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声玉振 推荐
2018-03-23 10:24:20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金声玉振 推荐

作者:金海鸥

来源:中国艺术报

曾侯乙墓十弦琴

曾侯乙甬钟

中国礼乐的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我国乃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治国经验与教训亦最丰富。然而,我们民族音乐的发展却经历过数次严重的打击甚至中断。据史料记载:周代创设大司乐的官职,用礼乐教育国子。

《礼记》云: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周王朝用礼乐教育培养出圣人。

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烧《乐经》

。汉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东汉中平六年董卓之乱,朝廷淫乐兴盛、莺歌燕舞,诸侯谋反,董卓为振兴士气撤销大司乐、解散乐府。时隔三十一年,曹丕登基,欲恢复礼乐,重修孔庙,却为时已晚。自此,四个半八度的双音编钟销声匿迹,三个八度的编磬也缘断世人,琴瑟已成虚器,乐器制作技艺也已失传。

唐以来,大批的文人墨客,仅凭点滴的文字资料,极尽猜测、推演,皆不尽如人意。为此,古琴进入了漫长的低迷时代,从而以

金声玉振,琴瑟和鸣

为代表的中华国乐艺术也进入了长期的休眠期。

历代君主都希望他统治的王朝,能万年永保,亦知

礼乐治国

的重要性。古代礼乐文明中王者登基后首要任务之一则是

定律

。礼乐失传后,乐器的声学原理一直无人解码,所期望的

铸钟定律

均付之东流。随着异国乐器的引入,笛、唢呐、琵琶、扬琴、二胡、箜篌等进入乐府,渐渐替换了礼乐器,世人也竞相追逐热闹的外来音乐。

刘长卿、白居易等文人都曾悲叹惋惜:

古调虽自爱,今人都不弹。

”“

废弃来已久,遗音尚泠泠。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公元

1936年查阜西先生进行全国性的普查,唯有226人弹古琴,二胡传入中原400年,却有百万人在拉,钢琴传入中国百年,竟有千万人在弹。

中国乐器有八音之说:金、石、丝、竹、匏、革、木、土。音色皆浑厚、圆润、通透,演奏乐曲雄浑威严。现在的民族乐团,多用民间乐器以及西方乐器替代填补,由于东、西方乐器音色极不和谐,频率的宽泛度、通透度和声波的穿透力都存在着严重缺憾,以及地域性音乐文化狭隘性,导致音色杂乱,旋律频率宽度窄,穿透力弱,同时缺乏创作题材和引导思维,不适宜

礼乐和雅乐

等传统音乐大型演奏。尤其在一些重大场合,完全由西方乐器演奏,浓郁的西洋之风对民族尊严亦有一定冲击。作为曾经的礼乐大国国民,胸口始终像蒙上一层淡淡的阴霾。

虽然我国创办了很多音乐教育学院和乐器研究机构,但始终未能研制出一件成功的国乐之器,韩国、日本也是如此。为何人们对乐之器都束手无策?难道中国流传多年的传统礼乐,就将这样逐渐消亡吗?一个有远见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乐器研究的成功,非但可以振兴东方音乐文化艺术,还可以参考礼乐兴邦的教育方法,结合当代的教育内容,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长期而扎实的基础。如果能圆其梦,将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继承传统礼乐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北宋张载曾言道: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美好愿景,与我们常说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跨越时空的相似之处。不过如果单从我关注的传统礼乐乐器的角度来看,前半句更值得探讨:若把中国传统的礼乐作为一种

往圣之绝学

,那在当今社会,礼乐是否还需要得到继承?又该如何继承?

首先,我认为

为往圣继绝学

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中国的礼乐文化源远流长,算得上是中国文化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研究中国音乐历史之际得知

并非古乐,即谓雅乐

。上古将其严格分为:礼乐、雅乐、俗乐、淫乐。

礼乐

结合了诗的教化内容、礼的纲纪制度,是用音乐表现出来一种伦理道德教育的仁德之音,用

乐德、乐语、乐舞

教育国子,培养国家栋梁之才。

雅乐

用于登基、祭祀天地、祖宗、功臣和迎宾、朝会、宴会等大型国事时的正统音乐。

俗乐

是民间婚丧喜事、节庆、戏曲、堂会、杂技体现民俗民风的音乐艺术。

淫乐

善用萎靡的旋律,富有感官的刺激性,内容上只重感情的宣泄,寻欢作乐之音,而不蕴涵道德礼义。

礼乐文化不同的侧重,会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历史的发展轨迹,这一点,无论对于我们研究历史,还是聚焦当下,都有着相当深远的意义。举例来说,礼乐和淫乐,同样是乐,产生的后果却是决然不同的。

3000多年前,纣王荒淫无度,“

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

礼乐兴邦,淫乐亡国

。为了天下长治久安,周公制定周礼,开创礼乐教育,至今仍是人类最优秀的教育方法之一,而周王朝长治久安近八百年,成就了史上最久远的朝代。这个例子能从一定程度上印证礼乐教育的必要性。

继承和发展传统礼乐文化,可以在

礼乐之器

方面多做一些探索。笔者曾尝试研制双音编钟磬、千禧年的

中华和钟

”“

中华和磬

等。另外古代还有七弦琴、五弦琴、十弦琴、十五弦琴、二十弦琴,尤其二十弦琴告诉我们,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使用的乐器音域已经宽达七个八度,与今天的西方钢琴相仿。另外,礼乐之器的复兴,科技要先行,光靠个别人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乐器涉及到多项学科,包括:人体工程学、震动学、声波量子力学、声学、材料学、结构力学、弦率计算等,所以研究一件先进的乐器,除了请演奏家和斫琴师来研究,更应请科研人员一起来合作研究。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有着

礼乐之邦

的美誉。子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礼乐也是治国的最高境界。我们平时常说音律,实则这

有规范和谐之意,音律不仅仅是音乐的

制,更是人心的认知和诚服以及自我道德规范。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可以使人心悦诚服于礼法。

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再细致的赏罚制度也无法严丝合缝,但如果用礼乐教化人心,则会增加人的自我约束力,法的管理才会更加高效。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当乐动人心时,对于道义内涵会有更深领悟,更能让人融会贯通并且自律。这对于建设新时代和谐社会,能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老美爱上中国辣条 [热事件]

在人们的休闲时刻里,吃点零食解解馋是很平常的事情了,而说起零食,辣条可是最为出名的,不仅在国内市场出名,还让不少老美爱上中国辣条,已经发展到国际市场上去了。对于不少人来说,一开始看到老美爱上中国辣条可

中国动车组首次登上马来西亚国家邮票 推荐

中车株机公司马来西亚基地本地化员工拿着邮票与scs动车组合影。中车株机公司供图中新网株洲3月21日电(姚屹殷小波付敬懿)位于湖南株洲的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21日对外透露,马来西亚邮政公司3月20日推出了以中车

情侣环游中国走红 [热事件]

当天时地利人和后,任谁都想要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吧,所以近期有对情侣环游中国走红后,就成了很多人眼中的“神仙眷侣”。看着别人既有对象,还一起旅行,不少人自然满是羡慕。不过,这对情侣环游中国走红后也引起

逐渐增强的中国艺毯影响力 推荐

近日一场重量级捐赠仪式在上博举行。著名华人文物收藏家李汝宽家族向上海博物馆正式捐赠90件长期流散在海外的珍贵艺毯,为上博的文物收藏又增添了一个新的门类。同时,也再度引来业界对于艺毯收藏的关注和探讨。收藏

毁誉参半的卢芹斋:倒卖中国文物到海外是保护 推荐

卢芹斋位于巴黎的文物仓库来源:大公报原标题:巴黎红楼往事/步潇潇在近日央视《国家宝藏》节目中,卢芹斋和他的巴黎“彤阁”出现在公众视野。舞台上关于湖南出土文物皿方罍的前世传奇中,卢芹斋被刻画为一个倒卖文物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