日于台北南港展览馆、世贸一馆、世贸三馆、台

景气不佳 厂商缺工减少3.5万人 制造业最缺人

记者赵晓慧/台北报道主计总处今日发布统计,今年2月底工业及服务业空缺人数20.5万人、年减3.5万人,空缺率为2.69%、较2015年8月及2月分别增加0.08个及减少0.48个百分点。此外,2015年有调升经常性薪资厂商比率为21

景气差 去年近8成厂商未调薪

主计总处发布最新受雇员工动向调查指出,104年有调升经常性薪资厂商比率为21.1%,较103年减少2.4个百分点。未调整经常性薪资的厂商占78.6%,较103年增加2.2个百分点。主计总处发布最新受雇员工动向调查指出,104年有

景气与GDP不同调 学者:像梅雨晚来了

国发会昨天指出景气灯号转向黄蓝灯;主计总处下修全年经济成长率却有曙光。学者认为,下半年可望转好,景气仍像是“梅雨来晚了”,还未跟上复苏的脚步。国发会27日公布4月景气对策信号终止连续10个蓝灯,呈现“转向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