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勘北京西山访文物 推荐
2018-02-23 09:19:21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花火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踏勘北京西山访文物 推荐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刘冕

昨日9时刚过,市文物局局长舒小峰带队,沿着千年古道,顺着前人踩出来的脚窝,登上石经山。一行十来人,有搞古建筑的,有文物考古的,有研究房山历史的,人人有任务。

路边,羊胡子似的莎题草一簇簇的,已经返青。“您瞅,咱脚下走的道是明代修的,从石阶上留下的开凿痕迹就能断定。”研究房山云居寺数十年的专家罗炤年过古稀,他扶着一处仿木质栏杆探出身子,往下指,“下面那条直道儿,坡更陡,是隋唐时期的。明万历年间,达观可禅师在清理雷音洞时,无意间发现了隋朝埋藏的石函,佛舍利重现。估计当年‘游客量’大增,所以又修了现在这条路。”

一路攀爬,山间偶见废弃小道儿。阳光洒下来,石头竟泛着点点金光。最早的路,恐是隋大业年间,僧人静琬到白带山刊刻石经并创建云居寺时修的。自此,这里开启了绵延隋、唐、辽、金、元、明、清七朝,跨越千年的山地刻经史,山名也终被石经山取代。

走上三五步,就会有人“喊停”,岁月的痕迹被小心翼翼地翻找出来。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举着手机,将镜头对准一块石碑、一棵古树,每一处背后都藏着故事。

四五十分钟的上山路,舒小峰给市文物研究所所长白岩布置的“作业”至少三四项,“现在做案头工作,争取开了春儿就动工”高频出现。

藏经一洞二洞外,是一处空地,凭栏远眺,尽是春山。“山那头是磨碑寺。”房山区文委主任冀显江用手描绘着南泉河走向,“河面两米宽,避免跨河运输,当时刻经都在河这岸,走陆路,人扛骡马驮,将一块又一块石经版运上山。”

“云居寺距今已经1400多年,是世界上惟一展出石经、纸经、木经版的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古老、规模最大的石刻图书馆。但石经从哪儿来,石材在哪儿采,在哪儿刻,这些问题以往多是通过史料进行推测,未来我们将通过考古等方式,将这段‘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故事讲完整。”舒小峰说:“弄清楚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是我们调查研究的目的,每一处古迹都要精准保护。”

藏经八洞外,有三五个圆形探洞。“这是前期勘探留下的痕迹,为了做保护整体规划。”云居寺文物管理处主任王得军说,“今年,云居寺断龙桥抢险加固工程将启动,石经数字化论证相关工作也会启动。我们还打算推出系列文化活动,办好内展与外展。”

下了石经山,舒小峰一行马不停蹄奔到几公里外的文靖书院遗址。北白岱路旁,一棵参天古槐成为地标,繁乱的枝丫仿佛在天空布开一张网。

当地村干部领路,大家沿着曾经的古道,横穿一片庄稼地,找到一方古井。一路上,白岩低着头,不放过任何砖头瓦块。

“这辘轳的造型很别致,瞅着像是辽金时期的造型。”市文物局文保处处长王有泉掏出手机拍照,又用微信传照片给石刻专家求证。

“相传文靖书院创建于元代初期,与燕京太极书院、昌平的谏议书院并称为元代三大书院。”冀显江说,他已经查了不少资料,完成了一篇近万字的研究报告,“希望考古部门可以介入,更好地保护这里。”

时间已过12时30分,舒小峰一行人仍在探古。“房山区文物古迹丰富,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地;琉璃河遗址是燕国最早的都邑……每一处周边还有小的遗迹,我们计划都效仿云居寺的模式,将几公里内有关联的文物打包保护。”舒小峰说,“文物部门要最先动起来,摸清理顺文化遗存后,我们还会邀请更多部门一起加入,让西山-永定河文化带的历史内涵丰富起来。”

13时许,匆匆扒拉两口工作餐,舒小峰一行继续前往蔡庄土城探古寻痕。

本报记者和冠欣摄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乌鲁木齐新增五处文物保护单位 推荐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新疆新增84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有82处古遗址和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在这份名单中,古遗址绝大部分是处在戈壁滩上的烽火台,年代最久远的

首都文明旅游景区 [热事件]

  中国很多省市都有欢乐谷,作为中国首都北京的欢乐谷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获得过“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高成长企业百强”“首都旅游紫禁杯先进集体”“首都文明旅游景区”等荣誉。一个有着如此高评价的景区,北京欢乐

海南出港机票价格飙升 [热事件]

在春节期间很多都去旅游了,而大家都选择坐飞机出去旅游,但是春节期间机票价格高涨。近日,海南出港机票价格飙升到上万元,一票难求。据去哪儿机票数据显示,从大年初五(2月19日)开始,不少人已经陆续返回工作的城

北京皇宫里的年初一:皇帝咋过大年 推荐

王志伟皇帝如何过大年?这个问题对不熟悉宫廷历史的朋友来说,不可破译度堪比雍正继位。其实,宫墙里的史料与实物,可以为我们还原一幅鲜活的“宫廷岁朝图”。新年的第一天,就让我们来聊聊皇帝是如何过大年的吧。时

兵马俑手指被掰走 推荐

来源:央广网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物,外国友人们似乎有着一些集体偏好,比如,兵马俑。上一条著名新闻发生在11年前,一位酷爱兵马俑的德国人做了套山寨秦俑服,跳进西安兵马俑坑中假装自己是兵马俑,后因忍

站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