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孙淳等加持《国家宝藏》守护浙博国宝 推荐
2018-01-30 15:09:53 | 来源:新知网 | 投稿:小柯 | 编辑:dations

原标题:周冬雨孙淳等加持《国家宝藏》守护浙博国宝 推荐

浙江博物馆三件国宝本周日即将亮相央视的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分别是:余杭反山出土玉琮王,清末民初朱金木雕宁波花轿,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这三件国宝的守护人周冬雨、任重、孙淳将会给观众带来三段精彩绝伦的国宝背后的故事。

国宝守护人周冬雨

据悉,演员周冬雨将饰演良渚祭司,守护国宝“玉琮王”。

国宝守护人任重

而曾参演过《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男演员任重将守护该节目27件国宝中最年轻的万工轿,将出演打造万工轿的工匠,一名用朱金漆木雕华年的年轻掌柜。

国宝守护人孙淳

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电视剧中出演的孙淳将化身为唐代制琴第一人雷威,打造大名鼎鼎的“雷公琴”。

玉琮

它是良渚文化的产物,通高8.9厘米,上射径17.1—17.6厘米,下射径16.5—17.5厘米,孔外径5厘米、孔内径3.8厘米。整器重约6500克,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繁缛,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器型外方内圆,上大下小,中间对钻圆孔。琮体四面直槽内上下各琢刻一完整的神人兽面图像,神人头戴羽冠,骑跨在一神兽上。

余杭反山出土玉琮

整体图案采用浅浮雕和线刻技法雕琢而成。在呈角尺形的凸面上,纹饰以转角为中轴线向两侧展开,每节琢刻一组象征性的神人兽面图案,这种简化的人兽组合结构,是良渚文化玉琮纹饰的基本特征。

凹槽处的完整神徽像

兽面的两侧各浅浮雕一变形夸张的鸟纹,而鸟也是通天的灵物。琮是良渚

玉器

中最神秘又最富代表性的器物,其功用说法不一,多数学者认为它是一种祭祀的法器。

此玉琮是目前发现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通称“琮王”。不仅如此,与之同出的玉鉞、玉权杖等在诸多良渚玉器中都是最庄重且独一无二的,说明它们无疑是已拉开文明乐章的良渚文化的王权的象征。这正是推荐它的理由。

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彩凤鸣岐”琴是唐代雷威所造,通长124.8、额宽16.3、肩宽18.8、尾宽12.5、厚5.4厘米。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

“彩凤鸣歧”背面三段铭文

在民国古琴界就有着超凡的地位,为琴界苦苦追寻的绝品。“彩凤鸣岐”琴,虽历经沧桑,却仍能弹奏出悦耳动听的琴曲,更让人称奇的是,音质绝佳,极富感染力,在存世唐琴中音质属上乘,也恰好印证了杨宗稷对它的高度评价:“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传世唐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唐代蜀地是制琴的主要基地,而最为著名的就是四川雷氏,雷家世代造琴,以雷威最为著名。“彩凤鸣岐”琴正是雷威的杰作,因而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

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

可以说它是见于著录的存世唐琴中音质无与伦比的神品。

tags: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

《国家宝藏》背后的经济学:博物馆该如何火起来 推荐

《国家宝藏》背后的博物馆经济学文章导读: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博物馆又该如何平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而打响博物馆经济这张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杨蒋超摄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2018年元旦,位于故

国家文物局公布部分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管理检查情况 推荐

记者从国家文物局获悉,根据《国家文物局随机抽查工作细则》和《关于开展馆藏一级文物管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家文物局于2017年12月对广东省、陕西省有关博物馆进行了馆藏一级文物管理“双随机

浙江的三件国宝在央视《国家宝藏》亮相后 推荐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裘晟佳通讯员胡慧媚孙淳饰演唐代斫琴师雷威终于等到你!前天晚上七点半,央视综艺频道(CCTV-3)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播出了浙江省博物馆(以下简称“浙博”)特辑,亮相的是良渚“玉琮王”、唐

《国家宝藏》背后的经济学:博物馆该如何火起来 推荐

《国家宝藏》背后的博物馆经济学文章导读:在消费升级的大潮中,博物馆又该如何平衡“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进而打响博物馆经济这张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杨蒋超摄为一座博物馆赴一座城。2018年元旦,位于故

周冬雨孙淳等加持《国家宝藏》守护浙博国宝 推荐

浙江博物馆三件国宝本周日即将亮相央视的文博节目《国家宝藏》,分别是:余杭反山出土玉琮王,清末民初朱金木雕宁波花轿,唐落霞式“彩凤鸣岐”七弦琴。这三件国宝的守护人周冬雨、任重、孙淳将会给观众带来三段精彩

站长推荐: