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15号(农业水利类390号)提案答复摘要
2015-09-30 15:30:21 | 来源:法律法规网 | 投稿:佚名 | 编辑:小柯

原标题:政协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4515号(农业水利类390号)提案答复摘要

一、关于分解和明确各级政府的粮食安全责任

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3〕106号),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对包括粮食作物在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乡人民政府绩效考核范围。我部积极推进《通知》内容的落实,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陆续发布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意见,与市县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落实属地责任。粮食局2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粮食部门积极主动建议省级人民政府尽快制定粮食质量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

二、关于加强粮食生产的源头治理

在科学施肥方面,我部自今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零增长,测土配方施肥推广覆盖率90%以上,肥料利用率提到40%以上。在科学用药方面,我部自今年开始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力争到2020年实现农药使用总量零增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生物、物理防治覆盖率30%以上,统防统治40%以上,农药利用率40%以上。在防治污染方面,发展改革委、农业部等多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2014-2018年)》。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整合资金渠道,推进农业方式转变,不断提升耕地质量,在提高粮食产量的同时,力争从生产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关于支持粮食安全保障的科技创新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我部2015年启动了26项相关公益性科研专项,主要在农田污染综合治理、土传病综合防治、合理耕层构建、农田土壤培肥、旱区主要粮食作物节水(肥、药)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开展研究,为我国粮食质量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粮食局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3年粮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实施中,着重从安全绿色储量技术研发及应用着手,在基础研究、储藏应用技术和试点示范等方面布局科研力量,开展储量通风临界温湿度及水分控制技术、储量虫霉防治与生态控制技术、农户储量及污染粮脱毒技术等方面攻关研究。科技部“十一五”以来启动实施了粮食生产科技工程、渤海粮仓科技工程、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西南地区主要粮经作物重大病害防治的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等一批项目,针对粮食生产源头开展全产业链研究,取得了较好成效。今年,科技部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在农业农村领域优先启动实施“化学肥料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重点专项。

下一步,我部将会同科技部、粮食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粮食质量安全的研究与创新力度,为粮食质量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四、关于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

近年来,我部在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保障体系建设。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全国已有86%的地市、71%的县市、97%的乡镇建立了监管机构。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方面,在发展改革委的支持下,我部组织实施了“十一五”和“十二五”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初步形成,设施装备条件明显改善,为安全监管提供有力支撑。粮食局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加强了国家粮食质量检测体系能力建设工作,为粮食局授权挂牌机构配备检测设备,提升检测能力。在“十三五”期间,粮食局将按照“机构成网络、监测全覆盖、监管无盲区、系统无风险”的要求,以及“加强基层粮食质量安全监管,强化县乡两级监管责任”和“建立重心下移、保障下倾的工作机制”原则,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加快推进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

农业部

2015年8月31日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