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注意到了吗?YSL包和YSL口红,根本不是一个品牌。
2022-03-27 11:13:20 | 来源:http://www.wosku.com | 投稿:baidu | 编辑:baidu

原标题:你注意到了吗?YSL包和YSL口红,根本不是一个品牌。

  别以为都叫YSL,就是一家了。   YSL的包包你们都熟。   图源:http://www.pursebop.com   YSL的彩妆你们更熟。   图源:ins:yslbeauty   可是……这俩货,根本不是一个公司的。   你以为你剁的手,都让一拨人赚了?   至于这是为什么,那……就要涉及到一个大背景了——时尚产业发展的脉络。   为了便于理解,我总体上给分了仨阶段,咱们捋捋:   阶段一: 各自为政。   设计师自己建立一个小店面或者小工作坊,由自己和亲朋好友管理。日后才逐渐发展为具备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品牌。   比如,   LV,起初是一皮箱店铺,创建于1854年。   Chanel,起初是一帽子店,创建于1910年。   Prada,起初是一服装鞋帽店,创建于1913年。   Gucci,靠着做马鞍皮具起家,1921开了第一家店。   Fendi,一开始是间皮草店,创建于1925年。   Celine,从童鞋店起家,创建于1945年。   Dior,1946。   Givenchy,1952。   Chole,1952。   Valentino, 1960。   YSL,1961。   BV,1966。   ……   阶段二: 品牌矩阵。   一些发展速度超越同行的品牌,开始寻求跨越式发展。要么呢,会瞄准同类品牌进行收购。要么呢,开始自创副线品牌、或其他门类产品线(比如服装品牌开始搞美妆、纺织品牌开始搞皮革)。   总之,有能力的品牌,或者找同行”拉群“,或者自己”开小号“。反正是努力变成一个大招牌之下罩着n个子品牌的局面,形成品牌矩阵,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提高抗风险能力。   比如Gucci就收购了YSL和BV。   比如Prada创立了副线品牌Miu Miu。(这个以前写过:最时髦的女共党)   阶段三:专业财团。   随着时尚界形成产业链条,商业利润达到可观的规模,外部资本自然开始寻求进入的机会。于是一些原本行业跟时尚不怎么搭界的财团,开始收购时尚品牌。   这些资本的涌入,也将更复杂的金融工具引入时尚行业。于是私募、上市、间接控股,等等各种金融手段开始往上招呼。在海量资金的追逐下,时尚行业迎来了绚烂的全球化大发展时代。   比如,目前公认的三大奢侈品集团,开云、历峰、LVMH,能够形成鼎立之势,就是经历了90年代以来第三阶段的大规模的收购、重组、竞争之后——的结果。当然,其他大集团也不是吃素的,各自占领一方阵地。   以上我使用的”时尚“二字,是指广义上的时尚行业,既包括奢侈品品牌,也包括所谓”轻奢“和快消品牌;涉及的门类则既包括珠宝、钟表、箱包、服装,又包括美妆和一些运动产品门类。   这些品牌的共同特质是,设计师居于相对核心的位置。所以,当有些语境之下,需要避谈”奢侈品“这个概念时(因为”奢侈“这个词,经常显得”政治不正确“),就会用到”Designer Brand“(设计师品牌)这个说法。   好了,以上,就是大多数时尚品牌都曾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背景说完了,那么回到YSL上面。   在这个三阶段,YSL经历了怎么样的变迁呢?   第一阶段的YSL   上世纪50年代,17岁的Yves Saint Laurent先生,还是个设计界新人,运气很好的投到了Dior先生的门下(对,就是创建Dior的那个Dior先生,时尚圈,就是个圈),受到了诸多教诲,开始早期职业生涯。   Christian Dior 先生工作照   几年后,Dior先生因为心脏病意外辞世后,愈加成熟的Saint Laurent,21岁,成为了Dior的首席设计师。   没几年,名声鹊起的Saint Laurent,却好像被命运捉弄一样,跟老东家Dior互撕得一地狗血,甚至闹上了法庭。   终于在1961年,Saint Laurent决定再也不玩打工仔升职加薪的游戏,开始创业,在法国创建了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duang,YSL诞生了。   那一年他25岁。   Yves Saint Laurent先生经典的披发造型   第二阶段的YSL   YSL在 70-80年势头不错,开始寻求多样化发展。80-90年代发展了香水产品,以及彩妆线 (cosmetic line)。   第三阶段的YSL   大财团们开始买买买了!于是YSL是这么被买来卖去的:   先是1993年,被 Sanofi(一个药物公司)收购。然后1999年,被卖给了Gucci集团。接着2004年,Gucci99.4%的股份由PPR集团持有,于是YSL此时约等于卖给了PPR集团(后来PPR改名为开云集团,也就是上文提到的三大巨头之一)。然后是2008年,YSL的彩妆线,被单独剥离出来,咔嚓卖给了L’Oréal(是的,就是你们知道的那个欧莱雅集团)。   这个格局一直到今天。   虽然分家了,但也算是各得其所。欧莱雅作为世界顶级化妆品集团,对运作奢侈品彩妆,得心应手。在收购YSL彩妆以前,欧莱雅旗下已经拥有Giorgio Armani,兰蔻,植村秀,科颜氏等品牌,都是顶级金字招牌。   YSL在加入欧莱雅大家庭之后,业绩不负众望。在定位上,更加年轻化,并且秉持极简主义(minimalism)和超奢华主义(ultra-luxury)设计理念。   尤其2015年,当年实现18%增长,一骑绝尘,并将亮眼成绩一直保持到今天。   图源:www.loreal-finance   所以——   YSL的包,属于开云集团。   YSL口红,则是欧莱雅的。   不。是。一。家。滴。   那,你说,我知道这些,有啥用。   大概就是……   你在YSL柜台试口红。   你觉得YSL柜姐态度怎么这么差!   于是决定用一己之力匡扶正义!   谁还非得YSL不可了?!   我还可以买Armani的小胖丁嘛!!   突然感觉自己快意恩仇极了!   可其实……人家俩,是一家的……   或者,   你决定,   哼以后再也不买YSL口红了!   YSL包也不买了!   不好意思……包其实是另一家的。   您,误伤了……   是的,我们拼了老命撸时尚史,就是为了,精准地,跟柜姐赌个气!   是不是很能干?   最后,用Yves Saint Laurent先生一句著名的自我评价结尾:“Chanel解放了女性,而我让女性更有力量。”("Chanel freed women, and I empowered them.")   其中Empower这个词儿,一般被翻译成“赋能”。   这是一个在全球都正当红的词,前几天介绍的马来西亚小哥的政治纲领里面,也是寻求“为青年人赋能”。?25岁网红当选正部级干部   可究竟啥是赋能?为什么不同群体都需要赋能?   作为全球的网红词汇,“赋能”的故事我们未来会讲到。   今天先这样。   以上文章来自我的公号“时尚政经人”,有更多文章在那里等你:   ”华伦天奴“到底是不是Valentino?有钱任性?国际大牌都被中国买了?   T台衣服丑丑的,为什么hài卖得出去?

tags:你注意到了吗?YSL包和YSL口红   根本不是一个品牌。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